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血管病學》

《缺血性腦血管病學》對ICVD的臨床基礎、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特殊問題等進行了全面系統地介紹,及時反映ICVD診治和評價的發展趨勢,並對ICVD治療指南的編制和套用方法,以及ICVD的臨床經濟學評估等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防治方法加以介紹。此外,書中附有常用的ICVD相關評定量表和國內外最新的ICVD指南可供閱讀參考。

圖書信息

書名:缺血性腦血管病學
作 者:羅祖明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4月1日
ISBN:9787117138437
開本:16開
定價:166.00元

內容簡介

《缺血性腦血管病學》共5篇、53章,由國內既有缺血性腦血管病(ischemlccerebralvascuIardisease,ICVD)基礎研究經歷,又有豐富臨床診治經驗的90餘位知名學者共同撰寫而成。《缺血性腦血管病學》對ICVD的臨床基礎、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特殊問題等進行了全面系統地介紹,及時反映ICVD診治和評價的發展趨勢,並對ICVD治療指南的編制和套用方法,以及ICVD的臨床經濟學評估等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防治方法加以介紹。此外,書中附有常用的ICVD相關評定量表和國內外最新的ICVD指南可供閱讀參考。《缺血性腦血管病學》內容全面、新穎、實用,既反映了學界的前沿進展,也總結了臨床的多年經驗和成果,能為從事腦血管病防治工作的中青年醫師及研究生提供有益的幫助,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羅祖明,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神經科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先後任神經內科主任、神經疾病研究室主任、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委會副主任、全國腦保健學會副主任、四川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委會主任。1968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醫學系;1981年獲神經病學碩士;1993-1994年赴美國馬里蘭州軍人健康科學大學神經科研修,從事腦卒中的動物模型及危險因素的致病機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疑難病和臨床神經生化。對腦卒中後的炎性反應的機制、缺血耐受的病理生理過程及防治方法、內源性神經幹細胞移植有較深入的研究,對急性腦梗死後的抗炎細胞治療和增進缺血耐受的方法做了較早和較深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為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曾主編神經病學專著5本;擔任全國高等醫學院校統編教材《神經病學》第4版、第5版副主編,第6版參編;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獲省級科技成果獎3項,部級獎1項;承擔國家八五、九五、十五攻關課題資助(分課題負責人)3項、國家高技術863項目1項;任國際神經病學研討會主席4屆;作為項目負責人申辦國家級神經病學教育項目4項。
丁新生,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明基神經病學研究所名譽所長。1982年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本科,就職於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科,1989年神經病學研究生畢業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學習,1991-1997年,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完成臨床博士後學習並任副研,回國後兼任副教授。美國科學名人評審學會(AASB)千禧年(2000年)世界名人。歷任南京醫科大學神經精神病學教研室主任和內科系副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科主任和神經病學研究室主任、大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現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及江蘇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痴呆和認知障礙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常委和江蘇省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美國神經病學學會資深成員。是衛生部、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和二十餘雜誌編委(包括常務編委和副主編)。回國後先後主持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基金的項目研究。在腦血管疾病相關研究領域以及神經變性病(AD、PD)的研究方面、有關中樞神經再生和發育及神經生長導向因子的研究方面、神經遺傳病的基因診斷方面和神經幹細胞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方面,都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和一些開創性工作,多次獲獎並在國際會議發言交流。

