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河的人》

《跳河的人》

《跳河的人》主要是講述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的流浪漢,被一個常有突發的同情心的中產階級從塞納河中救起,而興致極好的中產階級甚至邀請那個流浪漢住進他那個“善良的中產階級人家”。於是,一連串混亂,就隨著這位流浪漢堅持自己的流浪漢的生活方式而展開,而一向苦悶的中產階級,卻由這種混亂但富有活力的改變,重新找回自我。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跳河的人》海報跳河的人》海報

一個好心的書商救了流浪漢,原本敵視他的書商太太卻被流浪漢的大獻殷勤給惹得怦然心動;偏偏老公也趁機偷偷猛追俏女傭,這四個人的愛情爛帳,終於決定要用一場婚宴來解決….。身為名畫家雷諾瓦的兒子,尚雷諾這位法國詩意寫實主義電影大師選擇以電影作為他的畫布,拍攝各種不同主題與類型的作品,本片是以幽默輕鬆的喜劇方式描述兩男兩女的愛情追逐戰,劇中人物心猿意馬的嫉妒與背叛,在笑鬧之中不乏對社會現狀的批判。

本片借兩對男女互相間的濫情、妒忌和背叛來製造笑料。流浪漢布杜被一個好心的書商從塞納河中救起並收留,書商的太太和女傭對好吃懶做的布杜非常厭惡,流浪漢非但不感恩戴德,還勾引書商的太太和女僕,把他家搞得雞犬不寧。偏偏書商本身也與女傭有染,這兩對男女的愛情爛帳,終於決定要用一場婚宴來解決。

演職人員

《跳河的人》劇照《跳河的人》劇照

導演Directed by:

讓·雷諾瓦 Jean Renoir

編劇Writing credits:

René Fauchois
讓·雷諾瓦 Jean Renoir
Albert Valentin

演員Cast:

Michel Simon (I)Priape Boudu
Marcelle HainiaEmma Lestingois
Sévérine LerczinskaChloë Anne Marie, la bonne
Jean GehretVigour
Max DalbanGodin
Jean DastéL'étudiant
Charles GranvalÉdouard Lestingois (as Charles Granval Soci&#
雅克·貝克 Jacques BeckerLe poète (uncredited)
Georges D'Arnoux (I)Un invité à la noce (uncredited)
Régine LutèceLa promeneuse (uncredited)
Jane PiersonRose, la voisine (uncredited)

製片人Produced by:

Jean Gehret
Michel Simon (I)producer (uncredited)
Michel Simon (I)

原創音樂Original Music by:

Raphael (III)

攝像Cinematography by:

Georges Asselin(as Asselin)
Marcel Lucien
Marcel Lucien(lighting cameraman)
Léonce-Henri Burel

電影剪輯Film Editing by:

Suzanne de Troeye
Marguerite Renoir

造型設計Production Design by:

Jean Castanyer(as Castanier)
Hugues Laurent(as Laurent)

布景師Set Decoration by:

Jean Castanyer
Hugues Laurent

製片主管Production Management:

Clément Ollierunit manager
Clément Olivier
Jean Gehretproduction manager (uncredited)

副導演/助理導演Second Unit Director or Assistant Director:

雅克·貝克 Jacques Becker
Georges D'Arnoux (I)

音效Sound Department:

Igor B. Kalinovski
Georges Asselin
Jean-Paul Alphen

道具場工Camera and Electrical Department:

Jean-Paul Alphenassistant camera (uncredited)

其他職員Other crew:

Jean Boulze
Edouard Dumoulin
Suzanne de Troeye

各地上映日期

《跳河的人》劇照《跳河的人》劇照

美國USA 1932年11月(premiere)
法國France 1932年11月11日(Paris)
丹麥Denmark 1966年5月13日
美國USA 1967年2月23日
芬蘭Finland 1967年4月13日(TV premiere)
芬蘭Finland 1971年9月10日
法國France 2005年3月16日
英國UK 2005年12月30日

影片評論

《跳河的人》劇照《跳河的人》劇照

這雖然可能並不是尚雷諾最好的作品,但是從這部喜劇小品當中,仍然可以看見尚雷諾風格絕佳、遊刃有餘的展現。

故事主要是講述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的流浪漢,被一個常有突發的同情心的中產階級從塞納河中救起,而興致極好的中產階級甚至邀請那個流浪漢住進他那個“善良的中產階級人家”。於是,一連串混亂,就隨著這位流浪漢堅持自己的流浪漢的生活方式而展開,而一向苦悶的中產階級,卻由這種混亂但富有活力的改變,重新找回自我。

我們可以在本片中看到尚雷諾在這裡開了很多階級的玩笑,像是那個善良的中產階級就曾感嘆說:“人只可以救自己同階級的人”,尚雷諾在顛覆了階級的社會秩序的同時,以一種奇異的平等觀點,創造出某種階級混亂的博愛精神。然而這種荒謬的階級錯亂,其實是建立在人情味和同情心上面,每一個人都可以變好人,這種沒有壞人的視野,也成為顛覆既有秩序的基礎。

