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干行》

《長干行》

《長干行》本詩描寫了一位少婦的愛情和離別的故事。抒寫了少婦對出外經商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現了少婦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全詩細膩婉轉,纏綿感人。細膩纏綿的描述筆法,配合著徐緩和諧的音節和形象化的語言,完整、創造性地刻畫了一幅生活圖景。詩中通過一連串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動,描寫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發展過程。

詩詞原文

《長干行》 長干行二首2
長干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來,繞床弄青
同居長乾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詞語解釋

《長干行》《長干行》
初覆額:指幼小時頭髮剛剛蓋著前額。
劇:遊戲
竹馬:以竹竿當馬騎。
床:庭院中的井床,即打水的轆轤架。
同居:同住在。
無嫌猜:沒有嫌疑猜忌之心。
始展眉:意謂情感在眉宇間顯露出來。
抱柱信:用《莊子·盜拓》記尾生等候相約女子不來,堅守信約,抱橋柱被水淹死典。
灩澦堆:瞿塘峽口的一塊巨大礁石。
行跡:指丈夫出門時留下的足跡。
蝴蝶黃:據說春天多彩蝶,秋天多黃蝶。
感此:指有感於蝴蝶雙飛。
坐:因。
早晚:何時。
書:
不道遠:不說遠,即不辭遠的意思。
長風沙:地名,距金陵七百里,水勢湍險

詩文譯文

《長干行》《長干行》
譯文一:
我的頭髮剛剛蓋過額頭,在門前折花做遊戲。你騎著竹馬過來,把弄著青梅,繞著床相互追逐。我們同在長乾里居住,兩個人從小都沒什麼猜忌。十四歲時嫁給你作妻子,害羞得沒有露出過笑臉。低著頭對著牆壁的暗處,一再呼喚也不敢回頭。十五歲才舒展眉頭,願意永遠和你在一起。常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會走上望夫台。十六歲時你離家遠行,要去瞿塘峽灩澦堆。五月水漲時,灩澦堆不可相觸,兩岸猿猴的啼叫聲傳到天上。門前是你離家時徘徊的足跡,漸漸地長滿了綠苔。綠苔太厚,不好清掃,樹葉飄落,秋天早早來到。八月里,黃色的蝴碟飛舞,雙雙飛到西園草地上。看到這種情景我很傷心,因而憂愁容顏衰老。無論什麼時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請預先把家書捎給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遙遠,一直走到長風沙。

譯文二:
記得我劉海初蓋前額的時候,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門前嬉戲。郎君總是跨著竹竿當馬騎來,手持青梅繞著交椅爭奪緊追。長期來我倆一起住在長乾里,咱倆天真無邪相互從不猜疑。十四歲那年作了你結髮妻子,成婚時羞得我不敢把臉抬起。自己低頭面向昏暗的牆角落,任你千呼萬喚我也不把頭回。十五歲才高興地笑開了雙眉,誓與你白頭偕老到化為塵灰。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我就怎么也不會登上望夫台。十六歲那年你離我出外遠去,要經過瞿塘峽可怕的灩堆。五月水漲灩難辨擔心觸礁,猿猴在兩岸山頭嘶鳴更悲悽。門前那些你緩步離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個個都長滿青苔。苔蘚長得太厚怎么也掃不了,秋風早到落葉紛紛把它覆蓋。八月秋高粉黃蝴蝶多么輕狂,雙雙飛過西園在草叢中戲愛。此情此景怎不叫我傷心痛絕,終日憂愁太甚紅顏自然早衰。遲早有一天你若離開了三巴,應該寫封信報告我寄到家來。為了迎接你我不說路途遙遠,哪怕趕到長風沙要走七百里!

寫作手法

《長干行》《長干行》
這是一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 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提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為讀者塑了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 “十四為君婦”四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 “十五始展眉”四句,寫婚後的熱戀和恩愛,山盟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並為之擔心受怕,纏綿悱惻,深沉無限。“門前遲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後四句,寫寄語親人,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 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無邪情誼的佳語。

作者介紹

《長干行》 大詩人:李白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調張籍》 )。有 《李太白集》

藝術特色

《長干行》《長干行》
李白的這首《長於行》在藝術上是非常成功的。它對商婦的各個生活階段,通過生動具體的生活側面的描繪,在我們面前展開了一副副鮮明動在的畫面。它的不少細節描寫是很突出而富於藝術效果的。如“妾發初覆額”以下幾句,寫男女兒童天真無邪的遊戲動作,活潑可愛。“青梅竹馬”成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語。又如“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寫女子初結婚時的羞怯,非常細膩真切。詩人注意到表現女子不同階段心理狀態的變化,而沒有作簡單化的處理。再如“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八月胡蝶黃,雙飛西園草”,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展示了思婦內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動,深刻動人。這裡不妨拿李白另一首也是寫思婦之情的《江夏行》來作一比較。《江夏行》也是佳篇,但其中除了“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這樣的句子寫得較動人外,大多是直接的一般的感情抒發,缺乏鮮明的生活場景和生動的細節描繪。如“令人卻愁苦”,“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獨自多悲悽”,“對鏡便垂淚,逢人只欲啼”等等,顯得比較發露,給人的感覺比較率直平淡,感情的深度挖掘得不夠,難以使人反覆咀嚼體會。第三段“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也顯得議論氣息過重,比較概念化,不如,“八月胡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用比興手法描寫,顯得含蓄而耐人尋味。而且那種“悔作商人婦”的情緒在唐詩中也顯得一般,遠不如《長干行》中那種熾熱而專一的感情來得真切。

