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的力量:在動盪世界找尋愛》

《陰影的力量:在動盪世界找尋愛》

《時代周刊》評選的20世紀百位英雄之一、人類潛能研究的領軍人物、“流行歌王”麥可·傑克遜最信任的心靈導師、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脫口秀女王奧普拉、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盛讚的“時代精神領袖”、迪帕克·喬普拉最新力作、身心靈小說家張德芬、知名心理專家李子勛誠摯推薦。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為什麼我們對愛自己的人出言不遜?為什麼我們喜歡責備別人,卻不愛反思自己?為什麼我們戰勝懶惰和習慣如此之難?為什麼我們總是口是心非,反對別人的,正是自己擁有的?為什麼我們總感覺不被愛,生活不圓滿,人生不幸福?《陰影的力量:在動盪世界找尋愛》將重建你的世界觀,提供一種改變生命的視野,揭開人性黑暗面和痛苦的根源,指出了接納和擁抱真我的路徑。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會好嗎?當時間的車輪轉到21世紀,人類在取得巨大的科技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2012末世預言、全球氣候劇變的自然災難、恐怖主義勢力的蔓延、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擴散,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動盪不安,幸福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究竟為什麼而活;我們不相信別人,將自己與世界分隔開來;我們用優越感偽裝自己的失敗感;我們用防衛的心態掩蓋自己的脆弱;我們用妄想遮掩過度的焦慮;我們用傲慢掩飾內心的憤怒和深深的痛苦。如何在動盪的世界中感到安全?如何追尋無處不在的幸福和愛?如何走出“想要”和“需要”的困境?如何找到通往真理之路?
陰影的力量:在動盪世界找尋愛》從造成人類痛苦的陰影入手,分析了我們的恐懼、欲望、貪婪、自我批判與罪惡感從何而來,藉由榮格的陰影和集體無意識理論對世界危機的成因進行了深入分析,用生活化的案例闡釋了世界最簡單而深刻的真理——世界一切安好,只要心中有愛。

作者簡介

迪帕克·喬普拉,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暢銷書作者,被《時代周刊》雜誌評選為20世紀百大英雄人物之一,稱之為“另類醫學的詩人先知。”著有超過55本書,並已被翻譯為35種語言,暢銷世界各地。其中暢銷作品包括《成功的七大靈性法則》、《如何認識神》、《欲望的自發滿足》、《秘密之書》、《佛陀》和《終極幸福處方》。同時是美國醫師協會成員,蓋洛普公司的高級研發科學家。
黛比·福特,具有國際聲譽的心靈導師、演講者、轉化培訓教練、電影製作人和暢銷書作家。她已經引導成千上萬卓越的人們學會愛,信任和回歸真我。黛比是將人類陰影整合進現代心理訓練及靈性修持的先驅。她擔任製片人拍攝的心靈紀錄片《陰影效應》觸動人心、富有情感表現力及視覺衝擊力,是關於轉化工作的專題紀實。在各大備受尊崇的電影節上展出後,其獲得廣泛好評,被認為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電影作品之一。
瑪麗安·威廉遜,國際知名靈性導師。她最新出版的《奇蹟歲月》一書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二名。她出版的9部著作中,最具影響力的一部《愛的回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位置,被認為是新時代運動必讀書籍。她也是美國知名電視節目的常客,包括《奧普拉秀》、《拉里金秀》《早安美國》等,幫助了無數人獲得心靈的解放。

