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在西藏

丁丁在西藏

《丁丁在西藏》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958年埃爾熱正式開始連載丁丁在西藏。1960年發行單行本.

首先說明一下 《丁丁在西藏》和《奇怪的雪人》是同一本書,書中講述了著名記者丁丁和他的好朋友阿道克船長在西藏的探險故事。 本書故事生動,畫面風趣,文字簡潔,具有較高的可讀性,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閱讀。

丁丁預感到他的中國朋友張在發生空難後還活著,於是他和阿道客船長、小狗米盧立即奔赴飛機出事地點--中國西藏。爬雪山、過懸崖、與雪人遭遇,他們都一次次化險為夷。

劇情介紹

丁丁和白雪剛剛假期旅行歸來回到旅館,丁丁邀請阿道克船長去登山,可是船長說他並不擅

白雪去寺廟求救白雪去寺廟求救

長登山,這時聽到新聞報到:“飛往加德滿都的飛機在喜馬拉雅山墜毀,那裡的地形很難探索,救援隊....”。丁丁放好行李後開始和阿道克船長船長下棋,可是丁丁不能集中精神,昏昏欲睡,丁丁迷迷糊糊聽到自己的好朋友張仲仁(張充仁)正在墜機地點呼喊自己的名字,丁丁驚醒過來。丁丁告訴船長自己的夢境,船長說只是個夢罷了,不用在意,去好好睡一覺。

第二天早上,丁丁和船長正在安然吃著早餐,船長的報紙上寫著:“尼泊爾慘劇,無人生還,中國青年張忠仁不知去向。”,丁丁同時受到一封信,證明張仲仁確實遇難,丁丁明白昨天的夢是一個預知夢,並且堅信好朋友張仲仁還活著,丁丁打算去喜馬拉雅山去尋找飛機的殘骸,不善於登山的阿道克船長不得不一同前去。

幾天后他們到達喜馬拉雅山的山腳下,並且尋找到一個導遊,導遊告訴丁丁,這的人相信山上有雪人,喜歡吃人們的眼珠子。丁丁並不害怕,經過長途跋涉,丁丁、阿道克和導遊終於來到喜馬拉雅山上,中途搬運行李的因為看到雪人出沒的痕跡都害怕所以跑掉了。三人找到了墜機的殘骸,並沒有找到屍體,丁丁更加相信張仲仁還活著。他們順著山路一直找了下去,當天晚上下起了大雪,阿道克和導遊呆在營地,丁丁放心不下張仲仁而繼續尋找,但是卻掉到了雪洞中...

第二天,阿道克找到了丁丁,一行人不懼艱難繼續前進,但是遇到雪崩,被埋在雪裡,白雪獨自去求救,並且在附近找到一個寺廟,僧人們救了丁丁和他的朋友們,寺廟中一位老僧人告訴丁丁他看到張仲仁還活著,並且和雪人在一起。

在接下來的一天丁丁他們終於找了了張仲仁和雪人,原來雪人很善良,在墜機的地點發現了張仲仁,並且救了他,還成為了好朋友...........

完好的結局,在丁丁和張仲仁順利離開喜馬拉雅山,雪人還來送行。

這一集中出現的張仲仁並不是虛構的,而是是真實的,丁丁的作者埃爾熱和張仲仁是很好朋友,張仲仁也曾在以前的《藍蓮花》中出現過。

作者簡介

埃爾熱,原名喬治·雷米,1907年5月22日出生在布魯塞爾。十八歲時埃爾熱高中畢業加入《二十世紀日報》。與此同時,他在《童子軍》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第一部系列作品《冒失鬼巡邏隊長托托》,主人公是一個極愛冒險的偵察員,也是丁丁的原型。後來將托托的身份改成記者,並將名字改成了丁丁(TinTin)。為了讓讀者能對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給丁丁頭上加上了一撮永遠上翹的黃頭髮,並給了一條機靈、可愛的狗。這條狗的名字是她戀人的名字:米盧(Miro)。在後來的英文版里,這條狗改名為“白雪”。

《丁丁歷險記》以15個月一本的周期快速創作,丁丁去了剛果、美洲、埃及,以濃郁的異國風情吸引著讀者。1934年,埃爾熱開始了著名的《藍蓮花》的創作,從此,丁丁不再僅僅是一個給西方人展示奇觀的導遊,而成為一個有友情、有痛苦、有勇氣、有智慧,正義的形象。也是從《藍蓮花》開始,埃爾熱在自己的繪畫中結合了中國的白描技法。樹立了自己的風格。更重要的是,《藍蓮花》使埃爾熱徹底破除了西方人對其他文明的偏見,開始以一顆平等開放的心態來描繪其他文明,並在今後的創作中將自由、解放和平等作為不變的主題。1929年到1985年,這56年,是丁丁不斷進行冒險的56年,也是丁丁漫畫從人物形象到藝術成就,到思想內涵,成長發展的56年。

1983年3月3日,埃爾熱因貧血症去世,丁丁正在進行的在現在藝術世界的探險被迫終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