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譜》

《詩譜》

《詩經》研究著作。3卷,一作2卷。東漢鄭玄撰。《詩譜》有圖,已亡佚。原本單行。唐代孔穎達撰《毛詩正義》,將《詩譜》文字分列於書中各部分之首,單行本逐漸失傳。

《詩譜》

正文

《詩經》研究著作。3卷,一作2卷。東漢鄭玄撰。其書根據《尚書》《春秋》《史記》等書中有關史料記載,分別說明《詩經》十五“《國風》”、二“《雅》”、三“《頌》”產生的地域、時期、社會背景等,並排比譜系,顯示《詩經》各部分與時代政治風土人情的關係。《詩譜序》說:“欲知源流清濁之所處,則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風化芳臭氣澤之所及,則傍行而觀之:此《詩》之大綱也。”對後人的《詩經》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書中把頌揚周室先王、西周王朝暨諸侯國盛世的作品一概定為“詩之正經”,而把衰亂時期怨憤諷刺之詩定為“變風”、“變雅”,這是承襲了《毛詩序》的說法,而更加具體系統化。至於說“得聖人之化者謂之《周南》,得賢人之化者謂之《召南》”,也無根據。此外,《詩譜》對史實亦頗有失於考核之處,如說康叔封衛,後世子孫合併了邶、鄘兩國;孫詒讓《籀述林·邶鄘衛考》已指出其誤。
《詩譜》有圖,已亡佚。原本單行。唐代孔穎達撰《毛詩正義》,將《詩譜》文字分列於書中各部分之首,單行本逐漸失傳。宋代歐陽修、元代許謙、清代戴震吳騫丁晏等,都曾從事於《詩譜》的考訂輯補工作。

配圖

《詩譜》《詩譜》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