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紅蘿蔔》

《透明的紅蘿蔔》

《透明的紅蘿蔔》是莫言的成名作,在恩師著名作家徐懷中的啟發指導下創作,具有自傳色彩,1985年在《中國作家》第二期發表的中篇小說。後來他以這篇小說命名了一部作品集,這裡指中篇小說本身。

基本信息

簡介

《透明的紅蘿蔔》透明的紅蘿蔔

《透明的紅蘿蔔》描述了主人公黑孩受到後娘殘酷的虐待,過早地背上了生活的重負,和大人一樣參加勞動掙工分,還要承受某些人的羞辱和痛打,堅忍地活在苦痛的現實中。

作品寫出了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寫出了外在世界生活中的人和事在一個孩子心中的折射,寫出了一個孩子的心態。在他孤獨的內心中,各種感覺異常敏銳。

作者簡介

莫言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6年3月5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大欄鄉一個農民家庭。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別人家討餃子。經濟上的貧困和政治上的歧視給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慘痛記憶,父親過於嚴厲的約束也使他備受壓抑。這種心理特徵直接影響了他後來的小說創作。

1976年8月參加解放軍來到渤海邊上,站崗之餘依舊餵豬、種菜。1979年秋調至解放軍總參謀部,歷任保密員、政治教員、宣傳幹事。1981年開始小說創作,發表處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1985年發表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引起文壇注意。1986年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反響強烈,被讀者推選為《人民文學》1986年 “我最喜愛的作品”第一名。之後有多部小說引起巨大反響。 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寫作背景

小說在莫言的恩師著名作家徐懷中的啟發指導下創作的。 小說寫於1985年,起源於夢境。1985年的文壇呈現出元化、個性化的趨勢。莫言寫此文時正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他試圖用一種神秘色彩、虛幻色彩,和一點感傷的氣息來寫“文化大革命”期間的農村生活,寫出農村的貧窮苦難以及貧窮苦難中的一點歡樂。

主人公

黑孩

黑孩,一個始終瀰漫著神秘主義色彩的小孩,會動的耳朵,靈敏的嗅覺與聽力,一個像某種動物一般有山野的靈性的孩子,受傷了往傷口上撒泥土,在他後娘虐他的時候就學會的自我安撫,他對苦難有難以想像的承受能力,他的生命力像永遠也拉不斷的皮筋。一個有著奇特視角的孩子,把心保留在自己的世界裡,用自己的目光觀察成人世界並將自己的感知加以放大,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人們揭示真實的世界。這樣的一個孩子,便是有點哀傷、有些神秘主義的《透明的紅蘿蔔》的主人公。

黑孩從一出場就被定位為弱者,他才十歲左右而且相比同齡的小孩又矮又小,“頭很大,脖子細長,挑著這樣一個大腦袋顯得隨時有壓折的危險”。在初冬的時節,身上還只穿著他闖關東的父親留下的一條污漬斑斑的大褲衩。那數得出肋巴骨的雞胸脯,脊背上、腿上閃亮的傷疤,說明他受到後娘怎樣殘酷的虐待。他過早地背上了生活的重負,和大人一樣參加勞動掙工分,還要承受某些人的羞辱和痛打。他拉著那樣大一個風匣,瘦身子吃力地前傾後仰,“左胸脯的肋條縫中,他的心臟像只小耗子一樣可憐巴巴地跳動著”。

原型

《透明的紅蘿蔔》《透明的紅蘿蔔》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演講中說:“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親身經歷,譬如《透明的紅蘿蔔》中那個自始至終一言不發的孩子。很多朋友說《透明的紅蘿蔔》是我最好的小說,對此我不反駁,也不認同。但我認為《透明的紅蘿蔔》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徵性、最意味深長的一部。那個渾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說的靈魂。”

莫言說過:“一個作家一輩子可能寫出幾十本書,可能塑造出幾百個人物,但幾十本書只不過是一本書的種種翻版,幾百個人物只不過是一個人物的種種化身。這幾十本書合成的一本書就是作家的自傳,這幾百個人物合成的一個人物就是作家的自我。”

莫言還說過:“如果硬要我從自己的書里抽出一個這樣的人物,那么,這個人物就是我在《透明的紅蘿蔔》里寫的那個沒有姓名的黑孩子。”莫言通過黑孩來訴說他少年時代吃過的苦,生活環境的寂寞荒涼,無人理睬卻又耽於幻想的那一段時光。因此透過黑孩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莫言,理解莫言作品的內涵。

