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衝浪》

《靈魂衝浪》

《靈魂衝浪》根據女子衝浪選手博仙妮·漢密爾頓(Bethany Hamilton)的自傳改編,她13歲時被鯊魚咬掉了一隻胳膊,之後酷愛衝浪的她沒有放棄,終於贏得了衝浪專業比賽的冠軍。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原創音樂|攝影|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布景師|服裝設計|視覺特效|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肖恩·麥克納馬拉SeanMcNamara

編劇Writer:

MichaelBerk....(screenplay)/(screenstory)and

貝瑟尼·漢密爾頓BethanyHamilton....(book"SoulSurfer")and

肖恩·麥克納馬拉SeanMcNamara....(screenplay)&/(screenstory)&DeborahSchwartz....(screenplay)&/(screenstory)&DouglasSchwartz....(screenplay)&/(screenstory)&MattAllen....(screenstory)(asMattR.Allen)&CalebWilson....(screenstory)&BradGann....(screenstory)SherylBerk....(book"SoulSurfer")andRickBundschuh....(book"SoulSurfer")

演員Actor:

安娜索菲亞·羅伯AnnasophiaRobb....BethanyHamilton

丹尼斯·奎德DennisQuaid....TomHamilton

海倫·亨特HelenHunt....CheriHamilton

傑瑞米·桑普特JeremySumpter....Byron

格雷格·T·尼爾森CraigT.Nelson....Dr.Rovinksy

凱文·索伯KevinSorbo....HoltBlanchard

嘉麗·安德伍德CarrieUnderwood....SarahHillRossThomas....NoahHamilton

洛琳·尼科爾森LorraineNicholson....AlanaBlanchardDavidChokachi....Paramedic

布蘭斯康比·里奇蒙德BranscombeRichmond....BenChrisBrochu....TimmyKimMorganGreene....PatsyLeeBrown

肖恩·麥克納馬拉SeanMcNamara....RipcurlExecutiveWesleyMann....CalvinPatrickRichwood....Todd

馬克·庫柏MarkKubr....EspnreporterFaithFay....MediagnatLaniLane

索娜雅·巴莫爾SonyaBalmores....MalinaBirchTifannyHofstetter....RosemaryTroyManandic....YouthKimberly-RoseWolter....NurseArleneNewman-VanAsperen....SydneyBlanchardKellyCrean....Vicky/ReporterJoshRaphaelMargulies....HalloweenPartySurferDutchHofstetter....BrandonChristieBrooke....BethanyFanShelleytrotter....Nurse#1CodyGomes....KeokiYasminDar....nssaReporter#1IrieDriscoll....YoungBethanyHamiltonJohnMitchellFultz....Keoki'sFriendKaleoRelator....BoomDavoCoria....Photographer#2(uncredited)ChristianFranklin....Keoki'sFriend(uncredited)JordanKirkwood....Photographer(uncredited)StephenMeyers....YouthGroup(uncredited)GeorgeSimms....Newsphotographer(uncredited)JosephWilson....KauaiLocal(uncredited)LaurenBeach....AutographSeeker(uncredited)JohnPhilbin....FuelreporterEdwardSeid....CameramanDavidStanfield....LeadSurfCommentatorJoeToro....Paramedic#2IngridSeid....SurferFan(uncredited)RoyVongtama....VoiceArtist(uncredited)BeauHodge....NationalsSurfCommentator#2RockyCanon....RegionalsSurfCommentator#1KaipoGuerrero....RegionalsSurfCommentator#2DylanSlater....TurtleBayInvitationalCommentatorSeanDouglasHoban....PhotographerAssistant(uncredited)

製作人Producedby:

羅納德·巴斯RonaldBass....co-producerDavidBrookwell....producerRicardoS.Galindez....co-executiveproducerBeckyHamilton....associateproducerNoahHamilton....associateproducerDutchHofstetter....producerTifannyHofstetter....associateproducerDominicIanno....executiveproducerJoeyPaul....co-producerLaurieKoris....associateproducerChristinaLambert....co-producer