圖書目錄

第一篇臨床基礎
第一章腦血循環的套用解剖
第一節腦的動脈
第二節腦的靜脈
第二章腦血循環的套用生理學
第一節腦血流量
第二節腦的微循環
第三節腦脊液循環
第四節腦代謝
第三章缺血性腦卒中的病理生理
第一節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
第二節缺血半暗帶與治療時間窗
第四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病理
第一節腦動脈硬化
第二節腦梗死
第五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
第一節一般流行病學特徵
第二節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第六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遺傳學
第一節遺傳學概述
第二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遺傳學證據
第三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遺傳
第四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單基因遺傳
第五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多基因遺傳
第七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動物實驗研究方法
第二節臨床試驗研究方法
第三節循證醫學在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研究中的套用
第八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病因
第一節動脈粥樣硬化
第二節高血壓動脈硬化
第三節動脈炎
第四節動脈肌纖維發育不良
第五節血管痙攣
第六節顱內感染
第七節其他病因
第九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第一節危險因素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第三節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第四節危險因素的監測
第十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病機制
第一節腦血管內血栓形成
第二節腦栓塞
第三節低血壓與腦灌注不足
第四節其他機制
第二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表現
第一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分類
第一節中國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分類
第二節國際上常用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分類
第三節國際卒中的新分類和卒中亞型——ASCO分類方法
第二章腦部動脈系統梗死綜合徵
第一節頸內動脈綜合徵
第二節大腦前動脈綜合徵
第三節大腦中動脈以及分支綜合徵
第四節大腦後動脈綜合徵
第五節丘腦梗死
第六節脈絡膜前動脈梗死
第七節小腦梗死
第八節中腦梗死
第九節腦橋梗死
第十節延髓梗死
第十一節基底動脈尖綜合徵
第十二節基底動脈主幹梗死
第十三節椎動脈梗死
第十四節腦盜血綜合徵
第十五節大面積腦梗死
第十六節邊緣帶腦梗死
第十七節多發性腦梗死
第十八節腔隙性腦梗死
第三章短暫性缺血發作
第一節TIA和小卒中的定義
第二節TIA/MIS的危險性
第三節TIA/MIS的病原
第四節TIA/MIS的臨床表現
第五節TIA/MIS的檢查
第六節TIA/MIS的處理
第四章腦靜脈及靜脈竇血栓形成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腦靜脈血栓形成
第三節腦靜脈竇血栓形成
第三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斷
第一章神經系統的病史採集
第二章神經系統檢查
第三章神經心理學檢查
第一節利手測定
第二節失語症檢查法
第三節漢語失讀症
第四節漢語失寫症
第五節智力測驗
第六節記憶測驗
第七節認知功能的綜合評定
第八節認知功能的單項評定
第九節非認知功能評定
第四章實驗室檢查
第一節血、尿、大便常規檢查
第二節血液流變學與血液生化檢查
第三節腦脊液檢查
第四節基因與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五章影像學檢查
第一節計算機斷層掃描
第二節磁共振
第三節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第四節核醫學技術成像
第五節頸部血管彩色都卜勒和經顱都卜勒
第六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斷
第一節定位診斷
第二節病因診斷
第三節危險因素的診斷
第七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鑑別診斷
第四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
第一章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原則
第一節TIA的治療原則
第二節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治療原則
第二章缺血性腦卒中的規範化治療
第一節院前急救
第二節綠色通道
第三節卒中單元
第四節臨床路徑
第三章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一般治療
第一節呼吸支持
第二節血壓管理
第三節調整血糖水平
第四節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第五節吞咽困難的評估與處理
第六節其他措施
第四章併發症的防治
第五章缺血性腦卒中的特殊治療
第一節溶栓治療
