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萃編》

《金石萃編》

《金石萃編》是中國清代金石學重要著作,《金石萃編》歷來被視為清代金石學集大成的著作。

《金石萃編》

正文

中國清代金石學重要著作。是一部以石刻文字為主兼收少量銅器磚瓦銘文的彙編。作者王昶(1724~1806),字德甫,號蘭泉,一號述庵,江蘇青浦(今上海市松江縣)人,乾隆進士,官至刑部右侍郎。一生著述很多。《金石萃編》書成於嘉慶十年(1805)。全書共160卷,所收資料達1500多種。石刻年代上自周秦,下迄宋、遼、金,突破了當時一般金石學著作只收到五代的舊例,提高了該書的資料價值。王氏曾遍訪各地金石碑刻,對當時新出土新發現的資料以及前人忽視的某些資料加意收集。如在兩漢碑刻部分不僅收錄了宋人《隸釋》和《隸續》等書中的全部漢碑資料,而且還收入了當時出土不久的漢曹全碑張遷碑以及東漢武梁祠、武氏石室等畫像與題榜等。在三國至宋、遼、金各卷中,不僅收入了著名的魏公卿將軍上尊號碑、吳天發神讖碑、梁瘞鶴銘、北魏龍門造像題記、張猛龍碑、唐昭陵諸碑等,還收入了唐乾寧四年 (897)賜錢鏐鐵券、五代後蜀毛詩石經、遼雲居寺石經記事碑以及南詔、大理石刻等。《金石萃編》的編纂體例完備,全書所收資料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每件銘文都註明原器物尺寸、出處等。晉以前銘刻文字多為篆書隸書,依照原文摹寫,並加以訓釋,以保存原貌。南北朝以後的銘文則以楷書寫定。凡碑陰、碑側以及碑後題識一一詳錄,收羅無遺。錄文之後附錄有關金石書及各家別集中的有關題跋論述,最後為作者按語,頗多精闢獨到之見。《金石萃編》的版本有嘉慶年間自刻本、經訓堂刻本等。目前最通行的是掃葉山房石印本以及北京中國書店影印本。

《金石萃編》《金石萃編》
《金石萃編》歷來被視為清代金石學集大成的著作。後世仿照其體例的金石書和為其作續、補的著作很多,除王氏《金石萃編未刻稿》三卷,收元碑80種外,還有黃本驥《金石萃編補目》三卷,方履籛《金石萃編補正》四卷,王言《金石萃編補略》二卷,陸耀遹《金石續編》二十一卷,陸心源《金石續編》二百卷,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一百三十卷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