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分界線

七大洲分界線

七大洲分界線,是一個地理分界線,其中七大洲包括: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以及南極洲。

基本信息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

烏拉爾山脈

烏拉爾山脈是歐亞兩洲的分界線。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達拉茨灣,南至哈薩克草原地帶,綿延2000多公里,介於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平原之間。山脈自北至南分為極地、亞極地烏拉爾山地和北、中、南烏拉爾山5段。平均海拔500~1200米;亞極地1894米的人民峰是烏拉爾山的最高峰。山脈的寬度為40~150公里。中段低平,是歐亞兩洲的重要通道。 烏拉爾山脈西坡較緩,東坡較陡。烏拉爾山脈兩邊的礦產資源和動植物分布有著明顯的區別。烏拉爾山脈還是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同東坡鄂畢河流域的分水嶺。

烏拉爾河

烏拉爾河又稱烏拉河,古名“亞伊克河”(1775年前)。俄文:Урал, Urál 以前:Яик, Yaik ,哈薩克語:Жайы?, Zhayyq。它發源於烏拉爾山脈南部,流經俄羅斯聯邦及哈薩克斯坦在阿特勞注入裏海,全長2428公里,是世界第四大內流河,傳統上認為它是歐洲與亞洲的界河。主要支流有薩克馬拉河。

大高加索山脈

高加索中部年輕的褶皺山系。在黑海和裏海之間,自西北向東南延伸於俄羅斯與喬治亞、亞塞拜然的邊界上,全長1,100公里以上,最寬180公里,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

土耳其海峽

被 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蘇伊士運河戰爭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入侵埃及,蘇伊士運河戰爭( 亦稱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蘇伊士運河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運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築成的,但卻為英、法的運河公司把持。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額利潤,成為埃及的“國中之國”。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勝利後,埃及人民掀起反對英軍占領運河區,要求收回運河主權的鬥爭。1954年10月,英國被迫同意於1956年6月13日前將占領軍撤出運河區。埃及為發展民族經濟和抵禦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尋求軍事援助遭到刁難與拒絕後,於1955年9月與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簽訂貿易協定,購買蘇聯等國的武器裝備。這引起英、法、美西方國家的強烈不滿。為迫使埃及政府放棄獨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發表聲明,撤回1952年允諾的就埃及建造亞斯文高壩工程提供的7000萬美元援助。接著,世界銀行也停止貸款 2億美元給埃及的計畫,埃及不屈服於西方壓力,同年7月26日納賽爾頒布“關於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以便用運河航運的收入作為建造亞斯文高壩的款項。英、法擔心運河關閉,海灣與西歐之間的石油運輸線被切斷,對埃及進行威脅制裁。首先凍結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運河公司的基金。8月2日,英、法、美三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主張蘇伊士運河“國際化”,並提出召開24國參加的倫敦會議,遭埃及拒絕。隨後,美國、澳大利亞、衣索比亞、伊朗和瑞典組成的“五國委員會”對埃及施加壓力。英、法還煽動幾百名外籍職員離職,但埃及領航員成功保證了航運暢通。9月,英、法、美再次召開倫敦會議,決定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10個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島,向運河逼進,埃及軍隊進行頑強反擊。10月30日,英、法要求以埃雙方軍隊在12小時內從運河區撤出,否則將派兵干涉,遭到拒絕。1 0月31日,英、法軍隊對埃及進行武裝干涉。11月5日,英、法海軍陸戰隊在塞得港附近登入,但在當地軍民的英勇抵抗下,侵略軍受阻。埃及宣布與英、法斷交,埃軍主力撤出西奈,集中保衛運河區。世界各國人民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義鬥爭,一些阿拉伯國家與英、法斷交,對英、法實行石油禁運。11月1日,美國在聯大緊急大會上提出立即停戰的提案。2日,聯大以壓倒多數票通過這個提案。11月5日,蘇聯建議與美國共同出兵“制止” 侵略,並向英、法發出最後通牒,聲稱“決心使用武力”恢復和平。英、法政府內外交困,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3日,英、法宣布從埃及撤軍,22日全部撤走。1957年3月8日,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鬥爭的勝利。

③巴拿馬運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

巴拿馬運河是人們在中美地峽最窄處開鑿的一條運河,它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航程,使巴拿馬運河成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運的樞紐。

根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它們兩者之間的分界線是美國和墨西哥的國界線,即美國以北的美洲(含美國)稱為北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稱為拉丁美洲。

