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電影]

《雷雨》[電影]
《雷雨》[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30年前的周朴園與女僕梅侍萍相愛,並且生了兩個兒子。後來,周家為了與一位門當戶對的小姐(蘩漪)結親,在大年三十晚上趕走了梅侍萍,強迫她留下了長子(周萍),並且帶走剛剛出生三天,病重的次子(魯大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雷雨》[電影]《雷雨》[電影]

導演:孫道臨

主演:孫道臨 顧永菲 秦怡

類型:視頻 劇情

上映時間:1984

上傳時間:2010-08-10

國家/地區:大陸

對白語言:國語

攝影:羅從周

總美術:韓尚義

美術:翟然馨

作曲:呂其明

簡介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個藝術生命,也是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雷雨》一發表,就震動了文壇,而此時的曹禺只有二十三歲,此外,他的四大經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千百個舞台上曾以多種面貌出現,被不同的人們飽含深情的演繹著,解讀著,並一舉將中國話劇推上了歷史上最轟動熱烈的顛峰時期。
 
《雷雨》劇作完全運用了三一律,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卻牽扯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狹小的舞台上不僅突現了倫常的矛盾,階級的矛盾,還有個體對於環境,時代強烈不諧調的矛盾,在種種劇烈的衝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實悲劇早已潛伏在每一句台詞,每一個伏筆中,只是到最後時分才終於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
 
劇本以扣人心弦的情節,簡練含蓄的語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極為豐富的潛台詞。如刀刃一般在讀者的心弦上緩緩滑過,那抖顫而出的餘音,至今未息。

劇情

《雷雨》[電影]《雷雨》[電影]

曹禺從1929年開始醞釀人物、構思劇本,到1933年最終完成了《雷雨》的創作,前後用了五年時間。雖然它是曹禺的第一部話劇,但一炮打響,震動文壇,成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被認為是“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基石”。作者出於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種悲憫的情懷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通過兩個在倫理血緣上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家庭,剖析了社會和歷史的深重罪孽。

二十年代初。天津大礦業主周朴園年輕貌美的續弦夫人繁漪,長期被禁錮 在豪華的巨宅中,過著枯寂的生活。大少爺周萍系周朴園前妻所生。周萍同情、愛慕繁漪,兩人產生戀情,周萍懾於父親的威嚴,恥於這種亂倫關係,對繁漪逐漸疏遠,並移情於使女 四鳳。繁漪不甘忍受周家兩代人的欺 凌,決心報復,她解僱四鳳並讓其母魯媽接走。在外省幫傭的魯媽,得悉女兒被周家雇用繼而又遭解僱,心急 如焚地趕到周家,在客廳與周朴園不期而遇。

交談之中,周朴園得知魯媽 竟是三十年前遭自己拋棄而自殺的梅侍萍,不禁愕然,惶恐不安。他給魯 媽一張支票以贖前愆。魯媽將支票就著燭火點燃後,拖著四鳳回家。她要四鳳發誓“再也不見周家人,否則就遭雷電劈死”。當夜,周萍翻窗潛入 四鳳房內,被魯媽發現。四鳳跪著稟 告母親,自己已懷身孕。魯媽頓覺天 鏇地轉,最後她同意周萍帶四鳳遠走 高飛,永不回來。四鳳尾隨著周萍到周家,正欲出走,為繁漪所阻。

繁漪 喚出周朴園和二少爺周沖等人,當面 揭露周萍與四鳳的關係,並指著匆匆趕來的魯媽和魯大海,叫周萍認母、認弟。周朴園無奈,當場承認魯媽確 是周萍的生母。此時,周萍、四鳳方 知他們竟是兄妹。四鳳哭著衝出客廳 ,室外雷雨如注,花園裡四鳳和趕來救援的周沖相繼觸電身亡。屋裡傳來一聲槍響,周萍倒在血泊之中。

主要人物

姑奶奶甲(教堂尼姑)

