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大壩

三門峽大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距三門峽市區14公里,從市區乘旅遊專線車可達。是一處依託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而建成的風景名勝和人造景觀相結合的水庫觀光遊憩類人文景觀。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不足20km,工程於1957年4月破土動工,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程基本竣工。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基本信息

簡介

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
三門峽大壩位於晉陝豫“金三角”地區。距市區30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也是當年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唯一的一個水利工程,1957年4月13日開工興建,1960年10月大壩蓄水,1961年建成,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可控制黃河流域面積的91.5%。三門峽大壩工程之大,氣魄之雄,當時在我國首屈一指,也為世界矚目。以後,工程又進行改進,庫區淤積大為減輕,進出庫泥沙基本平衡,實現了防洪、防凌、灌溉和發電、供水等綜合效益。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為世界各國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渾水發電,不僅做了有宜嘗試,而且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三門峽大壩雄偉的三門峽大壩
由主壩、副壩、隧道和壩後發電站組成,主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長713.2米,最大坑高106米;副壩為鋼筋混凝土心牆土壩,長144米,最大壩高24米。主、副壩總長為857.2米。電站廠房為壩後式,全長223.88米,寬26.2米,可安裝8台發電機組,現有7台機組,發電量40萬千瓦,為低水頭徑流發電。

形成了黃河古文化特色的整體,具有獨特的觀賞品位。特別是冬春蓄水季節,高峽平湖,碧波蕩漾;夏日泄洪期間,濁浪滔天,一瀉千里。水庫所呈現出的冬、夏兩季截然不同的獨特景觀,引來無數遊人讚嘆,堪稱人們參觀、旅遊、休閒、避暑的理想勝地。

建設緣由

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的位置
黃河自古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一條狂暴的害河,水情複雜而又難以治理。其實在黃河的源頭是清澈見底的溪流,從源頭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黃河都是一條百利而無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黃土高原地帶,黃河攜卷著大量的泥沙,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黃色河流”。而到了下游,由於流速減緩,泥沙沉澱,導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懸河”奇觀,直接威脅黃河下遊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黃河的危害一直是歷代統治者的心腹之患。新中國一成立,黨和國家領導人立即著手治理黃河。

黃河上的第一座大壩選擇建在三門峽,是因為三門峽具備當時建壩的多種有利條件:一是三門峽谷是黃河中遊河道最狹窄的河段,便於截流;二是黃河三門峽谷水流湍急,建壩後容易發電;三是三門峽谷屬石質峽谷,地質條件優越;四是人門、鬼門、神門三島屬岩石島結構,可作為壩基,有利於施工導流;五是三門峽位於黃河中游的下段,是黃河上的最後一道峽谷,攔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積大,能最大限度減輕下游水害。

歷屆領導重視

三門峽大壩周總理視察三門峽大壩工地
三門峽大壩的建設,始終都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毛澤東主席親自批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周恩來總理曾三次到工地現場。主持會議,研究工程建設問題。劉少奇、董必武、鄧小平、李先念、彭真、陳雲、陳毅、李富春、聶榮臻、彭德懷、鄧穎超、羅榮桓、陶鑄、郭沫若、習仲勛、萬里、李鵬、胡啟立等領導同志也都曾來此指導工作。董必武同志視察了三門峽大壩以後,曾欣然命筆《觀三門峽樞紐工程》四章,並為建設者寫下“功邁大禹”的題詞。郭沫若視察後寫道:“鬼斧神工天作險,人工民斧險為夷;三門峽上英雄漢,動地驚天大史詩。”1999年6月19日,江澤民總書記親臨三門峽大壩視察,對工程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懷。

立項之初

三門峽立項之初就遭到陝西方面的堅決反對,當時陝西不少政府官員通過多種渠道力陳此項目對陝西的影響。其實早在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前蘇聯專家提出的“高壩大庫”的三門峽水利工程方案雖然被全票通過,但同時也遭到了清華大學水利專家黃萬里和水電總局實習生溫善章的反對。

1958年,在三門峽工程開工一年後,陝西仍在極力反對三門峽工程。理由是:沿黃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決黃河水患問題,無須修建三門峽工程。但三門峽工程並沒有因此停止。1960年,大壩基本竣工,並開始蓄水。

1961年下半年,陝西的擔憂變成現實:15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里,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出現鹽鹼化甚至沼澤化,糧食因此年年減產。1962年,陝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4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二屆三次會議上,陝西省代表提交提案,擬請國務院從速制訂黃河三門峽水庫近期運用原則和管理的具體方案,以減少庫區淤積,並保護335米移民線以上居民的生產、生活、生命安全。
在隨後的許多年裡,三門峽工程的運用方式雖幾經調整,但三門峽工程對上游(主要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造成的危害卻仍在繼續。類似的不滿和爭議也就不免時常出現.。

