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提喻法》

《紐約提喻法》

《紐約提喻法》是天才編劇查理·考夫曼的導演處女作,影片講述的是菲利普•西爾摩•霍夫曼扮演一個野心勃勃的戲院經理,在看完牙醫並得到一些壞訊息後的回家路上,他產生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計畫,建造一個與實物一樣大小的紐約城模型,以成就他的新劇目。隨著霍夫曼的年齡增長,以及某種神秘的使得他失去自控力的怪病的蔓延,這個放在倉庫里的模型也越長越大。而與此同時,卡登也正和多位不同身份的女士,如他的首任妻子,第二位妻子克萊爾,女傭黑茲爾和他的好友瑪麗亞發生著一段段情與義的交錯,上演著一幕幕發人深省的場景。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本片原名中“synecdoche”一詞本意為提喻,是英語中的一種常見修辭手法,是用個別代替群體或者用群體代替個別,常見的比如有用麵包和牛奶指代食品等。

在片中,正如片名告訴我們的一樣,提喻的修辭則是被活生生的的套用在了紐約這整個城市之上。而這一出手不凡的修辭則是在劇場導演卡登·柯塔德(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飾演)一手掌舵之下完成的。卡登·柯塔德剛剛在新近的喜劇作品《推銷員之死》中大獲成功。近日來他感覺身體有些不適,看過醫生後被告知情況不容樂觀。卡登·柯塔德突然強烈的意識到生命的短暫與時間的寶貴。於是,他決定傾其心血打造一部驚為天人的戲劇作品以告慰平生。這個人生收官之戰的想法其實也並不是什麼普通人想不到的天才創舉,只是這樣的手筆說出來有點嚇人,那就是在劇院中真實的重建一個紐約城。於是,戲裡戲外的熱鬧便隆重登場了……

影片視點

天才編劇查理·考夫曼的導演處女作。情節延續了他編劇的經典作品《傀儡人生》、《改編劇本》、《暖暖內含光》等片奇譎但不失人性關懷的風格。影片描述一個劇組拍攝新片,劇組人員在一間倉庫里搭建了紐約城並在其中生活。考夫曼利用這種戲中戲的方式剖析了一個創作者關於內心欲望、生活真諦以及生命的種種思索,頗有向費里尼《八部半》與特呂弗《夜以繼日》致敬的意味。

主創陣容

查理·考夫曼 Charlie Kaufman

查理·考夫曼查理·考夫曼

1991年,他被聘請為電視連續劇“Get A Life”(1990)編寫劇本,因此搬往洛杉磯。之後他繼續創作喜劇小品和各種電視劇集,直到有一天,他寫了《傀儡人生》(1999)的劇本,這個本子引起了好萊塢製片人史蒂夫·高林(Steve Golin)的濃厚興趣。查理也因此一舉成名,被稱為電影界的“鬼才編劇”。之後查理陸續創作了《人性》(2001)、《危險思想的自白》(2002)、《改編劇本》(2002)、《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2004)等。查理的作品以構思精巧、天馬行空著名。2008年,考夫曼推出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紐約劇中劇》,仍由自己編劇,由奧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主演。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電影及舞台劇演員兼戲劇導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出演男主角。1967年7月23日出生的霍夫曼,高中時代就積極參與學校戲劇演出,畢業後進入紐約大學的Tisch藝術學院學習。儘管他在一些大製作的影片中扮演過多個有說服力的角色,但直到他參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電影《不羈夜》,他的銀幕事業才有了突破。他迅速成為了獨立製作人追逐的目標,成為小劇場最棒的演員之一。他在許多獨立或商業製作的影片中扮演角色,包括托德?索朗的《你快樂嗎?》、《完美無瑕》、而且他還在主流大製作電影,比如《紅龍》、《冷山》和《碟中諜3》中飾演重要角色。霍夫曼在舞台劇領域同樣活躍。在百老匯他贏得過兩個托尼獎最佳戲劇男演提名:2000 年的《真實的西部》以及2003 年的《晝夜的旅程》。同時他還是紐約迷宮劇院的兼職藝術指導。 《紐約提喻法》已經被不少網站列入2008年最具期待性的電影名單。而事實上,這部電影也同考夫曼前幾部編劇的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延續了導演對現實的探索與追問。

因為導演的名氣,加盟本片的明星也實力不凡。除了男一號菲利普·西爾摩·霍夫曼,還有米歇爾·威廉斯薩曼撒·莫頓以及新晉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蒂爾達·斯溫頓

