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選擇研究》

《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選擇研究》

《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選擇研究》是關於研究“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選擇”的專著,書中將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結合起來,即研究資本控制時考慮匯率制度的影響,研究匯率制度時考慮資本控制的作用,從理論、實證和對策三個層面上,研究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相互作用效應,探尋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協調的最優政策設計。《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選擇研究》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20世紀60-70年代,國際資本流動飛速發展,摧毀了以固定匯率制為特徵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引發了全球性的匯率制度改革;動搖了以封閉管理為特徵的國際收支調節,促進了國際性的資本項目開放。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是開放經濟面臨的兩個重要的巨觀制度選擇。不同程度的資本控制和不同彈性的匯率制度有多種不同的配合形式,不同程度的資本控制會對匯率制度選擇有不同影響,不同彈性的匯率制度對資本控制安排也具有不同作用。不同的配合形式使開放經濟經受各種衝擊的能力大不一樣,經濟體系的穩定程度也就有所差別。
傳統的研究將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分開進行,這樣容易忽略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兩者的協調問題,而且大都是從靜態角度展開的,沒有考慮到匯率制度與資本控制的動態協調,同時,也沒有仔細討論資本控制對匯率制度運行的影響渠道,因此,在系統性、動態性與綜合性等方面顯得不足,理論與實證研究更顯得滯後。
目前,國際資本在我國的流動加大,而且我國加入WTO後帶來了貿易和投資根本性的變化,如何進行進一步的匯率制度改革和資本項目開放,建立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協調機制是我國面臨的重大課題。《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選擇研究》的研究將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結合起來,建立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的協調模型,研究兩者之間的協調機制,並提出政策建議,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選擇研究》的研究將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結合起來,即研究資本控制時考慮匯率制度的影響,研究匯率制度時考慮資本控制的作用,從理論、實證和對策三個層面上,研究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相互作用效應,探尋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協調的最優政策設計。
首先研究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理論,以構建該研究的理論體系;然後分析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的不同配合模式;再對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進行分析,認為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不斷減弱,放鬆資本控制是資本流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最後,提出我國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協調的對策,包括建立資本控制和匯率制度協調模型,放鬆資本控制進程中的匯率制度選擇,提高放鬆資本控制進程中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機制效力,提高放鬆資本控制進程中沖銷干預有效性和貨幣政策獨立性。研究分五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是資本流動理論。第一,資本流動理論,主要研究資本流動的動因和資本流動的經濟效應。第二,資本控制理論,主要研究有關資本控制機理的不同論點;資本控制的理論依據;資本控制的類型和手段;資本項目自由化;資本控制與資本項目自由化的關係。第三,資本控制的成本與收益分析,主要從匯率和總產出變動視角和產出-通脹權衡視角進行分析。
第二部分是研究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第一,匯率制度的分類及發展趨勢。第二,匯率制度的經濟績效,首先研究匯率制度選擇的經濟標準;其次論述IMF對匯率制度選擇的建議;最後研究匯率制度的經濟績效。第三,資本流動、匯率制度和貨幣危機。
第三部分是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的理論研究。第一,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基於M-f模型的分析,主要研究M-F模型的理論框架;浮動匯率制下金融衝擊與實際衝擊的分析;固定匯率制下金融衝擊與實際衝擊分析;浮動匯率制與固定匯率制在不同衝擊下的比較分析。第二,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配合模式,首先研究實際衝擊時的配合模式,包括資本控制與固定匯率制的配合、資本項目開放與固定匯率制的配合、資本控制與浮動匯率制的配合和資本項目開放與浮動匯率制的配合等;其次研究金融衝擊時的配合模式,包括資本控制與固定匯率制的配合、資本開放與固定匯率制的配合、資本控制與浮動匯率制的配合和資本項目開放與浮動匯率制的配合。第三,匯率制度選擇中的資本控制決策。主要研究產出和通脹的基本決定;決定不引用資本控制後的結果;引用資本控制後的結果;資本控制的政府決策。
第四部分是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第一,我國資本控制強度的測度研究,主要研究資本控制強度的測度研究和我國資本控制強度的測度。第二,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的目標和評價標準。第三,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首先是基於資本控制目標的實證分析;其次是基於F-H模型的實證分析。
第五部分是放鬆資本控制與人民幣匯率制度。第一,我國放鬆資本控制的改革選擇,包括放鬆資本控制的內在動因;我國放鬆資本控制的前提條件分析和放鬆資本控制的路徑選擇。第二,放鬆資本控制與利率-匯率聯動協調聯動機制,主要研究資本流動、利率、匯率聯動協調關係;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機制的模型;我國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機制的現實檢驗;人民幣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機制——基於M-F-D模型的實證分析;我國偏離M-F-D模型的原因分析;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模型的修正;加強人民幣利率-匯率的聯動協調機制的對策。第三,放鬆資本控制、匯率制度彈性化與人民幣國際化,主要研究資本項目自由化、匯率制度與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模式選擇和路徑安排。第四,放鬆資本控制與外匯沖銷干預有效性;第五,放鬆資本控制與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主要研究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運行效果、資本控制與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的協調模型和放鬆資本控制進程中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

