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傅作義的信》

《給傅作義的信》

《給傅作義的信》 此信件為毛澤東寫於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結果:傅作義看了毛澤東的親筆信後,更加堅定了抗戰的決心。 日本關東軍為了儘快實現占領華北的戰略目的,竟然出6000萬大洋收買傅作義,條件是宣布獨立,脫離南京政府,國號自選,地盤包括內蒙、寧夏、甘肅、新疆。傅作義聽後拍案而起,斷然拒絕。

基本內容

宜生先生主席勛鑒:

日寇西侵,國難日亟。先生統率師旅捍衛邊疆,今夏小試鋒芒,已使敵人退避三舍。觀乎報載以死繼之之言,躍然民族英雄之抱負,四萬萬人聞之,神為之王,氣為之壯,誠屬可賀可敬。紅軍遠涉萬里,急驅而前,所求者救中國,所事者抗日寇。今春渡河東進,原以冀察為目的地,以日寇為正面敵,不幸不見諒於閻蔣兩先生,是以引軍西還,從事各方抗日統一戰線之促進。目前情勢,日寇侵綏如箭在弦上,華北長江同時告急。但國內統一戰線粗有成就,南京當局亦有轉向抗日趨勢,紅軍主力之三個方面軍已集中於陝甘寧地區,一俟取得各方諒解,劃定抗日防線,即行配合友軍出動抗戰。抗戰,但在未得友軍諒解,尤其在未得抗戰地區之友軍及地方,行政長官之諒解以前,決不冒然向抗戰陣地開進。在已得正式諒解而向抗戰陣地開進與實行抗戰時,自當以其全力為友軍之助,而絕不絲毫妨礙共同抗戰之友軍及其後方之安全與秩序。茲派彭雨峰同志來綏,與先生接洽一切,乞以先生之章見見教,並希建立直接通訊關係。百川先生處,今春曾數數致書,夏時又托郭團長將意,久未得復,祈先生再行轉致鄙意。如有可能介紹彭同志赴晉一晤,實為公便。叨在比鄰,願同仇之共賦。倘承不吝賜教,幸甚幸甚。專此。即頌戎綏。

毛澤東

十月二十五日

注釋

[1]傅作義,字宜生。

[2]察,指察哈爾省

[3]閻,指閻錫山,字百川。

[4]綏,指綏遠省。

[5]彭雨峰,即彭雪楓

[6]郭團長,指郭登瀛。

結果

傅作義看了毛澤東的親筆信後,更加堅定了抗戰的決心。

日本關東軍為了儘快實現占領華北的戰略目的,竟然出6000萬大洋收買傅作義,條件是宣布獨立,脫離南京政府,國號自選,地盤包括內蒙、寧夏、甘肅、新疆。傅作義聽後拍案而起,斷然拒絕。

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坂垣征四郎氣得暴跳如雷,叫道:“傅作義不與皇軍結盟,就打倒傅作義!把他趕出綏遠去。”

傅作義曾對人講:“我是中國人,要長中國人的志氣,絕不能賣國求榮去當漢奸。我叫作義,絕不做不仁不義的事。我的奮鬥目標是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復興。除此之外,別無他求。”傅作義先生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令人敬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