*喧囂城市中的田園詩歌

本片有一個縱橫全片的重要風格,就是自然光和自然景的大量運用,那些簡直是光輝燦爛的室外景,其實是來自對自然的深刻尊重和喜愛,即使那只是巴黎市中心的一個公園。

電影的場景應該是在賽納河畔,可以看見聖母院的巴黎市中心黃金地段,而尚雷諾卻把大都會的精華區,拍成宛如鄉下一般,在他的觀照下,哪裡都是充滿魯莽的人和豐富、喧囂的人情味。公園,大概沒有一個導演會像他一樣對都市的公園有種近似救贖的眷戀;而陽光像是一種祝福,不管那是在郊外,還是在都市的公園,還是在巴黎的大街上。

捕捉人與自然的生動活力,是尚雷諾令人驚艷的才能。他總是以一種讚美的方式,來呈現或許是醜惡的現實,也就由於這種對現實的極大興趣,他傾向於只有在現實中去發現,去創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表演。《跳河的人》中淋漓盡致的表演,是一種快樂的表演,而不只是職業技能的演出。他看到的是人的自然,而電影中的笑容是一種由內而外發生的現象,因此,尚雷諾電影中的人物常有一種酣暢感,陶醉在自己的生命中,也讓他的電影中每一場戲,就像開一場大Party 一樣,所以他的一些複雜多變的精采場面調度,似乎可以找到一種解釋:這種因為感情融洽所激發的場面調度,並不是美學理論的歸納推演,倒是對一種博愛精神的心領神會了。

導演介紹

導演讓·雷諾瓦導演讓·雷諾瓦

1894年9月15日出生,著名畫家奧古斯特·雷諾瓦之子。第一次大戰期間為陸軍候補軍官,負傷後退伍。曾從事製造陶器,後來成為導演。

1939年,雷諾瓦緊接著完成了詩意現實主義的扛鼎之作《遊戲規則》。

從1940年到1950年,雷諾瓦在好萊塢期間共拍攝了6部影片:《大澤之水》(1941年)、《吾土吾民》(1943年)、《向法國致敬》(1944年)、《南方人》(1945年)、《女僕日記》(1946年)和《海濱浴場的女人》(1946年)。1950年拍攝的《大河》是雷諾瓦途經印度回國途中所拍攝的,也是他第一部彩色片。他回國後的18年間僅拍過5部影片,其中《法蘭西康康舞》(1954年)較為著名。這些影片雖然在色彩運用上非常成功,也不乏完美的鏡頭,但都沒能超越他在1930年在法國拍攝的優秀作品。終其一生,他拍攝了默片、有聲片(包括黑白和彩色)總計40餘部,後期雷諾瓦的藝術活動轉向舞台劇和電視,同時撰寫有關電影的論著,導演舞台劇,創作小說和電影劇本,寫作有關自己和父親的回憶錄。

曾被翻拍

《跳河的人》劇照《跳河的人》劇照

《跳河的人》曾經被翻拍過兩次,一部是美國版的《貝弗利山奇遇記》,另一部是德帕迪約版本的《布杜的故事》。這兩部電影可以說是失敗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可以歸咎於主演無法和當年米切爾·西芒版本的布杜相提並論。米切爾塑造的布杜插科打諢、格格不入、混頭混腦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雅克·塔蒂的於洛叔叔的雛形。
本片曾經發行過CC版的DVD,該版本已經對影片進行了數碼修復。此次將在坎城放映的版本是由法國Pathé公司修復的版本,包含了一個當年刪減掉的長約2分鐘的場景。可能在不久之後,CC公司又將洗牌本片。

評價

《跳河的人》劇照《跳河的人》劇照

《跳河的人》是著名導演讓·雷諾瓦中早期的代表作,其主題是雷諾瓦最擅長也是最喜愛的道德問題。讓·雷諾瓦在這部影片中展示出的道德觀念是繁雜的,既表現出了上層社會中富人的自我改造心態,也表現出下層的流氓無產者自暴自棄的人生觀,更有為了貪圖安穩而不守婦道的女人。這么一個錯綜複雜的四角戀愛關係,在讓·雷諾瓦的流暢的鏡頭中顯得精巧與奇妙無比。
本片有一個縱橫全片的重要風格,就是自然光和自然景的大量運用,那些簡直是光輝燦爛的室外景,其實是來自對自然的深刻尊重和喜愛,即使那只是巴黎市中心的一個公園。
電影的場景應該是在賽納河畔,可以看見聖母院的巴黎市中心黃金地段,而尚雷諾卻把大都會的精華區,拍成宛如鄉下一般,在他的觀照下,哪裡都是充滿魯莽的人和豐富、喧囂的人情味。公園,大概沒有一個導演會像他一樣對都市的公園有種近似救贖的眷戀;而陽光像是一種祝福,不管那是在郊外,還是在都市的公園,還是在巴黎的大街上。
捕捉人與自然的生動活力,是尚雷諾令人驚艷的才能。他總是以一種讚美的方式,來呈現或許是醜惡的現實,也就由於這種對現實的極大興趣,他傾向於只有在現實中去發現,去創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表演。《跳河的人》中淋漓盡致的表演,是一種快樂的表演,而不只是職業技能的演出。他看到的是人的自然,而電影中的笑容是一種由內而外發生的現象,因此,尚雷諾電影中的人物常有一種酣暢感,陶醉在自己的生命中,也讓他的電影中每一場戲,就像開一場大Party 一樣,所以他的一些複雜多變的精采場面調度,似乎可以找到一種解釋:這種因為感情融洽所激發的場面調度,並不是美學理論的歸納推演,倒是對一種博愛精神的心領神會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