第二節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第三節降纖維蛋白藥物治療
第四節抗凝治療
第五節神經保護治療
第六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血管內支架成形術
第七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
第六章缺血性腦卒中的康復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主要神經功能障礙的康復
第七章缺血性卒中的護理
第一節偏癱
第二節失語
第三節感覺減退或缺失
第四節吞咽障礙
第五節排尿障礙
第六節排便障礙
第七節顱內壓增高(頭痛、嘔吐)
第八節面癱
第九節高熱
第十節焦慮
第十一節意識障礙(嗜睡、昏睡、昏迷)
第十二節常見併發症
第八章腦卒中的預防性治療
第一節藥物預防
第二節外科預防
第三節社區預防
第九章缺血性腦卒中的中醫中藥治療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各論
第十章幾種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
第一節大面積腦梗死的治療
第二節腔隙性腦梗死的治療
第三節TIA的治療
第四節顱內靜脈系統血栓形成的治療
第五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特殊問題
第一章遺傳性腦血管病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顯性遺傳性腦血管病伴皮層下梗死和白質腦病
第三節隱性遺傳性腦動脈病伴隨皮層下梗死和白質腦病
第四節Fabry病
第五節線粒體腦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樣發作
第六節其他少見的遺傳性缺血性腦血管病
第二章夾層動脈瘤與缺血性腦卒中
第三章青年人缺血性腦卒中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青年人缺血性腦卒中常見類型
第四章缺血性腦血管病與智慧型障礙
第一節血管性痴呆
附常用認知功能評定項目
第二節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
第三節Binswanger病
第五章系統疾病與缺血性腦血管病
第一節高血壓腦病
第二節心臟病與缺血性腦血管病
第三節低血壓與腦血管疾病
第四節腦澱粉樣血管病
第五節腦血管病與炎性動脈病
第六節凝血異常與缺血性腦血管病
第七節糖尿病與缺血性腦血管病
第六章顱內異常血管網症
第七章妊娠與圍生期缺血性腦血管病
第一節流行病學
第二節病因與發病機制
第三節病理
第四節臨床表現
第五節輔助檢查
第六節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七節治療
第八章頭痛與腦血管病
第九章物質濫用、藥物套用與缺血性腦卒中
第一節物質濫用
第二節常用藥物與缺血性腦血管病
第十章腦內微出血與缺血性腦卒中後出血性轉換
第一節腦內微出血的簡介
第二節缺血性腦卒中後出血性轉換
第十一章腦卒中後的炎性反應與抗炎細胞治療
第一節炎症反應對腦組織的損傷作用
第二節抗炎細胞治療
第十二章腦缺血耐受與內源性神經保護
第一節誘導腦缺血耐受的預處理方式
第二節腦缺血耐受的分子機制
第三節藥物對預缺血誘導的內源性神經保護的影響
第四節腦缺血耐受的臨床意義與研究方向
第十三章缺血性卒中後腦水腫與顱內壓增高
第一節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的病理生理
第二節腦水腫與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
第三節腦水腫與顱高壓的監測
第四節腦水腫與顱高壓的治療
第十四章亞低溫腦保護
第十五章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指南制定與套用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臨床實踐指南的制定方法
第三節套用指南的原則和方法
第四節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指南制定與套用
第十六章缺血性腦血管病防治的衛生經濟評價
第一節衛生經濟學評價的一般理論
第二節衛生經濟評價方法
第三節衛生經濟評價的套用
第十七章腺苷及其增效劑的缺血性神經細胞保護作用
第一節腦的能量代謝
第二節腺苷增效劑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第十八章持續性植物狀態
附腦死亡以及判斷標準
第十九章自由基清除劑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套用
第二十章腦小血管病
第二十一章幹細胞治療對腦血管病作用的探討
第一節幹細胞的概念及特性
第二節幹細胞的分類
第三節幹細胞替代治療
第二十二章腦血管病的治療方向——綜合治療
第一節神經血管單元的概念
第二節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治療
第三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細胞替代治療
附錄一美/歐/日成人缺血性腦卒中治療指南
2007年美國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指南
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治療指南2008
日本腦梗塞治療指南
附錄二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
附錄三嬰幼兒卒中的處理
附錄四腦卒中神經功能評分量表
附錄五Glasgow昏迷評分
附錄六改良Rankin量表
附錄七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
附錄八褥瘡危險度評分
附錄九康複評價量表
附錄十臨床痴呆評定量表
附錄十一腦卒中相關抑鬱焦慮評分量表
附錄十二Hachinsld缺血指數量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