幕後製作

編劇天才的導演處女作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1999年,一部《傀儡人生》使得編劇查理·考夫曼和青年導演斯派克·瓊斯聲名鵲起,轟動影壇。之後,索尼影業高層艾米·帕斯卡找到他們倆,希望由他們合作一部恐怖片。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查理·考夫曼表示“當時我們腦海中已經有了關於影片的一個初步的想法,艾米·帕斯卡就交給我們來做。但是我對編寫創作恐怖類型的電影一點興趣都沒有。我就想到一些對我而言非常恐怖的事情,但絕非很商業化的那種。”之後,查理·考夫曼花了幾年的時間進行電影劇本的編寫創作,期間進行過多次修改,並逐漸發展演進成這部《紐約提喻法》,探討了人一生之中的經歷體驗。
查理·考夫曼表示,“當我完成劇本原稿時,斯派克·瓊斯正在著手創作《野獸家園》。我詢問他由我來執導這部影片是否可行。我希望得到他的祝福,他覺得可以。這是我夢想已久的事情,並且現在大好機會就擺在我的眼前。其實從很多方面來看,我都是最理想的導演,並且前幾年執導話劇的經驗給了我很大的自信。我在紐約大學的電影學院就讀時拍過很多部習作,但我認為我所有對電影的靈感都來自於我還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對電影那種驚人的直覺,”
 
“這部片子我花了心思在它的結構和邏輯上,敘述類型就像做夢一樣——在沒有夢的故事裡用了大量夢的邏輯和影像。然而故事並非與夢有關,這部有關生活本真的電影會讓觀影者覺得發生在銀幕里的事情如此的不合常理,但卻又非常的自然和真實。對於我而言,最難的事情莫過於在夢境之外談故事,我所感興趣的不是解釋事情,而是讓所有發生的事情更加詩意。” 

隨心所欲的創作方式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因為之前有太多成功的劇本創作經驗(《改編劇本》、《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這部《紐約提喻法》對於查理·考夫曼而言,在劇本創作方面沒有絲毫難度可講,流暢的創作源於他的隨心所欲。“我不是一個中規中距的人,這尤其表現在我的劇本創作上。我寫劇本非常隨性,我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可以這樣說,創作劇本時,我的思想信馬由韁,不受任何約束,我堅信只有在不受約束的環境下才能夠有最精彩的創作。我不管最後我寫出來的東西有多么的讓人不可思議,我只由著我的那條主線走,我相信筆只會停在它該停之處,筆下的故事結果如何就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就好像這部電影,有人覺得荒誕,有人覺得怪異,有人又覺得有趣。”查理·考夫曼還表示,“我創作劇本從不會給自己一個目標,或者說給自己一個限定,必須達到什麼樣的結果,我從不這樣。我只對我感興趣的事情投入時間和精力,並把這些事情圈入我的劇本寫作範圍,再找出那些的確打動我的情節,然後暈染開去,去發現、去探索,自由發揮地講好這個故事。” 
在《紐約提喻法》中飾演導演妻子的凱薩琳·基納表示,“其實人們很容易將查理考夫曼分類,認為他是怪才。就像我初次讀到《傀儡人生》的劇本時的反應:‘這到底是什麼?查理考夫曼是誰?這位仁兄是否有什麼問題?’但凡第一次接觸他的劇本都會有比較詭異的感覺。慢慢地,你會愛上他,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天才,他的劇本都不會艱澀深奧,而只是一些超個人的表達,充滿了激情。而作為演員,身在劇中的那種感覺就好像一浪接一浪的情緒在涌動,像海浪般一波接一波,不停地在海面上沉浮,直到最後游上岸去。”

對人生的思考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查理·考夫曼認為這部電影是描寫人生的,“這部影片貫穿了主人公一生中的40個年頭,它是關於人們對損失、死亡及死亡的恐懼的情緒反應、也是對親密、聯繫、浪漫、遺憾、奮鬥、自我、妒忌、迷茫、孤獨、性等這些會發生在人生所有階段的情景的探討。我希望它能成為人一生中所有經歷的集合體,人們可以通過這部影片思考一些真正關於人生的話題,”。
男主角卡登·柯塔德的扮演者、奧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也表示,“這是一部關於生活的電影,生活是什麼?生活其實就是你不得不去面對的發生在你人生周遭的所有細碎之事。你認為你擁有了時間--每小時、每分鐘、每一秒,但實際上不是;我們人類,無時無刻不企盼著過得愉快和歡欣,但往往俗事雜陳太多而事與願違;我們常常希望能擁有健康,但卻發現其實我們的身體早已病痛纏身。也許你認為生活預示著某種意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生活其實真的很古怪、奇特和擰巴,當然,同時伴隨著所有你能想像到的美好。我相信,這部影片把生活本真的古怪、奇特和擰巴和相伴相生的美好表現得恰到好處”。 

