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電學院

上海機電學院

上海電機學院(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隸屬於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是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與上海市共建共管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就業率連續21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上海電器工業學校,1985年在全國首批試點舉辦五年制技術專科教育,200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高職高專院校。2001年,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與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上海市機電工業學校合併。2004年,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建校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8萬餘名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2011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辦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開始研究生教育。截至2014年5月,該校設有11個二級教學機構,本科專業27個。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學院占地面積529畝,擁有閔行、楊浦兩大主校區,目前正積極努力籌建臨港新校區。學校以培養具有紮實的技術理論基礎,較強的技術創新與技術套用能力,較強的國際交流能力,現場從事技術套用、技術管理與技術服務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

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1319人,教職工923人,其中專任教師551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27.85%,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55.89%,有2名教師獲得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4名教師獲得上海市育才獎。學校現有4個學科門類,20個本科專業,其中,有各級重點建設學科7個(其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為上海市重點(培育)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3個(國際經濟與貿易、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自動檢測技術”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上海市級精品課程9門,基本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經、管、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建設格局。

學院下設電氣學院、機械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商學院、外語學院、文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汽車工程系、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二級教學單位,另有工業中心(上海市示範性實驗教學中心)、體育教學中心負責實驗實訓及體育教學工作,繼續教育學院、李斌技師學院承擔成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培訓。

歷史沿革

上海機電學院上海機電學院

學校自1953年建校,風雨兼程,走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上海電機學院,創建於1953年,由華東工業管理局籌辦,初時校名為上海電器工業學校。1954年改名為上海電器製造學校。1956年改名為上海電機製造學校。

1970年,學校解散。

1978年復校,校名為上海電機製造學校。

1985年,經上海市報送國家教委批准,試辦五年制技術專科,同時改校名為上海電機製造技術專科學校。

1987年,上海市機電一局職業大學閔行分部併入學校。

1992年,改為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1998年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一分校和上海機電工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併入。

2001年,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與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上海市機電工業學校合併。

2004年9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改校名為上海電機學院。

辦學宗旨

升本以來,學校明確提出“技術立校,套用為本”的辦學指導方針,貫徹落實上海市政府對行業所屬院校“明確定位、辦出特色、強化內涵、服務行業”的指示要求, 面向先進制造業及其相關服務業,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通過產學研深層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服務上海先進制造業及其相關服務業發展需要,具有技術套用型本科內涵實質和產業大學屬性特徵的教學型、特色型高等院校。

學院始終秉承“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的校訓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曾獲“市級文明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職高專重點建設院校”、“上海市示範性高職高專院校建設院校”、“上海市促進就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本科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測控技術與儀器

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工業設計

電子信息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

軟體工程

網路工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務管理

工業工程

市場行銷

物流管理

德語

英語

汽車服務工程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李健勁

黨委副書記兼院長 夏建國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胡際菁

副院長 徐余法 吳志清 焦斌

楊若凡 王也仿
院長助理 瞿龍祥 於忠海
黨委書記助理 潘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