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巡盛典》

《西巡盛典》是由清董浩、曹振鏞、英和等奉敕撰修,卷前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高宗御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詩。

西巡盛典

《西巡盛典》,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董浩曹振鏞英和等奉敕撰修,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版框18.2cm×12.1cm。半頁8行,每行20字,白口,左右雙欄,單魚尾。卷前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高宗御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詩,嘉慶十七年仁宗御製序,並鈐“嘉慶御筆之寶”朱文方印。

《西巡盛典》是記載清涼山的專著,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清涼山山西五台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勝地之一,因夏無酷暑,故名清涼山。清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皆曾西巡至此,但都未修專書以記其盛。嘉慶十六年(1811年),仁宗西巡清涼山,返京後敕命在《欽定清涼山志》的基礎上“續行撰輯,所有廟宇、行宮及經由道途,前書有未載者,著該撫(按:指山西巡撫彭齡)速飭地方官繪具圖說。”董浩等即據之修成此書。全書分為宸章、恩綸、秩祀、閱武、褒賞、程途、歌頌等八部分。書中不僅詳記嘉慶皇帝此次西巡往返諸事,而且兼及聖祖、高宗西巡之事(註:山志的重點在山,而《西巡盛典》雖然也述及山,但重點在典禮本身,記事為主)。其中閱武、程途部分有圖,對於考察當時京師至五台山沿途的歷史風貌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嘉慶時,版刻圖畫已呈衰勢,此本圖版無論鐫刻之精細、圖畫之雋秀,皆遠遜於《南巡盛典》插圖,即使較之《欽定清涼山志》插圖也略遜一籌。但作為清宮中期以後的山水版畫來說,仍堪稱一時之選。

返回:武英殿刻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