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呼反壟斷

三呼反壟斷

“三呼反壟斷”出自互動百科創始人兼執行長(CEO)潘海東。2011年2月22日,互動百科工作人員確認,該公司已於2月18日正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提交了針對百度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請求依法對百度處以7.9億元人民幣罰款。互動百科CEO潘海東也表示,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請求,這是一個經過沉思熟慮的決定,並作出三點呼籲。

提出

互動百科創始人兼執行長——潘海東互動百科創始人兼執行長——潘海

2011年2月22日訊息,互動百科工作人員確認,該公司已於2011年2月18日正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提交了針對百度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請求依法對百度處以7.9億元人民幣罰款。
互動百科在申請書中提出:一、請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依法對被百度進行反壟斷立案調查;二、請求依法責令百度立即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停止對互動百科網的詞條進行禁止或降權處理,責令百度依照搜尋引擎的自然算法對於相關詞條給予自然搜尋的排名,不得無故干擾自然搜尋排名結果;三、請求依法對百度處以7.9億元人民幣罰款。

互動百科網至今已擁有超過300萬用戶共同打造的500萬詞條,隨著百度百科同類產品的出現,百度憑藉在搜尋領域的市場支配地位,對互動百科的詞條進行了惡意禁止或降權處理,制約了互動百科的發展。

互動百科官方提供的檔案中表示,在百度網站搜尋某一詞條時,百度百科都會排在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而對於互動百科關於詞條的解讀,卻沒有收錄或者雖然收錄但排在幾頁之外。對比谷歌等同類搜尋引擎,相同詞條的搜尋結果,互動百科的內容卻基本都能在首頁顯示。百度這種不收錄互動百科詞條以及故意降低排名的收錄方式屬於利用搜尋引擎的地位來限制或妨礙其他產品競爭,百度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六條。
對此,互動百科CEO潘海東也表示,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申請,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並作出三點呼籲。

提出過程

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因B2B公司“中國供應商”部分簽約客戶涉嫌欺詐,批准了CEO衛哲、COO李旭暉的辭職。馬雲發出致阿里人的一封信,糾結、憤怒、痛心,又夾雜著些許欣慰地重申了阿里的“誠信”價值觀。而與此同時,中國

互動百科提請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互動百科提請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

網際網路行業的另一巨頭百度卻長期利用其行業壟斷地位為所欲為,不斷觸碰商業道德與社會道義的底線,不曾有所自我糾正行為。兩相比較,讓人感慨。互動百科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申請,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反壟斷任重道遠

從全球的反壟斷歷史來看,1890年,世界各國“反壟斷法之母”《謝爾曼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壟斷法,依據此法案紐約美孚石油公司最終遭到分拆,這一案例為美國乃至全球反壟斷提供了重要的判例參考。2004年,歐盟委員會對微軟做出改變其商業操作模式,剝離其作業系統中捆綁的媒體播放器的反壟斷處罰。在中國,《反壟斷法》自2008年8月1日開始施行,至今還未出現針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啟動反壟斷調查的判例。經歷國際資本市場介入和國際化競爭,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飛速發展,如今已進入壟斷競爭階段,甚至出現了寡頭壟斷現象。

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貢獻一份力量

潘海東說,我們在這個時機提交這一申請,不是要解決互動百科一家企業被打壓的問題,更不是要與百度決一死戰。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首例同業競爭反壟斷調查”,我們整理出充分翔實的證據,提交了有理有據的調查申請,是希望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貢獻一份力量,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內容

互動百科CEO潘海東也表示,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請求,這是一個經過沉思熟慮的決定,並作出三點呼籲:

第一,我呼籲,請百度結束對互動百科等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的歹意打壓,復原搜查引擎作為社會公器的公平作用。

第二,我呼籲,媒體從業者和普通大眾都可能給予中國網際網路壟斷與反壟斷事件更多關注,防患未然。

第三,我呼籲,所有的網際網路創業者,當你蒙受不公平競爭、壟斷性打壓時,要果斷地挺身而出。良好的行業競爭與創新環境須要大家攜手共建。

據國際著名調研公司艾瑞諮詢最新頒布的《2010-2011年中國搜查引擎年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百度的網頁搜查量市場份額達到83.6%,在中國搜查引擎市場上占有絕對支配地位。 潘海東做一個表態,互動百科以及我個人會一直站在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的前沿。在這個根本的是非問題上我們不僅不會失聲,同時會更堅決地採取行動,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營造一個公開、公正、公平、共贏的生態競爭環境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他

2010年12月20日,針對與百度的糾紛(百度侵犯互動百科著作財產權一案),互動百科CEO潘海東終於不再沉默,他在微博中表示,“一問李彥宏:你知道百度的競價排名掙的是帶血的錢嗎?!二問李彥宏:你放言2009年要搞死互動百科,2011年你還想搞死誰?!三問李彥宏:百度能否不要成為一個橫行霸道的網路帝國?”