《長干行》的風格纏綿婉轉,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婦的愛情有熱烈奔放的特點,同時又是那樣地堅貞、持久、專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經商,並非奔赴疆場,吉凶難卜;因此,她雖也為丈夫的安危擔心,但並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慟。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蠶吐絲,綿綿不絕。這些內在的因素,決定了作品風格的深沉柔婉。我們拿作者的《北風行》來比較一下就更清楚了。《北風行》具有急風暴雨般的格調,因為它表現的是幽州思婦悼念戰死丈夫的極度的悲戚。《長干行》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卻細緻入微,語言含蓄精煉。“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胡蝶黃,雙飛西園草。”這些詩句包孕著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又具有柔和流麗的音樂美。朗讀時自然能感受到一種聲情搖曳的藝術力量,體會到那種柔婉的藝術風格。

《長干行》《長干行》
《長干行》還很好地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比如寫新婚的羞怯,便說“千喚不一回”;寫愛情的堅貞,便說“願同塵與灰”;寫離別的長久,便說“苔深不能掃”;寫盼望的殷切,便說“直至長風沙”。這些語句有力地表現了思婦熱烈而深沉的感情,給人深刻的印象。全詩都用女子自述的口吻,這些誇張語句都符合她的感情和性格。例如“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既充分表現了思婦此時此刻的急切心情,也與她商人婦的身份相合;如果這話出於一個從來足不出戶的婦女之口,就會顯得不夠真實了。

《長干行》在藝術上明顯地受到古樂府詩歌的影響。前面按年齡序數寫少婦的生活歷程,使人想起《孔雀東南飛》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大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一段。但《孔雀東南飛》一句寫一歲的事,只是作為全篇一個比較簡略的引子;《長干行》卻是有具體生活場景,有血有肉,構成了全篇的重要組成部分。後面通過描寫節序變換來刻劃女子懷人的深長愁思,則是學習南朝樂府《西洲曲》。在風格的柔婉、音節的流美方面,《長干行》後半篇與《西洲曲》很相象。我們錄《西洲曲》的一節於下,以資比較: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然而《長干行》並不是機械地模仿。它描繪的生活圖景是嶄新的;商婦的情感寫得較為豐富而有變化,也不同於《西洲曲》的單純。它們各擅勝場,都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藝術珍品。

中國古典詩歌,從《詩經》以來,一向有反映婦女生活的傳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婦女們受著沉重的壓迫。在愛情和婚姻方面,她們往往遭到被玩弄、被欺凌的痛苦。因此,她們特別,強烈地企求著純真專一的愛。漢樂府古辭《白頭吟》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感嘆,《孔雀東南飛》和南朝樂府《華山畿》中青年男女在死後終於結合的浪漫主義描寫,都體現了這種理想和追求。封建社會中男子常因服役、宦遊、經商等緣故離鄉背井,妻子只得獨守空閨,受著離別之苦,這也是較普遍的社會現象。因此在反映婦女生活的詩篇中,表現思婦之情的相當地多。封建社會的詩人們,若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深切的同情給予被欺凌、被卑視的婦女,反映她們的正當的善良的願望,那就該得到應有的肯定。李白詩歌中有關婦女的篇什,大多數都表現了這種進步的傾向。《長干行》塑造了具有美好情操的青年婦女形象,體現了婦女們對於純真愛情的追求和渴望,藝術上又極完美,是比較突出的一篇,它無疑地也應該受到我們的珍視。

詩詞賞析

《長干行》《長干行》
這首詩通過一個女主人的口吻,寫她對經商在外的丈夫的懷戀。全篇通過人物的獨白,輔以景物相襯,把敘事、寫景、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詩的情調爽朗明快,真摯動人,且還帶點故事性。首六句著筆於雙方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童稚形象。“十四”兩句細緻刻劃了初嫁時的羞澀。“十五”四句顯出了婚後的親昵美滿、如膠似漆,又表達了妻子堅貞不渝的心愿。“十六”四句為丈夫遠行而日夜掛心,並寄以叮囑。“門前”八句,看到苔深葉落,蝴蝶雙飛,不禁為自己的青春而感觸,也更盼望丈夫早日歸來。末四句是全詩的歸宿:只要一接到預報回家的信,哪怕遠至七百里的有急流的長風沙,她也會去迎接。

《唐宋詩醇》云:“兒女子情事,直從胸臆間流出,縈迂回折,一往情深。嘗爰司空圖所云‘道不自器,與之圓方’,為深得委曲之妙,此篇庶幾近之。”紀昀亦曾云:“興象之妙不可言傳,此太白獨有千古處。”此類詩確為李白所擅長。且此詩又寫出了古代婦女真實的生活願望,亦是李詩中寫市民生活之作。

7.始展眉:意謂才懂得些人事,感情也在眉宇間顯現出來。

擴展閱讀

不朽丹神http://www.7kwx.com/0/49/
光明紀元http://www.7kwx.com/0/202/
獨裁之劍http://www.7kwx.com/0/146/
造神http://www.7kwx.com/0/195/
大聖傳http://www.7kwx.com/0/206/
武動乾坤http://www.7kwx.com/0/10/
天下梟雄http://www.7kwx.com/0/205/
明朝好丈夫http://www.7kwx.com/0/100/
八零後少林方丈http://www.7kwx.com/0/22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