解讀

對母親的依戀

莫言曾說過,一個人無論寫了多少作品,他的作品都是對童年的記憶,他所有的作品就是一個個人的自傳。因此童年記憶在作家的創作中是很重要的。黑孩的身上有著莫言童年的印記,一定程度上,黑孩是童年莫言的一個象徵,莫言通過黑孩的眼睛描寫那個特殊的時代以及在那個特殊時代生活下的人們。

在文中,黑孩最為在意的人是菊子,因為菊子是第一個讓他感到溫暖的人,黑孩應該是把菊子做為一個母親的象徵的,但由於現實生活中後母對他的虐待,又讓他對母親這一概念產生了懷疑,所以他對菊子的類似於母親的依戀在一定程度轉變為一種朦朧的愛戀,在我看來這種愛戀本質上還是屬於對母親的依戀,類似與“弒父娶母”的感情,只不過黑孩沒有得到過母親的溫情,這種愛戀在內心表現得更為明顯。這樣一種似母子似姐弟又似男女的複雜而特殊的情感,最終讓黑孩在小鐵匠和小石匠的決鬥中偏向了小鐵匠。

詩意的意象

蘿蔔能夠透明,還是紅色的。這已經是個意象,一個富於詩意的意象。它使人想起童話。然而,按照通常的說法這應該算是一篇反映農村生活的所謂農村題材小說。但凡是讀過這篇小說的人,恐怕都要猶疑,它究竟能不能算是反映現實農村生活的農村題材小說?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子。這孩子剛出現的時候普普通通,赤著腳,光著脊樑,穿一條又肥又長的白底帶綠條條的大褲頭褲子,細長的脖子支撐著大腦袋。但是越到後來,這孩子越象個小精靈,還透著幾分神秘。他從來不說話。他從不怕冷,當十分強壯的老鐵匠都穿上棉襖時,他仍然光背赤足,且沒有半點瑟縮。他用手去抓熱鐵,讓熱鐵象知了一樣在手裡滋啦滋啦地響,把手燙得冒出黃煙,可他還不慌不忙,仿佛那皮肉的的痛中有一種快感。

他在一個夜晚看見了透明的紅蘿蔔,那蘿蔔晶瑩透明,尾巴上的根根鬚鬚象金色的羊毛,蘿蔔里還流動著活潑的銀色液體。於是孩子便著迷地去尋求它,以至於到蘿蔔地去,把每一個蘿蔔都拔下來舉到陽光下端詳,最後把一片地蘿蔔全部拔光……。這的確很象童話。

然而,這些非現實的童話因素在《透明的紅蘿蔔》中只是其藝術形象構成的一種成分。與這種童話式的非現實因素相交織,小說中又有很多十分現實的農村生活描寫。凡是對我國農村生活,特別是對“文化大革命”期間的農村生活比較熟悉的人,都會承認這些描寫既豐富多彩,又生動準確。例如小說作者對公社副主任劉太陽的刻畫,用墨並不多,只寥寥幾筆,然而活龍活現,一個本質還不算太劣,卻已經習慣於欺凌百姓的小官僚躍然紙上。

小說中的其他幾個人物,還有小說所展現的一幅幅農村生活圖景,也都寫得十分生氣,發散著一股溫馨的泥土氣息。讀這些地方的時候,我們幾乎會忘記小說中的那些童話式的非現實的因素,以為自己在品味一篇風格上非常“寫實”的小說。

如此,《透明的紅蘿蔔》多少給人一種迷離恍惚之感。它所描寫的一切,似乎是現實的,又是非現實的,是經驗的,又是非經驗的,是透明的,又是不透明的。小說這種獨特的藝術形象和藝術效果,使我們獲得一種新鮮的、陌生的審美經驗。它使我們有些困惑,但也使我們享受到一種“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愉悅。

入選中學生教材

2012年10月,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語文出版社確定將莫言作品《透明的紅蘿蔔》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 。《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李敬澤認為,不要低估現在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說充滿詩意,非常適合中學生閱讀。

莫言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食草家族》《酒國》《四十一炮》《檀香刑》《生死疲勞》
《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紅樹林》《豐乳肥臀》《蛙》
中篇小說《金髮嬰兒》《爆炸》《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築路》《歡樂》
《紅蝗》《父親在民夫連里》《白棉花》《戰友重逢》《懷抱鮮花的女人》《紅耳朵》
《夢境與雜種》《模式與原形》《幽默與趣味》《牛》《師傅越來越幽默》
中短篇小說集《白狗鞦韆架》《與大師約會》《透明的紅蘿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