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亞》

《艾米莉亞》

《艾米莉亞》講述的是:20世紀20至30年代,是人類航空史上創造飛行記錄最頻繁的時候,可稱航空史上的“黃金年代”。在這英雄輩出、令眾多飛行冒險家亢奮不已並前仆後繼的年代裡,最具才華、最有建樹和最為勇敢的女飛行家,非艾米莉亞(Amelia Earhart)莫屬。這位著名的女飛行員,曾首次獨自一人駕駛飛機飛越大西洋。此後的1937年,她在飛躍太平洋上空時突然失蹤,下落不明。本片主要講述了這位女飛行家的傳奇經歷,除了她在飛行上的成就,還包括她與喬治·布特納姆的婚姻,以及與吉恩·威達爾的情感糾纏等等。

基本信息

簡介

電影《艾米莉亞》海報電影《艾米莉亞》海報

電影《艾米莉亞》講述了傳奇女飛行家艾米莉亞·埃爾哈特不平凡且充滿冒險色彩的一生。

20世紀30年代是航空史上公認的“黃金時代”,人類頻繁打破飛行紀錄,被海洋所割裂的陸地仿佛也逐漸被飛行事業拉近了距離;同時,30年代也是男權主義所依附的傳統經濟秩序隨著全球性大危機而解體的女性解放的時代,“獨自駕機飛越大西洋的人類史上第一人”艾米莉亞·埃爾哈特也是這段歲月中一位極具代表性的巾幗英雄。《艾米莉亞》正是這位於1937年在太平洋上空神秘失蹤的女強人的傳記電影

“史實人物+職業女性=奧斯卡影后”的公式在好萊塢早已不是秘密,朱莉亞·羅伯茨、妮可·基德曼、莎莉茲·塞隆、瑞斯·維瑟斯彭、海倫·米倫、瑪麗昂·歌蒂亞無不是這一“淺規則”的受益人(如果殺手和女王也算職業的話)。對此,憑藉性同一性症患者和美國夢破碎的女拳擊手兩度封后的希拉蕊·斯萬克當然是爛熟於胸——只不過她的實力太強,一次是史實人物、一次是職業女性,兩回都是僅僅完成一半,就輕鬆地打動了小金人。因此,2009年一舉集結了兩大優勢並聯手《季風婚禮》的印度女導演米拉·奈爾申奧的舉措,不禁令人倒吸一口涼氣。

劇情

傳記片《艾米莉亞》由美國福克斯探照燈影業出品,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傳奇女飛行家艾米莉亞·埃爾哈特的人生經歷。艾米莉亞25歲時曾駕駛飛機創造了個人首次女子世界飛行紀錄——4210米,震驚世界,1937年因飛行事故而不幸罹難。弗瑞德·諾南是艾米莉亞一生中除了出版商丈夫、情人之外的最重要的男人。諾南與艾米莉亞共同完成過多次飛行奇蹟,可悲的是,在艾米莉亞離奇辭世之後,諾南也在一次飛行意外中下落不明。

背景人物

(圖)艾米莉亞艾米莉亞

艾米莉亞·埃爾哈特(1897.7.24-1937.7)美國飛行員,她不害怕打破界線,在過去的那個時代並沒有很多女性飛機駕駛員,她的行為鼓勵了其他女性,促使她們勇於追求她們的夢想。這是項極為重要的改變,因為當時的女性並沒有什麼工作機會。艾米莉亞·埃爾哈特啟發了世世代代的女性,讓她們勇於嘗試過去女人從未做過的事。
1937年6月份,她來到邁阿密,準備再次挑戰環球飛行,這一次她邀請弗瑞德·諾南(Fred Noonan)當她的領航員。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不帶重要的通訊設備及導航儀器。有人猜測或許是為了要讓出空間來存放長途飛行要用的額外燃料。即使埃爾哈特又累又病,他們兩人在短短的21天就到達了紐幾內亞 。在下一段旅程中,他們從紐幾內亞起飛,準備飛往一座座落在太平洋中間的,名叫豪藍島 (Howland Island) 的小島。最後的一次通訊紀錄是1937年7月2日,埃爾哈特和諾南與附近的海上防衛隊通話。後來就再也沒有聽到他們的音訊。美國海軍動員了大批人力,執行超過兩周的埃爾哈特與諾南搜尋任務。
有些仰慕者無法接受埃爾哈特就怎么消失不見,因而相信她是一名間諜或是被美國的敵人抓走了。他們表示他們找不到飛機的殘骸、埃爾哈特與諾南的下落。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許多人相信他們一定是迷路了,在用盡燃料後喪生。當時,她離她的40歲生日只差一個月。