媒體評論

作為一名心靈導師,喬普拉醫生為美國作出了卓著的貢獻!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
作為一位著名的醫生與暢銷書作家,喬普拉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易懂最具啟發性的哲學大師!
——前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作者黛比自己經歷過荒誕的年少歲月,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她雖然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我們的人格陰影,但是字裡行間全都是靈性的真理。從事心靈成長的人最要忌諱的就是“靈修繞道”,利用所謂的靈性、神性來迴避自己的陰影,不去正視自己人格特質的缺憾。這本書從造成人類痛苦的“陰影意識”入手,分析了我們的恐懼、欲望、貪婪、自我批判與罪惡感的來源,尤其是對榮格心理學中的投射效應做出了精妙的現實解讀,並提出了有效地心理解決方案,非常值得一讀,推薦給所有走在靈性成長道路上的人!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不管從何角度,迪帕克·喬普拉、黛比·福特、瑪麗安·威廉遜合著的這本書都是一本值得讀者細細閱讀的好書,成為自己一直是生命發展的一種理想,接納自己的陰影,並從創傷的經驗中去獲得生活的真知,是引導我們獲得全方位自由的捷徑。
——知名心理專家李子勛

目錄

前言隨處可見的陰影效應
第一章陰影:當世界蒙蔽了你的心
誰在決定我們的幸福?
陰影的誕生:生活成了一場戲
英雄與反派的假象
面具:我們展示給世界的美麗面孔
陰影效應:完美人格的破滅
投射:在他人身上看到隱藏的自我
重複性行為:隱秘自我的蛛絲馬跡
原諒與接納:修補過往的人生
每個傷口都有智慧
第二章通往自由之路:合一的完整人生
衝破迷霧:自我的真相
當談論“贏”時,我們已經失敗
集體陰影:我們是誰
停止投射和自我批判
自由不是道路的終點,只是起點
如何在動盪的世界中感到安全?
如何追尋無處不在的幸福和愛?
如何走出“想要”和“需要”的困境?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自我?
如何找到通往真理之路?
第三章愛是一切的答案
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相
無愛之地,必生恐懼
愛是陰影唯一的敵人
集體無意識:恐怖主義的溫床
沒有愛的宗教是不存在的
救贖之路:勇氣與慈悲心
寬恕:你就是世界
內心的光明:回歸愛的旅程
附錄:陰影效應測試