姑奶奶乙姊姊--十五歲弟弟--十二歲

周朴園--某煤礦公司董事長,五十五歲。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歲。

周萍--其前妻生子,年二十八。

周沖--繁漪生子,年十七。

魯貴--周宅僕人,年四十八。

魯侍萍--其妻,某校女傭,年四十七。

魯大海--侍萍前夫之子,煤礦工人,年二十七。

魯四鳳--魯貴與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周宅僕人等:僕人甲,僕人乙……老僕。

人物形象解讀

《雷雨》[電影]《雷雨》[電影]顧永菲

蘩漪的形象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她是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愛敢恨,對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園,也不放在眼裡。當然,她對舊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種畸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她在重壓下,常常無助、自卑、甚至自虐。這是蘩漪無法擺脫的弱點。正象作者所說,她陷入了“一口殘酷的井”。作者用力刻畫了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她對周家庸俗單調的生活感到難以忍受,對陰沉的氣氛感到煩悶,對精神束縛感到痛苦,她要求掙脫這一切。在一定意義上她也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者。而劇本又使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的發展:愛變成恨,倔強變成瘋狂。悲劇的意義於是就更加深刻和突出。蘩漪這一悲劇形象,是曹禺對現代戲劇的一大貢獻,深刻地傳達出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五四主題。劇中蘩漪在雙重的悲劇衝突雖走完她心靈的全部歷程。在這個悲劇女性身上,閃爍出曹禺卓越的藝術才華。

周沖和四鳳
周沖是一個受新思想、新文化影響下成長的青年。他富於幻想、生性浪漫。但他沒有韌性,對封建制度的頑固性認識不足,這注定了他悲劇命運。周沖和四鳳是整齣戲中最讓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們兩個同樣的單純、清澈,對甜蜜的愛情那么憧憬,對未來充滿了熱情,他們明亮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洶湧,一心只勾勒著幸福的輪廓,當他們的幼稚在殘忍的現實面前被得頭破血流的那一剎那,老鍾就已經鳴起。四鳳只是因為和周萍相戀,不料卻捲入一場風波。她本是個有著青春、活力的人,然而一連串的打擊卻使她的命運變得坎坷多難。其實周沖化比四鳳更加無辜,看上去他只是一個孩子,沒有周萍的成熟,沒有周朴園的罪惡,有的是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思想,憨厚,甚至在知道四鳳同他哥哥戀愛時,不像繁漪那樣妒火中燒,但是他對四鳳還有一種執著,在四鳳衝出去之後,他義無返顧去救她,致使自己也落個觸電而亡的結局。

魯大海的性格
魯大海是一個有思想、有行動的年輕工人的形象。他直爽、質樸但又頭腦清醒。他是一個較為粗獷的人,他厭惡資本家,所以他才會直面周朴園,盡數他的罪惡,並且說話直接坦城,我們還可以從他的言語中讀出他的正義感。他代表的工人階級將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鋒,他們是雷雨,是閃電,將要摧毀黑暗沒落的舊制度,作者的立意也在這裡。和周朴園進行了堅決的鬥爭,顯示了他的反抗精神。但是,曹禺畢竟對工人不熟悉,所以,魯大海的形象與別人相比,還是顯得單薄。

周萍的性格
周萍,他可以說是一個矛盾的人,他對於他的父親有一種敬畏,不敢違背他的話,他在這個家庭中也是十分壓抑的,否則不可能和自己的後母發生感情。然而,四鳳的出現,讓他感覺到了生氣,青春——他極力渴望的東西。他想擺脫繁漪對他的干擾,因此他決定離開這個家,由此可以看出他還是一個不敢面對問題,極力逃避困難的人。但是他懦弱,是個十足的膽小鬼,單憑這一點,他就永遠不會配上蘩漪,到最後,擺在他眼前底一件件事實,卻讓他選擇了死——一個最好的逃避方式。

周朴園簡介
周朴園是劇中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專制思想的新興資本家形象,出場時55歲。19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國留學。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使周朴園有意識地將她的那段記憶抹去了,甚至對其有某種敵對情緒,令他放棄了侍萍,放棄了與社會對抗,從此踏上了歸順之路。

