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提2008》

《買買提2008》,由西爾扎提·亞合甫導演、天山電影製片廠出品,上映日期為2008年5月9日。是第一部上映的奧運題材影片。影片節奏明快,風格幽默,影片整體風格樸實自然,親近觀眾。電影講述了在西藏和田沙尾村12個孩子的踢球,影片獲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體育題材創作獎。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海報海報

中文片名:買買提2008
外文片名:Mai Mai Ti's 2008
影片類型:兒童 / 運動 / 劇情
國家/地區:中國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色彩:彩色

簡介

《買買提2008》,由天山電影製片廠出品,是第一部上映的奧運題材影片。影片節奏明快,風格幽默,影片整體風格樸實自然,親近觀眾。電影講述了在西藏田沙尾村12個孩子的踢球。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西爾扎提·亞合甫
編劇 Writer
張冰 Bing Zhang
演員 Actor
斯拉木江·瓦力斯 .....買買提
阿孜古麗·熱西提 .....迪里拜
木拉丁·阿不力米提 .....卡德爾
攝影 Cinematography:
木拉提 Lati Mu

主創簡介

劇照劇照

【導演】 西爾扎提·亞合甫

198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現為天山電影製片廠導演。曾在電影《美人之死》、《買買提外傳》、《男子漢舞廳的女明星》、《廣州來的新疆娃》等十幾部影片中擔任美術和副導演。2005年與人合作導演了電影《吐魯番情歌》,該片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並參加了法國嘎納影展和第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影展。2007年獨立執導完成彩色故事片《買買提的2008》。

【編劇】 張冰

天山電影製片廠編劇。擔任電視連續劇編劇的作品有:《今夜無眠》、《咱老百姓之羊倌別克》、《咱老百姓之阿斯卡爾和他的舅舅》、《咱老百姓之燕子的夏天》、《不要公開你的秘密》等。擔任電視電影編劇的作品有:《男人上路》、《雪獵》、《暮鼓晨鐘》、《西北偏北》、《單飛》等。其中《男人上路》獲得2006年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影片、最佳編劇入圍提名獎。獲得2007年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百合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三項大獎。2007年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數字電影獎。2007年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編劇新人獎提名。2007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數字電影提名。擔任電影編劇的作品有:《會唱歌的土豆》、《微笑的螃蟹》、《瀟灑走一回》、《吐魯番情歌》、《買買提的2008》等。其中《會唱歌的土豆》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兒童片獎;《微笑的螃蟹》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兒童影片童牛獎;《吐魯番情歌》榮獲"中國電影百年劇本徵集"二等獎(一等獎空缺),該片還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並參加了法國嘎納影展和第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影展。

【攝影】 木拉提·M

198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現為天山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曾拍攝的電影作品有:《浪人》、《求愛別動隊》、《孽園》、《李魁傳奇》、《光棍之家》、《牽掛》、《我們結婚吧》、《美麗家園》、《吐魯蕃情歌》等影片。其中電影《牽掛》曾參加伊朗電影節展映並獲獎,2006年電影《美麗家園》曾先後在美國、法國、德國、哈薩克斯坦、韓國、日本、突尼西亞等十幾個國家舉辦的中國電影展上放映。《美麗家園》、《吐魯蕃情歌》還分別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2008年拍攝完成故事片《買買提的2008》。

【主要演員】

劇照劇照

買買提的扮演者:伊斯拉木江·瓦力斯

伊斯拉木江·瓦力斯199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2年到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進修。畢業後現擔任新疆歌劇院導演,創作室主任。曾在多部影視作品中成功扮演很多不同個性,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的人物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稱讚。電視劇主要作品有:《女兒河畔的姑娘們》、《凱歌進新疆》、《沙海天平》、《咱老百姓》、《阿斯卡爾和他舅舅》、《流離失所的孩子》《夢斷天國》、《克拉瑪依的故事》、《冰山上的來客》、《十二木卡姆之熱克》、《天山緊急出動》、《乾隆和香妃》等。其中《沙海天平》曾榮獲"五個一"工程獎。