看點

(圖)《艾米莉亞》《艾米莉亞》

《艾米莉亞》是傳記片題材,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美國女飛行員、被譽為空中女豪的艾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的傳奇而短暫的人生經歷。艾米莉亞由奧斯卡影后希拉蕊·斯萬克(Hilary Swank)扮演,男演員理查·基爾(Richard Gere)飾演她的出版商界丈夫,伊萬·麥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出演她年輕時期的情人基恩·維多(Gene Vidal),克里斯多福·埃克萊斯頓(Christopher Eccleston)飾演她飛行事業的夥伴弗瑞德·諾南(Fred Noonan)。
《艾米莉亞》由《名利場》(Vanity Fair)《同名同姓》(The namesake)的印度籍女導演米拉·奈爾(Mira Nair)執導,她曾於2001年以《季風婚宴》(Monsoon Wedding)一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艾米莉亞》(Amelia)在加拿大多倫多拍攝,由福克斯探照燈影業出品,將於2009年與我們見面。

主要演員

希拉蕊·斯萬克希拉蕊·斯萬克

希拉蕊·斯萬克

希拉蕊·斯萬克演繹女飛行家,伊萬·麥克格雷格將在女飛行員艾米莉亞·埃爾哈特的傳記片《艾米莉亞》中出演一個角色。在這之前,希拉蕊·斯萬克、李察·基爾和維吉尼亞·馬德森已經確定加盟該片,這部電影將由米拉·奈爾執導。《艾米莉亞》將重點描寫這位女飛行家(希拉蕊·斯萬克 飾)的傳奇經歷,從她聲明鵲起到與喬治·布特納姆的婚姻,再到與吉恩·威達爾(伊萬·麥克格雷格 飾)的風流韻事,值得一提的是,吉恩·威達爾就是這部小說作者的父親,而編劇羅納德·巴斯根據這部小說創作了劇本,全片將在多倫多拍攝。1928年,此片的女主角艾米莉亞·埃爾哈特成為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1932年,她成為第一位飛越太平洋的女性駕駛員。在過去那個時代並沒有很多女性駕駛員,她的行為鼓勵了其他女性,促使她們勇於追求她們的夢想。

克里斯多福·埃克萊斯頓

(圖)埃克萊斯克里斯多福·埃克萊斯頓

兩屆奧斯卡影后希拉蕊·斯萬克主演的傳記片《艾米莉亞》,確定了男二號的扮演者克里斯多福·埃克萊斯頓,他將在片中扮演飛行家艾米莉亞·埃爾哈特事業上的夥伴弗瑞德·諾南。
在影片裡,希拉蕊·斯萬克扮演艾米莉亞、理察·基爾扮演艾米莉亞的老公、英國帥男伊萬·邁克格雷格出演艾米莉亞的情人基恩·維多,而英國怪男克里斯多福·埃克萊斯頓扮演的諾南,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44歲的埃克萊斯頓,是一個性格演員,曾與大衛·柯南伯格合作過《感官遊戲》,與凱特·布蘭切特、安吉麗娜·朱莉、妮可·基德曼、蕾妮·齊薇格、卡梅隆·迪亞茲等諸多當紅女星合作過《伊莉莎白》、《急速六十秒》、《小島驚魂》、《自由的代價》和《不可見的把戲》,堪稱最不為人知的銀幕熟臉。埃克萊斯頓在熱門美劇《英雄》中也扮演過角色,而在2009年的大片《特種部隊》里,他將扮演大反派Destro。顯然,《艾米莉亞》將為埃克萊斯頓帶來事業上的轉機,成為好萊塢主流視線里的一員。

幕後花絮

在最新的電影《艾米莉亞》里,希拉蕊·斯萬克扮演艾米莉亞·埃爾哈特,她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真正的飛行員,但她承認,在現實生活中,她並沒有飛行經驗。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艾米莉亞》在新澤西州埃塞克斯郡費爾菲爾德機場舉行記者招待會,35歲的希拉蕊·斯萬克與眾人分享了她上飛行課的經驗。