人物名解析

“周朴園”周朴園

《雷雨》中暗藏玄機的名字
“周朴園”:
周公館的“最高統治者”(周萍的父親、繁漪的丈夫。)《雷雨》中“呼風喚雨”的企業家。“雷雨”的誘因也可以說是在他的壓迫下反抗的掙扎。“朴園”可謂是“‘仆’人滿園”了,正因為他把所有人都當成的“僕人”所以在整個壓抑黑暗的家庭氛圍中,他感受不到一絲親情的溫暖。就連後來他想和周沖(他的二兒子)親近,試圖“討好”他,周沖都本能的躲避,拒之千里。“朴園”的看似“樸素的守著真愛”。一直懷念他“死去”的前妻,(魯侍萍)但當魯侍萍站在他面前時,他卻想盡一切辦法“打發”掉過去。想把自己那些 “不為人知”掩埋。(用作家莫迪阿諾的話說“我的過去一片朦朧。”)他寧願活在想像,對著一個死去的侍萍懺悔、懷念,也不願面對現實活著的“證據”。由此看來,“周朴園”的“樸素”只是他掩藏醜惡嘴臉的面具。——一個虛偽的資本家

“蘩漪”真是個叵測的名字。
這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她的思想和自由意識具有超強的前瞻性。轟轟烈烈的愛、刻骨銘心的恨。對待周萍,(丈夫前妻的兒子)她愛的火烈無悔。對待周朴園,她要徹底撕下醜惡的嘴臉。在那個思想固守的年代,她注定是個不安定因素。“蘩漪”必定會在看似安靜的水面上“頻繁漣漪。”而在周朴園的霸權下,必定不會容忍這種“漣漪”,所以就給蘩漪扣上了“病人”的帽子。(在我看來,蘩漪思想的前瞻,正是向那個病態的時代的挑戰。悲哀的是當只有一個人“正常”的時候,那么所有“不正常”的人就會視你為“異類”。真理在少數人手裡,少數又必須服從多數。~~~~~)蘩漪像被一個牢籠罩住,而在這種壓抑中,她不得不爆發。因此,周朴園是雷雨前窒息的死寂,蘩漪是雷雨中破天的閃電,而“雷雨”是那個時代人注定流下的傷心淚。

“周萍”
周家的大少爺,周朴園前妻留下的兒子,(其中之一)如果說周家是一潭“死水”,那么“周萍”就是寄生在水面上的“浮萍草”,只要“繁漪”舞動一點“漣漪”。這“浮萍”立刻就亂了陣腳。周朴園回來了,周萍便藉口要去礦上,忙著要了斷和繼母的“曖昧”。一個拋棄一切的“逃”,一個義無反顧的“追”,懦弱的周萍“不敢”再愛了,而純潔的四鳳讓他愛的沒有太多的壓力。於是他選擇了四鳳。但又不生怕繁漪引來什麼波動,所以要趕快離開這個恐怖的深淵。殊不知,這次繁漪要在周家掀起驚天駭浪,芸芸眾生,在劫難逃。《雷雨》的故事也就在這個大前提下展開了。儘管如此,在那個時代,繁漪的“理性”被看作“病人”。在那個雷電交加的雨夜,那譚表面平靜的死水終於壓抑不住波瀾,沉澱了三十年的往事在沉淤的污泥中翻起,一切虛偽的秩序就此顛覆。

魯侍萍
周萍就是倚在水面上的“浮萍草”,而魯侍萍就像是一輩子要侍候“浮萍”的那些人,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欠下了別人的債,要用一生去償還,然而還是不夠,又搭上了自己的女兒。魯侍萍是個信命的女人,而偏偏又被命運捉弄。
魯大海,對資產階級波濤洶湧的仇恨,逐浪排山的憤怒。和自己的繼父(魯貴)形成鮮明的對比,對於與生俱來的仇恨,永不妥協。

魯貴,“至貴至貧”永遠周璇於本性和妥協之間,卻每次都讓本性妥協。像一隻永遠搖著尾巴的哈巴狗,等到鼓起勇氣準備咬別人一口的時候,殊不知自己才是最先的受害者。

四鳳
《雷雨》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接受憐憫,而四鳳尤為,“四鳳”,“好似一隻鳳凰,”她愛的人為她編織了一個溫暖而美幻的夢想,同時又給了她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諾言。讓她活在幸福的錯覺中,“好似鳳凰”。她的純真,她的依託,她的天真爛漫,和她那遙遠的夢想,都在那個雷雨的夜,被摔的粉碎。她在母親面前起下毒誓,不與周家大少爺來往,最後,她也履行了愛的代價。宿命讓他們邂逅,宿命讓他們永別。好似鳳凰,但終究還是幻滅,看似觸手可及,卻遙之千里。一輩子,能有幾次愛的如此刻骨銘心。一輩子,能有幾次被傷的如此痛徹淋漓。為了愛義無反顧,哪怕是生命。倘若奈何橋上,咽下孟婆湯前,老婦沙啞的問一句“後悔嗎?”我想,四鳳也會含淚搖頭,因為她還堅信,自己是只鳳凰——只是鳳凰涅盤。