曾參加電視電影《凱瑟爾和他的饢》的拍攝;2007年完成電影作品《買買提的2008》。參於導演的大型音樂劇《冰山上的來客》2005年榮獲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集體獎;2006年榮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劇目"獎,同年還榮獲全國第四屆歌劇、舞劇、音樂劇優秀劇目獎,第八屆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和"五個一"工程獎。

迪里拜爾的扮演者:阿孜古麗·熱西提

阿孜古麗·熱西提2006年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現任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教師。2004年拍攝數字電影《停不下的舞伴》。2005年拍攝電影《吐魯番情歌》,該片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參加了法國嘎納影展和第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影展。她在影片中的表演受到了"北京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研討會廣大電影人和評審的好評。2007年拍攝了電視連續劇《十二木卡姆傳奇》。2008年拍攝完成了電影《買買提的2008》。

卡德爾的扮演者:木拉丁·阿不里米提

木拉丁·阿不里米提 1978年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分配到新疆歌舞團工作,現為國家一級演員。從1983年開始參加了多部影視劇的拍攝。主要影視作品有《不當演員的姑娘》、《阿凡提》、《買買提外傳》、《美人之死》、《阿曼尼撒罕》、《沙海天平》、《吐魯番情歌》等。其中《買買提外傳》1988年獲 "政府獎","金雞特別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騰龍獎"故事片二等獎;同年他主演的《阿曼尼撒罕》也獲得了"政府獎";他主演的電視劇《沙海天平》獲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第七屆"入選作品獎",全國電視劇"飛天獎",西北五省(區)"天馬獎";他主演的電影《吐魯番情歌》,榮獲"五個一"工程獎,該片還參加了法國嘎納影展和第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影展。2007年拍攝完成電影《買買提的2008》。

故事梗概

版本一

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電影《買買提的2008》講述的是,縣文體局幹部買買提,因把從體校分配來的一個叫迪里拜爾的姑娘趕走,遭局長派遣到沙尾村當足球教練,局長承諾,只要他組織的少年足球隊在全縣舉辦的"英薩克杯"足球比賽中奪得冠軍,就把他調回縣裡。

買買提來到了沙尾村,他遇到很多難題,無奈之下,只好用一個美麗的謊言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告訴孩子們如果參加足球隊,並奪得冠軍,就可以在2008年去北京看奧運會。

村長卡德爾雖知這是一個騙局,但卻想用這個騙局把散了心的沙尾村村民重新凝聚在一起,實現打井種樹的願望。全村大會上,他宣布幫買買提組織一個少年足球隊,並起名為 "夢想足球隊"。

買買提上任了,一群在沙漠踢慣了野球的孩子經常使他尷尬不堪,對於足球專業的提問也使他無言以對,直到叢"烏斯曼"足球隊辭職的迪里拜爾教練的到來,才使這個足球隊的技術水平得以提高並取得了預賽勝利。但這樣卻遭到"烏斯曼"隊的老闆的不滿,並想盡辦法阻撓,不惜用重金挖走了"夢想隊"里的兩個主力隊員,並把當初買買提善意的謊言公布於眾。此後,孩子們的家長不再信任買買提,他成了一個騙子。買買提於是非常傷心地離開了讓他付出很多心血的足球隊……

買買提接受了一個叫亞森的商人所開出的優厚條件繼續表演達瓦孜,他想拚命的掙錢,使自己美麗的謊言能夠變成現實,讓孩子們2008年去北京看奧運會。"夢想足球隊"在迪里拜爾的訓練下,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英薩克"杯足球決賽中,他們團結一致戰勝了對手,而最讓人感動的是,當初被挖走的馬拉多納.沙比爾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中反水,幫助"夢想"隊攻進關鍵的一球,"夢想隊"最終奪得了比賽的勝利,卡德爾村長也如願以償,在村子周圍打成了十口機井,種下了三千棵防沙林

