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小說]

《遙望》[小說]
《遙望》[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當塞古拉的故事一層層展開,情節越來越細微,這是否映射著敘述者安娜那個無法真正離開的過往?過去與現在交錯,空間與時間碰撞,關於激情,關於失去,關於愛和記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加利福尼亞北部的農場裡生活著一位父親和女兒安娜、養女克萊爾和養子庫珀。安娜和庫珀在山上木屋裡的情事被父親發現。庫珀離開農場後成了西部的賭場牌手,多年後,他遇到了克萊爾。安娜也離開了農場,後來到了法國鄉村,研究已故作家塞古拉的生平,而庫珀、克萊爾和安娜的故事成了一個謎。

作者簡介

麥可·翁達傑(MichaelOndaatje),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斯里蘭卡,十一歲時隨母親移居英國,十九歲移居加拿大。他出版過五本小說、一本回憶錄、一本關於電影的非虛構作品和幾部詩集。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小說《英國病人》(TheEnglishPatrent)榮獲布克獎,後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二〇〇年出版的小說《菩薩凝視的島嶼》(Anll’sGhost)獲吉爾獎和美第奇獎。二〇〇七年出版小說《遙望》(D1visadero),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媒體評論

每當翁達傑出新書,我的生活總是因此而停止。我一拿到《遙望》就開始讀,一連幾個晚上都被翁達傑這部迄今最好的小說所吸引。樸素的故事宛若神話般迷人。強烈鮮明的意象,熾烈機智的文筆,對最狂暴、最毀滅性的人生經歷的冷靜探索,在在顯示了作者傑出的才華。沒有人把激情、時間和記憶、暴力——這些構成翁達傑以往小說的主題——書寫得如此撼動人心。而《遙望》具備一種更強大的氣勢,一種源自克制的緊湊感。經過高度濃縮、簡練但充滿戲劇性的章節,拼湊出一幅典雅深邃的鑲嵌畫,哀婉寧靜,惟有最優秀的作家才能達到如此境界。
——普利茲小說獎得主裘帕·拉希莉
感人至深,激發讀者發掘過去與現在之間微妙卻具爆炸性的聯繫。誘惑魅人的行文、堂吉訶德式的人物、複雜紛亂的心理,《遙望》展現了翁達傑標誌性的小說特色。
——《出版人周刊》
閱讀《遙望》時,投入越多,得到的越多。翁達傑是一位極其敏銳的作家。
——《紐約時報》
複雜精細,引人入勝。當代小說很少有像翁達傑的作品那樣,給人豐富的感官體驗,讓人沉醉其中。
——《紐約書評》

目錄

第一部
安娜、克萊爾和庫珀
第二部
馬車上的一家人
第三部
德繆的家
譯後記

精彩書摘

她怡然自得地住在樸素的鄉間小屋,帶著漫無目的的好奇心,像開始一段全新的人生。她陶醉於在筆記本上寫字和塗鴉的過程,雖然有的內容與研究無關。有時,從桌旁敞開的門外傳來鳥兒的啼囀,只要啼聲清晰,她會試圖把聲音記在紙上。翻閱這些心不在焉時做的筆記,裡面有一系列鶯歌燕語、野薊和Q夫婦那輛雷諾車的素描。
彈吉他的男人回頭看她。為了表示友好,安娜上前與他打招呼。當她走近時,男人只顧盯著她踏過的那片參差不齊的草地。你好。對不起。她走來,似乎只是為了打斷他,說聲抱歉。不過有一點,她完全不覺有危險,倒不是因為男人手裡拿的是吉他不是武器,而是因為他的神色,好像剛從音樂的避難所被安娜強行拉回現實。距他還剩最後幾碼,她覺得剛才一路上肯定也聽見了他的彈奏,一種下意識的哼唱和撥弄,形成節奏與旋律——難怪在女人的歌聲里聽不出曲調,因為其實是她在為這個男人伴唱。於是,聽到的一切,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她腦海中重演。他才是把她吸引到這片空地來的那個人。
那是把破舊的吉他。靠近後,她看到男人手上被蟲叮咬後留下的疤痕。遠看整齊儼然的上衣,皺巴巴的,袖口沾著泥,馬甲上缺了扣子。雙手因彈吉他彈得太多,磨起層層老繭。
她朝女人離開的方向望去,樹蔭下停著一輛大篷車。
一個多星期前,初到德繆的第二晚,安娜與朋友布蘭卡就站在林中這同一片空地上。草坪像個扁平的容器,盛滿月光。她穿著一條無袖連衣裙,做了個側手翻,拔起一些金雀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