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學》

《重慶醫學》

《重慶醫學》雜誌現為半月刊,出版號:ISSN1671-8348,CN50-1097/R,郵發代號:國內78-27,國外6334SM。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基本信息

期刊信息

刊名:重慶醫學ChongqingMedicine
主辦:中華醫學會重慶分會;重慶市醫學情報研究所
出版地:重慶市
開本:大16開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重慶醫學
曾用刊名:重慶新醫藥學&重慶醫藥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
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美國CA收錄期刊

本刊欄目

述評,論著,專題,臨床研究,調查報告,經驗交流,綜述,醫療衛生管理,醫學教育,臨床護理,基層園地,短篇及病例報導等。

來稿要求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必要時應作統計學處理。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儘量不用縮略語。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英文文題含義應一致。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變動。作者單位名稱(寫出所在科室)及郵政編碼列在作者姓名後面。如多位作者之間用“,”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並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分開。文稿的通訊作者非第一作者時,應說明;通訊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如需註明協作組成員,請列於文末參考文獻前。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請在摘要前註明聯繫電話和電子信箱。
4.摘要:論著、臨床研究、調查報告欄目須附中、英文摘要。經驗交流須附中文摘要,其他欄目本刊不保留摘要。中文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4個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
5.關鍵字:在中、英文摘要之後附上2~5個關鍵字,綜述欄目亦須附2~5個關鍵字。關鍵字應儘量使用最新版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醫學主題詞表》中所列的詞,且必須用全稱。
6.部分欄目字數要求:論著、臨床研究、調查報告、綜述欄目的論文正文字數不低於4000字,經驗交流類在3000字以內,短篇及病例報告以1000字以內為宜。
7.表和圖:分別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連續編碼,並按先見文後見表(圖)的原則排列。每幅表(圖)均應冠有表(圖)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於表(圖)下方的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表(圖)中所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採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要求同一指標的數據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照片圖最好予掃描處理,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掃描圖上請標上需標註的符號(包括箭頭)。
8.來稿須付稿件處理費50元。稿件確認刊載後,需按通知數額支付版面費。
9.退稿:未採用的文稿作退稿處理。但請自留底稿,以防丟失。5個月內未收到本刊通知者可另投,投寄他刊前請用電話、手機簡訊或來信通知本刊。

期刊簡介

《重慶醫學》雜誌是經上級機關批准正式出版的、通過全國各地郵局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科技期刊,現為大16開本。本刊自1972年創刊以來,已發行至全國城鄉,並與英、美、日、俄等國的30多種刊物建立了交換關係,這種關係一直保持至今。

《重慶醫學》被評為國家科委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萬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為我國醫學科技期刊的核心期刊之一。
 

本刊辟有:專家論壇、論著、最新研究動態摘要、經驗交流、專題講座、綜述、基層園地、調查報告、藥物與臨床、醫院管理、短篇報導、病例討論、病例報導等欄目。

本刊在國外已進入美國《化學文摘》(CA)、波蘭《哥白尼索引》(IC)、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IPD)資料庫。

《重慶醫學》雜誌從2009年起採用同數期刊OA系統,實行網上線上投稿、審稿、編輯等稿件處理工作。線上投稿網址:cqyx.jourserv.com,從網上註冊投稿後,你會收到系統的自動回復,並請按提示下載論文授權書,簽名後郵回編輯部。(註:現新舊系統交接期,原《重慶醫學》雜誌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仍可用。)

地址:重慶市長江一路30號廣璐大廈4樓

改旬刊

為進一步擴大《重慶醫學》雜誌的學術影響力,加快稿件周轉期,更好地滿足廣大讀、作者需要,經重慶市衛生局、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同意,從2011年起,《重慶醫學》雜誌由現在的半月刊改為旬刊,頁碼定為104頁,分別在每月的10日、20日、30日出版。調整後,《重慶醫學》辦刊宗旨、辦刊方針、主管和主辦單位保持不變。
《重慶醫學》改為旬刊後,上、中、下三旬刊每期內容分別以大內科、大外科、綜合稿件為主。

專家介紹

劉昌孝院士劉昌孝院士

劉昌孝院士

1942年5月生於湖南省永興縣,196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現北京大學藥學院)。現任天津藥物研究院新藥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天津藥代動力學與藥效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天津藥物研究院名譽院長和學術委員會主任、英文版中草藥雜誌和腫瘤學研究雜誌副主任、納米生物技術與工程雜誌編委。曾任國家新藥研究開發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GLP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新藥評審委員、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及其所屬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主任、數學藥理和醫藥工業專業會委員,現任天津藥理學會理事長、天津藥學會理事長、《亞洲藥物代謝動力學與藥物動力學雜誌》(英文版)學術主編、《重慶醫學》雜誌顧問以及《藥學學報》等10家國家級學術刊物的編委。現擔任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院長和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納米醫藥生物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還被聘為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瀋陽藥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和天津中醫學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等。
劉昌孝院士從事藥物動力學研究40年,是我國藥代動力學的學科帶頭人之一。於1968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藥物動力學實驗室,1975年第一個將該學科用於新藥評價和鑑定,1980年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藥代動力學專著。20世紀70年代將該學科用於治療血吸蟲病新藥研究,提出低劑量短療程治療方案,產生了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2003年創建了天津藥代動力學與藥效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同年在國內倡導開展代謝組學研究,特別是中藥的代謝組學研究。1985年以來,承擔過25項國家科技攻關、國家新藥基金、863、973等重大研究課題。參與起草國家藥物安全性評價管理規範(GLP)及其實施細則和驗收指南。首次報導小檗胺的升白作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20多篇,出版中英文專著15本。獲得27項次國家部省級和國際學術成果獎勵。2000年獲得首次香港紫荊花醫學成就獎和醫學創新獎。1992年獲得國務院政府津貼,曾被評為省市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和全國勞動模範。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作雲教授

男,1939.3生,內科學心血管專業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研究和臨床工作,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冠心病細胞生物力學與生物流變學有較深的造詣。是該領域全國知名的學術帶頭人之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編《臨床細胞流變學》、副主編《血液流變學基礎與臨床》、參編專著14部。在國家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132篇。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生物力學與生物流變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分子心臟病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重慶市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華物理學與康複雜志》編委、《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副主編。獲全軍和省科技進步獎11項,其中貳等獎5項(第一署名2項,第二署名1項),叄等獎6項(第一署名5項,第二署名1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項目中子課題1項,指導本人的博士研究生,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國家計委子課題1項;重慶市科委2項;第三軍醫大學校管課題3項。主要從事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徵(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發病機理與最佳治療方案及高血壓發病機理與靶器官保護的綜合治療的研究。學術任職: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生物力學與生物流變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分子心臟病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重慶市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華物理學與康複雜志》等16種雜誌編委、《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副主編。學術任職:現任中國分子心臟病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科技獎和中華醫學青年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生物力學與生物流變學專委會副主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審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微循環學會理事;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康復醫學專委會委員;解放軍微循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首屆和第二屆心血管內科專委會副主任;重慶市第一屆藥品審評審員會委員;重慶市分子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市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全軍院校育才金獎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專業特長: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徵(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發病機理與最佳治療方案的研究。高血壓發病機理與靶器官保護的綜合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理與防治。
學術成就:主編《臨床細胞流變學》、副主編《血液流變學基礎與臨床》、參編專著14部。在國家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132篇。

醫學雜誌大全(十三)

醫學雜誌(medical periodicals)是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醫學雜誌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註:詞條中不要添加雜誌的電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