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簡史》

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而言,這是本不錯的簡史,它的副標題可譯為“關於這門索然無味的科學的一種興致盎然的理解”。最重要的,這本書的寫作思路是問題導向,不是教科書導向的或各種流派的簡單羅列。讀者生活在當代,感受的是當代問題和中國問題,通過恰當的閱讀,當然還要有緣分。他們應能從思想史閱讀中,感受到一些貫穿著所有時代並且糾纏著所有國家的根本問題。作者知識淵博,問題意識清晰,即使從腳註里,也能感受到調動全部知識來襯托核心問題的能力。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E·雷·坎特伯里禮雁冰

譯叢書名: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31276

出版時間:2011-01-01

版次:1

頁數:33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經濟學簡史:處理沉悶科學的巧妙方法》是以經濟學說發展歷史為線索將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與文學人物巧妙串聯在一起所形成的一本通俗有趣的學術著作。作者以神奇的方式,將亞當·斯密與牛頓宇宙秩序觀、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與凡勃侖、斯坦貝克《憤怒的葡萄》與大蕭條、沃爾夫《虛榮的篝火》與里根經濟學等,巧妙地聯繫在一起,向讀者充分展示了偉大的經濟學思想如何影響了社會,同時也說明了這些思想得以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通過一系列的文學故事,作者引導我們仿佛置身於自封建制度以來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變遷歷程,從而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更加深刻地理解經濟學的發展階段及其重要的經濟學家的思想和政策主張。

作者簡介

E·雷·坎特伯里(E.RayCanterbery),著名的經濟思想史專家,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StateUniversity)教授(現已退休),紐約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東部經濟學會和國際貿易與金融學會會長,入選多家機構的名人榜。坎特伯里對經濟學的貢獻,包括較早發展的有關匯率的數學理論、在國際貿易框架下提出的勞動市場與收入決定理論以及包含勞動和利潤的價值總量生產理論等。坎特伯里才思敏銳、視角開闊、風格幽默,他所撰寫的《華爾街資本主義》、《經濟學說簡史》以及《格林斯潘傳記》等著作都擁有非常廣泛的讀者。