作者簡介

何慧剛,男,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套用經濟學博士後,湖北經濟學院金融學院教授,金融學科帶頭人,兼任湖北省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曾在英國杜倫大學(2003年)、瑞典厄勒布魯大學(2006—2007年)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經濟學和國際金融學。出版專著2部;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13項;在《國際金融研究》、《世界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財貿經濟》、《國外社會科學》等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等90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各級獎勵。曾獲“湖北省優秀教師”稱號和“中國金融教育基金獎”和“優秀教師獎”。

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資本控制理論
第一節 資本流動理論
一、資本流動的動因分析
二、資本流動的經濟效應分析
第二節 資本控制理論
一、有關資本控制機理的不同論點
二、資本控制的理論依據
三、資本控制的類型和手段
四、資本項目自由化
五、資本控制與資本項目自由化的關係
第三節 資本控制的成本與收益分析
一、資本控制的成本與收益--基於匯率和總產出變動視角的分析
二、資本控制的成本與收益--基於產出-通脹權衡視角的分析
三、資本控制對經濟調整成本的影響小結
第二章 匯率制度選擇理論
第一節 匯率制度的分類及發展趨勢
一、匯率制度的分類
二、世界各國匯率制度發展趨勢和特點
三、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匯率制度的經濟績效
一、匯率制度選擇的經濟標準
二、IMF對匯率制度選擇的建議
三、匯率制度的經濟績效
第三節 資本流動、匯率制度和貨幣危機
一、資本流動與匯率制度
二、資本流動與貨幣危機
三、匯率制度與貨幣危機
第三章 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基於經濟衝擊視角的分析
一、Mundell-Flemming模型的理論框架
二、浮動匯率制下金融衝擊與實際衝擊的分析
三、固定匯率制下金融衝擊與實際衝擊的分析
四、浮動匯率制與固定匯率制在不同衝擊下的比較分析
第二節 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配合模式
一、實際衝擊時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配合
二、金融衝擊時資本控制與匯率制度配合
第三節 匯率制度選擇中的資本控制決策
一、產出和通脹的基本決定
二、決定不引用資本控制後的結果
三、引用資本控制後的結果
四、資本控制的政府決策
第四章 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我國資本控制強度的測度
一、資本控制強度的測度研究
二、我國資本控制強度的測度
三、我國資本控制的現狀
第二節 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的目標和評價標準
一、我國資本控制的目標
二、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的評價標準
第三節 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研究
一、資本控制有效性研究述評
二、資本控制有效性的分析方法
三、我國資本控制的有效性--基於資本控制目標的實證分析
四、我國資本控制有效性--基於F-H模型的實證分析
五、結論和啟示
第五章 放鬆資本控制與人民幣匯率制度
第一節 我國放鬆資本控制的改革選擇
一、放鬆資本控制的內在動因
二、我國放鬆資本控制的前提條件分析
三、放鬆資本控制的路徑選擇
第二節 放鬆資本控制與利率-匯率聯動協調聯動機制
一、資本流動、利率、匯率聯動協調關係
二、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機制的模型
三、我國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機制的現實檢驗
四、人民幣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機制--基於M-F-D模型的實證分析
五、我國偏離M-F-D模型的原因分析
六、利率-匯率聯動協調模型的修正
七、加強人民利率-匯率的聯動協調機制的對策
第三節 放鬆資本控制、匯率制度彈性化與人民幣國際化
一、資本項目自由化、匯率制度與人民幣國際化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模式選擇和路徑安排
第四節 放鬆資本控制與外匯沖銷干預有效性
一、中央銀行沖銷干預有效性的理論分析
二、我國中央銀行沖銷干預實踐及其特點分析
三、我國中央銀行沖銷干預的效應和可持續性分析
四、我國外匯儲備、沖銷干預與貨幣政策獨立性分析
五、增強央行沖銷干預效力和提高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政策建議
第五節 放鬆資本控制與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運行效果
二、資本控制對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的影響
三、資本控制與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的協調模型
四、放鬆資本控制進程中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模式選擇和路徑安排