版本二

沙尾村是塔克拉瑪沙漠邊緣的村落,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沙尾村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生存挑戰。但就在這樣一個偏遠村莊,村民們有著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足球。這裡的孩子常年在金色的胡楊林中,綿延起伏的沙丘里踢球,個個練出了一幅鐵腳板和好身手,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把足球當成了生活中的快樂和毫無功利性的運動,這樣一個快樂的村莊卻由於一個叫買買提的人的到來打破了平靜。

買買提是縣裡的小幹部,一次偶然的原因誤打誤撞,被下派到了沙尾村,極不情願也不安心的買買提為了早出成績,調回縣城,看中了沙尾村孩子們的足球天賦,為了組織足球隊,買買提創造出了一個善意的彌天大謊,聲稱如果沙尾村的足球隊能夠在地區奪得冠軍,這些孩子就會去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買買提不負責任的戲言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個美麗的謊言,點燃了沙尾村男女老少的奧運會憧憬,全村人為實現孩子的奧運夢而動員起來,欲罷不能。買買提將錯就錯只好走上了帶領沙尾村夢想足球隊衝擊地區冠軍的道路。

版本三

在風景如畫的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有這樣一個偏遠的村落,村民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足球,這裡的孩子常年在胡楊林中延綿起伏的沙丘上踢球, 練就了一副好身手。一個偶然的機會,足球天賦出眾的他們得到一個承諾:如果奪得地區冠軍,就能去北京參加2008年奧運會的開幕式。為了實現理想,十二名小隊員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十幾名小隊員在共同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經歷過失敗的打擊,品嘗了訓練的艱辛,在克服了種種困難後,球隊以全新面貌亮相綠蔭場,最終憑藉一記完美絕殺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觀眾。十二名小隊員在影片中,還有著與世界足球明星同樣響亮的名字,究竟他們中誰是“羅納爾多·沙比爾”、誰又更像“貝克漢姆·瓦爾斯”呢?到電影院看電影您不妨留心一一比照,對號入座吧。

版本四

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的沙尾村是因阿拉乾河斷流,日漸沙化而沒有搬遷的一個小村莊。村長卡德爾大叔一心想挖井開渠保住世世代代在這片綠州家園生存的父老鄉親。可惜昔日團結一心,無所畏懼的沙尾村村民卻已經人心散了。

夢想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在鳥巢的上空表演達瓦孜的運動員買買提陰差陽錯的在這個時候被分到了沙尾村當體育老師。沙尾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足球村,男女老少不但喜歡足球而且身懷絕技,如果能讓沙尾村的少年足球隊在“烏斯曼杯”足球賽上奪冠,買買提就可以調回縣裡創辦他的達瓦孜藝術學校了。為了他的夢想,買買提盡然在全村大會上謊稱如果能夠奪得冠軍,沙尾村足球隊的孩子們就可以去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於是村民們報名踴躍,一夜之間沙尾村的“夢想足球隊”成立了。對足球一竅不通的買買提教練肩負起了全村人的2008夢想。可是,事與願違,首先首場比賽“夢想足球隊”以0:12敗北,接著買買提的謊言又被人揭穿,更遭糕的是,正當全村人期待著從新打的井底冒出清泉,“夢想足球隊”在漂亮的女教練迪里拜爾的指導下,球技大增,準備衝擊冠軍的時候,球隊的主力馬拉多納和羅納爾多卻宣告轉隊,“夢想足球隊”還能贏得勝利嗎?更重要的是村長卡德爾大叔希望藉助這場足球比賽而挽回沙尾村村民昔日的那種頑強拼搏、戰無不勝的凝聚力的願望還能實現嗎?

版本五

沙漠邊緣的沙尾村河水斷流、日漸沙化卻拒絕搬遷。村長卡德爾想通過打井種樹保住這片賴以生存的綠州,可惜昔日團結的沙尾村已經人心渙散了。

夢想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鳥巢”上空表演達瓦孜的買買提陰差陽錯地被派到沙尾村當體育教練。沙尾村曾是著名的百年足球村,男女老少喜歡足球而且身懷絕技。買買提為調回縣裡謊稱如能奪得“英薩克杯”冠軍,沙尾村的孩子們就可以去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沙尾村“夢想足球隊”成立了,但事與願違,首場比賽便以0:12慘敗。接著買買提的謊言被揭穿,更糟的是,正當全村人期待從新打的井底冒出清泉,足球隊在漂亮女教練指導下衝擊冠軍的時候,球隊主力“馬拉多納·沙比爾”和“羅納爾多·沙迪克”卻宣告轉隊,“夢想足球隊”能否贏得冠軍?孩子們能否實現去北京看奧運會的夢想?

