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鄉

三堡鄉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三堡鄉現有13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7537戶農戶,總人口33700人,總面積41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23179畝,2004年,全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4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14%,同比增長12%;完成預算內財政收入334.45萬元,占年度目標的102%,同比增長12%;工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達15219萬元和156萬元;完成農業總產值2.25億元,同比增長5.3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206萬元,占年度目標的123%,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純收入3880元,占年度目標的103%,同比增長4.5%,2004年在全市116個鄉鎮考核中綜合排名位居第76位。

基本信息

經濟特點

三堡鄉三堡鄉
三堡鄉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形成以下六大特點:一、交通區位優勢突出三堡位於楚州城南門口,是63路公交終點站,故稱與楚州城零距離;東傍依大運河,北背靠灌溉總渠,淮江高速、楚洪兩條公路沿邊穿越,水陸交通優勢十分明顯,得天獨厚。二、農業產業初具規模三堡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7分地,傳統農業總量不大。但產業特色非常明顯,已形成三大特色產業:一是3000畝荷藕種植,二是3000畝青蝦養殖,三是100萬隻蛋雞養殖。三堡鄉有專業合作社1個,全社養殖戶達158戶,其中超萬隻的有17戶,年總收入達2000萬元以上,僅此項目促進全鄉農民每年增收達600元。三、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全鄉現有工業企業16個,總資產約2500萬元,2004年工業入庫稅金36萬元。主要有三類:一是建材;二是化工;三是針紡織。工業短腿,是全區唯一沒有列統企業的鄉鎮。去年招商引資項目6個,其中:創業園項目1個,園區項目1個(在建),本土項目4個,其中金源公司投資2000萬,儲油1.1萬噸,是蘇北最大的儲油庫。四、民間資本十分厚實全鄉在外辦企業、搞經營、創業打工有1.1萬人,三堡鄉總人口數的1/3。事業有成老闆上百人。主要產業:建築、工業、投資、餐飲、物資回收、水上運輸、河道疏浚。據統計,全鄉資產在100萬元以上的有300戶,1000萬元以上的有28戶,億元以上的有3戶,太平洋集團有限公司祁莊水運在外都是聲名顯赫。五、商貿旅遊很有潛力一方面,在三堡鄉北面是河道縱橫、船閘密布被稱為亞洲水利樞紐最密集的國家4A級水上風景開發區,加上三堡的餐飲業人才資源,發展旅遊美食前景廣闊;另一方面這裡空氣、水質較好,離城又近,開發綠色人居園區具備條件,還有2條黃金水道,建碼頭、興市場大有文章可做。六、集鎮滯後最大制約體量小、街道窄、通行難、商業人氣不旺,由於東西無通道,導致土地資源難利用,搞商業性開發和工業園區建設都很難,這是制約三堡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三堡鄉正致力於集鎮建設的大手筆,來改變目前集鎮建設的落後現狀。

廣西壯族自治區天峨縣三堡鄉

三堡鄉天峨縣三堡鄉
三堡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天峨縣城北部,東西與南丹縣六寨鎮交界,南面與天有天峨縣坡結鄉接壤,西南部與貴州省羅旬縣沫陽鎮相鄰,北面與南丹縣中堡鄉交界。最高海拔1200多米,是天峨縣海拔最高的鄉鎮。政府駐地距縣城74公里,三堡鄉土地總面積2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60畝,(其中水田5190畝,旱地11070畝),林地面積15699畝。三堡鄉下轄8個行政村,78個自然屯,148個村民小組,3196戶,總人口13669人,居住有壯族漢族布依族苗族等四個民族,其中,壯族占人口總數的95%。糧食以稻穀,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油桐、棉花為主,水果以沙梨板栗為主,油桐是三堡鄉的支柱產業,總面積11萬多畝,年產油桐籽450~500萬公斤,它以籽粒飽滿、出油率高、油質好而聞名於區內外,被稱為“中國油桐之鄉”。

2003年,鄉黨委、政府圍繞“林草興鄉、果畜富農”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改善民眾生活生產條件,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為工作切入點,年內完成財政收入45.04萬元,同比增長15%,農業總產值實現7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4元,同比增長7%。農業生產方面:全年糧食作物總播面2.416萬畝,其中玉米播面1.185萬畝,水稻0.509萬畝,水稻推優1700畝,占34%,玉米推優500畝,平均畝產量達365公斤,全年糧食總產量3634噸。畜牧業方面:全年生豬飼養量20222頭,大牧畜存欄9858頭(匹),出欄511頭;家禽養殖4.41萬隻(羽)。肉類總產量537噸,水產品8000公斤。