結構特色

第一,情節曲折,故事性強,富有傳奇色彩。劇作所講述的兩個家庭的悲劇、兩個荒唐的亂倫故事都與周公館發生了聯繫;三十年前的舊事和三十年後的現實都與周朴園有關,而周、魯兩家複雜的矛盾衝突和人事糾葛又互相交叉迭映在一起,,使劇本充滿戲劇性和傳奇色彩,懸念迭起,扣人心弦。

第二,結構嚴密,集中緊張。影視從事件的危機開幕,在後果的猝然爆發中交代複雜的前因,將現在進行的事件和過去發生的事件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並以過去的戲來推動現在的戲,而所有的矛盾衝突,都濃縮在早晨至半夜的二十四小時之內,集中在周公館的客廳和魯貴的家中發生。全劇周朴園與蘩漪矛盾衝突的主幹線索十分突出,由此牽連出的其他線索將全劇八個人都捲入緊張的矛盾衝突之中,形成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集中嚴密的結構。

第三,明暗雙線,縱橫交錯,引人入勝。故事中周朴園和蘩漪的衝突是一條明線,周朴園和侍萍的關係則是一條暗線。這兩條線索同時並存,彼此交織,互為影響,交相鉗制,使劇情緊張曲折,引人入勝。最後,在三十年前舊景重現的基礎上,將戲劇矛盾推向高潮,爆發了一連串的慘劇。這一結局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具有不可抗拒的說服力,它既生動地刻畫了人物性格,又深刻揭示了作品的主題。

《雷雨》的獨特結構,使作品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戲劇性強、爆發力大的優秀劇作。這是作者在借鑑外國優秀劇作的豐富經驗,並照顧到中國民眾藝術欣賞習慣的基礎上,出色地創造而成的。

審美評論

《雷雨》[電影]劇照《雷雨》[電影]劇照

主人公究竟是誰
電影《雷雨》海報。該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84年,孫道臨導演並出演周朴園,但海報上的主人公,卻是女演員顧永菲扮演的繁漪。在這部頗具時代特色的改編本中,作為工人階級的代表,魯大海的戲份也被大大增加了。

周朴園?繁漪?還是沒有具象的雷雨?對於這個沒有既定答案的題目,回答各具特色,此後對題目與答案的討論更顯熱烈,由此引發出對如何閱讀經典,及對文學課改革的思考。
程煒:說實話,我對此問題的合理性表示懷疑。一部戲劇或者小說,為什麼一定要有主人公?而主人公的預設作為不證自明的前提,只是古典主義的觀點,對於現代作品(特別是現代派的作品)無疑是失效的,甚至對一些傳統的作品也不一定適合。然而由於這個問題不得不回答,或許一個略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儘管我承認這有些勉強。但似乎比由於曹禺稱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認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雷雨”無疑具有神秘主義的傾向,甚至暗含了某種宗教救贖感,這在序幕與尾聲表現尤為明顯。曹禺自有其批判意識,要對人的處境發問。雷雨對他來說是個誘惑,人的存在問題不得不與“最高的存在”相接。曹禺沒有設定上帝,而設定了雷雨。雷雨就是這最高存在的象徵物,是俄狄浦斯的神諭,是西西弗斯的巨石,同時也是戲劇的線索。整個戲劇在一種莫以名狀的氣氛下前進,而牽動劇情的無疑便是雷雨。當雷雨到來時一切悲劇便總爆發。曹禺的戲劇是詩化的。雷雨乃是詩的意象。如果我們能在詩的氛圍中發現雷雨的中心地位,也便不難發現雷雨在戲劇中的中心地位。著名的未來主義戲劇《他們來了》,主人公一直沒有出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的戈多同樣如此。“不在場”時常比在場更有意味。
袁一丹:我認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戲劇背後控制一的、不可知的宇宙間的神秘力量。作者曾說,“《雷雨》對於我是一種誘惑,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了我對宇宙間的神秘事物的不可言說的憧憬。”他不僅關注現實,那些活生生的人與事,又超越了現實,