影片特色

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影片思想緊密貼合奧運主題,反映了“面對困境,鍥而不捨,追求夢想”的奧運精神,為奧運影片首開先河。影片打破傳統主鏇律影片嚴肅基調,以輕鬆活潑的兒童題材為背景,講述在維吾爾族鄉村發展現代足球運動的有趣故事。可以說影片集奧運、民族、風情、勵志、童趣等多種元素為一體,讓人耳目一新。

影片開始伴隨著激烈的維吾爾手鼓和一段維族舞蹈,一群維族孩子追逐著足球在鄉村間奔跑,趕車的大叔、路邊的大嬸、賣貨的老漢都加入了踢球的行列,那精湛的球技讓人咋舌。強烈的視覺衝擊,畫面色彩濃郁飽滿、激情跳蕩,表演坦蕩質樸,讓人們品味了新疆風情與現代的足球的趣味融合。

影片在將“2008”、“北京”的時空特質“夢想化”的同時,構築了一個屬於維吾爾族少年充滿著愛與希望的生存環境和精神時空。或許,這就是《買買提的2008》最具時代性和時尚感,也最能吸引觀眾並打動觀眾的地方。影片的大部分場景,都在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的小村落,有金色的沙海和大片的胡楊林,也有斷流的內陸河;但正是在這條斷流的河岸邊,卡德爾村長為買買提講述了沙尾村的歷史,那是一段充滿著勇往直前、樂觀向上的光榮往事。經過這樣的時空處理,影片雖然立足於少兒足球題材,卻又開始擺脫簡單的勵志主題,使其獲得了較為深廣的民族情結。

影片中還著力表現了村民們在卡德爾村長的帶領下,在孩子們比賽的激勵下,從鬆散到團結的感人過程。他們自發為孩子們製作隊服,匯聚到一起幫助村長打井,正如卡德爾村長所說:“足球能夠讓那些散了心的人重新聚到一起”!

影片中多處表現了中國國人對足球運動所賦予的情感。孩子們的足球外號都是外國球星的名字,當買買提問到誰願意以中國球星的名字做外號時,小姑娘米娜爾搶著說願意以“孫雯”的名字做外號,而她最終當上了這支男孩子組成的球隊隊長。影片結尾,小姑娘米娜爾打進了制勝的一球,那一襲紅裙在男孩子中分外搶眼,這或許寓意著中國足球的希望。

《買買提的2008》不僅溝通了新疆的沙尾村與祖國的首都北京,而且以電影的方式表達著民族的足球夢、奧運情。

影片看點

1、緊密貼合奧運主題,是第一部上映的奧運題材影片。
影片反映了奧運精神:面對困境,鍥而不捨,追求夢想。
影片預計5月9日上映,為奧運影片首開先河。
2、影片節奏明快,風格幽默
影片打破傳統主鏇律影片嚴肅基調,以輕鬆活潑的兒童題材為背景。人物表演幽默詼諧,其中穿插齊達內用頭頂人,黃健翔解說事件等幽默橋段。
3、清新異域風格,融入時尚元素
影片主要描繪風景如畫的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的一個邊遠小村落沙尾村,遠離城市的異域文化讓觀眾耳目一新。大片大片的胡楊林,金色的沙海,濃郁的民族特色,讓觀眾大開眼界。

