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的故事發生在華都歌舞廳,兩個惡俗的夜總會主持人,介紹說久未露面的相聲大師將重返舞台,但結果找不到大師,只好自己冒充。於是時光倒流,回到相聲盛行的年代。一共五個段子,展示不同時代的相聲,而每一個段子都和失去有關:傳統的失去,文化的失去,記憶的失去……當時一下子轟動台灣,外行覺得非常好笑,內行覺得是一種對於文化的評論。這是台灣將近20年來最有名的一個戲,85年演出後一演再演,創了當年的演出紀錄。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的故事發生在華都歌舞廳,兩個惡俗的夜總會主持人,介紹說久未露面的相聲大師將重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返舞台,但結果找不到大師,只好自己冒充。於是時光倒流,回到相聲盛行的年代。一共五個段子,展示不同時代的相聲,而每一個段子都和失去有關:傳統的失去,文化的失去,記憶的失去……當時一下子轟動台灣,外行覺得非常好笑,內行覺得是一種對於文化的評論。這是台灣將近20年來最有名的一個戲,比《暗戀桃花源》還有名。85年演出後一演再演,創了當年的演出紀錄。錄音帶出了100萬套,還不算盜版。對於只有2000萬人口的台灣來說,可想有多么普及。所以會有年輕人看到我就能背一大段給我聽,很多人都是聽這個長大的。93年到香港還有美國新加坡演出,從來都是場場爆滿。

 

主要人員

【導演】:賴聲川(圖)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賴聲川

 賴聲川(blog),1954年生於美國華盛頓,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博士,現任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及駐校藝術家、“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他29歲開始劇場創作,至今編導舞台劇27部(包括轟動亞洲的七小時史詩《如夢之夢》)、電影兩部(包括享譽國際的《暗戀桃花源(blog)》)、電視影集300集(包括家喻戶曉的《我們一家都是人》),另有劇場導演作品22部(包括莫扎特(聽歌)歌劇三部)等。

賴聲川先後開創台灣舞台劇市場、劇場影音市場(從《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開始)、即興時事電視市場(《我們一家都是人》)等,被全球媒體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曾兩度榮獲台灣“文藝獎”。他在內地的客群也非常廣,除傳統的戲劇、電影及文藝愛好者對他熟知之外,許多知識份子也將他作為關注的對象。被譽為“台北劇場最閃亮的一顆星。

【主演】李立群(舜天嘯)/馮翊綱(王地寶)

相關作品

話劇

1. 《落腳聲?古厝中的貝克特》(劇作家貝克特;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88)
2. 《海鷗》(劇作家契訶夫;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90)
3. 《面試》(劇作家范?義大利;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91)
4. 《一夫二主》(劇作家高多尼;“表演工作坊”演出,1995)
5. 《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劇作家庫許納;“表演工作坊”演出,1996)
6. 《靈戲》(劇作家郭寶昆;新加坡實踐話劇團演出,1998)
7.《亂民全講》(賴聲川和丁乃竺編劇,導演: 賴聲川 / 丁乃箏,“表演工作坊”演出,2001)

劇場(舞台設計)

1. 《摘星》(蘭陵劇坊演出、1984)
2. 《先生,開個門!》(“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1998)
3. 《絕不付帳!》(“表演工作坊”演出,1998)
4. 《十三角關係》(“表演工作坊”演出,1999)
5. 《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2000)

電影(編劇與導演)

1. 《暗戀桃花源》(1992)
2. 《飛俠阿達》(1994)

電視(編劇與導演)

1. 《我們一家都是人》(1995-97, 共244集)

出版

1.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台北:皇冠,1986。
2. 《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1986。
3. 《圓環物語》。台北:皇冠,1987。
4. 《今之昔》(品特二出劇本之翻譯)。台北:皇冠,1987。
4. 《西遊記》。台北:皇冠,1988。
5. 《回頭是彼岸》。台北:皇冠,1989。
6. The Peach Blossom Land. 英文版,收於Oxford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
y Chinese Drama. Trans. Martha Cheu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7. 《賴聲川:劇場》四冊。台北:元尊,1999。
8. 《僧侶與哲學家》(翻譯)。台北:先覺,1999。

學術出版

1. “Mysticism and Noh in O’Neill.” Theater Journal. Vol. 35, No. 1(March 1983).
2. “Pieces of Thought, Fragments of Myth: The Orient in Strindberg’s
Dream Plays.” Chung-Wai Literary. Vol. 13, No. 6 (Nov. 1984).
3. “The Noh Plays of Samuel Beckett.” 《藝術評論》, Vol. 1, Nov. 19
89, Taipei.
4. “Specifying the Universal.” The Drama Review. Vol. 38, No. 2, T14
2 (Summer 1994).

其他為演出之中文翻譯

1. 貝克特:《戲》(1988)
2. 貝克特:《無言劇二》(1988)
3. 貝克特:《來去》(1988)
4. 貝克特:《俄亥俄即興》(1988)
5. 貝克特:《落腳聲》(1988)
6. 貝克特:《什麼哪裡》(1988)
7. 契訶夫:《海鷗》(1990)
8. 范?義大利:《面試》(1991)
9. 艾克鵬:《廚房鬧劇》(1992)
10. 高多尼:《一夫二主》(1995)
11. 達利歐?弗:《意外死亡(非常意外!)》
12. 庫許納:《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1996)
13. 達利歐?弗:《絕不付帳!》(1998)

有聲出版品

1.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飛碟,1985)
2.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飛碟,1989)
3. 《台灣怪譚》(飛碟,1991)
4.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新版、飛碟,1993)
5.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豐華,1997)

影像出版品

1.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群聲,1994) 2. 《台灣怪譚》(飛碟,1994)
3.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新版、飛碟,1994) 4. 《回頭是彼岸》(群聲,1994)
5. 《紅色的天空》(群聲,1995) 6. 《一夫二主》(群聲,1996)
7.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群聲,1998) 8. 《我和我和他和他》(群聲,1999)
9. 《暗戀桃花源》(群聲,2000)

相關視頻

相關資料

http://ent.sina.com.cn/j/2007-09-09/15201708703.s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xMjY1Mjg=.html

盤點台灣相聲段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