目錄

序言
引論
第1章封建制度及其經濟社會的演化
§1托馬斯·阿奎奈和世界觀
§2中世紀前的發展
§3封建主義發展簡史
§4市場的復興
§5和諧之路上的變革之風
§6重商主義和大政府
第2章亞當·斯密的偉大見解
§1牛頓、斯密和自然法則
§2重農主義者
§3亞當·斯密的方法
§4工業和國民財富
§5斯密的經濟發展和增長理論
§6自然法則和私有產權
§7斯密的價值理論
§8斯密、現實與未來
第3章邊沁和馬爾薩斯:享樂主義者與“牧師”
§1古典經濟學家梗概
§2古典時期與工業革命
§3斯密式和諧社會的蒸發
§4以傑里米·邊沁為代表的哲學激進派
§5托馬斯·馬爾薩斯和人口爆炸:一個無知的警示
第4章收入分配:李嘉圖與馬爾薩斯
§1大衛·李嘉圖:證券經紀人和經濟學家
第5章冰冷的貧困與火熱的穆勒激情
§1現實工業世界中的工人
§2狄更斯筆下的貧困、工廠條件與古典經濟學家
§3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
第6章卡爾·馬克思
§1馬克思與他的知己恩格斯
§2黑格爾的影響
§3經濟異化的刺痛
§4馬克思的經濟學體系
§5馬克思觀點的缺陷
第7章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繁榮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
§1邊際上的歡樂與痛苦
§2邊際主義的橋樑
§3邊際主義與分配理論
§4馬歇爾與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新古典美好時光
§5馬歇爾的貢獻
§6面臨瓦爾拉斯均衡的碰撞
§7馬歇爾的巨大影響
第8章托爾斯坦·凡勃侖引領美國國工業航船
§1小霍雷肖·阿爾傑與和諧世界
§2第二次工業革命
§3英國工業:太陽漸漸西去
§4強盜男爵復活
§5社會達爾文主義
§6修正的達爾文主義:凡勃侖與制度經濟學
§7新古典的統治地位和公共政策
§8顯著的和諧缺失
§9凡勃侖被載入傳說
第9章爵士樂時代:戰爭的後果和大蕭條的序幕
§1 愛德華七世時代和凱恩斯早年在布魯姆伯利的生活
§2帝國主義和1917年俄國革命
§3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凡爾賽
§4美國的情況
§5繁榮的20世紀20年代
§6羅賓遜夫人、張伯倫先生和非價格競爭
第10章凱恩斯與大蕭條
§1大災難的前奏
§2投機泡沫
§3大崩潰
§4餘波
§5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6新古典主義的看法
§7凱恩斯的學術盟友
§8凱恩斯的政策建議
§9最初的凱恩斯主義和早期的新政
§10著名的凱恩斯乘數
§11幻覺和國民收入
§12貨幣和不確定性
§13凱恩斯、哈佛以及後來的新政歲月
§14凱恩斯革命:為什麼?
§15補充說明及序曲
§16結論
第11章若干現代凱恩斯主義者
§1二戰使經濟轉型
§2財政凱恩斯主義者
§3新古典凱恩斯主義者
§4拯救凱恩斯理論
§5後凱恩斯主義
§6收入分配
§7價格加成與通貨膨脹
§8收入政策
§9貨幣和投資融資
§10經濟成長的目的何在?
§11結論
第12章貨幣主義和新古典主義深入的反革命
§120世紀70年代的通貨膨脹一失業危機
§2通貨膨脹帶來的問題
§3通貨膨脹的成因
§4現代貨幣數量論
§5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線
§6弗里德曼對通貨膨脹的預測
§7貨幣主義和大蕭條
§8新古典主義
§9理性預期競賽
§10 自然失業率和自然產出率
§11新古典主義的經濟政策
§12理性預期和真實世界
§13新古典主義與蕭條
§14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15結論
第13章經濟成長和技術:熊彼特與資本主義的運動
§1後凱恩斯主義經濟成長理論
§2新古典增長理論
§3經濟成長的歷史問題
§4約瑟夫·A·熊彼特
§5熊彼特的資本主義運動理論
§6產品周期:熊彼特的拓展
§7創新和產品周期
§8停滯和滯脹:長期觀點
第14章資本主義的多重面孔:加爾布雷斯、海爾布倫納與制度經濟學
§1制度主義回顧
§2海爾布倫納與世界主義哲學
§3資本主義:海爾布倫納的視角
§4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斯簡介
§5加爾布雷斯高級發展的一般理論
§6結論
第15章賭場經濟的興起
§1美聯儲對弗里德曼貨幣主義的實驗(1979--1982)
§2供給學派經濟學
§3續集
§4賭場資本主義
§520世紀80年代的不平等與日俱增
§6淨價值的視角:錢去了哪裡
§7柯林頓經濟學:與美聯儲保持一致
§8柯林頓的遺產:終止改革進程
§9結論
第16章全球經濟
§1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增長
§2國際產品的S曲線
§3美國的貿易赤字和全職工作
§4逐漸減小的美國勞動規模
§5債務全球化和金融脆弱性
§6新千年中產階級規模在下降
§7結論
第17章攀登經濟學理論的高峰
§1經濟學的演進
§2高級理論及其一般均衡描述
§3投入一產出與價格加成:對行業相互依賴的另外一種解釋
§4在均衡道路間選擇:關鍵途徑
第18章經濟學的未來
§1探求“激進”的替代品
§2凱恩斯主義的挑戰
§3從舊經濟到新經濟:一個長波
§4再論政治經濟學
§5大師的聲音
常用術語彙編
閱讀材料評註
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馬爾薩斯本人結婚很晚,從而親身實踐了他所宣揚的觀點,並且最終只成為三個孩子的父親。在馬爾薩斯所處的時代,他是大不列顛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學家。他的悲觀預言促使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ThomasCarlyle)把經濟學家稱為“沉悶科學中的可敬教授”。這一綽號至今仍然被廣泛引用,並且一些人認為它仍然很貼切。
馬爾薩斯關於窮人道德低下的觀點在1834年濟貧法修正案中被採納。所有在類似監獄的救濟所以外提供給青壯年的救濟都被廢除了。救濟申請者必須典當他們所有的財產才能進入救濟所。婦女和兒童通常被送到紡織廠工作,以遠離婚床的誘惑。這條法案意在表明,平靜地餓死比接受公眾救濟更有尊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一制度一直是英國濟貧法政策的基礎。儘管得到了人定法的支持,但馬爾薩斯仍然向自然法則低下了頭:在濟貧法修正案出台四個月後,他便因辭世而被排除在了人口之外。
數據資料既可以支持又可以駁倒馬爾薩斯的人口學說。英國從l750年到1800年的數據顯示符合馬爾薩斯模型。從l700年到l750年英國的人口僅僅增長了8%;從1750年到l800年,增長了60%(這一時期的生活標準出現了一個極大的驟變)。死亡率的下降以及生產率的上升提高了人口增長率;進而膨脹的勞動供給又降低了實際工資水平。接著,從1800年到l850年,人口增長不可思議地達到了l00%。然而,到l860年,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下降已經不再相伴而行,因為生產率水平提高非常快。①最終,工業革命打破了舊有的循環。最近對西歐、北美和日本人均食物消費的統計也顯示,這一理論是不正確的。
儘管如此,世界上某些貧困地區仍與馬爾薩斯時代更加農業化的社會相類似,並傾向於支持這一理論。由於人口的大量增長,人道主義在非洲、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區以及印度等地受到了威脅。儘管這些狀況支持了馬爾薩斯的觀點,但是他仍然沒有成功預見到一些重要的環節。第一,人類可以通過現代生育控制手段降低生育率。第二,農業技術進步,例如新的糧食品種的發展(綠色革命)會帶來作物產量的極大增長。應該承認,我們不能無視那些在某種程度上支持農業的世界能源總有一天會枯竭的各種新馬爾薩斯主義理論。但是這些理論也低估了我們應對這些威脅的能力,例如技術創新能力。戈德溫曾經指出,技術發明可以實現人類持久的改善。第三,也許是最重要的,從一個農業社會向一個城市化社會的轉變,降低了家庭繁殖其自身勞動力的需要。
儘管如此,引人注目的是,馬爾薩斯對進化理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知道通過選擇性餵養創造更具生命力的植物和動物品種的可能性。他在尋找一種能夠解釋自然選擇的進化理論。但是他卻走進了一個死胡同,直到l838年,他讀到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一書(根據記述,他讀此書是為了消遣,這可能與看上去一樣令人奇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