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一乘
【拼音】:yī shèng【注音】:ㄧ ㄔㄥˊ
詞語解釋
(1).古時一車四馬謂乘,故凡物之四數皆名一乘。【出處】:《管子·乘馬》:“一乘者,四馬也。”
【示例】:《儀禮·既夕禮》:“翭矢一乘,骨鏃短衛。” 鄭玄註:“四矢曰乘。”
(2).表數量。用於馬、車、轎子等。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年》:“使 祝鼃 寘戈於車薪以當門,使一乘從 公孟 以出。”《漢書·馬援傳》:“賜 援 兵車一乘,朝見位次九卿。”《新唐書·陸長源傳》:“吾祖罷 魏州 ,有車一乘,而圖書半之,吾愧不及先人。”
【示例】:《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河台早把自己新得的一乘八人大轎並自己新作全副執事送來。”京劇《鎖麟囊》第十三場:“那日 春秋亭 中避雨,就是你一乘花轎,還有第二?”
(3).古以方六里為一乘之地。
【出處】:《管子·乘馬》:“方六里,一乘之地也;方一里,九夫之田也。”按,方六里,即六里見方,亦即三十六平方里。
(4).佛教語。謂引導教化一切眾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徑。
【出處】:《法華經》首倡此說。乘,指車乘,比喻能載人到達涅盤境界。《法華經·方便品》:“十方佛土之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示例】: 唐 玄奘《謝敕賚經序啟》:“搜揚三藏,盡龍宮之所儲;研究一乘,窮 鷲嶺 之遺旨。” 唐 白居易《愛詠詩》:“辭章諷詠成千首,心行歸依向一乘。”
(5).我國佛教宗派如 華嚴宗等對此還有一些說法。參見“一乘顯性教”。
佛學用語
《佛學詞典》中的解釋
一乘,又稱‘一佛乘’。系與‘三乘’相對的教法。三乘教法謂眾生在修習佛法時,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種差別,而一乘教法則謂小乘之聲聞、緣覺教法到最後亦終將與菩薩乘的行者相同,都將成佛。因為聲聞乘與緣覺乘的教法只是一種權巧方便,並不是佛陀的本懷。佛陀為一大事因緣出世的目的,是在引導一切眾生終皆成佛。因此,以成佛為最終歸趨的一乘 [P10-a] 教法才是佛陀弘法的真正意趣所在。這種主張是《法華經》最主要的特色所在。《法華經》〈髐隢K品 〉曾謂(大正9?7b)︰‘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中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並且以羊車、鹿車、牛車比喻三乘,而以大白牛車比喻一乘。可見該經的主張,顯然以為三乘法僅是方便法門,唯有一乘法才是真實之教。關於一乘法的深意,後世天台、華嚴、唯識、真言等宗,各有獨特的主張。茲分述如次︰
[天台宗的一乘說] 依天台宗的解釋,‘一乘’的‘一’,即妙,即純一,所以獨得‘妙’之名,因而立‘四一’之說。所謂‘四一’之說,始於光宅《法華經義記》,該書卷二解釋‘十如’時雲(大正33?593a)︰‘實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種,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機一,四者是人一。’惟同書卷三以四一解釋‘唯以一大事因緣’時,所述則與此稍有不同,其文雲(大正33?603a)︰‘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由此可知,光宅的四一說前後不同。對此,天台智顗在《法華玄義》卷六及《法華文句》 〈方便品疏 〉曾加以破釋,並別立教、行、人、理之四一,所根據之〈方便品 〉雲(大正9? 8a)︰‘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智顗稱‘無二亦無三’為教一;‘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為行一;‘但教化菩薩’為人一;‘世間相常住’是理一。茲分釋如次︰
(1)‘無二亦無三’︰約教而言,沒有通教半滿相對的二種教法;約部而言,沒有《般若》的兼帶大小二乘,所以是無二。又,約教而言,沒有藏教所分的三乘法;約部而言,無《方等》中所對的三乘,所以是無三。此為教一。
