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與雷橫》

《朱仝與雷橫》

《朱仝與雷橫》是由黃祖權導演,焦恩俊、蕭薔主演的一部根據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故事改編的數字電影。影片講述朱仝心仁,雷橫重孝,雷橫殺死賣藝女白秀英後落入大牢,朱仝義釋雷橫,也導致二人最終走上梁山之道,成為梁山英雄。

基本信息

影片取材

演員焦恩俊吳越分別飾演劇中的朱仝和雷橫。朱仝與雷橫均為中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人物。朱仝,梁山英雄中位列第十二名,為人仗義疏財,專愛結識江湖好漢。雷橫,雖然仗義,但心胸有些偏窄。學了一身好武藝,慣使朴刀。朱仝與雷橫同為鄆城縣都頭,兩人交情很深,卻性格各異,朱仝心仁,雷橫重孝,雷橫殺死賣藝女白秀英後落入大牢,朱仝義釋雷橫,也導致二人最終走上梁山之道,成為梁山英雄。

劇情介紹

《朱仝與雷橫》《朱仝與雷橫》劇照

朱仝是名富有多年辦案經驗的捕頭,但因為與知縣不睦,一年前被打發到雙峰鎮負責治安。憑著自己獨特的一套行事辦案的作風,使雙峰鎮還算太平無事。在雙峰鎮,朱仝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朱仝窮追江洋大盜。在鎮口,大盜被雷橫一人抓獲。於是兩人同在縣衙當差。

朱仝與知縣不睦,被打發來了雙峰鎮,而雷橫卻頗受知縣賞識,很快成為縣衙正牌捕頭,二人的關係也變得微妙起來。朱仝心裡對雷橫加了一份戒備,也不把雷橫放在眼裡。雷橫認為朱仝世故、玩世不恭、江湖習氣,成天混跡於賭場、妓院,更適合當土匪而不是都頭。尤其對於朱仝動用私刑的辦案方式,雷橫堅決反對。兩人為此發生爭執。

藝妓白秀英在客棧賣唱。白秀英長得嫵媚,又會左右逢源。白秀英和朱仝關係曖昧。客棧老闆馬樁子多仰仗朱仝,所以為二人大行方便。白秀英盼望有朝一日朱仝能給自己一個名分,帶自己離開雙峰鎮這個鬼地方,但朱仝總是不置可否,令白秀英很是惆悵。

朱仝行事漫不經心,與梁山人互不侵擾。雷橫自然不會理解,懷疑朱仝與匪寇有染。對於朱仝與雷橫的爭執,白秀英卻傾向於雷橫一方。一直以來,她就對朱仝與梁山人扯不清楚頗有微詞。她不希望朱仝因為所謂江湖義氣開罪官府,斷送自己的前程,而她自己更不能跟朱仝冒這個險。白秀英與朱仝發生了爭吵,白秀英出言不遜,朱仝一怒之下打了她。雷橫都看在眼裡,對朱仝更增添了懷疑。

從此以後,白秀英對朱仝漸漸失望,轉而主動接近雷橫。她認為雷橫是縣府的紅人,比朱仝更靠得住,所以頻頻對雷橫拉攏勾引。但雷橫為人正直,刻意與白秀英保持距離。然朱仝與雷橫的矛盾卻愈演愈烈。

人物分析

《朱仝與雷橫》朱仝

朱仝

(1)個人資料

天罡∶天滿星

上山前身份及職業:鄆城縣馬兵都頭

職業∶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之四證南大將軍

武器∶九龍朝陽刀

排名∶十二

籍貫:山東鄆城縣

(2)個人簡介

朱仝,梁山英雄中位列第十二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六名。山東鄆城縣人,上梁山前為本縣馬兵都頭。朱仝原是本地富戶,為人仗義疏財,專愛結識江湖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善使刀、槍;他身高八尺五寸,生得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頜下一部虎鬚,長一尺五寸,很象關雲長的形象,因此,大家都稱他作“美髯公”。朱仝原是鄆城縣巡捕馬兵都頭,一表非俗,面如重棗,目若郎星,美髯過腹,很像關羽,滿縣人稱“美髯公”,有一身好武藝。朱仝為人性情溫和,宋江殺了妾閻婆惜後被朱仝、雷橫放走。雷橫用枷板打死白秀英被捉,朱仝在去濟州的路上放了雷橫,因此被發配滄州。滄州知府見朱仝相貌非凡,就讓朱仝帶著四歲的小衙內玩。李逵殺了小衙內,斷了朱仝的歸路,朱仝被迫上了梁山。朱仝上梁山後,深得眾兄弟敬重,在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等大戰中屢立戰功。梁山受招安後,參加了平定遼國、河北、淮西、江南的征戰,在蘇州城下,做為梁山八員上將之一,與南軍八將捉對廝殺,率先將南軍大將苟正槍挑馬下,盡顯風威。平南歸來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上任後管軍有方,後來,隨同名將劉光世出戰金兵,屢破強敵,因戰功直至升任到太平軍節度使。根據陳忱《水滸後傳》記載,最後朱仝、關勝孫立扈成王進欒廷玉阮小七李應黃信花逢春徐晟呼延鈺等30多位老少豪傑在暹羅島跟隨李俊創業立邦,並且抵抗過女真金朝番軍。