胡永志:曹禺曾說過寫作《雷雨》於他是“一種誘惑”,更重要的,他說過這些人物的“掙扎”,卻只有更陷入人生的“泥淖”中。所以要談主人公是誰,需看到作者所說的“掙扎”以及掙扎的人。初看,周萍、侍萍、四鳳、大海、周朴園……所有的人都在沉悶的雷雨天氣中無力地掙扎。所有的空想、希望、彷徨與奮鬥,都蒼白無力,人類似乎在某一力量的支配下不能脫身。掙扎既然注定無謂,那么掙扎得厲害、最有奮鬥理想的也就是最具悲劇性的人物。我們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義為“最掙扎的人”。我以為周萍無疑是“最掙扎的人”。在侍萍來周公館前,周萍已打算離開繁漪,斷裂那變態的“母子戀”,並做了接四鳳來的打算;周萍有他的生活目標並付諸實施,這正是他的悲劇所在。至於繁漪,這一活力無限的人物,她的掙扎,一開始便具有非理性的瘋狂的成分,而且她也自知將毫無結果。她的悲劇雖然震撼人心,然而觀眾早知其失敗是在情理之中。而周萍的悲劇,則是劇中人和觀眾都不可預知的。周萍有弱點,有過錯,但他也有希望,對健康人生的追求。而正因為他“最掙扎”,也就最富悲劇性。

談汀:誰是《雷雨》里最大的悲劇?不正是那個咬著牙根喝下一大碗苦藥的女人繁漪嗎?她是離雷雨中心最近的人,她是主角。或許這只是我所認為的,不是曹禺的。我不覺得《雷雨》里還有哪一個人的疼痛,超過繁漪聽著周萍走上樓梯時的一陣心跳。她是最能體現曹禺的風格的。

李翔:我認為《雷雨》主人公是周朴園。第一,周朴園是整個戲劇事件的開端。第二,周朴園是所有戲劇矛盾的中心,他直接或間接地引發了各種矛盾。第三,從情節上看,他是整個大家族的核心,戲劇的悲劇性結局就是在他一手操縱之下產生的。第四,從作者主旨來說,也主要想塑造周朴園這個典型人物形象。作者著力表現的是封建宗法家族制度對人性的鉗制與扭曲,同時也揭露了階級矛盾的尖銳性。

魏霄:我認為《雷雨》的主人公是不在場的,在場的每一個人不過都是“他”的奴隸,都在詮釋著那個不在場的“他”的存在,並通過毀滅自身來顯示“他”的威力,曲折地表達作者對“他”的憧憬與恐懼。“他”就是曹禺自己也解釋不清楚的引起恐懼的“莫名的力量”。

《雷雨》處處都有“莫名的力量”的存在,正是“莫名的力量”推動並主宰著整個戲劇情節的發展,去掉“莫名的力量”,《雷雨》的情節不過是對亂倫關係的描繪以迎合觀眾的獵奇心理。周萍與繁漪完全可以看作是希臘神話中美狄亞悲劇人物的中國版,而周萍與四鳳的關係也沒有脫離舊小說中“公子丫環”的模式。正是作者在情節上加以這種“莫名的力量”的控制,從而使整部戲劇擺脫庸俗的巢臼,使人們在欣賞它的時候不只是欣賞具體的情節,更重要的是與作者一起對生命對這種力量發終極追問。這就是《雷雨》的巨大魅力。可見,這個“莫名的力量”是《雷雨》理所當然的主角。

聶宇婷:我認為《雷雨》的主人公是“有不安分靈魂”的繁漪。首先,繁漪具有鮮明的“雷雨”的性格,極端、徹底,敢愛敢恨,有那種可以摧毀一切的原始的“蠻力”。她與作家刻意設定的背景氛圍始終相通。從一開場時“喘不過氣來”的鬱熱和壓抑,到最後的不顧一切的“報復”,一種“雷雨”式的渲泄,她的情緒心態始終與作品的氣氛融為一體。繁漪推動戲劇情節的發展,處在衝突的中心,是她引出了侍萍,又是因為她使周萍、四鳳走上絕路。繁漪複雜、獨特的形象使她具備主人公的條件。她的性格是兩個方向上的極端:極端的壓抑與極端的報復,逼到絕路忍無可忍。她最後還是在“宇宙這口絕望的井”中掙扎,無力拯救自己,這就增加了悲劇的層次感與意蘊深度。