肖恩·麥克納馬拉SeanMcNamara....producerCoreySchwartz....co-producerDouglasSchwartz....producerSusieSinger....co-producerJenniferSmolka....co-producerDavidTice....executiveproducerRoyTjioe....co-executiveproducerShelleyTrotter....co-producerDavidZelon....executiveproducerRobDeege....associateproducer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馬可·貝爾崔米MarcoBeltrami

攝影Cinematography:

約翰·R·萊昂耐迪JohnR.Leonetti....(directorofphotography)

剪輯FilmEditing:

JeffCanavan

選角導演Casting:

JoeyPaulNinerParikh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RustySmith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RosarioProvenza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JulieSmith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KatherineJames

視覺特效VisualEffectsSupervisor:

DanSchmit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GregoryJ.Barnett....secondunitdirectorJeffreyF.January....firstassistantdirectorBrianL.Keaulana....secondunitdirectorJohnLind....firstassistantdirector:secondunitLonTakiguchi....secondassistantdirector:secondunitHopeGarrison....secondassistantdirectorGavinKleintop....secondsecondassistantdirector

上映發行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美國

USA2011年4月8日加拿大

Canada2011年4月8日澳大利亞

Australia2011年5月26日紐西蘭

NewZealand2011年6月9日英國

UK2011年6月17日西班牙

Spain2011年6月17日愛爾蘭

Ireland2011年6月17日義大利

Italy2011年7月8日美國

USA2011年8月2日......(DVDpremiere)巴西

Brazil2011年9月15日......(DVDpremiere)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Brookwell-McNamaraEntertainment[美國]

EnticingEntertainment

IslandFilmGroup

Life'saBeachEntertainment

MandalayVision

發行公司:

AffirmFilms(2011)(USA)(theatrical)

FilmDistrict(2011)(USA)(theatrical)/(2011)(USA)(allmedia)

TriStarPictures[美國](2011)(USA)(theatrical)/(2011)(USA)(allmedia)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美國](2011)(USA)(allmedia)

SonyPicturesReleasingCanada(2011)(Canada)(theatrical)

SonyPicturesReleasing(2011)(Australia)(theatrical)

SonyPictures(2011)(NewZealand)(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EngineRoom[美國]

bakedFX

其他公司:

DolbyLaboratories[美國]soundmix

HawaiiMediaInc.[美國]gripandlightingequipment

KlassSecurityandInvestigationsanti-piracysecurity

MadisonGateRecordsscorealbum

RhinoRecords[美國]soundtrack

UPPEntertainmentMarketingproductionresources

簡介

喜劇片《靈魂衝浪》根據女子衝浪選手博仙妮·漢密爾頓的自傳改編,她13歲時被鯊魚咬掉了一隻胳膊,但並沒有因為這次事故而放棄自己的愛好,最終贏得了衝浪專業比賽的冠軍。童星安娜索非亞·羅伯將扮演博仙妮·漢密爾頓,前《美國偶像》冠軍凱瑞·安德伍德雖然沒有擔任主角,但這卻是她第一次出演電影。

劇照劇照

影片改編自美國傳奇衝浪冠軍博仙妮·漢密爾頓的自傳書,現年21歲的博仙妮在2003年,也就是她13歲的時候遭鯊魚襲擊,失去左臂,傷愈後鼓起勇氣回歸大海繼續衝浪,一年之後也就是2004年,在夏威夷贏得了第一個職業冠軍,之後又拿下數個全國冠軍。這樣的博仙妮,被美國人奉舉為傳奇明星以及鼓舞人生的符號。

好萊塢最喜這種真人真事打底的勵志片。影片《靈魂衝浪》就是意在拍出博仙妮命運急轉背後積極面對灰暗人生的態度和意志。編劇道格施瓦茲說自己做編劇和製片人三十多年,從來沒見過比博仙妮的故事更真實更鼓舞人心的。

