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成語,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典故,現收藏於漢語成語大詞典之中。

基本信息

聞雞起舞解釋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聞雞起舞出處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聞雞起舞》《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原文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回響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聞雞起舞》《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譯文

晉代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聞雞起舞》《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寓意

聞雞起舞的寓意。在某種意義上說,她指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士氣、一種行動、一種態度。讓我們以聞雞起舞的精神幹事業,真抓實幹,追求卓越,事業就會蒸蒸日上,生機勃勃;讓我們以聞雞起舞的士氣乾工作,勤奮高效,腳踏實地,工作就會大有起色,成果顯赫;讓我們以聞雞起舞的行動去學習,克服惰意,立志發奮,學習就會收穫頗豐,再創佳績;讓我們以聞雞起舞的態度去生活,激情四射,充滿活力,生活就會多姿多彩,絢麗斑斕。聞雞起舞時時激勵著我們早起奮發,朝氣蓬勃。她給了我們無盡的動力,給了我們時間的觀念,給了我們生活的質量,給了我們生命的效率。只有聞雞起舞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