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四書五經故事大全集

一本書讀懂四書五經故事大全集

子貢贖人 五子之歌 微子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 者:清寧 主編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版 次:1
頁 數:382
字 數:341000
印刷時間:2011-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6478946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在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典籍中,“四書五經”無可爭議地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它記述了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包括歷史、政治、哲學、文學等方面的內容,由《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書)和《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經),總共九部儒家經典著作組成。
千百年來“四書五經”啟迪了中國人對自然與社會的深刻感受,啟發了華夏兒女的智慧靈根,讓一代代中華兒女一生追求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四書五經”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其中所蘊含的優秀文化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使我們既可以通過它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現狀以及將來,也可以在汲取傳統文化精髓的過程中,以此為借鑑來勉勵自己並提高身心修養。
本書《一本書讀懂四書五經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以一個個膾炙人口、引人入勝的白話故事為嚮導,引領廣大讀者去感受傳統文化的精華,品味儒學的精妙和人生的真諦,與儒家治世經典巨著“親密接觸”。
一本書讀懂四書五經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由清寧主編。

目錄

四書:《論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季氏將伐顓臾
孔子論詩
顏回好學而早死
子路好勇
子貢善辯
管仲一匡天下
子禽釋疑
子貢贖人
父母在,不遠遊
知與不知
季氏違禮
孔子擇婿
朽木不雕
師徒明志
冉有濟私
原思辭糧
閔損拒官
安貧樂道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仁智之別
子見南子
信而好古
道與六藝
不憤不啟
大智大勇
子入大廟
宰予晝寢
冉求自限
子路受牛
觚不觚
陽貨饋豚
子路強辯
行藏之辯
富人子貢
瑚璉之器
夫子擊磬
天之木鐸
子畏於匡
罪無可禱
司馬牛之憂
陳蔡之野
葉公問政
子路問津
子路請禱
申棖之欲
陳亢探異聞
伯牛有疾
一以貫之
子在川上
泰山其頹
四書:《孟子》
孟子見梁惠王
以羊換牛
緣木求魚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孟子勸齊王行仁
王顧左右而言他
齊人伐燕
滕文公問政
臧倉小人阻君
事半功倍
孟子四十不動心
浩然正氣
不忍之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不受召
孔距心知錯
許行之徒陳相
何謂大丈夫
古之君子於仕
食志和食功
孟子好辯
陳仲子充廉士
無規矩不成方圓
滄浪之水
后羿之過錯
匡章不孝
曾子和子思同遇寇
齊人一妻一妾
舜號泣於曼天
舜以德報怨
齊東野語
堯讓天下
禹不傳於賢
伊尹割烹要湯
百里奚自鬻
集大成者
交友以德,交際以恭
告子論人性
人性本善
合生取義
禮儀與食色
人人都能做堯、舜
有仁義才有和平
良臣之道
慎子攻打齊國
白圭定稅率
好善之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善養老人
再作馮婦
鄉原之人
四書:《大學》
大學之道
君子止於至善
君子慎其獨
治國必先齊家
四書:《中庸》
子路問強
舜其大孝
武王、周公行達孝
五經:《詩經》
燕燕
北風
二子乘舟
相鼠
載馳
碩人
黍離
有女同車

南山
黃鳥
株林
北山
大明
綿
皇矣
生民
公劉
五經:《尚書》
堯劃分四季
堯禪讓帝位給舜
舜治天下
大禹謀劃政事
皋陶的政治智慧
益稷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羲和
湯誓
湯誥
伊訓
太甲
盤庚遷都
傅說說命
西伯戡黎
微子
泰誓
牧野誓師
大誥
康叔建國
周公還政
蔡仲之命
周官
顧命
康王之誥
畢命
君牙
同命
呂刑
文侯之命
五經:《禮記》
孔子與喪禮
曾子與喪禮
喪欲速貧
重耳仁親以為寶
杜蕢罰酒
苛政猛於虎
嗟來之食
文王世子
孔子嘆禮運
魏文侯問樂
孔子主持射禮
曾子論孝
魯哀公問禮
童子汪躊捨身救國
仲尼燕居
孔子閒居
投壺之禮
魯哀公問儒行
石祁子知禮
孔子論蜡祭
趙文子論人
五經:《周易》
《周易》之源
文王拘而演《周易》
潛龍勿用
利見大人
亢龍有悔
箕子之明夷
或躍在淵,無咎
利用刑人巽發蒙
王三錫命
困蒙,吝
履霜,堅冰至
含章可貞
不克訟,歸而逋
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師出以律,否臧
包蒙吉
黃裳元吉
秦穆公卜卦擒晉惠公
叔孫豹的宿命
五經:《春秋》
鄭伯克段於鄢
石蠟大義滅親
衛宣姜之亂
華督父亂政
曲沃並晉
齊桓公奪位
曹劌論戰
齊桓公伐楚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虞公貪婪失國
宮之奇諫假道
豎刁、易牙之亂
宋襄公圖霸
宋、楚泓之戰
驪姬亂晉
重耳四處流亡
秦、晉韓原之戰
展喜犒師
城濮之戰
燭之武退秦師
蹇叔哭師
散之戰
趙盾執政
晉靈公不君
晉、楚鄭之戰
宋及楚平,爾虞我詐
齊晉章之戰
楚歸晉知
弭兵會盟
呂相絕秦
鄢陵之戰
晉景公病入膏肓
祁奚舉賢
師曠論衛人出其君
伯州犁問囚
蔡聲子論“楚才晉用
季札觀樂
欒氏之亂
衛獻公復國
子皙奪妻不得善終
子產拜相
晏嬰、叔向論晉國衰敗
楚靈王辱晉
革勸諫楚靈王
楚靈王多行不義必自斃
平丘之會
伍子胥奔吳
晏子論“和諧”
齊國四姓之亂
專諸刺王僚
申包胥泣秦廷
夾谷山齊魯會盟
齊國陳氏專權
吳越爭霸
黃池之會
白公亂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