吳舒潔:對於《雷雨》這樣一部批判與冥想交織的作品,似乎不應套用慣常的主人公——主題的分析方法。《雷雨》中出場的人物沒有一個能稱得上主人公。《雷雨》真正的主人公就是“命運”。“命運”化為一個隱身的主角無處不在,參與、製造著劇中人物與情節的發展。繁漪是最“雷雨”的一個人,不可知的力量在繁漪的性格上得到充分的展現。劇中其他人物也無不體現著一種生命深處的受欲望控制的性格。在魯侍萍與周朴園見面時,魯侍萍說到:“是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這裡“命運”第一次現身,在劇情發展中卻不顯突兀。到最後悲劇的爆發過程中,“命運”又一次次充當巧合的製造者。

吳向廷:我認為曹禺《雷雨》的主人公是繁漪。繁漪便是“雷雨“。繁漪,繁,多也,漪,水之紋也。繁漪便是猛浪,便是不寧靜的水,便是蕩滌一切的“雷雨”。她的痛苦最深,渴望又最強,所以爆發得最疾,

經典潛台詞

潛台詞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實際上是語言的多意現象。“潛”,是隱藏的意思,即語言的表層意思之內還含有別的意思。通過潛台詞可以窺見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周朴園:(汗涔涔地)喔。
魯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無錫周公館梅媽的女兒。她叫侍萍。
周朴園:(抬起頭來)你姓什麼?
魯侍萍:我姓魯,老爺。“你姓什麼?”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這么多?也是同樣的道理,還有後來的“你是誰?”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又如:

下面的潛台詞。魯侍萍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實一虛,一口—心,很有意味:
魯侍萍:老爺問這些閒事乾什麼
周朴園:這個人跟我們有點親戚。
魯侍萍:親戚?②
周朴園:嗯,——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
魯侍萍:喔,—那用不著了。
周朴園:怎么?
魯侍萍:這個人現在還活著。
魯侍萍:我前幾天還見著她!(暗示周朴園,使情節繼續)
魯侍萍:老爺,您想見~見她么?(推動情節發展)
魯侍萍:老爺,沒有事了?(望著朴園,淚要湧出。)(強烈的暗示:不問也行)
周朴園:喔。很遠了,提起來大家都忘了。
魯侍萍:說不定,也許記得的。(推動:幾乎是提醒周朴園)
魯侍萍:我倒認識一個年輕的姑娘姓梅的。(推動:幾乎要明說了)
周朴園:喔?你說說看。

影視藝術

1、戲劇線索的明暗互動,決定著《雷雨》的戲劇衝突
劇中情節線索縱橫交錯,侍萍、周朴園、蘩漪、周萍、四鳳,五個人當中有四層婚戀關係,如此關係決定了矛盾衝突的尖銳複雜。劇本中周萍同蘩漪、四鳳兩人的愛情糾葛是一條明線,周朴園和侍萍的關係則是一條暗線。起初是由明線牽動了暗線(蘩漪為了想從四鳳手中奪回周萍的愛,而把四鳳的媽媽侍萍招到周公館),此刻明線占著主導地位:最後卻是暗線決定了明線(蘩漪搶愛人的計畫失敗,周萍正要攜四鳳出逃,突然周朴園出現,承認了與侍萍早年的曖昧關係,完全打亂了已定之局),此刻相反是暗線占了主導地位,統領後篇。這兩條線索同時並存,彼此交織,互相影響,互相牽制,推動劇情向著悲劇高潮發展。