劇情簡介

貝薩尼-漢密爾頓(安娜索菲亞-羅伯飾)是一個天生就是為衝浪運動而生的女孩兒。還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衝浪運動的無比天賦。在夏威夷考愛島美麗的沙灘上,人們常常能看到一個長著金髮和陽光般誘人膚色的女孩兒在激流的海浪中穿行。並且,貝薩尼和她最好的朋友阿蘭娜(洛林-尼科爾森飾)一同在國家級的衝浪大賽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很多人看來,貝薩尼-漢密爾頓這個可愛活潑的姑娘將在衝浪這項運動中取得更能讓人興奮的成績。

劇照劇照

但這一切卻在萬聖節的早上發生了劇變。和往常一樣,貝薩尼帶著她的衝浪板來到海灘,並劃向了海里,突然一隻有14英尺長的虎鯊似惡狼一般沖向了貝薩尼,金髮女的美好未來在虎鯊的血盆大口中化為灰燼,漂亮的左臂和她心愛的衝浪板雙雙葬身魚腹。受傷後的貝薩尼萬分悲慟,她的希望她的世界徹底被這次意外的災難中毀滅。還好,在父親湯姆(丹尼斯-奎德飾)和母親切瑞(海倫-亨特飾)的悉心照顧以及好友們的鼓勵下,迷茫的貝薩尼在身體漸漸康復的同時也慢慢找回了重返大海重新拿起衝浪板的信心……

影片看點

2003年10月31日,一個萬聖節的早晨,在夏威夷的海域,一隻出沒的虎鯊,幾乎終結了一個小女孩的生命。可神奇的是,在失去左臂的情況下,僅僅四個月後,她竟然贏得了美國國家衝浪冠軍賽的第五名。她寫成了自傳《左手的勇氣》,用陽光般的笑容和衝浪板上的英姿激勵了無數人,而那時,她不過十三四歲。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又贏得了無數世界級衝浪大賽的獎盃,目前在世界女子衝浪選手中排名前列,甚至還挑戰自我,參加冬季女子三冠王職業衝浪賽事!

失去手臂,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末日的事情,對這個像青苗一樣年輕的孩子來說,卻不像是一場劫難,更似是一個神跡。“人生就像檸檬一樣,又酸又澀,那就把它榨成汁吧!”母親這樣笑著對自己失去一臂的女兒說。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鹹鹹的海水里早嘗不出汗水和淚水的滋味,烈日下,只有繼續前進,才可能戰勝自己!沉重坎坷的遭際、堅忍向上的精神,不管講了千遍萬遍,依然會在夢想成真那一刻打動人心。多年後,當成為了明星和精神偶像的博仙妮在衝浪板上散發出耀眼光芒,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傳奇終於到了巔峰。

當現實比虛構更精彩,好萊塢又為何要放棄主鏇律一把的良機?像大多數勵志劇情一樣,這個真人真事改編故事的主角,也有著堅定的信仰。只不過,她的信仰不是美國夢或者其他,而是更具體更有影響力且客群群龐大的教會和上帝。儘管電影相對弱化了博仙妮自傳中宗教的元素,但事實證明,蜂擁著去看這部宣傳並不算給力的電影的,有不少都是攜家帶口的忠實教會信眾。他們深信,這樣的堅強勇敢也能激發自家尚幼的孩子,讓他們懂得哪怕有一絲微光,也要虔誠地前行。這個結果是歪打正著還是有意為之,恐怕只有製作公司自己才知道了。

影片幕後

影片《靈魂衝浪》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片中主角的原型是美國著名殘疾人衝浪高手貝薩尼-漢米爾頓。2003年10月31日,當貝薩尼與往常一樣在夏威夷海邊享受著衝浪的時候,突然一隻大約7米長的鯊魚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兇狠的鯊魚差點把她當作午餐吃掉,在她拚命游回沙灘的時候,鯊魚咬掉了她的左臂。她的遭遇很快的被傳開。可神奇的是,僅僅4個月後她在失去左臂的情況下竟然贏得了美國國家衝浪冠軍賽的第5名。因此,貝薩尼成為了英雄甚至體育界的明星。在之後的日子裡,她還贏得過三個衝浪大賽的冠軍,還有在2004年贏得了“傷愈復出最佳運動員獎”,其堅強勇敢的信念激勵著不少喜歡這項運動的年輕人。