《朱仝與雷橫》雷橫

雷橫

(1)個人資料

排名:二十五

綽號:插翅虎

星號:天退星

上山前身份及職業:鄆城縣巡捕步兵都頭。

梁山職務:步軍頭領第四位

(2)個人簡介

雷橫,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虛構人物。他是水滸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山東濟州鄆城縣人,原為鐵匠出身,後來開張碓坊,殺牛放賭,為鄆城縣步兵都頭。身長七尺五寸,紫棠色麵皮,有一部扇圈鬍鬚。因他膂力過人,能跳二三丈闊澗,外號“插翅虎”。雖然仗義,但心胸有些偏窄。學了一身好武藝,慣使朴刀。劉唐來找晁蓋去劫生辰綱,被雷橫抓住。幸虧晁蓋認了劉唐為侄子,雷橫才放了劉唐。晁蓋等人劫生辰綱事發後,雷橫與朱仝放了晁蓋。宋江殺閻婆惜後,他奉命追捕,和馬兵都頭朱仝一起放了宋江。新任鄆城縣知縣的姘頭白秀英到鄆城賣藝。雷橫前去觀賞,因忘記帶錢,而被其父白玉喬奚落,雷橫怒毆其父。她即唆使知縣,將雷橫枷鎖在她門前示眾,並百般凌辱,雷母來送飯時,又毆打老人,雷橫痛母心切,一怒舉枷,將她打死,被關入大牢。在押送濟州的路上,被朱仝放走,帶著老母上了梁山入伙。雷橫為山寨步軍頭領,把守山前南路第三關。在攻打高唐州時,雷橫殺了高廉。受招安後,隨宋江、盧俊義征討遼國、田虎、王慶。隨宋江征方臘攻打杭州時,與呼延灼部在德清縣南門外,雷橫和方臘的護國大將軍司行方交鋒,斗到二十回合,被司行方砍下馬殺死。被追封為忠武郎

《朱仝與雷橫》白秀英

白秀英

台灣美女蕭薔飾演周鏇在兩大鋪頭中的妓女白秀英。製片人要求的造型打破了以往蕭薔清純端莊的扮相,展現出一個艷麗,風情的白秀英,她的出場戲就是一段帶有些西域風情的舞蹈,蕭薔在身後的兩個舞蹈演員的現場指導下很快的進入了角色。

白秀英雖然是水滸裡面的一個邊緣人物,但在影片“朱仝與雷橫”裡面卻是唯一的女主角,這個悲劇人物打動了蕭薔,她表現出了白秀英真實可愛的一面,雖然在劇中她是妓女的身份,但也是嚮往著有個愛她的人一起過著平淡生活的普通女人,在朱仝和雷橫兩位英雄背後,她的小女人的夢想卻不被他們接受,待觀眾看到影片時一定會為這個人物感到惋惜。

評價

《朱仝與雷橫》《朱仝與雷橫》

梁山好漢中有一些常常成對出現,其中有兄弟對,有叔侄對,如鄒淵鄒潤,有朋友對,還有兩位比較有分量的搭檔: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橫。

朱仝和雷橫這兩個好漢出場雖然早,尚在晁蓋宋江之前,但一直沒什麼主要戲份,都是匆匆露下面當一回配角。朱仝雷橫二人在同一地方同一性質工作,因此二人常常一起出場。在智取生辰綱之前朱仝雷橫一起現身,說雷橫是為了引出劉唐,朱仝則純粹是陪著雷橫出來。書里對二人簡略介紹了一下,無非長相出身武藝高強仗義疏財云云。值得注意的是介紹雷橫時提了一句“只有些心地匾窄”,看來雷橫的人品有點問題。

雷橫出城巡邏抓了劉唐,又到晁蓋莊上蹭吃蹭喝蹭銀子,全然貪鄙小吏面目。而後和劉唐斗朴刀又告不敵,劉唐的武藝算不上最好之列,雷橫尚不敵,可見其身手稀鬆平常。如此人品既差,武藝又低,看不出哪裡有點“非等閒人”的樣子。

