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研究》

《中醫臨床研究》

《中醫臨床研究》雜誌,面向臨床、普及實用,匯總中西醫臨床經驗,報導國內外中西醫臨床研究成果。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中醫臨床研究》雜誌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期刊;大16開本,148頁,定價15元/冊(全年定價360元/年)。國家級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臨床醫學核心期刊。

辦刊宗旨

中國特色和中西醫並重是中醫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弘揚我國民族中醫藥傳統,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框架,面向臨床,面向普及實用,匯總中西醫臨床經驗,報導國內外中西醫臨床研究成果,促進中西醫臨床學術交流,為中醫現代化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學術研究平台,充分利用廣泛的專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科學組織和出版醫藥衛生知識和相關信息,為醫藥衛生行業和醫藥衛生工作者提供交流與探索的園地,成為具有現實性和實用性的知識平台,並為構建具有中國醫療保健模式,探索現代醫學發展作出貢獻。

組稿理念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為中國醫療保健模式的豐富和完善提供了破解中西醫壁壘的契機。醫療保健不僅僅是生命科學,更重要的是一門管理和人文科學。醫易同源和食藥同源從精神文明層次和臨床營養學層次揭示了“天人合一”和“以人為本”的重要性。“醫則調身,易則調神”,從“形神合一”層次闡述了現代醫療保健模式的基本框架。人文、管理、醫療、養生是中醫內涵的現代理念。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有太多的未解之謎,依靠中西醫各學術流派的共同努力,“中西匯通,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林改錯”將為中國醫療臨床研究提供有益的學術借鑑和經驗。中西醫並重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大政方針。歡迎有志於中西醫學的各類醫教研院所和醫藥廠家開展多樣性學術探討和專題研究,對組稿和優秀的編創人員,將被聘為《中醫臨床研究》特邀編輯以至專欄主編和責任編輯並頒發相應證書,以推動具有中國特色和中西醫並重的新時期醫療保健模式的豐富和完善。理念決定未來,論文數量決定學術的繁榮,而理念即方向決定盛衰。速度和數量,理念和方向,理念是擺在第一位的。中國特色和中西醫並重是中醫特色的基本內涵,臨床研究是豐富和完善醫療保健模式的學術支撐和創新平台。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是壯大中西醫人才隊伍的素質教育,“不為良相,必為良醫”和大醫精誠則從人文和管理學層次闡述了醫療保健管理的重要性。歡迎組編各類各級臨床醫療管理類稿件。醫療保健和臨床營養及管理醫學是構成現代醫療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理念和健康自控失衡及意識形態是生命健康的主要致病因素,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是意識形態的形成基礎,臨床醫學、辨證醫學、生態醫學、人文醫學,管理醫學以及營養醫學等構成“形神合一”的整體醫療模式的主體框架。“醫療保健”實際上自始至終都呈現著管理醫學的拓展和完善。不明《易》者,不以為相,不懂《易》者,不以言醫。醫者,易也。醫則調身,易則調神,可見人文理念和管理思維在醫療保健中的重要地位。對中醫“精氣神”理念和“主宰者理”的重視,是豐富和完善現代醫療保健管理和養生模式的關鍵和必然趨勢。

解放思想,百家爭鳴,各家學術和多種學術流派並存,以《中西匯通》為拓展方向,開展以病證為基本突破點,對專證專病及各種疑難雜病和研究課題為重點,歡迎各類科教研人員及碩博研究生組稿並進行專題研究。中醫主流觀點和非主流觀點並存,學院派和民間派共存,將成為繁榮醫療保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基層臨床醫療、醫技、護理、衛生防疫、營養保健人員在臨床實踐中的探索和經驗總結,並在普及和實用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推廣。醫易同源、藥食同源、醫療保健合一是拓展臨床療效及人類養生的不二法則。

主要欄目

中西醫學、現代醫學、經典論著、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病例報告、文獻綜述、技術革新、護理經驗、證病辨治、中醫中藥、專科研究、管理醫學、人文醫學、養生保健、亞健康、治未病、實驗研究、名醫名方、綜述、醫藥配方、刊中報、醫學論壇、熱點述評等欄目。

稿件範圍

面對臨床醫學及相關學科,以投稿為主,約稿、文摘、綜述為輔,面向醫學教研基礎及臨床各科,及時對相關領域的醫學進步及科技創新進行綜述,重視期刊信息的學術更新及超前導向作用。

投稿須知

(電子郵件投稿):
1、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自負。
2、來稿首頁請註明:題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學歷、技術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繫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電話和E-mail,並標明正文字數、表數及圖數。
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註於標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並附基金證書及複印件。
4、本刊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時間內發表。
5、本刊對來稿認真負責,處理及時。
6、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
7、來稿一經錄用,即表示作者同意文稿的專有使用權歸《中醫臨床研究》所有。《中醫臨床研究》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網路版)和紙版等其他方式刊發,未經本刊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出刊後每篇文章贈作者1-2冊樣刊。
論文格式:
8、文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練,用字規範。論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每版可排2400字元(計空格)。
9、標題:力求簡明,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10、作者:作者姓名在標題下依次排列;單位按照所在省市縣、單位全稱、具體科室、郵政編碼的順序列於標題下方。
11、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均為500字(詞)以內。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列出主要數據)、結論4部分。
12、關鍵字:論著需分別在中、英文摘要後標引2~5箇中、英文關鍵字。關鍵字之間用“;”分隔,每個英文關鍵字首字母大寫。
13、醫學名詞和藥物名稱:醫學名詞應使用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名詞。中西藥物名稱應使用化學工業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14、縮略語:文中儘量少用,必須使用時於首次出現處先列出其全稱,然後括弧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後兩者間用“,”分開。
15、計量單位:執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
16、圖片和表格: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題或表題,說明性的內容應置於圖表下方注釋中,說明文字應簡短,不應超過50字,病理照片要求註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數。按照三橫線(頂線、表頭線、底線)表模式制表,表內同一指標數據保留相同的有效位數。所有的圖表在文中相應部分應提及。
17、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弧在段末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後順序列於文末。

醫學雜誌大全(十三)

醫學雜誌(medical periodicals)是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醫學雜誌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註:詞條中不要添加雜誌的電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