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憤不啟

不憤不啟

不憤不啟意思是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出自於《論語·述而》。

基本信息

釋義

不憤不啟不憤不啟
憤:心裡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
啟:啟發。
教導學生,不到他想了解而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表達意見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它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出處

《論語·述而》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例句

不憤不啟不憤不啟
這時,我真正感受到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八個字的含義。

相關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這句話指的是啟發式教學:即把握啟發的時機,解開關鍵點。也就是後來的“舉一反三”的意思。
“啟發”一詞最早由孔子提出,源於《論語·述而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裡指出了啟發的時機,即非得學生“憤”和“悱”的時候才對他進行“啟”和“發”。那么何為“憤”,何為“悱”呢?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看來,只有當學生對問題心裡急於弄清而又無從著手,嘴裡想說而又無從談起的時候,教師才能對他進行啟發,解開關鍵點。這時你指出屋子裡有一個牆角,學生就可推知屋子裡還有三個牆角吧。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從指導思想上分不外乎兩類:即注入式和啟發式。
注入式教學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憑主觀意願“填鴨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束縛了學生的智慧型發展。建國後,毛澤東同志就多次提出“提倡啟發式,廢止注入式”,並在實踐中為我們做出了典範。在當代的教學方法改革中,更要求把啟發式作為指導思想貫徹到每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中去。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出處《論語·述而》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事例。這句話指的是啟發式教學:即把握啟發的時引申出來的成語是:舉一反三。
孔子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積極與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