(2)‘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解釋(大正34?62c)︰‘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說正 [P10-b] 直一道也。’即‘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認為是教一,而《四教儀》則認為是行一。二者的不同在於《法華文句》以‘但說’為教一,《四教儀》以‘無上道’為行一,即分別就能詮、能行各據一義。故有此差別。
(3)‘但教化菩薩’︰是說前此一向隨順眾生根機而教化三乘,但到了法華時,由於‘開三會一’,一切眾生都會歸為求無上菩提的菩薩。此時僅存菩薩而無聲聞與緣覺,故云人一。
(4)‘世間相常住’︰十界依正差別的事法即是世間相;世間相的萬法悉皆相即於理,故皆常住,此即諸法實相。雖然以凡夫染礙的迷情來看世間相,必定是隔歷非常住,但只要一去隔礙的迷情,就能洞達諸法實相,覺證十界本具、依正融即之圓滿妙理。果然如此,則法界萬眾無不常住,而且既脫吾人迷情的分域,則常住就不是與無常相對的常,而是絕對的‘妙常’。此即為理一。由於理一,所以教、行、人也都是一。
這就是天台宗的一乘說。
[華嚴宗的一乘說] 華嚴宗的一乘說頗為複雜,有二種一乘、三種一乘、五種一乘等種種說法。《華嚴五教章》卷一(大正45? 477a)︰‘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 別教,(二)同教。’這種同教、別教二種一乘之說,是華嚴宗一乘說的根本。此中,同教一乘有兩種,一為‘以一乘為能同,三乘為所同’的向下門的同教;二為‘以三乘為能同,一乘為所同’的向上門的同教。別教則是別異於三乘權教的一乘。
《華嚴五教章》立別教為分相、該攝二門,而同教則有分諸乘、融本末二門,並廣加解釋。此中,別教一乘是以該攝門詮其法體,以分相門釋別教之名義。同教一乘是以分諸乘分顯其法體,以融本末釋同教之名義。所以,二種一乘雖各立二門,但特別以別教一乘為華嚴之本宗。 [P11-a]
關於一乘的種類,在華嚴宗典籍中可以覓得下列數種說法︰《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論二種一乘,雲(大正35?114b)︰
‘一乘二者︰(一)破異明,如法華經破二實滅及涅盤經破無佛性,俱是對權會破,方說一乘。(二)直體顯一,如華嚴經不對二乘,無所破故,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是故初說華嚴無權可會,終說涅盤會前諸權;是即非盡權無以顯實,是俱名一乘。’
此外,《華嚴經探玄記》也曾述及三種一乘(大正35?114c)︰‘一乘三者︰(一)存三之一,如深密等說。(二)遮三之一,如法華等。(三)表體之一,如華嚴等。’至於五種一乘,《華嚴五教章》卷一雲(大正45?482a)︰‘明一乘隨教有五︰(一)別教一乘云云。(二)同教一乘云云。(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此頓教。(四)約佛性平等為一乘,此終教云云。(五)密意一乘,如八意等,此約始教。’《華嚴五教章》卷一在同教之下,曾列舉七種一乘之說,文繁茲不贅。如上所述,雖有種種一乘差別,但都可收歸於同教、別教一乘(即二種一乘)。
以上華嚴宗、天台宗的一乘說,都主張一乘真實、三乘方便。此中,天台宗雖許以‘圓’之名說法華時之前,但絕不許法華時之前用‘一乘’之名,所以天台宗的一乘就沒有多種差別。而華嚴宗則不許以‘圓’字稱頓教以前的四教,然而允許將‘一乘’之名用在漸頓諸教,所以一乘就產生多種差別。
又,《法華經》以開會三乘之機為其主眼,《華嚴經》則是以對普賢大機直說一佛乘為眼目。所以華嚴、天台兩家之間雖有若干不同,但都是以一乘真實、三乘方便為其教旨。
[唯識宗的一乘說] 唯識宗的主張與天台、華嚴不同。此宗認為‘三乘真實、一乘方便’,而每駁斥華嚴、天台的一乘說。然而此宗論據,仍然是來自對《法華經》、《涅盤經》等關於一乘的經教。如窺基《法華玄贊》卷五,即會通<方便品>‘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之文,而認為是在談十地菩薩古昔之事 [P11-b] ,以及對不定姓二乘的記別。《法華玄贊》卷四(本)曾引《攝大乘論》的十因,結釋(大正34?716b)︰‘今此會中,依論,但與二人記別︰(一)不定姓,(二)應化者。(中略)非全撥其無定姓。故此一乘是密意說。’
此外,窺基在《法苑義林章》卷一里,又會通<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之說,其文雲(大正45?267a) ︰‘依梵本說,經頌應言︰無第二、第三。數三乘中獨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為引不定任持所余故,方便言無第二第三,非真破也。’
