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浦路

七浦路

七浦路東起於上海市虹口區的江西北路,西止於閘北區的熱河路,全長約1公里。以河南北路為界,東面屬虹口區,約100米;西面屬閘北區,約900米。該市場始於上世紀80年代,原先以價格低廉的低檔服裝而聞名。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興盛,服裝層次也開始提升,當時的市場以山西北路與七浦路交界處最為興盛。沿街都是老式房子,道路狹小,天天擁擠不堪。到了2001年,由樂清虹橋商人投資的新七浦開張營業,生意的火爆亦使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隨後虹橋商人陸續投資了豪浦等商場,七浦路進入了商場時代,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中低檔服裝批發市場。

基本信息

規模

47000㎡現代商業平台以合理滿足需求,以嚴謹保障秩序。

上海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科學性、合理性的層面鋪位分布,不會錯過任何眼光留駐。國內著名大型商業物業管理公司,挾多年成功經驗,以上海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經營特點,度身樹立物管標準,保證商場旺而不亂。

特點

上海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高成交金額、多服飾批發商人數、商品種類新潮的專業服飾市場,每日成千上萬的客商進行交易,商業繁華地段特有的人氣迅速聚集效應,快速提升區域內的新增人流數量。由此釋放的無限商機,贏得無數經營者的青睞與關注,為您大幅提升商業經營價值。在這裡,每位商客都有爭做商業贏家的機會,每個時刻都藏有讓人創富的契機。夜幕降臨後 ,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熠熠生輝的燈光夜市……

七浦路服飾一條街七浦路服飾一條街

發展階段

七浦路市場的崛起,從市場的發展軌跡來看,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初創成型階段

熱鬧非凡的七浦路熱鬧非凡的七浦路

(1979~1984年)。1979年9月,七浦路農貿市場正式恢復,1981年4月改名為七浦路小商品市場。當時,市場規模較小,主要集中在七浦路與山西北路“丁”字路口間,商戶不足百家,並以馬路地攤式經營方式為主,沿路還保留著集體經營的老虎灶、布店、雜貨店、工廠等,市場面貌髒、亂、差。為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區工商局先後投資71萬元,徹底清除了地攤式經營,並將簡易的鐵棚架換成鋁合金塑膠售貨亭,初步整治了市場面貌。1984年11月,閘北區個體勞動者協會成立,個體經營戶的合法權益得到了進一步保護,七浦路市場得以迅速發展。至年底,營業額突破4000萬元,一個欣欣向榮的小商品市場初具規模。

曲折發展階段

商鋪商鋪

(1985~1993年)。從1985年開始,由於巨觀政策的變化,區工商局加強了對區境內個體工商戶的整頓,加之當時外省市的競爭(江蘇省常熟市到七浦路招商引資),七浦路市場個體工商戶登記數量銳減,營業額也由1985年的4472萬元降至1988年的1276萬元,市場一片蕭條。有鑒於此,為繁榮市場,區工商局重新調整了工作思路,強化服務措施:一方面為攤主排憂解難,在政策上,允許個體工商戶先經營,後辦手續,鼓勵經營者開發新款式、新品種;另一方面為擴大市場規模,區工商局還主動到外地招商引資,一批能吃苦耐勞的紹興個體戶蜂擁而來,七浦路市場重新煥發了生機,市場規模日益擴大,東西向延伸到福建路,南北向通到天潼路。從1990年開始,沿市場兩側出現了大批店面式經營房,一批著名品牌如“聖達菲”、“七匹狼”等,由七浦路打響,並向全市、全國輻射,市場日趨興旺。據統計,當時上海70%的服裝小攤販貨源是從七浦路批發的。至1993年,七浦路個體、私營工商戶數大增,經營戶達635戶,全年成交7396.24萬元,成為上海市著名的服裝批發市場。

穩步前進階段

(1994~2000年)。“東方風來滿眼春”,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中國個體、私營經濟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從1994年開始,七浦路市場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功能日趨完善,已成為全市服裝銷量最大的市場。至1998年,市場總成交額達3.86億元,2001年已突破7億元。市場規模也由原來的河南北路、山西北路進一步擴展到福建路和浙江路,市場呈快速增長態勢,在全國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市場風格和形象。

一為文明經商的市場形象。七浦路市場以強化目標管理,創建文明市場為總目標,實行場長負責制,推行“五公開”辦事制度(即公開申請營業執照手續,公開攤位安排,公開市場管理規則,公開管理人員紀律、接受民眾監督,公開收費與罰款制度等),設立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和消費者投訴接待站,經常對攤主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通過開展“信得過攤位”和“信譽卡”活動,市場日趨文明、規範。1995年,七浦路市場被評為全國文明市場;1991和1998年,被評為市文明市場。

