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行紀》

《馬可波羅行紀》

《馬可波羅行紀》,作者:[意] 馬可·波羅,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0

作者:[意]馬可·波羅
譯者:馮承鈞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年:2006-3
頁數:492
定價:38.00元
裝幀:平裝
叢書: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世紀文庫
ISBN:9787806784747

內容簡介

根據13世紀後期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居留元朝統治下之中國近二十年親歷撰述《馬可波羅行記》(亦名《東方聞見錄》或《馬可波羅游紀》),在西方有“奇書”之譽,有關其人其書的研究,已經成為門國際性、綜合性的顯學。在中國,該書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資源及必備經典,也因內容豐富、情節生動及流暢可讀、充滿趣味,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自民初以來,該書有多種漢譯版本傳世,尤以著名史學家和翻譯家馮承鈞先生的這個譯本備受推崇,特以版本選擇審慎完備、翻譯考訂有機結合、譯述風格文質相兼、附註文字豐富精確等多方面的優勢,極大地提高了本書的史料、參考和閱讀價值。茲編入“世紀文庫”,嘉惠廣大學人和讀者。

作者簡介

馬可波羅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作出報導的人,他在他的遊記中以100多章的篇幅,記載了我國40多處的城市地方,對當時中國的自然和社會情況作了詳細描述。因此,馬可波羅被譽為"中世紀的偉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和中意關係史上的友好使者。
馬可波羅的家鄉威尼斯是一個古老的商業城市。他家祖輩也是世代經商,父親和叔父常奔走於地中海東部,進行商業活動。1260年,他的父親和叔父經商到過伊士坦布爾,後來又到中亞的布哈拉,在那裡他們兩遇到了一個波斯使臣,並和使臣一起到了中國,見到了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馬可波羅已經15歲,他的父親和叔父從東方回到了威尼斯,他們從東方帶回的動人見聞,使得馬可波羅既羨慕又嚮往,他也很想做一個商人漫遊東方。
兩年之後,馬可波羅的美好願望實現了。1271年,他的父親和叔父再次動身去中國,決定帶馬可波羅同行,於是年輕的馬可波羅以義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懷著了解東方的心情,踏上了東行之途。他們由威尼斯起程,渡過地中海,到達小亞細半島,經由亞美尼亞折向南行,沿著美麗的底格里斯河浴,到達伊斯蘭教古城巴格達,由此沿波斯灣南下,向當時商業繁盛的荷姆茲前進,繼而從荷姆茲向北穿越荒無人煙的伊朗高原,折而向東,在到達阿富汗的東北端時,馬可波羅由於適應不了高原山地的生活,不幸病倒了,只好停下來療養。一年之後,馬可波羅恢復了健康,繼續前進。他們啟行不久又面臨翻越帕米爾高原的艱苦行程。久病初愈的馬可波羅,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了困難,下山之後來到喀什,沿著塔克拉瑪乾沙漠的西部邊緣行走,抵達葉爾羌綠洲,繼而向東到達和闐和且末,再經敦煌,酒泉,張掖,寧夏等地,費時三年半,於1275年夏抵達元代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西北)。上都是忽必烈夏季避暑的行宮,正式國都定在北京,當時稱為大都,以後馬可波羅等人到達大都,並居住10多年。
馬可波羅到達大都時已經21歲,風華正茂,由父親和叔父帶著覲見忽必烈大汗。忽必烈非常高興,在宮內設宴歡迎,並留他們在朝中居住下來,馬可波羅善於學習,很快熟悉了朝廷禮儀,掌握了蒙古語等語言。忽必烈在和馬可波羅的接觸中,發現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因此對他很器重,除了在京城大都應差外,還幾次安排他到國內各地和一些鄰近國家,進行遊覽和訪問。根據遊記記載,馬可波羅出訪過雲南,他從大都出發,經由河北到山西,自山西過黃河進入關中,然後從關中逾越秦嶺到四川成都,大概再由成都西行到建昌,最後渡金沙江到達雲南的昆明。他還去過江南一帶,所走的路線似乎是取道運河南下,他的遊記里有淮安,寶應,高郵,泰州,揚州,南京,蘇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記載,其中在揚州他還擔任官職3年。此外,馬可波羅還奉使訪問過東南亞的一此國家,如印尼,菲律賓,緬甸,越南等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