朱仝雖然比雷橫好些,既沒人品上的毛病,也沒和誰廝拼落敗,當然有可能是沒寫出來。但是正因為沒毛病,朱仝的形象比雷橫更加模糊,除了外形上的“似關雲長模樣”和私放晁蓋宋江這種本書屢見不鮮的“義舉”外,基本沒什麼鮮明的個性形象。

不過該來的總要來,一百單八條好漢沒有模糊的。雷橫得罪了知縣大人的情人,知縣把雷橫恨得牙痒痒,平時功勞一筆勾銷,把雷橫交給白秀英處置。按說以雷橫在當地的根基不會吃虧,“這一班禁子人等,都是和雷橫一般的公人,如何肯絣扒他”,但是鐵哥們趕不上枕邊風的威力,在一番威逼利誘之下,人情向利害屈服,雷橫終於被絣扒——剝光衣服捆綁在街上示眾。

《朱仝與雷橫》蕭薔飾演的白秀英

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是母親。“幾曾見原告人自監著被告號令的道理”,白秀英號令雷橫有施私刑之嫌,雷橫母親理直氣壯地去解雷橫身上的繩索。白秀英如何肯在一個老太太手下丟面子,這場衝突不可避免。雷母落敗後對罵幾句後,“白秀英大怒,搶向前,只一掌,把那婆婆打個踉蹌。那婆婆卻待掙扎,白秀英再趕入去,老大耳光子只顧打”,雷老太太這一回合吃了大虧。被人肆意毆打老母,一般人也無法容忍,何況雷橫至孝,“雷橫是個大孝的人,見了母親吃打,一怒從心發”。在和白秀英的衝突中雷橫是忍耐的,但忍耐是有底線的,別的事雷橫能忍,老母被欺負絕對忍耐不住。雷橫手起枷落,把“白秀英打得腦漿迸流,眼珠突出”。這是一個有孝心的雷橫,有血性的雷橫,雖然品行有疵,仍不失為好漢。

雷橫闖了禍,朱仝私放雷橫被刺配滄州,卻意外招小衙內喜歡,七月十五夜盂蘭盆會觀燈之際,李逵殺了小衙內,這樣就絕了朱仝退路,不上梁山只有等官府緝拿殺頭。

故事背景

《朱仝與雷橫》《朱仝與雷橫》劇照

雖說北宋末年社會混亂,不能用現在的思想要求好漢們,好漢們所作所為多能找到配套的理由。造反可以找個“奸臣當道”的理由,搶劫可以找個“民不聊生”的理由,但是殺一個只有四歲的幼兒,卻無論如何找不到理由,即使這孩子的爹娘是十惡不赦之人,也沒理由劈了孩子的腦袋。以後梁山捉了高俅,不但沒殺,反而禮待有加,可見善惡不是梁山殺人的標準。朱仝恨李逵是恨其殘忍無知,甘做殺人工具,對四歲小兒都下得了毒手的人,和害民賊又有什麼兩樣。因此朱仝恥於和李逵為伍,“若有黑鏇風時,我死也不上山去”。

宋朝當時情況看,綱紀廢弛,上下腐敗,這滄州知府多半也不大會是個好官,朱仝自己曾說要“掙扎還鄉,復為良民”,不打算在知府手下好好乾以求青雲有路,所以朱仝和李逵拚命也不是恨李逵殺了小衙內斷送自己前程。犯法的事朱仝也不止乾過一次,私放晁蓋就夠得上死罪,如果滄州府因小衙內死了而通緝朱仝,只消跟隨吳用李逵上梁山就沒事了,所以朱仝和李逵拚命也不是恨他陷自己於困境。除了這些,朱仝和滄州知府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朱仝恨李逵不是因為利益得失,而是純粹的義憤。

《孟子》中說“惻隱之心,仁也”,對一個和自己非親非故的知府小衙內的同情憐憫,體現了朱仝性格中仁厚的一面。和雷橫一樣,在前半部中一直蒼白模糊的朱仝在這時終於得到凸顯,關雲長一般的模樣只是朱仝的形骸,有了仁的品格,美髯公朱仝才形神俱全,從紙上立起來走出來,真正成為一條好漢。作者似乎對朱仝也有所偏愛,朱仝的結局是“在保定府管軍有功,後隨劉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軍節度使”,在梁山諸頭領中是少數結果較好的幾個之一,不知作者是不是因為朱仝心地仁厚而給他安排了福澤綿厚的結局。

諸如仁義孝悌之類是中國人道德觀念的底線,梁山好漢們各自保留了一些這樣的道德底線,如李逵待母至孝,武松事兄如父,這大概是梁山好漢雖然暴力色彩很濃,有些事甚至違背道義,但仍能被讀者認可的原因之一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