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

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
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位一體實質是將成長性評價和一次性評價相結合,融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聯考三方面評價要素為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2016年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將在浙江省實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試點。

基本信息

簡介

三位一體模式三位一體模式
“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其實質是將成長性評價和一次性評價相結合,融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聯考三方面評價要素為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其中綜合素質評價包括中學綜合素質評價和高校綜合素質測試。
三位一體的具體實現途徑,是在中學綜合素質評價合格的前提下,高校可以把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的相應等第作為前置條件,也可提出相應的選修課要求,符合條件的學生參加試點院校的綜合素質測試和聯考,高校將考生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測試(特殊才能測評)和聯考成績以一定比例合成綜合成績,並按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招生試點

2011年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範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正式啟動試點,2012年新增浙江師範大學、寧波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浙江財經大學、溫州大學、溫州醫學院、溫州大學城市學院。2013年新增寧波大紅鷹學院、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湖州師範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五所院校。2014年新增新增了13所“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改革試點高校,分別是:浙江外國語學院、紹興文理學院、嘉興學院、溫州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紹興職業技術學院。這樣,浙江省“三位一體”試點高校將達到34所,招生量超過3000名,比2013年增加50%以上。2016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將在浙江省實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試點。

報考條件

符合我省當年聯考報考條件和有關試點高校規定要求的高中畢業生,均可報名“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具體報考條件一般由高校自主確定經省教育考試院審核備案後公布。在全省聯考統一報名之後,考生還需參加試點高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報名,學生根據本人情況和高校規定的報考條件自主報考,報名時按高校要求提供材料,並簽訂《誠信承諾書》。

考試模式

報名參加“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的考生在中學階段完成學業水平測試之後,還需參加試點高校的綜合素質測試,以及在6月份舉辦的全國聯考。綜合素質測試的內容、標準、形式和辦法,由試點高校根據本校培養目標和學科專業的要求確定,體現對專業素養、專業潛質的考核,一般採用筆試、面試和操作考試等辦法。

錄取方式

錄取依據是由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和聯考成績的按一定比例合成的綜合成績,具體比例要求由試點高校根據學校培養目標和學科專業設定情況確定,但聯考成績原則上不低於50%。
“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學生也需參加相應批次的聯考志願填報,並在聯考相應批次提前階段錄取。省教育考試院按試點高校試點專業的錄取批次,將符合所報考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錄取條件的入圍學生進行投檔,由高校決定是否錄取。由省統一在7月份聯考錄取時進行。已錄取的學生,其他院校不再錄取;如未被“三位一體”錄取,則不影響其他院校的錄取。

意義

實施“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是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舉措。該制度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以傳統聯考決定考生命運的做法,是素質教育的一次有益嘗試。
“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試點旨在建立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從而有利於選拔適合高校培養目標的學生,有利於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

“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彌補了單純以聯考分數選拔學生的不足,拓寬聯考選撥多元化途徑,強化學業水平測試和高校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錄取中的作用。對高校來說,通過與統一聯考的結合,體現其招生自主權,有助高校選拔、挖掘到有潛質的學生;對中學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光強調素質教育但無法落實的尷尬。
同樣,對考生們來說,“三位一體”招生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滿足其對於聯考的選擇性要求,即使你在聯考中“小有失常”,沒能考上相應批次的分數線,只要你在高校自主主持的綜合素質測試中表現良好,仍有機會在提前批次中被心儀的學校錄取。
浙江省從2011年開始在2所高校率先試行“三位一體”招生,後續逐年擴大試點範圍。2013年有22所普通高校開展了“三位一體”招生,招生錄取1885人,是2011年人數的7倍多。對於這樣的招生方式,考生反應熱烈,各高校報名點都呈現出火爆的場面。不少高校的報名錄取比例超過10:1。而高校跟蹤調查發現,通過“三位一體”招的學生在活躍度和心理調適能力上明顯高於其他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社會活動能力、適應性普遍較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