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經絡穴點陣圖解》

《針灸經絡穴點陣圖解》

《針灸經絡穴點陣圖解》由中醫學專家編寫,著名畫家繪圖,在第1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是針灸、按摩、外治等醫療、教學、科研的工具書,適於醫學生、教學人員、臨床工作者、研究者及針灸、推拿愛好者學習使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針灸經絡穴點陣圖解》針灸經絡穴點陣圖解

·頁碼:224 頁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9106524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醫學專家編寫,著名畫家繪圖,在第1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共分6章,先行文字解說;再隨文插入相應圖表,包括針灸發展史略及針灸基本理論圖解,十四經穴、經外穴、微刺系統穴點陣圖解和總圖。十四經穴、經外穴、微刺系統(頭針、耳針)均為全圖與分解圖,以單色平塗法描繪。總圖6幅為8開立體透視彩圖,分別以皮膚、骨骼、內臟、肌肉、血管、神經為背景,以不同彩點與線段描繪十四經穴361名,經外穴82名。其中1幅描繪微刺系統的頭、耳、面、鼻、手、足、腕踝針的穴位。文字解說,除針灸發展史略及基本理論外,重點闡述了相應各腧穴的穴名、編號、取法、主治、針灸法等。第6章為常見病症處方例,供臨床套用參考。

特色

本圖解以WHO 《國際針灸標準穴名》、國家標準《經穴部位》、《耳穴部位》為依據,致力於腧穴的規範統一。針灸發展史略的圖片則經多方搜尋,不少圖片為我國早佚者,彌足珍貴。

讀者對象

本圖解具有攜帶方便、檢索容易、圖文相配、便於理解、一目了然等優點,是針灸、按摩、外治等醫療、教學、科研的工具書,適於醫學生、教學人員、臨床工作者、研究者及針灸、推拿愛好者學習使用。

作者簡介

靳士英,男,1927年生。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主任醫師。長春大學醫學院、廣州中醫學院畢業,從醫50餘載。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解放軍總後衛生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組組長、中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史雜誌》編委;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熱衷振興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潛心研究針灸、四診、雜病、草藥、醫史,發表論文百餘篇;主編有《新編中醫學概要》(全國科學大會獎)、《舌脈診法基礎與臨床研究》、《實用中醫外治法》等專著18部。在針灸方面,編有《針灸穴位掛圖》(全國科學大會獎)、《中華針灸經絡穴點陣圖》、《經絡穴位與針灸概要》、《實用頭針穴線掛圖》、《實用耳針穴位掛圖》等,主要致力於人體三維結構穴位解剖定位的研究。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醫學大百科全書》有關傳統醫學辭條的撰寫。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9項與中西醫結合貢獻獎。因醫教研卓有成績,曾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盤點與針灸相關的圖書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套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