但這裡卻有當今世界最時髦的愛好——足球,他們對足球的熱愛毫不亞於大城市的年輕人。這裡的孩子常年在胡楊林中延綿起伏的沙丘上踢球,他們把國際巨星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外號,如:馬拉多納、齊達內、羅納爾多、馬爾蒂尼、還有孫雯、劉翔等國內體育明星。而他們的最終目標就是來北京看奧運會。
4、影片整體風格樸實自然,親近觀眾
導演手法樸實,沒有過多特技和誇張的表演,還原當地居民的原生態。把最真實的故事展現給觀眾。
演員表演真實,起用當地青少年,12個小主角各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表演生動可愛,不矯揉造作。
音樂樸實感人,將手鼓的節奏和足球的動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將古老的刀朗木卡姆與時尚的音樂配器相結合。其中小女孩想念媽媽一段落,使觀眾潸然淚下。

幕後製作

我與《買買提的2008》 張冰

最早關注新疆的孩子們踢足球的題材是2003年的時候,我去喀什採訪了一個少年足球隊,當時,我被那十幾個維吾爾族足球少年身上的足球天賦和他們訓練的環境之艱苦所打動。那些喜歡足球的孩子們並沒有內地大俱樂部的二三線隊員那樣擁有良好的師資和設施,也沒有那些正規俱樂部的隊員一樣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前途。他們出身貧寒但是十分享受足球的快樂,他們踢足球毫無功利性,就是簡單的熱愛。這種態度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只是當時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故事來體現他們的這種快樂精神,採訪下來的東西也就暫時擱置了下來。一直到了2007年,奧運會的題材列入了天山廠的創作計畫,那群陽光少年的身影再次浮現在我的眼前,當我把他們的快樂和人類理想中的奧運精神聯想在一起的時候,《買買提的2008》就在我的頭腦中呼之欲出了。

買買提的人物構想原來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背景,他是一個退役的達瓦孜運動員,曾經擁有一個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從"鳥巢"上空走過的夢想,但長期的傷病使他夢想破滅,提前退役。雖然退役了,但2008的奧運夢想卻始終伴隨著買買提。買買提被陰差陽錯的分配到沙尾村當了一個體育老師,為了安撫買買提,文體局長答應他,只要把沙尾村的足球水平抓上去,立刻把他調回縣裡。沙尾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足球村,男女老少都喜歡足球,這也是買買提信心爆棚的基礎。買買提最大的目標就是,無論如何要讓沙尾村的少年足球隊在 "烏斯曼杯"少年足球賽上奪冠,從而使自己順利調回到縣裡,從事他心愛的達瓦孜藝術。正值暑假,買買提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居然是湊不齊一支完整的隊伍。於是,他四處奔走,做孩子家長的工作,但是家長們紛紛以學習忙農活重等種種理由拒絕了買買提,"烏斯曼杯"就要打響了,但買買提卻陷入空前的組隊危機。一個偶然的機會,買買提的朋友司馬義告訴他,烏斯曼杯足球賽是一個奸商烏斯曼贊助的,為了霸占英薩克的足球資源,烏斯曼撒了個彌天大謊,聲稱自治區體委有一個宏偉計畫,組建一支維吾爾族少年足球隊作為未來的國家隊預備隊,藉此招攬人才。買買提對這種謊言嗤之以鼻。第二天,在沙尾村的村民大會上,眼看組織足球隊的願望落空的買買提,情急之下,竟然將烏斯曼的謊言加工豐富,移植到了沙尾村。村民們聽說自己的孩子如果能夠奪得縣裡的冠軍和地區的冠軍,就能在2008年到北京參加奧運會的開幕式,頓時炸了窩,紛紛替自己的孩子報名,買買提的願望終於初步達成,沙尾村的夢想足球隊雖然成立了,但也在這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奧運會是何物的沙漠村莊點燃了所有人的奧運夢想。

在買買提和他的足球隊故事的身後,有一個沙尾村艱苦打井求水的背景。當時有人提出,在這樣一個艱苦的連誰都喝不上的沙漠深處,寫這樣一幫熱愛足球的少年到底有多少現實意義?在我們的主創團隊仔細的揣摩和研究之後,仍然堅持了原先的創作構想。我們認為,無論環境多么艱苦,對奧運精神的嚮往,對人類根本追求的讚美才是他們生居苦境依然快樂的源泉。於是,快樂便成為了《買買提的2008》的精神家園。