④白令海峽——北美洲和亞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狹窄水道

連線白令海與北極海的海峽,並在亞洲和北美洲大陸距離最近處將之分隔。平均深度約30∼50公尺(98∼164呎),最狹處約85公里(53哩);峽內島嶼羅列,包括代奧米德群島(Diomede Islands,約16平方公里〔6平方哩〕)及海峽南邊的聖勞倫斯島(約2,560平方公里〔1,000平方哩〕)。美蘇國界在此穿過。

白令海的部分海水流經本海峽入北極海,但大部分回流太平洋。冬季常有暴風雪,海面為1.2∼1.5公尺(4∼5呎)厚的冰原所復蓋。仲夏仍有浮冰留存。因1728年丹麥船長白令航行到此而得名。在冰河時期(Ice Age),本區海平面下降數百呎,使海峽成為亞洲與北美洲之間的陸橋,於是發生大規模的植物、動物以及人類的遷徙(約35,000∼20,000年前)。

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北連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白令海峽長約60千米,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在距今1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時,海水低於現在海面約100~200米,海峽曾是亞洲和北美洲間的“陸橋”,兩洲的生物通過陸橋相互遷徙。海峽水道中心線既是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還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白令海峽地處高緯度,氣候寒冷、多暴風雪和霧,尤其冬季,氣溫劇降,最低氣溫可達-45℃以下,海峽表層結冰,冰層厚達2米或更多,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結冰期,嚴重影響航行。海峽中海水主要是從北冰洋流來沿海峽西岸流入白令海,來自太平洋的溫暖海水沿海峽東岸流入北冰洋。海峽和沿岸地區生活著適宜冰雪生態環境的海豹、海象、海狗、海獺、海獅以及北極燕鷗等。

白令海峽是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斯王子角之間的海峽,約85千米寬,深度在30-50米之間。這個海峽連線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國軍隊任職時候穿過白令海峽,是第一個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

白令海峽正中間有代奧米德群島(Diomede Islands)。

曾經有人提出建造一座跨白令海峽的大橋,連線美國的阿拉斯加和俄國的西伯利亞,可以稱為國際和平大橋。也有人提出一個通白令海峽的隧道。但是兩邊都是荒涼無人的地帶,很難收回建造的成本,現在還沒有任何正式決定。

在冰河時期,白令海的水面降低,白令海峽成為一個白令海陸橋。考古學家們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亞洲來的獵人,跟著獸群到了北美洲之後定居。

白令海峽地處太平洋與北冰洋之間。亞洲大陸東北端的選日涅夫角和北美洲大陸西北端的威爾斯角,把大洋“擠”成了這條窄縫,兩地之間最近距離僅35公里,乘坐雪橇不到4小時就可以到達對岸。兩“角”夾峙的白令海峽中,有兩個分別屬於俄、美的小島,日界線便從兩島之間通過,因此,在兩個相距僅有4公里的地方,卻隔著一天的日期。白令海峽水深僅42米。據考證,1萬年前這裡曾是連線亞、美大陸的一座“陸橋”。人類和許多動植物,早先曾通過這裡移居到美洲,而美洲的動物也從這裡到亞洲“串門”。

威爾斯角所在的阿拉斯加半島,是白令於1741年發現的,以後俄國皮毛商人還在這裡建立了村落。但是,這片當年十分荒涼的冰天雪地,被沙皇於1867年以720萬美元的代價賣給了美國。現在的阿拉斯加州,已經成了“能源的源泉”而身價倍增。

美國和前蘇聯政府商定,在白令海峽共建一座跨國公園,計畫共占地296萬畝,美國一方的在阿拉斯加州的西沃德半島上,前蘇聯一方的在西伯利亞靠近白令海峽的楚科奇半島的頂端。這兩個地方都是人煙稀少、但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地方,是地球上難得的“沒有污染的地區”。這座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公園建成後,兩國人民可以自由往來其間,同時也將吸引各國的科學家和遊人前來考察和觀光。

⑤德雷克海峽——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狹窄水道

⑥丹麥海峽——歐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丹麥海峽位於冰島與格陵蘭島之間,溝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⑦直布羅陀海峽——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沿岸各國通往大西洋的必經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這裡的表層海水,從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峽底部流向大西洋。

⑧帝汶海、阿拉弗拉海——亞洲和大洋州的分界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