前言

“我是什麼樣的人”和“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的衝突是人類內心鬥爭的核心內容。實際上,二元對立是人類最主要的特徵之一。生和死、善與惡、希望和放棄在每個人身上共存,並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我們知道什麼是勇氣,那是因為我們也體驗過畏懼;如果我們明白什麼是誠實,那是因為我們遭遇過欺騙。然而,我們很多人依然否認或忽視我們二元對立的本性。
如果假設在有限的人類能力之內,我們只能選擇非此即彼,那么我們就不得不質疑:為什麼我們許多人不能完全滿足我們此刻的生活?為什麼我們有如此多的智慧可以利用,卻沒有力量和勇氣作出強有力的選擇,去按照自己的良好意願行事?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我們要繼續沿著和自己的價值體系及所堅信的一切相衝突的道路前行?我們會堅稱這是因為我們渾渾噩噩的生活、我們的黑暗自我以及陰影自我,那裡隱藏著我們自身未知的力量。就是在那兒,那個最不可能的地方,我們將找到釋放自身力量、歡樂及實現夢想的能力的鑰匙。
我們已經習慣於害怕生命的陰暗面。當我們發現自己有陰暗的想法或是做出自己感覺不能接受的行為時,我們就會逃跑,像一隻土撥鼠那樣,躲回自己的洞穴,希望並祈禱當自己再出去時事情已經過去。為什麼我們要這么做?因為我們害怕無論怎么努力,都擺脫不了那個部分的自己。儘管忽視和壓制我們的陰影屬於正常現象,但冷酷的真相是,逃離陰影只會加強陰影的力量。否認陰影只會導致更多的傷害、苦痛、懊悔和屈從。如果你不負起責任來,提煉隱藏在我們意識表面之下的智慧,陰影就會掌控一切—它將控制我們,而不是為我們所控制,從而引發陰影效應。我們的陰暗面將開始替我們作決定:我們要吃什麼、花多少錢或對什麼上癮,它都將剝奪我們有意識作選擇的權利。陰影慫恿我們去做我們之前從未想過的事情,讓我們將生命能量浪費在壞習慣和重複行為上;它讓我們無法完全地表達自我,無法說出真相,無法真正地生活。只有接受我們的二元對立性,才能讓我們從那些墮落的行為中解脫出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就必定會受到陰影效應的影響。
陰影效應到處都是。它普遍存在的證據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處可見—在網上可以讀到,在晚間新聞可以看到,甚至在我們的朋友、家人或街上的陌生人身上都能看到。也許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還能在自己的思想中認出它,在行為中看到它,在和他人互動時感覺到它。我們擔心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會讓我們感到羞愧萬分,甚至更糟的是這將成為我們最大的夢魘;我們變得害怕看到探索內在自我所發現的東西,為此我們埋下頭拒絕面對自己的陰影面。
然而,這本書從三個角度揭示了一個新的真理:我們害怕經歷的與實際上所發生的恰恰相反。我們懷有同情,而不是感到羞愧;我們獲得了勇氣,而不是感到尷尬;我們體會到了自由,而不是感到重重限制。陰影如果不被打開,就會成為潘多拉之盒,我們害怕其中充滿的秘密會損害自己所愛和所在乎的事物;但是如果我們打開盒子,就會發現其中的東西能徹底、積極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將擺脫“黑暗會毀掉我們”的錯誤想法,從而以新的眼光看世界。我們探索自我時發現的慈悲之心將點燃我們對周圍人敞開心扉的自信和勇氣;我們發掘的力量將幫助我們應付總阻撓我們前進的恐懼,並且鼓勵我們全力發掘自己的最大潛能。遠離恐懼、擁抱陰影讓我們成為一個整體,成為真正的自己,讓我們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釋放激情,實現夢想。
這本書是為了闡明陰影所給予人的禮物,而這些禮物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從自己作為教師的獨特視角來論述這個主題。我們意圖讓讀者對以下問題有一個綜合、全面的理解,包括陰影是如何產生的、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何運作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怎樣才能發現我們的本性所給予我們的這些禮物。我們承諾,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你將不再像以往那樣看待“自我的陰影”。
在第一部分,我將利用15年的教學及主持陰影工作坊的經驗,對陰影的產生、陰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喚回我們真正的本性等問題給出深入淺出的解釋。
在第二部分,迪帕克·喬普拉對人的二元對立性作了全面闡釋,並為我們回歸整體開出了藥方。他對於陰影分裂特性的整體分析基礎而富於啟發性。作為身心整合的先驅者,喬普拉已經用他的教誨改變了數百萬人的生活。