2010年12月20日下午,在潘海東在互動百科官方網站連發三封質問李彥宏的親筆信,他表示,自己曾對李彥宏懷有深深的崇拜之情,但在此刻,“我不想成為下一個李彥宏。我想成為一個偉大網際網路公司的CEO。”潘海東對李彥宏表示,“你是一個賺錢公司的CEO。可僅此而已。”

潘海東在信中引用“媽媽說”因拒絕投放百度競價廣告而遭百度封殺的內容來指責百度,稱“一味追求收入讓百度員工不擇手段。眾多受害的網站因為害怕完全失去從百度來的流量而忍氣吞聲。”

針對百度百科與互動百科的競爭,潘海東表示很憤怒,“你放言2009年要搞死互動百科,2011年你還想搞死誰?”

百度與互動百科積怨已久:2010年年12月20日,潘海東曾連發三封公開信,質疑百度競價排名及陽光行動,訊息稱李彥宏欲起訴潘海東;此次提交針對百度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之前,潘海東稱曾與百度積極溝通,未果。百度暫時未予回應。

李開復點評

搜尋引擎訴訟案:壟斷應有5大特徵

李開復(微博)微博點評互動百科申請調查百度壟斷案李開復(微博)微博點評互動百科申請調查百度壟斷案

對此,李開復也在騰訊微博上表態:“1、壟斷不違規,但壟斷者濫用地位,排除限制競爭才違規;2、通常>80%份額被認為算壟斷;3、搜尋引擎若蓄意不收錄對手網頁,應算違規;4、搜尋引擎排序若被證明人工設定,提升自己降低對手,那可能是違規;5、搜尋引擎如果是算法排序,那很難證明對錯。”

互動百科關於百度回應反壟斷調查的聲明

22日上午,互動百科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媒體宣布互動百科已經於2月18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提交了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的申請。當天,百度公司新聞發言人朱光向媒體回應此事,稱:百度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最好的搜尋結果和搜尋體驗,而百度百科作為一項免費的服務,持續以高質量的詞條和穩定的服務,獲得網民的青睞。百度相信,在網際網路這個自由、開放的舞台上,任何對社會、網民有價值的產品,都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對於百度方面的正式回應,互動百科現做出三點聲明:
第一,真相不該被隱瞞!
中國網際網路經過十幾年的飛速發展,產業基本成熟,提供給廣大用戶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套用與服務。在搜尋引擎領域,百度占據了83.6%(數據來源:艾瑞諮詢)的網頁搜尋請求量,更應該在提供用戶搜尋服務的同時考慮到可能的影響。
眾所周知,百度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其競價排名,而央視曝光其競價排名更是獨占假藥產業75%的收益,百度“假藥門”事件是對弱勢群體赤裸裸的傷害,諸如此類的事件讓我們對“最好的搜尋結果”不能認同,搜尋引擎作為社會公器卻不能嚴守道德底線,就失去了可信度。
此次,互動百科提交的對百度進行反壟斷調查申請,列舉了充分翔實的證據材料。通過抽樣統計顯示,互動百科有超過6成的詞條被百度人工降權;而來自全球排名查詢系統Alexa的數據顯示,在互動百科上游網站中,來自百度的流量比例是10.88%,來自谷歌10.53%,這不禁讓人懷疑百度是不是全球領先的中文搜尋引擎。
所以我們會看到,百度搜尋引擎的搜素結果往往第一頁的前五六個結果都是百度自己的內容。一個搜尋引擎能不能做到公正,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把它在這個行業、產業鏈的位置擺清楚,如果首先是內容分發商,而同時又是內容提供商,自然不能提供客觀、公正的結果,何談最好的搜尋體驗?
第二,抄襲和禁止是扼殺創新的罪魁禍首!
互動百科在這個時機提交這一申請,不是要解決互動百科一家企業被打壓的問題,而是希望更多網際網路企業能夠挺身而出、抵制壟斷,更多媒體和普通大眾也能夠給予中國網際網路壟斷與反壟斷更多關注。
這一申請不是普通的社會行動,而是希望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識,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有法可依,也應該依靠法律解決問題。中國反壟斷法規定對於擁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假如濫用了這種市場支配地位,就是一種違法行為。所以,此次互動百科提交的申請中,請求依法對百度處以7.9億元人民幣罰款。
就在去年10月底,互動百科正式起訴百度涉嫌侵犯著作財產權,經法院調解未果我們放棄了訴前調解,目前此訴訟法院已立案,擇日開庭。我們相信,會有更多企業意識到,站出來,用法律來保護企業成果不被抄襲,行業創新不被扼殺。
第三,促成中國網際網路自由、開放、平等的競爭環境,大企業應該負起責任。
我們很遺憾地看到,今天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競爭環境並不是自由、開放、平等的,反而是相對惡劣的。很多企業在遭遇著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的打壓,被打壓封殺的創業團隊往往一籌莫展,不知該何去何從。
中國網際網路大企業的抄襲行為,逼迫小企業不得不轉向風險更低的模仿國外創新模式之路。只有制約了大企業,讓他們不能、不敢肆意抄襲,才能有更多小企業願意付出努力,追求更好更多的創新。
中國網際網路的未來,掌握在少數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手中,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些企業更大更強,成為國際化的大公司,同時,我們更希望看到中國網際網路整體創新力量和創新潛力被激發出來,讓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在國際上占領高地,引領創新。我們有這個潛力,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營造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良好的生態競爭環境,人人有責,並且與每一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生死攸關,大企業更應該做出表率。


互動百科
2011年2月24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