希拉蕊·斯萬克希拉蕊·斯萬克

“我不是一個大汗的人,”她首先聲明,“但我發現,等上完兩小時的飛行課程,著陸到地面後,因為精神高度集中,後背已經完全濕透了。”儘管如此,希拉蕊仍然對學習如何成為一個飛行員很感興趣,她說:“學習如何駕駛飛機其實並不困難,因為你會覺得就像在學如何騎腳踏車一樣。它要求你集中精神,你會完全沉浸其中,儘管危險且充滿冒險性,但我仍然愛它。”
同時,作為乘客,希拉蕊承認她是常客。“在過去五天,我在飛機上度過了36小時。”她透露。“事實上,在過去16天裡,我在飛機上的時間比在陸地上的時間還多。我先是在義大利,然後再返回到洛杉磯,再飛去杜拜,然後回到倫敦、洛杉磯,而現在在紐約。飛機上的乘務員見到我都笑了,因為我們都見熟了。他們說:‘如果我們像你飛得那么多的話,我們就違規了。’” 採訪中,希拉蕊談起她扮演的角色艾米莉亞·埃爾哈特,這部傳記片將在美國影院10月23日首映。“艾米莉亞以她自己的方式生活著,她可以毫無遺憾地說‘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想,即使在2009年,這樣的人仍然是十分罕見的,特別是女性。”
希拉蕊·斯萬克曾經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99年,她憑藉《男孩不哭》中的布蘭頓·蒂娜一角獲得第一個奧斯卡獎項,2005年,她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百萬寶貝》里扮演堅強好勝的拳擊手麥琪·菲茨傑拉德,《百萬寶貝》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而希拉蕊也憑藉此片,再度登上奧斯卡影后的寶座。這一次,斯萬克巧合地再次扮演堅強的女性艾米莉亞,儘管外形上斯萬克與艾米莉亞非常相像,簡直就是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但她卻說:“諷刺的是,當我剛拿到劇本的時候,我對自己說‘真的嗎?’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跟艾米莉亞這么像,因為她的形象如此富有標誌性,例如她的短頭髮、灰色的眼睛和雀斑,這一切都與我的外貌區別如此之大。” 當記者問到希拉蕊與導演米拉·奈爾拍攝期間的情形時,希拉蕊說:“米拉憑著一部以印度為主題的電視劇而聞名,她完全適合駕馭這種題材的電影,因為她與艾米莉亞之間有著相似的特質。她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在導演這個行業里,女性占有相當少的比例,因此由她來執導這個富於傳奇色彩的故事便有著相當特殊的意義。”

電影《艾米莉亞》劇照電影《艾米莉亞》劇照

誠如斯萬克所言,米拉·奈爾是令人驚嘆的。在過去的20年裡,她拍攝了多部有趣的電影。1988年,她憑著非常有突破性的《早安孟萬》享譽全世界;2001年,她拍攝的《季風婚宴》在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大爆冷門,榮獲了該年度的最高獎金獅獎,米拉·奈爾因此成為印度首位登上這一領獎台的女導演。此片僅以150萬美元的投資掙回全球超過3000萬美元的票房,並被百老匯改編成音樂劇《孟買之夢》,可謂名利雙收。還有的2006年的《同名同姓》,她的電影不能簡單地用主題、地點、時代或類型去定義,可以說,用故事去剖析社會現狀是她唯一的準則。
米拉·奈爾不喜歡刻意強調自己印度籍導演的身份,她有些擔心某種似有似無的“狹隘”。自覺的身份認知讓米拉·奈爾的創作過程成為了“尋找之旅”,身份認同、文化跨越和衝突,是米拉·奈爾探討的主要議題;“家”或者“根”是米拉·奈爾影片中的重點,也是她自己一直在尋找或思索的對象。小成本的浪漫愛情影片《密西西比馬薩拉》和勇奪金獅的《季風婚宴》都是這個議題下的代表作品,而2006年的《同名同姓》則在此之上走得更遠。
今年,米拉不僅攜著《艾米莉亞》重回影壇,還有一部新片《紐約,我愛你》,是繼《巴黎,,我愛你》之後的又一城市情感短片力作。在多哈電影節上,米拉說多變的創作靈感一直推著她在影壇中前進,她喜歡用自己的電影去關注不同的領域,所以才有了這一部關於傳奇女飛行員的電影。

相關視頻

艾米莉亞Amelia 中文字幕預告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