飾演這位無數衝浪手的精神偶像的安娜索菲亞-羅伯,此番第一次在電影中擔綱主演,為此她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修長左臂。金髮碧眼、身材康健的她周身散發著運動員的氣息。與她同台出演的小美女洛林-尼科爾森(傑克-尼科爾森的愛女)則盡顯性感優勢。而飾演其父母的丹尼斯-奎德與海倫-亨特卻無形中變作了衝浪女的精神支柱和陪襯綠葉兒。

影片段預告絮

靈魂衝浪靈魂衝浪

·影片改編自2004年出版的傳記文學《靈魂衝浪:一個關於信念、家庭和重新站上衝浪板的真實故事》(SoulSurfer:ATrueStoryofFaith,Family,andFightingtoGetBackontheBoard)。影片和傳記的原型都是衝浪手貝瑟尼·漢密爾頓

·影片中故事的來源除了傳記文學外,還有劇組對漢密爾頓的家人和朋友的採訪。其中有很多內容是沒有寫在書中的。

·扮演漢密爾頓的[安娜索菲亞·羅伯]在拍攝期間一直在自己的手臂上穿著一條綠色的袖子,好讓後期工作人員把她變成一個"獨臂人"。這種需要後期處理的鏡頭一共有450個。

·影片只用了40天便拍攝完成。

·全片使用35mm的膠片攝製。

·影片2010年早期在夏威夷取景拍攝。同年8月又在塔西提島補拍了一些鏡頭。

·由於製作成不不大,所以製片方原本只準備在300個電影院上映本片。可是影片的拍攝完畢,製片方覺得影片質量過硬,便追加投資,把上映規模擴大到了2000家電影院。

·影片的製作成本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但是花在印製海報、做廣告和搞宣傳上的費用卻高達2600萬美元。

幕後製作

真實的故事

靈魂衝浪靈魂衝浪

衝浪運動在美國有著不少擁躉,尤其是在夏威夷海岸,衝浪手常常是當地的明星人物。而這其中有一個明星中的明星,就是貝瑟尼·漢密爾頓。在有關衝浪的影片中,衝浪手與大海的"搏鬥"常常是影片著重表現的對象,簿可是在這部《靈魂衝浪》中,漢密爾頓與自己的"搏鬥"才是最大的看點。

貝瑟尼·漢密爾頓1990年2月8日出生在一個衝浪世家,她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自己在衝浪方面的才華。8歲那年,她首次參加衝浪比賽就在長板和短板兩個組別奪冠。不過,好運卻並沒有一直伴隨著漢密爾頓。2003年萬聖節前夕,漢密爾頓在聯繫的時候不幸被一條14英尺(約4.3米)長的虎鯊襲擊,虎鯊咬掉了漢密爾頓的左臂。在遭受襲擊之後,漢密爾頓的生命曾經一度處在"病危"的狀態。她損失了60%的血液,還有很多內傷。被搶救過來之後,很多人覺得漢密爾頓的沖浪職業生涯就到此為止了。漢密爾頓用自己積極而樂觀的恢復性訓練打消了人們對她的職業生涯的疑慮。奇蹟般地,在遭受襲擊一個月之後,漢密爾頓重新回到了大海中,兩個月之後,她在一次女子衝浪比賽中獲得了第五名;一年之後,她獲得了全國衝浪冠軍。隨後,漢密爾頓參加了一系列的重要比賽,並且都獲得了出色的成績。漢密爾頓本人對自己的經歷和過往這么總結:"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段令人難以想像的旅途。現在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這一切。"

這個真實的故事打動了導演肖恩·麥克納馬拉,他說:"漢密爾頓的故事具有強大的力量和感召力。很多人在遭受這樣的打擊之後就會一蹶不振,但是漢密爾頓卻以自己的實力和行為重新站立了起來。她不僅重回賽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且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全世界的人們。她就是那種堪稱楷模和榜樣的人,你看著她的故事和經歷會說,如果她能做到這些,那么還有什麼困難是我不能克服的呢?"