前言

說起大學,許多人都會想起教育家梅貽琦校長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樓是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大師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呢?
大師的成長,當然離不開種種主客觀條件。在我看來,在諸多的因素中,一個十分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學術思想、學術觀點的充分展示與交流。縱觀歷史,凡學術繁榮、大師輩出時期,必有一個做學問者有可以互相炫技、彼此辯論、各顯神通的大舞台。古代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爭鳴,離不開當時的客卿、門客制度,為不同的觀點、流派彼此公開競爭並得到君主的採納搭建了平台;學者阿英在論及晚清以來中國新思想、新藝術的繁榮時,列舉了三條原因,其中的第一條原因“當然是由於印刷事業的發達,沒有前此那樣刻書的困難;由於新聞事業的發達,在套用上需要多量的產生”。北京大學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新思想新文化的發源地,社團與雜誌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1918年,《北京大學月報》成為中國最早的大學學報,加之《新青年》、新潮社等雜誌、社團為師生搭建了一個有聲有色的大舞台,開啟了自己近一個世紀的輝煌。國外名牌大學的發展,無不伴隨著一次又一次思想的激烈交鋒、學術的充分爭鳴,並且這些交鋒和爭鳴的成果都得到了最好的展示與傳播,沒有這些交鋒與爭鳴,就沒有古老的牛津、劍橋,也沒有現代的斯坦福、伯克利。近代以來的印刷技術、新的出版機制、文化傳播業的發達,為新的思想、學術之間彼此的炫技和鬥法提供了可能的舞台:偉大的舞台造就了偉大的演員。

精彩書摘

Meade,JamesEdward(1951)指出,在開放經濟下要實現內部均衡外部均衡,需運用收入和國際收支兩個不同性質的政策工具,其中,收入政策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國際收支政策包括匯率政策、貿易保護政策和外匯控制政策等。任何單一的政策工具都不可能達成經濟內外均衡,要達成內外均衡必須要有政策組合,而政策配合得當就一定能解決任何不平衡問題。例如,當一國經濟處於內部均衡而外部不均衡(存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必須同時採取貨幣貶值或刺激出口政策,以提高競爭力和緊縮的財政貨幣政策;而當一國經濟處於外部均衡而內部失衡時,則應採取貨幣貶值和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米德指出,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難以運用支出轉換行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Policy),即匯率政策,只能運用支出增減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即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因而存在著實現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米德衝突”。米德認為,要保持固定匯率制,就必須實施資本和外匯控制,也即控制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的自由流動。換言之,固定匯率制與資本自由流動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資本自由流動會最終衝垮固定匯率制。因此,“米德衝突”也稱為在固定匯率制和資本自由流動之間德“二元衝突”。
2.蒙代爾一弗萊明模型(M-FModel)
20世紀60年代初期,蒙代爾以標準的IS-LM模型為基礎,通過引入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揭示出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有效性極大地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並且,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效力還因不同的匯率制度而不同。後來,經過弗萊明和其他經濟學家的補充和完善,演變成為現在的M-F模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