當然,電影是拍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作為《買買提的2008》的編劇,我提供的只是一個電影的藍圖。沒有天山廠的傾心打造、沒有我的導演、攝影等同事們的艱苦努力,那個存在於我腦海里的夢想也不會變成買買提的夢想和那些孩子們的夢想。這個電影的成功,得益於奧運會來到中國的機會,也得益於天山廠長期的題材規劃以及天山廠抓住一個題材不輕易放過的這種踏實工作作風。今天的電影受到了總局領導和方方面面的肯定,我很自豪,感謝當年打動了我的那群足球少年、感謝天山廠給我的創作機會和信任、感謝那么多不顧勞累辛苦,從吐魯番到南疆尉犁,為這部電影付出了汗水的同志們,這部電影的榮譽屬於他們。

導演闡述

生活起源:

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有一個叫沙尾村的小村莊,多年來,因為阿拉乾河斷流,沙漠日漸侵襲到了沙尾村人的家門口。周圍的村莊紛紛搬遷,沙尾村的人心也散了。

不過,沙尾村的老老少少天生就有足球細胞,尤其是他們的孩子們給自己都起了"外國球星"的綽號,有叫馬拉多納的,也有叫馬爾蒂尼、羅納爾多的,還有叫貝克漢姆、巴喬的等等。老老少少對國際知名球隊了如指掌,他們除了農活以外最大的愛好就是談論足球,談論國際球賽、國際球星。連女人也不例外。誰家的孩子踢的好,誰家的孩子踢的差,村民們都十分知道,每個父母總是不停的誇獎自己的孩子踢得好,村裡的姑娘們也更是喜歡足球技術好的小伙子……

沙尾村村民們踢足球,不是為了健身運動,足球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足球帶給他們的是快樂。

這些似乎與他們的環境和農民的身份不相符,但村民們的生活的確是真實的。這也是激發我拍攝這部影片的源泉和動力。

影片立意:

在一部電影裡政治也要,商業也要,藝術也要,其結果什麼目的都達不到。文學劇本里的故事立意已經確定了影片的價值走向和思想基調,我們在表現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運用所有的藝術手段去完成故事、講好故事,因此希望各部門在處理本專業的技術和藝術方法上要大膽一些,比如閃回、色調、影像、調度的手法能有所創新,尤其在拍攝運動鏡頭時手法要靈活多變,將運動鏡頭和短鏡頭交叉使用以達到視覺的衝擊效果。

美術部門在基本調子的把握上一定要統一,色彩不能太雜,分成幾大色塊,圍繞敘事和情緒,為故事服務。沙漠,村落,胡楊,比賽場既有區別又要相對統一。

音樂上要有創新,雖然本片題材不大,但要有大片的音樂風範,特別要將手鼓點的節奏感和足球的運動感有機結合起來,並且將古老的刀郎木卡姆鏇律與時尚的音樂配器相結合,對動情動感的段落應以流暢的鏇律進行配合,片尾如有一首基調歡快,鏇律優美的童聲合唱歌曲則更好。

相關評價

影片正是以這種令人興奮的“大氣”格局,藉助少兒足球與“2008”、“北京”等時代性的時尚命題,較為成功地完成了民族夢想的表達方式。

電影的運動鏡頭跟維吾爾族人的活潑天性之間,以及足球的運動感跟手鼓點的節奏感之間,還有時尚的音樂配器跟古老的刀郎木卡姆之間,存在著許多可以相互溝通的橋樑。主創者正是非常敏銳地發現了這些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使這一部影片非常適時地站在了足球運動與新疆手鼓、現代音樂與刀郎木卡姆的橋樑上。 因此可以說:《買買提的2008》不僅溝通了新疆的沙尾村與祖國的首都北京,而且以電影的方式建構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歷程。

獲獎紀錄

《買買提的2008》獲獎《買買提的2008》獲獎

影片獲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體育題材創作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