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與火》

《雪與火》

《雪與火》,作詞王中言,作曲小剛,編曲屠穎,收錄歌曲10首,由周傳雄(小剛)演唱,1993年發行。

基本信息

(圖)《雪與火》

歌曲信息

《雪與火》雪與火
雪與火
作詞:王中言作曲:小剛 編曲:屠穎

小鎮黃昏安靜的冬天
冷清感覺彷復沒有終點
你靠著我隱藏所有的疲倦
像是最溫柔的雪
凝視眼前廢棄的鐵軌
舍不的你承受一點寂寞
多想帶你流浪在陽光邊緣
我願是最狂野的火
當你是月而我是火
害怕融化你的溫柔
當你是雪而我是火
注定熄滅的承諾
凝視眼前廢棄的鐵軌
舍不的你承受一點寂寞
多想帶你流浪在陽光邊緣
我願是最狂野的火
當你是月而我是火
害怕融化你的溫柔
當你是雪而我是火
注定熄滅的承諾
當你是雪而我是火
如何燃燒我的感動
當你是雪而我是火
情願放開你的手

專輯

陪著我一直到世界的盡頭
歌手:周傳雄(小剛)
語言:國語專輯1CD
公司:歌林
日期:1993.03

專輯曲目

《雪與火》《雪與火》
01.風乾我的悲傷
02.陪著我一直到世界的盡頭
03.說什麼才好
04.雪與火
05.你的愛,在我的行李中
06.風之逐
07.YouCanCallMeNow
08.為了一句話想了一整夜
09.也許明天
10.無罪的放逐

專輯簡介

世界——— 
有時候在小小的台灣島上
———當她不再是個蕉風椰雨的美麗島

《雪與火》《雪與火》
就有逃跑的慾念
於是走到了沙漠的盡頭
看看乾涸的世界盡頭還有沒有盡頭
原來世界可以是一粒沙
更可以是一把手風琴與我的放逐

音樂———
沙漠留不住足跡
阿拉伯商賈的駱駝隊走過
日本尋根者嗅過
三藏師父的傳說
或許有那么一個刻痕
卻也沒有始末的道理
於是迷失,迷惑在音樂的根源的尋求
也許根源是全部與總合
是全世界全宇宙
<陪著我一直到世界的盡頭>之絲路寫真
<小剛>絲路傳真所有內容皆由<小剛>自述

緣起~~~
在我第四張專輯《花花世界》中,我嘗試了不同的音樂類型,其實音樂是不應分種族 疆界的,可是無法避免的我還是在“中國風”和“短調搖滾”上中情了些。也許是音樂發展階段上的限制,至少現階段是如此,於是漸漸的,似乎在風格上有所成形,我也漸漸地朝此方向前進。我認為上述的音樂型態屬於中亞,包含土耳其、新疆、蒙古、俄羅斯……等,在數千年前東西文化交流,我們所熟知的大食帝國、羅馬和中國都有接觸,而所憑藉的,就是〔絲路〕。於是我決定了到絲路探尋音樂根源的計畫,對我而言,理想中的音樂正如合璧中西的絲路,當然,中西合璧是初期理想,希望藉由絲路放眼世界,期望自己有一天能達成完整的Worldmusic槪念,不只融合中國風、爵士、藍調、非洲音樂,各民族間也不該有界線。

城牆下的棋手~~~
兩個年老的先生,悠閒的在城牆下對弈,如小說中的名人隱士一般,也像化外高人,在巍峨的城牆腳下看到此景,心中不禁豪氣頓生,忙上前觀戰一番。看到盤中局勢,不禁吃了一驚,正殺得難捨難分,和外表平靜全然不相襯,而二者的棋法,也不似他們的年紀般老成持重,而是激進急取,倒讓我這年輕人自嘆弗如,不過轉念一想,也許勝負對他們而言,早已不重要了,所以如此蠻幹一場,全是好玩。

玉米老太太~~~ 
已經記不清拍攝工作是如何進行到了農家的,我只覺得有一小撮人一直在旁邊看我作各種表情、姿勢。細看才知是一位老太太和二三個流著鼻涕的小孩,他們並不趕我們,臉上帶著些尷尬的微笑,過了會,老太太便上前找我講話,她並不管攝影機是否在拍,也許她並不知道那是什麼。索性和老太太聊了起來,但……她……並不會說國語(也就是我們說的國語),她說的是陝西的土話。有趣的是,我和她各說各的,竟也了解對方的意思,也許是一種本能吧!像是可以互相感受到腦波似的。

羊~~~
對回民而言,〔羊〕是十分重要的,常可以在大馬路上看見趕羊群的人們,而羊無知地被驅使著。通常被趕上馬路,大部份是要去清真寺註冊的,聽說沒經過這道手續,吃起來不乾淨,回民不吃的,而上馬路的羊死期就不遠了,我摸著它們大大的惋惜,但我沒能力把它們全買下,只有告訴自己,不吃這裡的羊,因為不想吃到我認識的。