波折的製作

其實,在漢密爾頓2003被鯊魚襲擊並於2004年重返賽場之後,影片的拍攝計畫就被提上了日程。可是製作幾經輾轉,這部電影在2010年才得以開拍。為什麼這么一部簡單的勵志片要經歷如此的波折才得以開拍呢?

在漢密爾頓出事之後,媒體便蜂擁而至地報導這一事故。而媒體的熱情隨著漢密爾頓的重返賽場而愈發地高漲。為了應付這些記者,漢密爾頓的爸爸的幾個朋友便成為了漢密爾頓一家的"發言人"。2004年2月,"發言人"之一的郝福斯特提爾構想了一部關於漢密爾頓的電影,當時他給影片起的名字是《貝瑟尼·漢密爾頓的故事》(TheBethanyHamiltonStory)。同年,漢密爾頓便出版了自己的傳記。很快,BBC報導說取材於漢密爾頓生活的影片將在2005年1月開拍,不過這條新聞並未成為現實。隨後,關於影片即將開拍的訊息便四處開花,《時代周刊》、《綜藝雜誌》都曾報導過影片開拍的訊息,還有傳聞說索尼公司的製片人皮特·斯科萊賽爾還為影片籌集到了75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不過,直到2006年塊結束的時候,影片還沒有開拍。

2007年1月,肖恩·麥克納馬拉成為了影片的導演。這個時候漢密爾頓在衝浪比賽中屢創佳績,更為影片增添了不少看點與噱頭。不過,肖恩和製片人大衛·布魯克威爾都覺得僅僅是一本傳記還不足以支撐起一部電影,因為他們認為這本書只是一本"平鋪直敘的流水賬"而已。所以,劇組便開始了挖掘漢密爾頓的故事的工作。這項工作持續的時間遠比預計的要長。而且他們也的確挖掘出了整個家庭的衝突,這些衝突不僅僅來自漢密爾頓的受傷,更來自於家庭內部的紛爭,對信仰、愛情、親情,甚至是對自己的懷疑。肖恩把這種家庭內部的衝突描述成"第二次鯊魚襲擊"。在蒐集拍攝素材的同時,肖恩還花了不少時間為影片籌集資金並不斷地尋找編劇修改劇本。2010年2月,影片進入了實質性的拍攝階段,肖恩開始尋找演員並尋找外景地。最後,外景地就選在了夏威夷海岸,並於同月開始了拍攝。

給你信心

一般情況下,那種給予人信心和信念的故事,總是能"四兩撥千斤",它們用一個小格局的故事,反應人的精神世界。這種電影在市場上往往能收到良好的反響。2010年7月,《今日美國》就把還在拍攝之中的《靈魂衝浪》歸類到"信念為本"的影片之中。與它一起入榜的還有《弱點》、《自己的葬禮》、《蒲公英的灰塵》和《婚禮》這幾部風格迥異的影片。

關於影片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給予人力量的信念感,導演肖恩·麥克納馬拉說:"這種信念的力量是我拍攝這部電影的最大的原因。因為我想在電影中告訴人們,無論遭到什麼樣的打擊、處在一個多么險惡的環境裡,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己失去了信念和力量。我在影片中,不僅僅描述了漢密爾頓是如何在遭受打擊之後站起來的,我還使用了更多的篇幅來描述漢密爾頓的家庭中的衝突,要知道,她的家庭並不是一帆風順,也並不是太支持她重返賽場的。我樂於在影片中和大家一起分享漢密爾頓的經歷,因為這種經歷應該成為我們所有人的財富,並演變成一種信念和力量。"