爭議

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的調沙洞
三門峽大壩從立項到建成至今的數十年里,圍繞大壩的利弊,各方一直是爭論不休。陝西方面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爭,而三門峽水電站也是同樣的處境。作為三門峽水庫調度的負責人,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水庫調度科科長張冠軍對於水位的感受有著最深刻的體會:要發電,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區將因此出現嚴重的泥沙淤積。如果降低水位,又無法發電。他無奈地表示:“水位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線。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水情分析科科長王育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介紹,目前三門峽水庫每年可發電10億千瓦左右,收入約為兩億元,這是三門峽水利樞紐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果失去了發電功能,三門峽樞紐的正常運行就會缺乏經費來源,管理運作也就無以為繼。

1962~1968年.淤積和第一次改建。從1960年三門峽水庫首次使用,到1962年3月,一年半以來,水庫中已經淤積泥沙15.3億噸,遠遠超出預計。潼關高程抬高了4.4米,並在渭河河口形成攔門沙,渭河下游兩岸農田受淹沒和浸沒,土地鹽鹼化。為此,1962年2月,水電部將原來的“蓄水攔沙”運用方式改為“滯洪排沙”,但由於泄水孔位置較高,泥沙仍有60%淤積在庫內,但潼關高程並未降低。而下泄的泥沙由於水量少,淤積到下遊河床。為此,8月20日~9月1日,水電部召開座談會,進行改建論證。最後,確定在左岸增建兩條泄流排沙隧洞,改建5~8號四條原發電引水鋼管為泄流排沙管道,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解決泥沙淤積的燃眉之急。

1969~1979年.洪水與第二次改建。第一次改建後,樞紐的泄流規模增大了一倍,緩解了水庫的嚴重淤積,但仍有20%來沙淤在庫內。潼關以上庫區和渭河仍在淤積。尤其是1967年,黃河倒灌,渭河口8.8米長的河槽全被淤塞,1968年渭河在華縣一帶決口,造成大面積淹沒,關中平原仍然受到嚴重威脅。根據周恩來的指示,1969年6月,由河南省革委會主持,在三門峽召開了晉、陝、豫、魯四省會議。同年12月17日,水電部軍事管制委員會下發了《轉告國務院批准三門峽工程改建方案的意見》。當月,三門峽樞紐第二次改建工程開工。經過方案細節的爭論,1970年至1972年,相繼打開溢流壩1~8號原施工導流底孔;將電站1~5號發電機組的進水口底檻高程由300米下臥至287米,改為低水頭髮電。1973年至1979年5台機組相繼併網發電。

1986年後.擴大發電規模,問題再起1977年,河南省電力工業局成立了三門峽水力發電廠。1983年經水電部批准正式建立了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開始提出改革與經營的口號:“工程管理為基礎,電力生產為支柱,綜合經營大發展,企業才能邁大步。”與此同時,管理局開始繼續實施泄流工程二期改建,相繼打開溢流壩9~10號原建的施工導流底孔,增設一門一機,門槽改建,6號、7號泄流排沙鋼管擴裝為發電機組。2000年前進一步打開11號、12號底孔,至此,12個導流底孔全部打開。改建工程至今尚未完全結束。而從1986年開始,潼關高程開始再次抬高.

再起波瀾

三門峽大壩2003年水災
直到2003年渭河流域發生洪災,存廢之爭再次出現。2003年8月24日至10月5日,陝西渭河流域發生洪災有1080萬畝農作物受災,225萬畝農作物絕收。這次洪水造成了多處決口,數十人死亡,515萬人口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3億元。但是這次渭河洪峰僅相當於三五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因而,陝西省方面將這次水災的原因歸結為三門峽高水位運用導致潼關高程居高不下,渭河倒灌以至於“小水釀大災”。為此,10月份,水利部組織在鄭州召開了“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專題調研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說:“三門峽水庫建成後取得了很大效益,但這是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的。渭河變成懸河,主要責任就是三門峽水庫。”2004年2月4日,陝西省15名人大代表提案建議三門峽水庫停止蓄水。3月5日,在陝西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案,建議三門峽水庫立即停止蓄水發電,以徹底解決渭河水患。而全國人大代表、三門峽市委書記連子恆在提交《關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三門峽水庫有關問題做出決議或決定的議案》稱,三門峽水庫降低水位和汛期敞泄運行試驗的3年中,河南、山西部分地區深受影響,僅三門峽市的地方財政收入就損失6億多元,6萬畝灌溉農田遭受旱災,63萬農村人口和30萬市區人口飲水困難。如果水庫繼續降低水位和汛期敞泄,“不僅會嚴重製約河南、山西兩省部分地區經濟發展,而且大批庫區移民返遷難以避免,將產生新的矛盾……”三門峽水庫圍繞“潼關高程”這個簡單的水利學名詞而展開的討論,已經持續了44年。潼關高程,指黃河在陝西潼關水文站日均流量為每秒1000立方米時,對應的水位高度。