公園 老人 瘦馬~~~
悠閒的人們,散步於寬廣的步道,於落英繽紛的秋末,我想這該是人生的一大享受,這裡是前清公園。
當我們舉目四處望景的時候,看見一幅大家心中完美的畫面,老人牽著一匹馬,馬背駝著馬車,漫步於鋪滿落葉的幽徑中。
見了此景,我和導演大為感動,決心請他在畫面上客串一角,可是當我們上前和他商量時,他卻堅決推辭,無論如何不肯,而固執的不說理由。後來才知道是何原因;公園的負責人說:“他是負責公園清潔工作的,他覺得自己是下人,上了外賓的鏡頭,會有損國家形象。

找不到的高昌~~~
在歷史上,〔高昌〕並不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對古時的帝王而言,它只是一個會歷年來朝貢的小國,可是我們的絲路拍攝隊卻對此地十分有興趣,而聽說留下的古城遺址十分可觀。我們歷經千辛萬苦,才在叢林裡撥雲見日的找到它。我們看到它時,全部的人都怔住了,因為它是我們此行見到最完整的一個遺址,那城樓頹牆雖因年代久遠而風化了大部份,可是你仍可清楚的感受到一個王國的興盛滅亡,似乎你讀過它的歷史,我們在這兒拍了許多許多,沒有想到好的事物,總是藏在人們不易發覺之處。

地———世界遺棄了我們
在我過去的生活經驗中,只能憧憬一望無際的平原,而見的機會可說是沒有,在絲路,筆直的公路一直開,周圍一望無際,連開二小時的車程,醒來景象完全一模一樣,心中不禁害怕了起來,只覺得自己走入了另一時空,被世界遺棄了。

生存~~~
在我們穿越大戈壁的途中,當頭烈日,而氣溫又極低,所以形成了許多有趣的景象,如白色樹影,雪火共存,而路上無限延伸,他們司機們打趣的說:“開這條路啊,每轉一個彎得打個盹,才會到下一個彎。”而祁連山就夾在這路的兩個,雖隔數里,看來卻如身在身邊,使我們似乎有人陪伴,但事實上,舉目四望,荒無人煙,而就在此時,我們竟然看到有人站在路旁,舉手伸出大拇指,做欲搭便車狀,〔天啊!哪來的人!〕我問。難道有人能在大戈壁里生存。當地的協拍人員見怪不怪的說:“他們是住在雪山下的農人,靠雪山的雪水灌漑,生活頗苦。”聊了一會,我終於明白雙方對生存的定義的不同,我們的生存包含許多,裡頭有理想、有夢、社會地位、競爭力……等,而大戈壁里的人,生存對他們而言,只是活著,活著對他們來說,已是全部,至於夢,那太奢侈了。

星星的故鄉~~~
到了敦煌那一天,所有工作人員因籌措隔天拍攝必需品而忙碌不停,我在一旁英雄無用武之地,於是決定和大陸的協拍單位人員王大哥,一起去借吉他,正好我也可參與意見。我們在敦煌的夜裡做小跑步,而街道的地面已結冰,如果不藉跑來活動筋骨,恐怕會愈來愈僵,最後長眠在冰里。“天啊!我說我老是覺得頭頂麻麻的,原來是……”說著不知不覺中停下了腳步。仰頭望天,“好久沒看見星星了!”這裡的天幕分外的黑,而滿天的星斗是我一生從未見過的,我真的覺得天快塌了,滿天的星星一直逼近,看了一會,因為過於絢爛,而眼光繚亂,不是流星可以許願嗎?來到這,恐怕許願都來不及,一個接一個流星在這兒是順理成章的事,不代表吉凶的,而在台北我真的永遠不會知道,天上有如此多的星星。近年來台北因為空氣污染所造成的光害,已使我們的黑夜不黑,白晝不明,我雖是環保的一份子可也做了逃兵,台灣推動環保的過程困難,我是非常清楚的,其它國家又何嘗不是呢?或許人類終必因自己的愚昧而毀滅,我不是大智者,所以只有向我的神禱告,為地球祈福。思緒被王大哥的催促聲打斷,“再不走就凍掉耳朵了!”多可怕的事,人沒了耳朵,頭不成了鳳梨。心裡害怕,就乖乖的跟著跑了。

雪與火~~~
當我們穿越大戈壁時,景象正如進入了另一時空的世界,筆直的路上要好久好久才能有一部車和我們交會,仿佛世界遺棄了我們,而在零下10~15度間,地上竟無覆雪,有趣的是,太陽不及之處,也就是稍有陰暗的地方,卻相反的覆著皚皚的白雪,如果有樹影,雪就依樹的樣子鋪在地上,所以影子是白色的,遠望祁連山的情形也是如此,向陽處呈著黃土的顏色,背光面呈白色,於是你可以清楚的看見祁連山的形狀,如未完成的雕刻品,有著許多剛毅的菱角,如此的線條令人著迷。太陽似火,可是雪卻中和了它的溫度,所以這時是最舒服的,好似台北的秋天。
如果人和人的關係似雪與火,情況就會十分的悲慘,雪先被火融化成水,水再熄滅火或是水被火燒乾,蒸發於空氣中。

後記~~~
從絲路返回台灣後,對於此番閱歷,我感動不已。覺得自己的音樂應該注入更多情感及思考上的收穫,於是延後了發片的時間,再度埋首於錄音室中,希望呈現的概念會更完整;而對於生活生命,我也有了不同於過去的看法,一如馬可波羅的東方遊記,我要努力試圖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形容我去了多好的地方,願用我的誠心和大家分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