二為“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七浦路市場的商品以款式繁多、價格低廉的平民化風格而著稱。其商品除從廣東、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批發來之外,還有相當一批服裝是自己生產、經銷或是專業代理。七浦路市場的個體工商戶成分在這一階段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僅有10多名黨員,而已擁有一支獨具慧眼的大學生隊伍,許多人擁有自己的工廠或定點生產廠,無論是面料還是款式,都能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由於中間流通環節極少,所以商品價廉物美,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七浦路七浦路

三為強大的市場輻射功能。七浦路市場最繁忙的時段,其實並不在白天,而是早晨6∶00~8∶30,大批客戶在打包託運。福建路至浙江路以鞋帽為主,山西路段是女裝,河南路至山西路以外衣、褲子、童裝為多,市場熙熙攘攘,經銷範圍遍及大江南北,在全國擁有較高的知名度。近幾年,七浦路市場更是在“小門面、大市場”上做足了文章,其商品已打入了全國百貨業龍頭企業市百一店和華聯商廈。當上海大型超市風起雲湧之時,七浦路商品又及時地進駐大潤發、吉買盛、家樂福等特大型超市,體現了七浦路市場強大的生命力和靈活的行銷策略。

轉型飛躍階段

(2001~2002年)。隨著新世紀鐘聲的敲響,七浦路市場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七浦路市場通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上海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並在全國擁有一定的知名度,殊屬不易。然而,與外省市著名的服裝批發市場相比(如廣州的“白馬”與杭州的“四季青”服裝市場),七浦路落後了,一方面市場容量小,硬體設施陳舊,政策支持乏力,使市場形成不了集約化規模效應;另一方面,多年來形成的占道為市的馬路市場格局得不到改觀,周邊環境較差,嚴重製約了七浦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為適應把上海建成國際“購物天堂”的整體戰略,遵循市府“馬路市場入室”的精神,閘北區政府重新調整了商業格局,改造七浦路、重塑七浦路、再造七浦路市場新的輝煌,成為重中之重的工程。

建設新七浦“服裝大流通型商業中心”戰略構想的主要內容,就是打造“大七浦”,構建“服裝流行信息港”,並以此為契機,為上海服裝業由“模糊管理”向“數字管理”邁進創造條件,加快與國際服裝業接軌的速度,引領服裝新潮流,增強上海服裝對全國乃至全球的輻射力,使上海成為名副其實的“服裝名城”。七浦路市場的改造,從新世紀第一年已全面展開,其主要內容是由“新七浦”、“興浦”、“超飛捷”、“凱鏇城”四家大型服裝室內市場共同組建一個“七浦路服裝城”,在一般服裝市場物流、人流和資金流的基礎上,導入品牌經營時代的信息流,全面提升七浦路服裝市場的檔次和實力,向服裝一級批發市場邁進。

發展前景

建成後的以七浦路為主幹向兩邊擴展形成一個包括七浦路、山西路、福建路、天潼路、浙江路、河南北路的“非”字型框架,通過河南北路與南京路步行街連成一片,原先雜亂的馬路市場全部由規劃合理的室內市場代替,購物環境將得到徹底改善,成為以服裝批發市場為主體的集購物、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專業市場,市場容量由服裝商戶1000多家劇增至3500家左右。

隨著七浦路巨大商業能量的迸發,七浦路市場的無形資產和萬千商機正為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認識。2001年,由上海萬峰房地產公司投資興建的興旺服裝市場在一路之隔的虹口區七浦路上悄然矗立。2002年二期工程又要上馬,設計方案是將兩棟服裝市場以空中天橋的形式連通,經營檔次以品牌服飾和精品為主。雄心勃勃的萬峰集團,在兩棟商廈前各雕了一條長長的金色巨龍,其意在搶占七浦路市場的龍頭地位,在虹口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規劃中的虹口區七浦路,將向東延伸至江西北路,並直達四川路,設計成一條集觀光、休閒、娛樂、購物於一體的步行街,夜幕降臨後,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熠熠生輝的燈光夜市……一個雙子星市場競爭格局的雛形,已經出現。

乘車路線

很多朋友喜歡親自去七浦路淘貨,為方便大家出行,為大家整理出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的所有出行交通大全。

七浦路地址

七浦路從西到東,橫穿浙江北路山西北路河南北路,沿線兩邊全是七浦路、興旺等批發商城。

公交

公交510路 坐到海寧路山西北路下車

公交100路 乍浦路崑山路

公交18路 新疆路

公交308路 晉元路

公交64路 福建中路

公交802路 新疆路站

公交922路 海寧路四川北路

捷運

捷運8號線 曲阜路站

捷運3號線 寶山路站

捷運10號線 天潼路站

捷運1號線 人民廣場

捷運12號線 天潼路站

停車場

上海郵電俱樂部停車場 地址:四川北路65號

上海房地大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停車場 地址:南蘇州路255號

華隆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停車場 地址:南蘇州路333號

上海申公物業有限公司停車場 地址:江西中路484號

天星物業管理部停車場 地址:天潼路768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