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炎

通常稱作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傳染病,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成人中也有發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膿性腫脹疼痛為突出的病徵,病毒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關節等幾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腦膜腦炎、睪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狀。

基本概述

病人是傳染源,
腮腺炎
飛沫的吸入是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後2-3周發病。腮腺炎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角痛,張口或咀嚼時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腫脹在發病1-3天最明顯,以後逐漸消退,約2周腫脹完全退盡。在發病初期的3-5天,可有發熱、乏力、不願吃東西等全身症狀。
唾液腺有3對,腮腺舌下腺頜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對是腮腺。患兒得了腮腺炎後,面部就像打腫臉的胖子。因為腮腺位於兩側面頰近耳垂處,腮腺炎時腫大的腮腺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蔓延,故腮腺炎在百姓間稱為“大嘴巴”。因為有時會腫的比較嚴重而趨於“豬頭”,所以人們也有叫這種症狀為"豬頭肥"的習慣。
一旦發現腮腺炎,患兒應立即隔離,臥床休息。飲食宜軟、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導致局部疼痛加劇。要多飲開水,保持口腔清潔,也可用複方硼砂溶液漱口。腫脹部位可用中藥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藥如意金黃散15克,用水調勻即可。外敷後可減少局部疼痛,幫助消腫。同時還可服板藍根沖劑。
一旦患兒得了腮腺炎,應隔離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後才可入托或上學,以免傳染給其他兒童。由於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機構中流行,因此若發現患兒,應加強晨檢工作,對可疑患兒有接觸的小朋友,應觀察21天,同時預防性口服板藍根沖劑。一般連續3-5天。有一點要注意,丙種球蛋白對腮腺炎無預防作用。
腮腺炎俗名又稱大脖子病、豬頭腮等。

病症分類

腮腺炎分為化膿性和病毒性兩種。

化膿性腮腺炎

化膿性腮腺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見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機能減退,多見於急性傳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導管口堵塞;3.腮腺鄰近組織的炎症;
症狀是發熱、白細胞增多,腮腺局部紅、腫、痛、熱,當病變進入化膿期擠壓腮腺可見膿液自導管口流出。

病毒性腮腺炎

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稱之為流行性腮腺炎,較多發生於幼兒或少年時期有傳染接觸史,可雙側或單側受累,白細胞不但不增高反而減低或正常,局部症狀和化膿性差不多,但沒有化膿傾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