在第三部分,瑪麗安娜·威廉森將通過對陰影與靈魂之間的聯結這一問題的探索,觸動我們的心靈及思想。作為享譽國際的靈性導師,瑪麗安娜牽著我們的手,引導我們在愛與恐懼之戰的崎嶇山路上前行。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多年的指導經驗,並都真誠地希望我們能一勞永逸地照亮陰影。如果我們不正視陰影的力量並整合它的智慧,陰影就有可能對我們的生活及世界造成巨大災難。如果我們不能承認自身的缺陷、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良行為,那么當我們面臨個人或職業突破的時候,我們將不可避免地傷害自己,此時陰影就贏了—當我們出於憤怒,對孩子大喊大叫時,陰影贏了;當我們欺騙我們的愛人時,陰影贏了;當我們拒絕接受自己的真實本性時,陰影贏了;如果我們不將我們最高自我的光芒帶入人類衝動的陰影中,陰影贏了。除非我們接納自己的一切,否則陰影效應將會一直阻礙我們的幸福。如果我們不承認陰影,陰影將讓我們遠離整體,阻止我們完成美好計畫,讓我們的生活支離破碎。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將陰影帶入光明之中。現在正是創造一個新辭彙去照亮陰影,並最終理解那些難以看見和難以解釋的陰影的最好時機。
這本書所描述的陰影工作不只是心理記錄或智力遊戲—它是未解決問題的規範方案,是超越任何心理學理論的生命轉變之旅,因為它將黑暗面作為人類的主題。如果我們想完全、充分地表達自我,就必須解決所有的陰影問題。我們最終將理解為什麼自己不比他人更好或更壞,無論是什麼人種、背景、性別、天賦和過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沒有陰影的。如果我們認真對待和正確理解陰影,陰影就能帶來新的真相,從而將改變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待伴侶的方式、對待社區成員以及其他國家的人的方式。
我相信陰影是上天給我們的最偉大的禮物之一。榮格稱它為“拳擊夥伴”。它是我們內在的對手,暴露我們的缺陷,磨鍊我們的技巧;它是老師、訓練師和嚮導,支持我們去發現我們內心真正的華彩。陰影不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也不是一個要征服的敵人,而是需要灌溉的肥沃土壤。當我們深入這片肥沃的土壤,我們將收穫最豐盛的果實,成為我們最渴望成為的人。真誠希望你開始這個旅程,因為我們知道前方是什麼在等待著你。
黛比·福特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當世界蒙蔽了你的心
想找到誠實生活的勇氣,你得走進你最不誠實的黑暗房間。你必須面對自己最害怕的部分,找出你一直在找什麼,因為驅使你隱藏陰暗的機制就是隱藏你光明的機制。你一直躲避的其實可以給你長期以來你最想要的東西。
自有人類那天開始,人們就不斷地研究、學習和創作人類和人類靈魂的故事。儘管不斷有聰明的思想者研究剖析,有最偉大的學者進行探索和解釋,我們大多數人還是生活在黑暗當中,對朋友、家人、偶像—更多時候是對我們自己的行為感到困惑。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感到失望,每天都期望自己越發陰暗的衝動和不良的行為能夠奇蹟般地消失。
我們一再被自己身上那些無法去除的瑕疵所傷害,因此總是默默地祈禱能夠獲得一種勇氣,來改掉自己的拖沓、大手大腳、吃朱古力、心懷怨恨和說話刻薄的毛病。但我們仍然屈從於自己的低級衝動,破壞我們的願望,忽略我們的未來。為了掩飾自己的不滿,我們裝出幸福的樣子,表現出一副“一切順利”的表情,繼續以有傷自尊的方式行事,並破壞自己的最佳規劃。
在撫養孩子、追求成功或攢錢養老的過程中,我們一直找不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答案。我們內心需要自我理解的渴望被掩埋在每天的新聞、家庭瑣事、健康問題甚至感冒下面。憤怒的鄰居、煩惱的前戀人或是一個失足少年都會吞噬我們的時間和金錢,擾亂我們的心緒,讓我們相信自己永遠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時候,我們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經想要一些不同於自己現有之物的東西。我們中毒的記憶不斷重複,誘使我們接受更多的重複,讓我們接受一種其實自己都不滿意的中庸標準。
不幸的是,這種生存方式剝奪了我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感情的傷痛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讓我們盼望著揮別過去,並對以後的日子聽天由命。如果我們覺得自己被騙了或是因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身不由己,我們就成了過去的受害者,對未來毫無期待。我們憤世嫉俗、質疑一切,淪為判斷的獵物,選擇對其他人指指點點而不去自省;我們的自我會站出來,宣稱自己的無辜和與眾不同,來幫我們克服不安全感和羞愧感。我們認為只要能改變某個人或某件事,自己就能感覺好些;只要能搞定那些一直讓我們不停抱怨的問題,或得到一直苦苦追求的東西,我們就能開心。我們沒有花時間去思考自己是什麼樣子以及我們真正想成為什麼樣子,反而讓頭腦中自我虛幻的生活控制了。