在影片中扮演貝瑟尼·漢密爾頓的是年輕演員安娜索菲亞·羅伯。羅伯出生在1993年,與漢密爾頓年齡相仿。她也是從小便展露出了不俗的表演才華的"少年得志"的演員。由她來扮演漢密爾頓,不僅僅是導演肖恩的選擇,也是漢密爾頓本人的要求。在得知漢密爾頓希望自己來出演她本人的時候,安娜索菲亞·羅伯說自己很榮幸。她說:"在知道漢密爾頓希望我表演她的時候,我覺得受寵若驚,因為我從來沒有扮演過這么重要的角色,也沒有和這么值得敬佩的人接觸過。這是我的榮幸。"對於羅伯的表演,漢密爾頓給了很高的評價,她說:"安娜索菲亞·羅伯是一個很出色的演員,我們在一起相處得很愉快。我覺得她的確表現出了我當時的那種無助和只知道恢復訓練的生活。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我真希望我們就這么一直相處下去。還有其他的演員,他們把我和我家庭的故事演活了,這是非常酷的事情。"

影片相關

由肖恩-麥克納瑪拉執導的新片《靈魂衝浪》最近在好萊塢舉行了首映式,紅地毯上,一位身著晚禮服的斷臂女孩成為了全場焦點,而她就是貝薩妮-漢密爾頓、這部電影女主角的原型,全美家喻戶曉的獨臂衝浪英雄。

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她十三歲的時候在海里被鯊魚咬掉了一條胳膊,但是她依然沒有放棄熱愛的衝浪,經過一系列刻苦而艱難的恢復性訓練,她堅強地克服了失去一條手臂之後給她帶來的平衡問題,甚至先後奪得了一系列賽事的冠軍,其中包括2004年第15屆美國衝浪錦標賽冠軍。當年,貝薩妮還入選美國國家衝浪隊,並被授予了“年度最佳回歸運動員獎”,2008年,貝薩妮正式成為世界職業衝浪協會的全職選手。

影評

其實像《靈魂衝浪》這種陽光溫情的體育勵志片,很容易陷入兩種誤區——做作和俗氣。影片製作總共只有四十天,雖然沒有《弱點》那樣的縝密完善,也沒有沖奧影片的厚實和犀利,可就全片的製作水準、台詞設定、氣氛鋪墊和剪輯效果來看,它的整體質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半月的拍攝時間和1500萬美元的投資成本。我們當然可以詬病影片的劇情流轉不夠流暢,細節的光彩和力量打磨太少,為它未能盡顯的巨大潛力沉痛惋惜,但這都只是小規模製作下難以達到的遺憾,並不能算是缺點,更不算是毛病。這仍然是一部精彩炫目、激動人心的電影,原型人物的全程陪同保證了影片在每一個場景里都切實可信,雖然巨觀布局和技術支持成果有限,可是劇情的每一次落點都準確到位,人物情感的釋放和傳達也都一針見血,最終展現出來就像一部經過了精心包裝的紀錄片,表演自然、畫面動感、對話真實、情感誠摯,最重要的是,影片實現了導演以及貝瑟尼·漢密爾頓本人想要傳達的內容,那種面對災難從容淡定、愈挫愈勇的信念和感召。

作為一部既沒有飛車美女的激情打鬥、又沒有種族宗教的敏感話題的體育電影,就算天藍海碧的衝浪運動視效再美,《靈魂衝浪》的賣點還是少的可憐,絕大多數人能夠關注、欣賞、以及討論影片,恐怕都只為一個名字——安娜索菲亞·羅伯。

