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論》

《霍亂論》

霍亂論,霍亂專著。二卷。清·王士雄撰於1838年。1862年作者予以重訂,改名為《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基本信息

簡介

上卷論霍亂病情及防治法;下卷引述古代名醫及王氏個人有關霍亂的臨床醫案。對霍亂常用藥物的藥性和若干治療方劑的適應症等也做了明確的分析和介紹。是一部較有影響的專著。

版本

現存清刻本和幾十種近代刊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作者簡介

清代醫學家(1808-1868年)。字孟英,號夢隱(一作夢影),又號潛齋、半痴山人、隨息居士、睡鄉散人、華胥小隱。鹽官(今浙江海寧縣)人。出身世代醫家,祖國祥、父王升均為良醫。十四歲起父亡後,開始學醫,後寓居常山縣行醫,尤擅長溫病,曾屢起沉疴,醫名遂大振。後於鹹豐中徙居上海。根據《內經》、《傷寒》等有關典籍,他深研有關溫病的理論,又深研其前代及同時代有關溫病各家學說,包括葉桂、薛雪。其著作甚豐,重要者有《溫熱經緯》、《霍亂論》等。其《溫熱經緯》是溫病學派中重要著作,經緯意指以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為經,葉、薛諸家之說為緯,而以伏邪、新感為兩大辨證綱領;其《霍亂論》則是以當時流行之霍亂症為背景,詳辨時疫之霍亂及非時疫霍亂,提出時疫霍亂與環境中三毒邪有關。此外,又撰《隨息居飲食譜》一卷、《歸硯錄》四卷、《重慶堂隨筆》,還有《潛齋簡效方》等多種。其中,《隨息居飲食譜》系營養及食療方面專書,在這方面頗有影響;《重慶堂隨筆》、《歸硯錄》等為平時臨證之心得,其間或采西說以議論,亦多醫案報告。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四)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金匱要略》
《回回藥方》
《解圍元藪》
《金匱發微》
《金匱鉤玄》
《集驗背疽方》
《活幼心書》
《急救良方》
《回生集》
《濟生拔萃》
《濟陰綱目》
《簡明醫彀》
《絳囊撮要》
《焦氏喉科枕秘》
《潔古家珍》
《惠直堂經驗方》
《活法機要》
《活人心法》
《活幼口議》
《金匱要略簡釋》
《金匱要略淺注》
《金匱要略心典》
《金匱玉函經》
《金匱玉函經二注》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金子久醫案》
《經絡全書》
《經效產寶》
《經驗良方全集》
《景景醫話》
《景岳全書》
《景岳全書發揮》
《彙刊經驗方》
《簡易備驗方》
《簡易醫訣》
《活幼心法》
《絳雪園古方選注》
《會元針灸學》
《活幼珠璣》
《霍亂論》
《霍亂審證舉要》
《金匱方論衍義》
《霍亂新論》
《金匱懸解》
《雞峰普濟方》
《金匱要略編注》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躋壽館醫籍備考》
《金匱要略今釋》
《金匱要略論注》
《洄溪脈學》
《金匱要略述義》
《金匱要略五十家注》
《急救仙方》
《金匱要略譯釋》
《金匱翼》
《急救異痧奇方》
《混俗頤生錄》
《集驗簡易良方》
《集驗良方拔萃》
《近時十便良方》
《經絡彙編》
《洄溪醫案》
《經絡學說的理論及其運用》
《經絡之研究》
《經脈分圖》
《經脈圖考》
《濟世良方合編》
《經驗良方》
《濟世續方》
《經驗奇方》
《回瀾社醫書四種》
《濟嬰撮要》
《家傳醫秘》
《簡易普濟良方》
《潔古老人珍珠囊》
《金匱要略學習參考資料》
《幾希錄良方合璧》
《金鏡內台方議》
《金匱要略方論集注》
《經穴纂要》
《濟世方》
《金匱方歌括》
《金蘭循經》
《簡明中醫學》
《繼志堂醫案》
《金匱教學參考資料》
《景岳新方砭》
《經絡歌訣》
《金匱要略釋義》
《濟陽綱目》
《簡明中醫兒科學》
《腳氣治法總要》
《簡明中醫婦科學》
《簡明中醫內科學》
《金匱要略直解》
《活人事證藥方》
《金創瘈瘲方》
《濟陰近編》
《濟世新編》
《濟世良方》
《金笥玄玄》
《濟世養生集》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