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學生

三好學生

三好學生是中國對優秀學生的一種榮譽稱號。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三好學生”的評選自1954年開始,以固定的評選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標準,在中國的所有大、中、國小校普遍推行。“三好”成為學生追求的目標和榮譽,也成為“好孩子、好學生”的同義詞。

基本信息

簡介

三好學生三好學生
“三好”概念最早由毛澤東主席提出,1955年開始出現“三好學生”概念。文化大革命中廢止了三好學生標準,“三好學生”成了所謂“白專學生”的同位語。
1982年,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通知,公布《關於在中學生中評選三好學生的試行辦法》。 三好學生的基本標準是: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此外,在各地各類學校評選省級“三好學生”的基礎上,按當年畢業生萬分之一的比例評選並確定的優秀學生,可享受保送生資格。
“三好”制度以固定的評選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標準,在中國所有大、中、國小校普遍推行,深深影響了無數青少年。然而,這種榮譽也在其評選過程中受到多重質疑。

歷史沿革

(圖)三好學生三好學生

1949年建國之初,中國就確立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1953年6月30日,毛澤東在接見共青團二大主席團時,祝賀青年們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這些“青年”,其實是指全國各行各業中工作的青年,並非青年學生。不過,“三好”一經毛澤東提出,很快就被套用進教育方針。

1955年,教育部公布的《國小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的第一條,都提到“努力做個好學生,做到身體好,功課好,品行好”。自此,“三好學生”的評選活動就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開來。尤其是1963年2月,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後,“學雷鋒、爭三好”成了各級各類學校的核心活動。

1953年6~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毛澤東發表了《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特點》的重要講話,其中,提出把“三好”作為青年團工作的方向,要求青年們做到“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1957年2月,毛澤東在國務院擴大會議上發表題為《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指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始終沒有明確“三好學生”的地位。相反,由於全面否定了中國建國17年的教育戰線成果,“三好學生”成了所謂“白專學生”的同位語,取而代之的是“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榜樣形象。撥亂反正重申“三好”目標。在文化革命動亂結束後的撥亂反正過程中。學校共青團組織以“三好”為目標開展了各種活動。“三好”被重新提出,並給予重申和肯定。

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通知,公布《關於在中學生中評選三好學生的試行辦法》。規定“三好學生”的標準是: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 

2001年1月11日,教育部在通知(教基[2001]1號)中規定:根據《意見》精神,各地各類學校在評選省級“三好學生”的基礎上,按當年畢業生萬分之一的比例評選並確定的優秀學生,享受保送生資格。

評選標準

(圖)評選標準杭州“三好學生”家庭特徵

各個地區的“三好學生”評選標準略有不同,但大體遵循的還是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三個標準。

1、思想品德好。即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熱心為集體服務,積極參加勞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社會公德,自覺執行《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在同學中能起模範作用。

2、學習好。即為“四化”學習的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學習成績優良(低年級90分以上,中年級85分以上,高年級80分以上)或有顯著進步。

3、身體好。即堅持鍛鍊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有良好的衛生習慣,身體健康,體育成績在75分以上(或達到國家體育鍛鍊標準)。

獎勵

三好學生獎狀模板三好學生獎狀模板

三好學生獎狀

被評選為三好學生可以獲得榮譽證書。

保送升學資格

2001年1月11日,教育部在通知(教基[2001]1號)中規定:根據《意見》精神,各地各類學校在評選省級“三好學生”的基礎上,按當年畢業生萬分之一的比例評選並確定的優秀學生,享受保送生資格。

質疑

“三好”制度以固定的評選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標準,在中國所有大、中、國小校普遍推行,深深影響了無數青少年。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曾在重慶的一次學術年會上呼籲:停止評選“三好學生”,因為這樣會“過早給孩子貼上好學生與壞學生的標籤”。2004年他在上海一個教育論壇上再次提出“教育應該是公平的,每個孩子都得有被認可被關注被尊重的機會。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表現是有起伏的,如果過早地給他一些‘你不如別人’的心理暗示,會給他們帶來精神壓力。要給孩子創造自由發展的環境,才能夠培養創造型的人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學者郭憲剛認為,“德、智、體”三方面,其實就是德字為先,重思想輕學習和健康。