2、人物關係的錯綜複雜,體現出《雷雨》的戲劇衝突
《雷雨》在塑造人物中充分設定矛盾衝突。劇中八個主要人物可以歸結為四個三角關係的愛情、婚姻矛盾:侍萍、魯貴同周朴園的關係:周萍、繁漪同周朴園的關係:繁漪、四鳳同周萍的關係:周萍、周沖同四鳳的關係。這四個三角關係相互交織,矛盾衝突愈演愈烈。同時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著錯位的情感。蘩漪愛上了前房的兒子,但周萍卻懦弱、畏手畏腳,懼怕嚴肅的父親還有旗幟鮮明的道德觀念,對她始亂終棄,最終使她變成“後媽不像後媽,情人不像情人”的“瘋婆子”,因此蘩漪跟周萍的衝突也越演越烈,並最終導致整個悲劇的發生。周萍為逃脫自己的罪惡,與傭人魯貴的女兒,單純美麗的丫環四鳳產生了感情。四鳳應該有她的愛情,卻鬼使神差地重蹈了她母親的覆轍,她愛上的周萍原來是自己同母異父的哥哥,並已有了身孕。周沖最無辜他是一個在新思想、新文化影響下成長的青年他富於幻想,生性浪漫。他對家庭、社會,以至於愛情都有許多憧憬I他一廂情願地愛四鳳,而這只是一個渺茫的夢。他沒有韌性,對封建制度的頑固性認識不足,這注定了他的悲劇命運。當在那個電閃雷鳴的雨夜,所有的血緣關係、一切最殘酷的事實都被揭開時,一場大悲劇發生了:狂亂中衝進雨夜的四鳳觸電自殺了:周沖為救四鳳也觸電身亡周萍無法面對一切,開槍自盡:繁漪瘋了;侍萍痴呆了。從悲劇的衝突來看,悲劇人物對愛和自由的追求是符合順應歷史潮流的,但是由於他們所面對的勢力和主觀條件不很成熟,所以他們的活動也是失敗的,他們的命運也以滅亡作結。周朴園讓周萍認媽的那一會兒,四鳳:“(昏亂地)媽,這不會是真的。(與周萍互視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說不清楚為什麼在一個遵循道德秩序的世界裡。竟會出現這樣悲慘不幸的事情。他們都可悲,他們都失敗,他們都在苦苦掙扎中演繹一場場悲劇。

3、從屬階級的尖銳對立,昭示著戲劇衝突
《雷雨》中周魯兩家有著很明顯的階級對立關係。周朴園、周萍與魯大海是有著血緣關係的父子、兄弟,然而劇中更直接的關係是資本家和工人的關係,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周朴園是一個靠榨取工人血汗發家的資本家,魯大海,一個率直、嫉惡如仇的工人代表,他們隸屬於兩大對立的階級,是水火不相容、冰炭難同器的。劇中魯大海為了礦上工人的利益,硬碰硬地到周家討公道,周朴園在未見他之前就已經從侍萍那裡得知。在門房中等著要見自己的罷工代表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可是見到魯大海後,先是明知故問。繼而耍笑他,最後宣布將他開除。他絲毫不為親情所動,沒有半點父子情意,在這裡金錢、利益超越了人性、親情。認清了周朴園面目的魯大海氣得破口大罵,並在隨後發生了“流血事件”以及兄弟倆的“短刃相見”。父子、兄弟關係發展到這種份上,不能不讓侍萍大放悲聲,這哭聲在人的心靈上引起強烈的震顫。周魯兩家,除了摻雜著骨肉親情,浪漫哀傷的兒女私情之外,還存在著工人階級同資本家的尖銳階級對立,這是最不可能調和的矛盾衝突。
4、人物心理的跌宕起伏,展示了《雷雨》的戲劇衝突
在整部戲劇里,心理衝突也是個重要的方面,深刻顯示出人物內在的複雜性。例如。魯四鳳在母親要求她一同離開周家之際,她的內心十分矛盾,一邊是崇高的愛情,一邊是不能違抗的母命,究竟該如何取捨?雖然後來她決定放棄愛情,從母命。可她優柔寡斷,盡忠盡孝,毫無主見的人性特點還是一覽無餘,給廣大讀者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
《雷雨》這部劇作在兩個場景、在不到24個小時內,三個女人和五個男人以悲來化解所有的主要矛盾。以異彩紛呈的戲劇衝突來展現悲劇的進程,透過明暗交叉的線索,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不同階級的對立,跌宕起伏的心理變化,讀者(觀眾)似乎可以觸摸到這個悲劇鏈條上的每個環節。作者向讀者(觀眾)集中展現了周魯兩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人世間愛情、親情的苦澀酸甜,演繹了一段人生悲劇。一出人性悲劇。而這悲劇正是通過異彩紛呈的戲劇衝突來釀造和顯現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