窺基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也會通了《涅盤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文,而認為(大正43?611a)︰‘涅盤據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說有一。’而《唯識論同學鈔》卷一之四也會通了《涅盤經》‘聞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而言四果皆成佛者,弟子不解我意’之文,而謂(大正66?35c)︰‘諸聲聞等皆成佛者,不解佛意也。’佛意是對不定姓一機說成佛。
由上引諸文,可見唯識宗的看法與天台、華嚴是有差別的。該宗認為華嚴、天台宗的一乘說,是佛對不定姓一機的密意方便說,而以為‘五姓各別’才是了義真實之教。因此該宗主張有人可成佛、也有人不會成佛。
[真言宗的一乘說] 真言宗立秘密一乘,而不許顯教諸宗為真正的一乘。空海《吽字義》中即有顯教一乘、秘密一乘的名目。對這一問題,《真言本母集》卷三十一有‘一乘實義,限真言事。’一條,以一乘實義獨歸真言宗,認為一乘是不動迷悟諸法,直接印成佛體之義。而十界依正、迷悟諸法,系以六大為體、四曼為相,故各各體性相用皆具本不生之功德。至於顯教諸經雖依真如法性之周遍而建立一乘之名,但並非事理俱密之談,因此仍屬於三乘中之菩薩乘,雖得一乘之名而無其實。而真言教則不然,真妄事理皆法身自體,故不動迷悟即可立一乘之名。因此‘一乘’應為真言教所獨有。 [P12-a]
要言之,真言宗未破壞五姓之各異,而以同一法身加以統一。此一看法與天台宗等之廢除五姓差別而建立一佛性的意義,顯然異趣。顯密二宗對‘一乘’法門的異同,由此可以窺見端倪。
此外,近代日本佛學界,對一乘思想也曾有熱烈的討論。明治以後,松本文三郎、木村泰賢、宇井伯壽、布施浩岳、勝呂信靜、板本幸男、平川彰、橫超慧日、野村耀昌等十餘位學者,先後都曾提出對《法華經》之一乘思想的獨特看法。這些看法,在《法華思想》書中的〈一佛乘的思想〉一文中,作者野村耀昌曾有摘要性的敘述。
印順法師對一乘的解釋
從適應眾生來說,佛法是「隨機」方便,有「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不同;或著重出世法,佛說有「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別「異」。根機不同,法門當然也有不同了。然從如來出世本懷來說,一切法門無非成佛之道,「歸」宗究「極,唯」有「一」乘,或「大」乘。這不是說,一切眾生都要成佛,歸根結底,有一乘法就得了。這是說,從佛法歸於究極的立場說,一切(上中下)佛法,都是成佛的一乘──大乘法。例如聲聞乘(中士)的修出離行,得涅槃果,而佛在法華會上,認為這是方便說,其實就是大乘法,所以說:「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智度論》也說:「二乘智斷,即是菩薩無生(法)忍。」又如《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等。一香一華的供養,一舉手一低頭的敬禮,一稱佛名,這些人天善法(下),在同歸大乘的立場,都是成佛的一乘法。
我國古代軍隊作戰單位
我國古代的一種作戰單位,一乘攻車包括:四匹馬、一輛戰車、三名車上甲士、側翼保護100人左右。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記:“廣有一卒,卒偏之兩”。一卒,《司馬法》說:“百人為卒。”就是說楚軍一乘攻車(廣)配備一百名步卒,比中原七十五人的編制要多。一卒,包括三名甲士在內。另外,據說一輛守車有二十五名役徒,從屬於攻車。這樣,楚軍一乘兵力總計就為一百二十五人了。二十五人為一兩,二兩一偏,二偏一卒。兩下有伍,五人為伍。卒、偏、兩、伍即楚軍年戰兵的結構層次。我國古代的作戰單位,一般一乘為:四匹馬,一輛戰車,配屬甲士三人(乘車),步卒七十二人。也就是說古代所謂的一乘共有75名士兵。如牧野之戰中,武王“乃遵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即可知當時周武王伐紂的聯軍超過4000乘,總兵力可能超過30萬人。
常有根據諸侯國的兵力將各國稱為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說法,皇帝也因此而常被稱為“萬乘至尊”(即掌握著近百萬軍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