安娜索菲亞·羅伯還不算成年,但已經完全沒有孩子的影子,雖然少了些許靈氣,但也沒有長殘。安娜是隱藏在小眾影片中的一塊璞玉,儘管沒有像達科塔范寧和海莉斯坦菲爾德那樣在名導巨星周圍大放異彩,也沒有如阿比吉爾布萊斯林或詹妮弗勞倫斯一般靠一些深沉大氣的獨立影片一鳴驚人,但是獨具一格的安娜同樣也是長相和才華都趨於頂尖的水準的一流童星。大家喜愛她大都是由於情懷之作《仙境之橋》,其實早在之前,她就已經在《都是戴茜惹的禍》和《查理與朱古力工廠》中有過靈動可愛不輸范寧的表現,只是後來安娜的電影大都太過小眾,略帶商業的也都是些不成氣候的流水作品,所一直不算太火。幸好喜歡安娜的影迷並不失望,因為安娜雖然幾經沉浮表演卻從未失準。小眾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另闢蹊徑,安娜塑造往往是一些表面平淡卻心潮暗涌的邊緣人物,平靜專注的表演生涯,反而逐漸鍛造了她精緻外表下透著一絲寂寞悲苦的獨特氣質,雖然吸引的關注不多,但我們卻可以很自豪的說,安娜至今為止還沒有出現哪怕一個無趣的角色。

開始聽說她選擇這樣一個主流的劇本,還擔心她已經失去動力開始搬出打卡上班的消極態度,後來發現這個角色不僅不隨意,還是個有著複雜心理波動和真實原型的知名人物,又開始擔心她閱歷不夠無法駕馭。從最終效果來看,安娜的表演倒不在於有多準確或者驚艷,更讓人留意的是她在表演方式上已不再僅憑個人天賦自由發揮,而開始用一個職業演員的經驗和技巧來處理一些瓶頸項目上的難題,安娜真是長大了,由激越到從容,這也許正是一個演員尤其是童星幾經歷練之後演技漸現成熟的標誌吧。不管怎么樣,我們還是會記住那個抱著戴茜苦苦哀求的奧帕爾、那個吹著泡泡不可一世的維奧萊特、那個夏雨中揮手作別的萊斯利、還有那個甲板上踩著旱凍的小塔雅,也許那個幼小純真的女孩已經遠去了,但是安娜還是安娜,每一個童星在轉型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困惑和痛楚,而我只希望這架通往特雷比西亞的橋永不斷垣。

推薦一批好看的運動電影

《瘋狂足球隊2》
《勇士》[2011年電影]
《冰上輕馳》
《超級的男性》
《大學》[1927年美國電影]
《喬丹大電影》
《奧林匹克運動會2》
《躍動青春》[2007年電影]
《德國:夏之童話》
《翻滾吧!阿信》
《沙地傳奇》
《冰上浪漫曲》
《娃娃看天下》[200年電影]
《臨時教練》
《天涯赤子心》[1979年美國電影]
《大盜小巨人》
《永無止境》[1998年電影]
《木更津貓眼日本總決賽》
《長跑者的寂寞》
《全能猩猩》
《五個撲水的少年》
《發燒友》
《榮耀》[2007年電影]
《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
《我的小狗斯齊普》
《冰上圓舞曲》
《強風正勁》
《菜鳥總動員:畢業》
《泳往直前》
《奧林匹亞》
《蠢蛋》
《聖·拉爾夫》
《越位》[電影]
《殘酷冰雪》
《那些最偉大的比賽》
《高山上的世界盃》
《鐵金剛》
《冰刀雙人舞》
《弱點》
《告別昨日》
《該死的聯隊》
《靈魂衝浪》
《棒球之愛》[2011年韓國電影]
《欲蓋弄潮》
《冰峰168小時》
《國家代表》
《單挑》
《山地腳踏車之旅》
《一代球王馬拉多納》
《鬥士》
《周末午夜光明》
《冰上奇蹟》
《黑神駒》
《籃球夢》
《奇蹟的夏天》
《憤怒的公牛》
《一代驕馬》
《特快達陣》
《十全大補男》
《跳水男孩》
《印度往事》
《奈緒子》
《成事在人》
《重振球風》
《颶風》
《狗鎮之主》
《永遠的車神》
《真情電波》
《追夢赤子心》
《摔角王》
《洛奇》[電影]
《方糖》

2011年4月上旬熱映電影

四月的內地院線有近20部新片上映,影迷童鞋當然不會錯過。本期任務盤點四月上旬熱映影片,創建、完善相關影片內容,分享影片,分享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