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圯鄉

上圯鄉

上圯鄉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下轄的一個鄉。位於泰和縣東南邊陲,總面積約90平方公里,東與臨近興國的老營盤鎮相毗鄰,南與水槎鄉相接,西、北分別與沙村鎮、中龍鄉交界。全鄉人口0.8萬,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上圯鄉上圯鄉

上圯鄉轄境1950年為回龍、上圯、西崗等鄉,1956年合併為回龍鄉,1958年小莊鄉併入、合設回龍人民公社,1968年更名為老營盤人民公社。1984年老營盤公社撤消,分設老營盤鄉(現老營盤鎮)和上圯鄉。

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上圯鄉的前身為老營盤公社,1984年改為上圯鄉。相傳乾隆游江南時到了上圯鄉的回龍村後就返京,故當地得名回龍村。至今境內仍存有保持著古代上香朝拜的清朝時期的寺廟--清平山古廟,如今清平山已申請為國家佛教活動點。上圯的子民熱情好客,勤勞善良,熱烈歡迎各方人士到上圯來做客。

交通地理

上圯鄉位於泰和縣東南部山區,319國道和京九鐵路穿境而過,距縣城40公里,距井岡山機場47公里。全境主要為中、高丘陵地形,雲亭河(繒水)自東南向西北縱貫中部,在境內建有大(二)型水庫老營盤水庫。林木資源豐富,盛產竹木、油茶。

行政區劃

上圯鄉現轄7個村委會:北坑村、石田村、上圮村、芫頭村、西崗村、回龍村、沔口村。共68個村民小組,共有8100多人,多為漢族江右民系。少數民族(畲族)有800多人。

經濟發展

上圯鄉不但民風淳樸,資源也非常的豐富。境內有國家大二型水庫--老營盤水庫,其蓄水量達1.08億立方米,水利、電力資源極為豐富。山林面積達15.5萬畝,已列為江西省的林業鄉,蘊藏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有杉木、樟木、木荷等各種雜木,為竹木加工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境內還蘊藏豐富的天然泉水,經省礦泉水核技術開發公司調查分析,屬優質飲用天然泉水,有待於開發利用。
上圯的特產眾多。遍地的茶油樹,使上圯鄉素有“油庫之鄉”之稱,年產茶油3000多噸;用客家人自己的配方製作的井岡翠牌豆腐乳,馳名省內;還有上圯蜜餞、近年開發的山蒼子(人工種植的山蒼子基地達300多畝)、山羊(已形成千頭羊基地)等。2002年鄉級財政收入66.8萬元,農民人純收入1053元。
總之,上圯鄉是一個民風淳樸、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的山區鄉,無論是古色的清平山、綠色的山蒼子基地、人色的老營盤水庫,還是豐富的資源、熱情好客的村民,都是你做客的好去處,上圯人民歡迎各方有志之士前來投資興業。

江西吉安泰和縣行政區劃

泰和縣位於江西中部偏南。總面積2666平方千米。總人口52.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澄江鎮。郵編:343700。代碼:360826。區號:0796。拼音:Taihe Xian。全縣轄16個鎮、6個鄉。
澄江鎮[江西省泰和縣] | 沿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橋頭鎮[江西省泰和縣] | 蘇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螺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萬合鎮 | 苑前鎮 | 灌溪鎮 | 小龍鎮 | 禾市鎮 | 沙村鎮 | 冠朝鎮 | 塘洲鎮 | 碧溪鎮 | 老營盤鎮 | 馬市鎮
水槎鄉 | 中龍鄉 | 上圯鄉 | 上模鄉 | 南溪鄉 | 石山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