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

七政

古天文術語,亦稱七曜、七緯,其意思說法不一。是古代漢族人民將、太白星(金星)、歲星(木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鎮星(土星)稱為五星,五星又稱五曜,加上太陽星(日)、太陰星(月),合稱七曜。七曜占在古代漢族星占學上均十分重要。

詞語信息

【詞目】七政

【釋義】

1、古天文術語。亦稱“七曜”、“七緯”。

2、古代兵法里指人、正、辭、巧、火、水、兵七者。

詳細解釋

1、古天文術語,亦稱“七曜”、“七緯”,其意思說法不一:

①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易·繫辭》:“天垂象,見(現)吉凶,聖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變動為占,七者各自異政,故為七政。得失由政,故稱政也。”

《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孔傳:“七政,日月五星各異政。” 孔穎達 疏:“七政,其政有七,於璣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史記·五帝本紀》:“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中的“以齊七政” 裴駰集解引鄭玄注同此說。

②指北斗七星。

《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鏇璣玉衡以齊七政’。”

裴駰集解引馬融注《尚書》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謂熒惑也;第四曰煞土,謂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謂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謂歲星也;第七曰剽金,謂太白也。日月五星各異,故曰七政也。”

③指天、地、人和四時。

《尚書大傳》卷一:“七政者,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

2、古代兵法里指人、正、辭、巧、火、水、兵七者。

《司馬法》:“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辭,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謂七政。”

天文學相關知識

愛好天文學,對天文學感興趣的同學,歡迎參加本次任務編寫,分享知識心得。本期任務是對相關天文學知識詞條內容加以完善、整理,添加摘要,附圖說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