隨著改建增建的進行,樞紐泄流規模也由315米時的每秒3084立方米逐步增加到了每秒9701立方米。水庫運用方式也由“蓄水攔沙”先改為“滯洪排沙”,之後進一步改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控制運用,對水量和泥沙進行雙重調節,一般水沙年份水庫可以達到沖淤平衡,可以保持長期有效庫容,為水庫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取得的經驗也為三峽及小浪底水利樞紐廣泛採用,許多國內外水利專家都為之讚嘆。

巨大貢獻

三門峽水庫是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電為目標的綜合大型水利樞紐。40多年來,通過水庫的調節,為黃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黃河城市工業和農業用水、下遊河道及河口地區生態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水庫調度、機組抗磨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多泥沙河流水庫如何長期保持有效庫容、長期保持水庫壽命,探索出了成功的方法。三門峽水電站現有裝機40萬kW,年發電能力可達14億kW·h。自1973年12月第一台機組發電至今,已累計發電235.2億kW·h,創產值約20億元。

重審

40多年來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門峽水庫是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電為目標的綜合大型水利樞紐。40多年來,通過水庫的調節,為黃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黃河城市工業和農業用水、下遊河道及河口地區生態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水庫調度、機組抗磨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多泥沙河流水庫如何長期保持有效庫容、長期保持水庫壽命,探索出了成功的方法。
三門峽水庫的去留問題又被提出
小浪底水庫投入運用後,黃河下游“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日趨完善,對幹流洪水的控制,由過去三門峽樞紐單庫奮戰,變成了三門峽與小浪底聯合調控,小浪底水庫成為直接控制下游洪水的重要樞紐。在此背景下,部分專家學者又一次提出了三門峽水庫的去留問題,廢除、炸壩、敞泄、停運等不一而足的觀點再一次叫響。隨著小浪底水庫的建成,提高了對黃河下游洪水的控制能力,原來由三門峽、故縣和陸渾水庫承擔的任務將有比較大的調整,需要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但無論怎樣調整與整合,都不應是迎新棄舊,用新庫替代老庫。當然,在新的情況下,對三門峽水庫的歷史地位和在今後黃河治理與開發中的作用,也需要重新審視和定位。
在我國的水利建設史上,沒有一個工程像三門峽這樣,從工程設計到建設,從運行到管理,歷經曲折,既有規劃、決策的教訓,也有建設和運行管理的經驗,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不時成為全國水利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規劃階段“三起三落”
規劃階段就一波三折“三起三落”,直到1955年7月30日由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修建三門峽工程的決策才終於形成。圍繞樞紐是按“蓄水攔沙”還是“攔洪排沙”設計方案,又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爭論。
投入運用不久就進行兩次改建
規劃和設計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入運用不久就不得不進行兩次改建,三次改變運用方式。1964年12月決定在樞紐的左岸增加兩條泄流排沙隧洞,將原建的5~8號4條發電鋼管改為泄流排沙鋼管,簡稱為“兩洞四管”。1969年6月又決定實施第二次改建,挖開1~8號施工導流底孔,1~5號機組進水口高程由300米降到287米。1990年之後,又陸續打開了9~12號底孔。
三門峽的經驗為三峽及小浪底廣泛採用
隨著改建增建的進行,樞紐泄流規模也由315米時的每秒3084立方米逐步增加到了每秒9701立方米。水庫運用方式也由“蓄水攔沙”先改為“滯洪排沙”,之後進一步改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控制運用,對水量和泥沙進行雙重調節,一般水沙年份水庫可以達到沖淤平衡,可以保持長期有效庫容,為水庫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取得的經驗也為三峽及小浪底水利樞紐廣泛採用,許多國內外水利專家都為之讚嘆。
鄭州會議精神
2003年10月11日,水利部召集相關省市及專家學者,在鄭州召開“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作方式專題調研會”。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指出,有必要對三門峽水庫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三門峽水庫的防洪、防凌、供水等功能可由小浪底水庫承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