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針灸經絡穴位

圖說針灸經絡穴位

《圖說針灸經絡穴位》是200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靳士英。該書主要講述了針灸、經絡和穴位的醫學知識。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 2009-01-01

版 次: 1

頁 數: 236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其它分類

內容簡介

《圖說針灸經絡穴位》撰著的目的在於方便使用,適於攜帶,隨時隨地可以檢索查閱;中英對照有利於在國內外推廣我國的針灸之學。在針灸學一日千里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在讀者厚愛督促下,在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指導下,作者用兩年余時間將《經絡穴位掛圖》加以修訂增補充實,增加相應的基礎與局部經穴圖解,並將人身經脈穴位總圖加以縮印,用中英兩種文字標註;同時在圖譜之後再加文字解說,編著成為《圖說針灸經絡穴位》一書。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圖解

1.全身體表與肌肉、骨骼解剖

圖1-1 全身體表與肌肉(前面觀)

圖1-2 全身體表與肌肉(背面觀)

圖1-3 全身體表與骨骼(正面觀)

圖1-4 全身體表與骨骼(背面觀)

2.骨度折量寸

圖2-1 人身骨度折量寸(正面觀)

圖2-2 人身骨度折量寸(背面觀)

圖2-3 人身骨度折量寸(側面觀)

3.十四經穴

圖3-1 手太陰肺經穴

圖3-2 手陽明大腸經穴

圖3-3 足陽明胃經穴

圖3-4 足太陰脾經穴

圖3-5 手少陰心經穴

圖3-6 手太陽小腸經穴

圖3-7 足太陽膀胱經穴

圖3-8 足少陰腎經穴

圖3-9 手闕陰心包經穴

圖3-10 手少陽三焦經穴

圖3-11 足少陰膽經穴

圖3-12 足闕陰肝經穴

圖3-13 督脈穴

圖3-14 任脈穴

4.十四經穴及經外穴的人體各部分布

圖4-1 頭頸部穴(正面觀)

圖4-2 頭頸部穴(背面觀)

圖4-3 頭頸部穴(側面觀)

圖4-4 頭頸部穴(正面觀,白人)

圖4-5 頭頸部穴(背面觀,白人)

圖4-6 頭頸部穴(側面觀,白人)

圖4-7 頭頸部穴(正面觀,黑人)

圖4-8 頭頸部穴(背面觀,黑人)

圖4-8 頭頸部穴(背面觀,黑人)

圖4-9 頭頸部穴(側面觀,黑人)

圖4-10 特殊部位穴

(1)眼周Periocular

(2)前頸部Anterior neck

(3)口鼻腔(矢狀面)Mouth and nose cavity(sagittal plane)

(4)舌腹面Ventral surface of tongue

(5)耳背Back of auricle

(6)頭頂Vertex

(7)腋窩Axillary fossa

(8)會陰Perineum

(9)足底Planta

圖4-11 軀幹和上臂部穴(正面觀)

圖4-12 軀幹和上臂部穴(背面觀)

圖4-13 軀幹和上臂部穴(側面觀)

圖4-14 前臂部穴(正面觀)

圖4-15 前臂部穴(背面觀)

圖4-16 前臂部穴(側面觀)

圖4-17 軀幹和大腿部穴(正面觀)

圖4-18 軀幹和大腿部穴(背面觀)

圖4-19 軀幹和大腿部穴(側面觀)

圖4-20 大腿部穴(正面觀)

圖4-21 大腿部穴(背面觀)

圖4-22 大腿部穴(側面觀)

圖4-23 小腿部(正面觀)

圖4-24 小腿部(背面觀)

圖4-25 小腿部(側面觀)

5.頭針穴線圖(國際標準)

圖5-1 頭針穴線(額區)

圖5-2 頭針穴線(頂區)

圖5-3 頭針穴線(頂顳區1)

圖5-4 頭針穴線(頂顳區2)

圖5-5 頭針穴線(枕區)

圖5-6 頭針穴線MS6、MS7、MS8、MS9、MS10、MS11和大腦功能區(側面觀)

圖5-7 頭針穴線MSl2、MSl3、MSl4和大腦功能區(背面觀)

圖5-8 進針角度正誤示意

圖5-9 頭皮的結構與層次

圖5-10 顱頂的神經和血管

圖5-11 大腦皮質重要中樞

(1)外側面觀lateral view

(2)內側面觀medial view

附錄.焦氏頭針刺激區

圖5-12 標定線示意(焦氏)

第二部分 解說

Ⅰ The Points of Fourteen Meridians

Ⅱ Extra Points

Ⅲ Micropuncture Syste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