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電影]

《逆光》[電影]
《逆光》[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影《逆光》的導演是丁蔭楠,編劇是秦陪春,主演郭凱敏,吳玉華,肖雄、劉信義、史鍾麒等。此片是真實地反映了我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當時青年人思想變化的過程,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80年代初,劇作家蘇平回到上海,幾對不同類型的年輕人的故事引發了他的創作欲:廖星明雖然只是個造船廠鉗工,但卻專注於學習,努力掌握文化知識,他看到周圍許多年輕人思想貧困、愚昧無知,心裡感到非常悲哀,決心做一名靈魂工程師,改變這種狀況。於是,他抓緊業餘時間,努力寫作科普作品。他與出身幹部家庭的夏茵茵衝破世俗門第觀念的非議和阻撓,相愛並結為夫妻,生活雖然清貧,但兩個人卻充滿信心和鬥志。廖星明的妹妹廖小琴經不住金錢的誘惑,冒充小齊的女朋友去騙小齊海外的姑媽。最終,她拋棄了純樸的男朋友黃毛,投入小齊的懷抱。造船廠電工姜維不學無術,遊戲人生,對相貌平平的徐珊珊對他真情不屑一顧。黃毛和徐珊珊在共同的勞動中為彼此的美好心靈所吸引,最終走到一起。所目睹的一切令蘇平感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雖然還不多,但確在萌芽生長。

觀眾點評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拍攝於1982年的老電影《逆光》,它是我看過郭凱敏出演的第二部電影,第一部是去年在廬山電影院看的拍攝於1980年《廬山戀》,自我感覺《逆光》要比《廬山戀》思想深刻很多,表現社會矛盾激烈很多。

《逆光》拍攝距今已經過去27年了,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大,今天看來雖然有點遙遠,但看後卻還是帶給我很多震撼,這種震撼不是今天的電腦特技、偉大愛情、優美畫面所能帶給的。《逆光》僅是通過普通人樸實無華的生活場景,卻深刻地向我們展現了那個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在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衝突與矛盾。在此我非常強烈的建議80後、90後靜下心來去觀看這部電影,相信你一定也會和我一樣被它感動。

好的電影不光需要漂亮的風光、悽美的愛情、發人深思的啟迪來陪襯之外,最重要的是它要能夠準確反映那個時代人民生活、社會矛盾、思想衝突等。這部電影裡就有很多我們今天看來都很牛的台詞,比如在公車上售票員要一位白髮蒼蒼的中國老人給兩位外國年輕人讓座時,廖星明說的“你怎么能讓一位中國老人去給外國年輕人讓座呢,請記得你也是一名中國人”;當共青團員開大會批判報紙刊登的廖星明與外國人合影的照片時,廖星明說的“追求物質享受怎么了,追求有什麼不好,只有我們大家都去努力追求,我們的國家才能毅立在世界的東方”;黃毛收到廖小琴分手信後在碼頭上獨自哭泣,廖星明安慰他說“你為了1000塊錢,不僅出賣了自己的靈魂,也出賣了她的靈魂,你出賣了兩個靈魂”;以及夏茵茵在渡輪上最後說的“明天的太陽跟昨天不一樣”。

片尾詩

朋友啊,朋友,

你可千萬不要憂愁。

你常說生活是沙漠,

那是因為你心中沒有綠洲。

快做一個綠色的夢吧,

然後是那金色的秋!

朋友啊,朋友,

你可千萬不要憂愁。

你常說地上是陰影,

那是因為你總低著頭走。

快昂起頭吧,迎著太陽走,

將那陰影永遠拋在你的腦後!

這是1982年拍的影片《逆光》片尾的詩,讀來感受頗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