這種生活方式的問題在於阻止了我們發現真實的自我,並且讓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變得很危險。當我們忙著保護自己不受黑暗中潛伏的魔鬼傷害時,卻迷失在了感到喜悅、滿足以及與我們深愛的那些人的聯結中。因為想要隱藏內心黑暗的那部分,所以我們沒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體驗生活的深度和豐富。
我們都生而完整,但我們大多數都生活得不完整。我們都有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強大物種的重要部分,有能力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我們都想探索自己真實的本質—被真實的自己所啟發、打動、點亮、興奮的狀態;我們都想克服逆境,放大我們的靈魂,而不是在幻想中滋生的自我。這種幻想源於因沒有發揮潛能而導致的不幸生活,而真實的夢想是一種我們願意為之工作、奮鬥、熬夜的現實—那是一種我們能夠實現的未來。而我們的未來只有一種東西能夠被剝奪,那就是我們的陰影—我們的陰暗面、秘密、壓抑的感受以及我們隱藏的衝動。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告訴我們,陰影是我們不想成為的那種人。我們在家裡最喜歡評判的人、最喜歡譴責的公眾官員、最不喜歡的名人—在他們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陰影的存在。如果正確地理解這點,我們就能清楚地認識到陰影就是讓我們或別人生氣、害怕和討厭的東西。掌握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陰影就是我們想對自己愛的人隱藏並且不想讓其他人發現的東西。
陰影是由我們的念頭、感情和衝動構成的,這些念頭、感情和衝動都太痛苦、太難堪、太令人不快而讓人難以接受。於是我們選擇壓抑它們—把它們封存為我們靈魂的一部分,而不是去面對,這樣我們就不用再感到那份背負它們的負擔和羞愧。詩人和作家羅伯特·布萊(RobertBly)把陰影描繪成一個看不見的袋子,我們每個人都扛著它到處走。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我們把生活中所有家人和朋友無法接受的東西都放進去。布萊認為我們人生的頭幾十年是不斷往裡放東西,後來是不斷把我們藏起來的東西再從裡面拿出來。
我們的陰影充滿了各種光鮮、虛偽的規則,但這些規則我們永遠都不能遵守。陰影引領我們讚美和詆毀他人—首先是那些說我們笨的老師、欺負我們的同學以及第一個拋棄我們的愛人。我們都極力隱藏、壓抑那些充滿痛苦和羞恥的時刻,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都成了陰影的一部分。那些無法表達的恐懼、駭人的恥辱和惱人的愧疚都是我們從未面對的過去的問題。人的陰影可能源自某個特定的時間,但大多是來自多年的否定的積累。隨著陰影的形成,我們逐步失去了自己本性中最基礎的部分。我們的強大、慈悲和誠實都被淹沒在與我們切斷連線的那部分下面。然後我們的陰影占了上風,它讓我們堅信我們沒有價值、沒有能力、不配擁有、不討人喜歡,讓我們堅信想成為生活中的明星是很愚蠢的。
這就是我們的陰暗面,我們性格中被壓抑和否定的方面,是它切斷了我們與真實自我之間的連線。事實上,我們因羞愧而隱藏的或是因恐懼而否定的東西,其手中正拿著一把鑰匙,這把鑰匙能夠開啟我們為之驕傲的自我,啟發我們的自我—偉大的洞見和目標能夠激勵其行動的自我,而不是因局限和過去沒有治癒的傷痛而創造出的自我。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探討陰影問題、為什麼必須揭示和找回我們完整的自我—我們真實的本質,以及為什麼必須要審視內心、檢驗我們生活的支撐點的原因。這裡隱藏的是真實自我的藍圖、模板和願景。
我對自己的陰影反省發生在青春期,那時我從一個笨手笨腳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我當時正處於適應期,感到困惑而孤獨。從身為朋友、女友到作為姐妹和女兒,我對自己的很多東西都有不安全感,但我努力讓自己感覺良好。我努力想弄明白為什麼我對自己這么不滿意。頭腦中的聲音好像要把我壓倒—雖然那時候我只有12歲—我的頭腦中充滿了陰暗的念頭和消極的回應:“你為什麼那么說”、“別犯傻了,他才不會喜歡你呢”、“你這個白痴”、“別站那么直,別人會嫉妒你的”等等。我覺得聆聽頭腦中的這些聲音很奇怪、很困惑,因為它們前一分鐘還告訴我我是個被寵壞了的壞蛋,卻馬上又讓我堅信我比別人都好、都漂亮、都聰明、都有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