上海橡膠工業志

上海橡膠行業的大發展是在解放以後。 50年代初期,上海橡膠工業貫徹全國橡膠工業專業會議確定了產業產品調整發展的方針政策。 新建的上海橡膠廠和上海乳膠廠則各自專業生產膠管和乳膠製品。

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行業企業
第二編產品
第三編科技教育
第四編體制與管理
第五編職工
第六編黨派、民眾組織
第七編人物
專記
附錄 編後記
《上海橡膠工業志》編審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行業企業

上海橡膠工業創業於20年代,當時僅有少數幾家廠,發展至30年代初已擁有48家,占全國同業總數的2/3,使上海成為國內橡膠加工行業最集中的地區。此時,上海橡膠行業的特點之一是,產品品種單純,絕大多數廠皆以生產膠鞋為主。48家工廠中生產膠鞋的有44家之多,其中僅7家工廠兼產人力車胎、熱水袋、橡皮球及零星雜件。另外,有3家工廠專產鞋底跟,還有一家兼產力車胎和熱水袋兩個品種。
30年代後期至抗日戰爭勝利,民國26~34年(1937~1945年),上海受日偽侵占控制,民族橡膠企業處境危難,行業興衰變化很大,同業廠數減多增少,民國29年曾減至最低數29家。抗戰勝利後的3年獲得一段恢復發展時機,當時市場形勢好轉,橡膠製品需求增加,行業一時興旺發達。至1949年,全行業廠數增至103家,有職工1.5萬人,產品格局也有較大變化。膠帶產品早在民國22年由申一橡膠廠開發生產。國產汽車輪胎於30年代中期在上海大中華橡膠廠製成問世,40年代後期正泰橡膠廠也開始生產,但總的生產規模不大。力車胎因有大中華橡膠廠、正泰橡膠廠、永和橡膠廠、宏大橡膠廠、雙龍橡膠廠、中國橡膠廠等廠生產而增多。其他產品如膠管、膠輥、膠布、膠絲、實芯輪、硬橡膠蓄電池膠殼、工礦配件、醫用文體製品及再生膠等先後開發生產,雖當時所占比重尚不大,但終逐年上升。當時,行業內產品劃分歸類,主要為膠鞋、輪胎和雜件3大類,即將膠鞋、輪胎之外的其他橡膠製品皆列作雜件製品,其生產廠家均歸類稱雜件製品行業,占全業103家的40%以上。抗日勝利後3年內開設的雜製品廠有69家之多(民國34年有建成橡膠廠、大來橡膠廠等8家,民國35、36年有天華橡膠廠、國泰橡膠廠、生生橡膠廠、大成橡膠廠、華孚橡膠廠、金星橡膠廠等43家,民國37年有申聯橡膠廠、威利橡膠廠等18家)。產品產值和耗膠量比率也已增至25%以上。申聯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膠帶廠前身)、大成橡膠廠(上海橡膠製品四廠前身)、天華橡膠廠、世界橡膠廠、新亞橡膠廠及公私合營後併入大孚橡膠廠的企昌橡膠廠、利亞橡膠廠,併入上海橡膠廠製品一廠的亞孚橡膠廠、併入上海橡膠製品二廠的民業橡膠廠和併入永和橡膠廠的中央橡膠廠等大多開設於40年代前後,解放以後分別發展成為上海橡膠工業中膠帶行業和製品行業中的骨幹企業。
上海橡膠行業的大發展是在解放以後。50年代初期,上海橡膠工業貫徹全國橡膠工業專業會議確定了產業產品調整發展的方針政策。汽車輪胎開始大發展;膠帶、膠管和工業配件製品也擴大品種,加速開發增產。同期,新開小型製品雜件廠較多,廠數增至500餘家。全行業公私合營後,1956年2月,上海市橡膠工業公司成立,領導行業企業進行經濟改組,對行業實施全面管理。通過裁併改組和外遷支內,全行業廠數從536家減至1958年117家。由於企業機械設備維修和改建需要,從市機電局、市手工業局划進11家配套企業。60年代,上海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行業執行“發展輪胎、加速製品、壓縮膠鞋”的調整方案經歷了又一次“關、停、並、轉、遷”,實現工廠專業化生產。大中華橡膠廠、正泰橡膠廠和中南橡膠廠分別專業生產汽車輪胎和力車胎。膠帶製品集中至聯一橡膠二廠生產。餘下的大中華橡膠廠、正泰橡膠廠系統幾家分廠和大孚橡膠廠、義生橡膠廠、華豐橡膠廠等則按布膠鞋、全膠鞋品種分工專業生產。新建的上海橡膠廠和上海乳膠廠則各自專業生產膠管和乳膠製品。另外,又利用勤工橡膠廠、新華橡膠廠廠址組建上海橡膠製品一廠和上海橡膠製品二廠,連同永和橡膠廠、新亞醫用橡膠廠、大成橡膠廠、世界橡膠廠、天華橡膠廠等分別生產各類“雜件”,形成橡膠製品系列。同期,為使業內配套齊全,除原有的再生膠廠、碳酸鈣廠和炭黑廠外,又先後改組建立了橡機廠、模具廠、鋼絲廠、氣門嘴廠和橡膠助劑廠等。為了推動上海橡膠行業的科技進步,60年代初組建了上海橡膠製品研究所,開展高、精、尖橡膠製品的研究和開發。同時,上海市橡膠工業公司組織行業經過3次經濟改組,最終定為36家骨幹企業,各廠實現專業化生產,皆具有一定規模。
80年代“改革開放”後,郊區縣鄉鎮橡膠工廠開設增多,加上國營廠、聯營企業等全行業企業劇增至300餘家。同時,上海橡膠工業加速技術改造和生產發展,組織有關工廠先後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裝備。正泰橡膠廠、大中華橡膠廠相繼引入無內胎轎車子午線輪胎和全鋼絲子午線載重車輪胎裝備技術並消化吸收,分別在閔行建新廠投產。膠帶、膠管和製品企業也都進行了技術改造,產品更新換代,並大幅度增產,為汽車工業等國家支柱產業提供國產化配套橡膠件。1986年,行政性上海市橡膠工業公司撤消後,1990~1992年間,先後組建成上海輪胎橡膠(集團)公司、上海膠鞋公司、上海膠帶公司和上海橡膠製品公司。同期,上海橡膠實業公司和上海橡膠開發公司相繼建立,2個公司及各工廠普遍興辦第三產業,廣泛開展供銷貿易、產品開發、技術服務和產銷聯營等業務,構成上海橡膠工業中的經營服務行業。
這次入志的主要是原上海市化學工業局所屬的橡膠企業和部分郊縣(有影響)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