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建築旅行的癮

上了建築旅行的癮

《上了建築旅行的癮》是繼《建築變成明信片》後,2004年陳世良再度繼續追逐他充滿無盡好奇與想像的建築夢。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旅行,是建築人甘冒身心勞頓之苦卻又樂此不疲的宿命。近年來,建築旅行的風潮在台灣逐漸傳開,越來越多人隨團遠赴世界各大城市朝聖,一心只為體驗歷來大師嘔心瀝血的曠世巨作。建築旅行,儼然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專利。自認上了建築旅行的癮的陳世良,對建築的熱情如痴如狂,數十年如一日。不改一貫樂天幽默的直率本性,五年級的他活像是靜不下來的調皮大男孩。在他眼裡,高科技建築好比童年時期玩的吹泡泡遊戲,令人神采飛揚﹔解構建築成了耍寶逗趣的跳梁小丑,極盡誇張之能事﹔極簡建築猶如布袋戲迷霧森林般的神秘場景,予人無限遐想﹔後現代建築就像是拋到空中轉一轉的魔術方塊,怎么看,怎么俏。繼《建築變成明信片》後,2004年陳世良再度出發,繼續追逐他充滿無盡好奇與想像的建築夢。在明查暗訪各地不同建築風情後,陳世良以纖細的心及動人的筆再度饗宴讀者,數十篇風趣生動的建築隨筆循序引介當代建築的豐富面貌﹔而後時序向前急速翻轉,將讀者帶到中古世紀現場,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細述哥德大教堂的傳奇身世﹔而後又深入東亞及南亞幾個最重要的古文明區,從京都、萬里長城長途跋涉來到吳哥窟、呂宋島……,不僅把旅行視同生活,也懂得盡情玩味建築的神韻與大師創作的精髓,一路讀來令人大呼過癮,驚喜不絕。

作者簡介

陳世良,1964年生於台北新店。1988年淡江大學建築系專業,1990年於“雅砌室內設計公司”當設計繪圖員,1994年英國倫敦建築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研究所知識歷史與理論組(History &Theory)當建築設計師。1995年於“蘇俊臣建築師事物所”當專案設計師,在“南台灣之聲”廣播電台當音樂節目主持人。1996為《台灣時報》撰寫“音樂俱樂部”專欄,1997年為《室內》雜誌撰寫“建築明信片”專欄。1998年為《空間》雜誌撰寫“建築反光片”專欄;為“南方文教基金會”演講“世紀末建築”;為“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演講“高第建築”。1999年成立“拾蓮工房”設計事物所。

目錄

推薦文 痴人的建築夢

自序 為建築而旅行

PART Ⅰ 行進未來式

預約未來新建築

高科技風格Hi-Tech

吹氣泡泡變建築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期待好建築

科技綜合徵

設計也會出錯

解構風格

建築顛覆建築

文明與瘋癲

面對事實的遠見

矛盾的都市人,矛盾的建築

極簡風格

Almost Nothing

通向神秘未知的彼端

是對比?是調和?

後現代風格

建築方塊踮腳來

培養氣質的好所在

建築中有建築

PART Ⅱ 過去曾經式

神之領域

鏡子裡的天空

歷史的痕跡

神秘笑臉

被神祗遺忘的國度

仰之彌高的佛龕

愛與恨的一刃兩面

可以堅強,可以溫柔

時間的痕跡

美美的混血鐘樓

PART Ⅲ 天地永恆式

好好和土地相處

便宜一點,會更輕鬆!

山林中的旅店

漸漸世界大同

還是感謝

編輯推薦

“為建築而旅行”已成為我人生的不歸路。雖然是不歸路,雖然號稱建築,但這種“癮”讓我沉醉其中,不想自拔。

——陳世良

世良的文字有項重要特質,就是淺顯易讀。藉由簡易的語言,反而讓他有機會親近非專業讀者,加上他天性樂觀,文章中常出現幽默諷刺或自娛娛人的語調,讓人得以輕輕鬆鬆看建築。……最後乾脆直接建議讀者:趕快把書抱回家,泡杯香濃的咖啡,放張喜愛的音樂,翹著腿,舒舒服服一頁頁地翻著看,讓沉滯許久的心靈感動一下吧!

──李允斐(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副教授)

抽菸會上癮,喝酒會上癮,連喝咖啡、看電影、交女友都會上癮,更不用說“旅行”也會教人上癮。

“癮”的意思是,到了一段時間,就很想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不去做,就會渾身不自在。我的“旅行癮”也有同樣的症狀:腦袋空空,四肢無力,且散失生存意志,情況頗為嚴重。

何時染上的“癮”,我也不清楚,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我相信我父親也有同樣的毛病,他甚至說:只有旅行時,才能感覺到生命存在的樂趣。我好像也有類似的毛病。

無論如何,染上“旅行癮”也不算什麼壞事,至少還不至於搞壞身體、敗壞名譽,最多只是花錢、花時間、弄亂生活的次序……,其實說穿了,都是愛玩惹的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