三堡鄉三堡鄉
產業結構調整方面:1、抓住退耕還林機遇,2003年完成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2583.9畝,其中毛竹375畝,板栗1432.8畝,松木312畝,八角432畝,喜樹108畝。2、著力抓好“短、效、快”項目建設,實現種植烤菸250畝,地膜菜35畝,冬種小麥500畝,油菜50畝,日本耐病松太蘿蔔60畝。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210萬元,完成“三易”四級公路天峨段建設任務,投資500萬元興建3.5千伏安變電站,投資300萬元完成坡結至三堡高壓電網改造以及拉馬、納關村和鄉府所在地農網改造建設工作;完成塘袍、納關、頂換、頂茂、拉馬5個村委辦公用房建設任務,完成水利三面光7條3100米,水櫃10個600m3,沼氣池48座,改水改廁48個,據統計,2003年全鄉固定資產共投入800多萬元,同比增長2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三堡鄉

三堡鄉吐魯番市三堡鄉
三堡鄉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以東40公里,東與二堡鄉鄯善縣接壤,西南與恰特喀勒鄉接壤,北面是著名的火焰山,312國道從境內穿越;國家級文物保護遺址“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古墓群”,著名的火焰山最佳攝影點、神泉在鄉境內。土地資源比較豐富,土壤土質為戈壁礫質土,含鹽鹼,有機質含量較低,缺氮少磷,但含鉀豐富,適宜種植葡萄、果樹、西甜瓜等經濟作用。三堡鄉共有耕地面積38萬餘畝,各種農作物種植面積分別為:葡萄7576畝,西甜瓜8100畝,小麥及復播雜糧3000畝,林地17050畝,其中生態林15000畝,經濟林600畝,農田防護林4050畝,新定植各種苗木17萬株,設施農業534畝;蔬菜2000畝。三堡鄉存有大量的荒地,可計畫的進行開荒發展設施農業和經濟林。鄉轄5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總人13800餘人,其中農業人口12710餘人。三堡鄉占地面積350平方公里,可耕地42萬餘畝,已墾耕地38萬畝。

三堡鄉招商引資產業及導向:農副產品資源開發:三堡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涉及到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廣大客商可圍繞西甜瓜、石榴、葡萄、棉花、畜禽等深加工等項目,發展資源增值型農副產品加工業和配套協作型農業加工業。可在三堡鄉範圍內投資開發石榴系了產品開發,鮮食葡萄及鮮食葡萄保鮮技術開發,瓜果保鮮、物流運輸等項目。

三堡鄉三堡鄉
農業項目開發:三堡鄉土地廣闊,土壤肥沃,農業調整結構起步早,具有一定數量的農民技術員,客商可投資開發西甜瓜、石榴、葡萄、紅棗、棉花、蔬菜及反季節西甜瓜、蔬菜等農業經濟作物生產項目。三堡鄉歡迎社會各界來投資發展建設設施農業,凡在鄉承包集體土地建設溫室大棚的給予免繳3年土地租金,政府補貼5年農業稅的優惠政策;凡在三堡鄉承包集體土地建設聯棟大棚或弓棚的給予免繳2年土地租金,鄉政府補貼3年農業稅的優惠政策。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三堡鄉全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客商可通過投資、合資、入股等形式參與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用事業發展。可依託312國道和三堡鄉豐富的農副產品,建設火焰山農副產品物流交易市場。

現有企業改造或新建企業:三堡鄉現有麵粉廠磚廠硭硝廠。誠請客商利用現有的企業資源進行改擴建、收購或合資合股綜合發展經濟。可以利用三堡鄉優越的光熱資源、硭硝資源開發光熱發電廠和硭硝系了化工產品加工。旅遊開發項目:三堡鄉榮有“自治區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民俗民族文化濃厚。客商可依託“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古墓群”和濃厚的民族特色來開發建設古城古人街民俗家訪游等旅遊項目。

吐魯番地區的鄉鎮

吐魯番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東部山間盆地、吐魯番盆地中部。北緯41°12′-43°40′、東經87°16′-91°55′,地區行政公署駐地吐魯番市距烏魯木齊市180千米。東臨哈密,西、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和碩、尉犁、若羌縣毗連,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薩爾、木壘縣相接。地區南北寬約240千米,東西長約300千米,總面積69620.63平方千米。總人口571711人(2003年)。吐魯番地區轄1個縣級市(吐魯番市)、2個縣(鄯善縣、託克遜縣)。共有2個街道、10個鎮、16個鄉,36個社區、220個村委會。地區行政公署駐吐魯番市柏孜克里克路4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