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環境研究進展》

《能源與環境研究進展(附光碟)》收錄了全國42所高校和研究單位的160餘篇論文,匯集了近年來能源與環境領域內各大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能源與環境研究進展》可供從事能源與環境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容簡介

全書共包含化石能源的潔淨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控制和資源化技術,節能新技術,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環境污染模擬與控制、修復,生物方法在環境領域中的套用和政策對能源、環境影響等八大方向。

作者簡介

嚴建華,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系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聘任崗位:熱能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學科博士生導師,環境工程跨學科博士生導師。

目錄

◆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
1-01LNG5煤層氣液化流程的方案設計與分析
1-02考慮交叉擴散效應時方腔內湍流傳熱傳質的數值研究
1-03山地型風景區內公路交通環境承載力測度研究
1-04流化床密相區顆粒混合特性多尺度分析
1-05兩區域雙擴散自然對流傳熱傳質數值研究
1-06燃燒邊界條件和燃料特性對均質壓燃發動機的影響
1-07不同煤粉高壓密相氣力輸送特性試驗研究
1-08淮北煤中銻賦存形態及其在礦區土壤環境中的分布研究
1-09雙氧水對柴油機燃燒過程影響的研究
1-10循環流化床動態建模及其預測控制研究
1-11基於線上煤質檢測的ALSTOM氣化爐控制
1-12加壓煤氣化過程研究及模擬
1-13煤焦的微觀結構變化與還原NO反應性的關聯
1-14去耦室壓力變化對脈動燃燒器運行特性的影響
1-15碳粒邊界層中CO火焰行為發生的判別條件
1-16影響噴動流化床顆粒混合的多因素分析
1-17基於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質中質量擴散係數的研究-
1-18一種新的燃煤鍋爐NOx排放特性線上預測模型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1CdS/TiO2納米管陣列複合電極的製備
2-02空間能源系統的發展及套用
2-03輻射器特性對太陽能熱光伏系統性能的影響分析
2-04納米鋅粉水解制氫與氧化鋅納米結構製備
2-05Ti-zr和Ti—Ni催化劑對NaAII-14放氫性能的影響
2-06Ti10V90-xFex(x=3~9)儲氫合金的微觀結構和儲氫性能
2-07拋物碟式兩級聚光分頻PV/T系統設計
2-08熱泵熱水機組的適應性研究
2-09在TiO2多孔膜上水熱合成ZnO納米結構
2-10多峰高斯擬合用於生物油燃燒機理的研究
2-11天然氣水合物降壓開採過程中傳熱和再生成問題研究-
2-12城市地源熱泵採暖系統的環境效益分析
2-13微結構光譜控制及其套用研究
2-14組分與鹼/鹼土金屬(AAEM)互動作用對生物質熱解氣化影響的研究
2-15生物質先進再燃脫硝特性的實驗研究
2-16太陽能溶液集熱/再生可逆過程分析
2-17屋頂集熱式太陽房供暖系統研究
2-18生物質特性及其對氮氧化物去除機制研究
2-19落葉松樹皮噴動循環流化床快速熱解影響因素研究
2-20非均勻介質光學參數分布的擴散近似反演
2-21可再生能源供熱製冷技術在建築中的套用
2-22內蒙古太陽能資源測試與分析
2-23風光互補曝氣系統最佳化設計及套用研究
◆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控制和資源化技術◆
3-01銅渣中鐵組分選擇性分離研究
3-02煤礦機械化矸石充填地表沉陷控制研究
3-03焚燒爐條件下典型垃圾基元乾燥過程的濕分擴散特性
3-04改進的ASM3模型對實際WWTP的模擬研究
3-05利用吸附余壓預冷的煤層氣MRC液化流程
3-06硬軟聚氨酯熱解特性的實驗研究
3-07Environmentalimpactcomparisonofcopper-slagandcopperoreConcentrafionprocesses
3-08剩餘污泥活性炭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的套用研究
3.09生物反應器填埋場中LFG產生及遷移模型研究
3-10水煤漿在較高剪下速率下流變特性的試驗研究
3-11建築垃圾混合料路面基層套用技術研究
3-12煤矸石膠結充填的實驗研究
3-13污泥改性劑的研製及其乾化改性試驗研究
3-14活性生物污泥對亞甲基藍的吸附平衡和動力學研究-
3-15泡沫在多孔介質中封堵有效期評價
3-16造紙黑液對石油焦氣化反應特性的影響
3-17充填骨料混入廢石對充填體強度的影響
◆節能技術◆
4-01新型平衡式變數葉片泵功率特性仿真研究
4-02基於擴展最小資源分配網路的過熱汽溫預測控制
4-03天津市住宅建築節能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4-04發動機熱管理仿真的研究與套用
4-05不同DO下短程硝化性能及污泥種群結構的比較研究-
4-06基於磁性液體熱磁效應的小型能量轉化裝置
4-07液-液霧化形態與特性研究
4-08典型村鎮能源系統的LCA模型建立及案例分析
……
水污染控制與治理
環境污染模擬與控制
環境生物及處理方法
其他的能源與環境相關內容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LNG5煤層氣液化流程的方案設計與分析 范慶虎,李紅艷,尹全森,崔傑詩賈林祥
哈爾濱工業大學低溫與超導技術研究所,哈爾濱150080)
摘要:哈爾濱工業大學低溫與超導技術研究所(簡稱ICST)針對煤層氣日產量小、不宜管道長距離運輸的特點,自主研製了日產液態天然氣5立方米混合製冷劑煤層氣液化系統(LNG5)。LNG5煤層氣液化系統主要分為兩部分:預處理系統和液化系統。本文根據氣源條件介紹了煤層氣預處理系統,數值比較了煤層氣液化循環的三種模式;確定LNG5煤層氣液化系統採用混合製冷劑液化循環,並對液化流程進行數值模擬。分析了流程中一些基本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給出了液化循環過程中的各個節點熱力參數。這對LNG5液化系統的工程設計具有理論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