陝西寶雞一所國小擔任校長的翟榮生說:“‘三好’的意義無非證明了你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它的價值就在於在同等條件下你比別人有優先權,比如推薦工作升學等。”

著名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從科學家素質的角度對這一評選制度提出新的批評理由。他表示:“我講過三好學生很難成為科學家,尤其是德智體各方面都是第一名的學生很難成為科學家。我倒覺得有一些脾氣的學生很有機會。有個性的學生做研究的潛力較大,而八面玲瓏的學生儘管討人喜歡卻常常在研究上堅持不下去。

2012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發起提案——“中國小停止評選三好生”。

現狀

用別的稱呼代替“三好學生”

三好學生三好學生
評選“三好生”習慣已經逐漸被一些學校淡化了,例如:
1996年,北京光明國小以“我能行”活動取代了“三好生”評選。

2003年,武漢25中以“陽光少年”代替了“三好學生”評選。撫順北台國小以16個單項獎和3個綜合獎的設立取代了“三好學生”評選。南京外國語學校國中部以“星級評定”取代“三好學生”評選。

2004年,國家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提出“‘三好學生’評選應廢除”。

而三好生的特殊待遇在中國的多個省市被逐步取消:
2004年,上海市淡化“三好學生”稱呼,改稱為優秀隊員和優秀團員。、

2004年,大連市中國小不再把評“三好學生”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固定內容。

2005年,湖北省“三好學生”在升學時將不再予以加分。

2009年3月,貴陽市教育局出台新規,貴陽市從今年起將不再評選國中市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國中階段僅進行優秀畢業生評選。且區、縣級國中“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將不再享受中考政策性加分。

2012年,北京市實驗二小暫停評選三好生,而繼續採用“10+1+N”的標準評價學生的的綜合表現,其中10包括愛心、健康、誠信、合作等諸多獎勵,鼓勵孩子全面發展。1指孩子的特長或特色,激勵孩子發展自己的優勢。N指獲得區級以上科技、文體等獎項。西城教委表示實驗二小的試點有可能獲批,但不會在更大的範圍進行推廣。

2013年11月,浙江省教育部門表示,從2014年起,浙江中國小將不再評選省級“三好學生”。 在此之前,浙江省已有多個市取消了市級“三好學生”的評選,代替以“優秀學生”、“優秀班幹部”等榮譽。

改進做法

其實,很多變化已在慢慢出現。“三好”的選舉方式由班主任內定到民主評議,不少學校鼓勵學生自我推薦,演講“推銷”自己。
2004年,上海市開始淡化“三好學生”的稱呼,一般稱為“優秀隊員”或“優秀團員”。武漢市一所中學也取消了“三好學生”的評選,取而代之的是“陽光少年”評價制度。在佛山市第九國小和實驗國小的畢業生典禮上,校長分別給畢業生頒發了孝順父母獎、尊敬老師獎、勤儉節約獎等獎項。
“新概念三好生”刷新了三好的標準。2005年春季起,武漢市中國小的三好學生評選,更強調個體發展和社會性,要求學生做社會的“好公民”、學校的“好學生”、家庭的“好子女”。
不少學校設定科技創新獎、文體活動獎、見義勇為獎、博覽群書獎和舉止文明獎等,鼓勵學生髮現自己的長處。國小里有少先隊“雛鷹爭章”達標活動,這種“爭章奪星”取代“三好生”評選的思路也日益被廣泛認可。
貴陽市教育局2009年3月出台新規,貴陽市從2009年起將不再評選國中市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國中階段僅進行優秀畢業生評選。
據了解,貴陽市的區、縣級國中“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的評選工作仍將繼續,但從2009年起,區、縣級國中“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將不再享受中考政策性加分。今後貴陽市“三好學生”評選將以非義務教育階段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