他還說,“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充滿了情緒的電影,在這部片子裡,生活賦予多種多樣的情緒變化,這裡既有人生巔峰的洋洋自得,也有人生底谷的無限悲傷,”最後,他表示,“這部影片充滿了美好、感動、趣味,還有古怪和狡黠。這是一部主觀性相當強的描述個人生活的影片,但當你明白了這種主題--對生活的理解,一切事情就會真的變得不那么複雜,我想也許這就是真正的生活,需要我們去思考的生活。”

花絮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影片故事發生在紐約州斯克內克塔迪縣,該縣讓人印象深刻之處是其郵政編碼為12345。
男主角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在影片中有4個不同的年齡段,每天的化妝都要花去4個小時的時間,同時還有6種不同款式的假髮。
在最初的劇本中,共有204個場景,這個數字是一般電影的2倍;而且必須在有限的45天拍攝時間以及不太豐盈的預算內完成。
導演查理·考夫曼的兒時夢想是做一名演員。

精彩對白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Caden:You can tell me that?
Doctor:I can't tell you.
Caden:You can't tell me?
Doctor:No!
Caden:No?you can't tell me if you can tell me.
Doctor:No!
卡登:你能把我的病情告訴我嗎?
醫生:我不能。
卡登:不能告訴我?
醫生:是的,不能!
卡登:不能?即使你能告訴我,你也不會告訴我?
醫生:是的。

We're all hurtling towards death, yet here we are for the moment, alive. Each of us knowing we're going to die, each of us secretly believing we won't.

我們愈要發掘何謂生命,何謂死亡的時候,我們愈無法找到答案。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Everything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you think.You only see a tenth of what is true.There are a million little strings attached to every choice you make.You can destroy your life every time you choose.But maybe you won't know for 20 years and you may never,ever trace it to its source.And you only get one chance to play it out.Just try and figure out your own divorce.And they say there is no fate,but there is,it's what you create.And even though the world goes on for eons and eons you are only here for a fraction of a fraction of a second.Most of your time is spent being dead or not yet born.But while alive,you wait in vain wasting years for a phone call or a letter or a look from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make it all right.And it never comes,or it seems to,but it doesn't really.So you spend your time in vague regret or vaguer hope that something good will come along.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connected.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whole,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loved.And the truth is I feel so angry.And the truth is I feel so fucking sad.And the truth is,I've felt so fucking hurt for so fucking long.And for just as long,I've been pretending I'm okay just to get along,just for...I don't know why.Maybe because no one wants to hear about my misery because they have their own.Well,fuck everybody.Amen.

所有一切都比你想像得更複雜,你只看到了事實中的一點點,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促使成千上萬的關係在變動,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選擇毀掉自己的生活,但也許你二十年也不會明白,你也可能永遠不能追溯到它的開始,而你只有一次機會去把它做好,試著去搞定自己的婚姻吧。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大家都說沒有所謂的命運,有的只是你所創造的東西,即使世界年復一年地轉動,你也只是這一秒鐘里極小的一塊碎片。你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生後或者生前,但當你們活著的時候,你只是徒勞地等待,浪費幾十年去等來自某個人或某件事的——一個電話、一封信或一次見面,來使自己心安。

但那從來都不會或者似乎要發生,真的不會,所以你再次花時間去茫然追悔,或茫然地寄望接下來會遇上好事情,讓你感到自己不是與世隔絕的,讓你感到自己的存在,讓你感到自己是被愛的。
而事實是,我很生氣;
而事實是,我很傷心;
而事實是,我覺得我他媽被傷害了很多年了,而同時,我還一直假裝我自己沒事兒,去適應,去……
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也許是因為沒人想要聽我悲慘的遭遇,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不幸,你們都滾他媽的蛋吧。
阿門。

影片賞評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所謂“提喻”,就是指不直接說出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事物的本身所呈現的各種對應的現象來表現該事物的這樣一種修辭手段。
以編劇著稱的查理·考夫曼的導演處女作,片名和片子一樣不容易吃透,從《成為馬爾科維奇》到《暖暖內含光》,從內到外都不肯以易理解的常態示人。故事大概說的是,話劇導演凱頓被深愛的妻子拋棄、在創作遭遇瓶頸的時候又得知患上不治之症,他決定在一個廢棄的舊倉庫里建造一個跟實物同樣大小的紐約城,他要在這座“城中城”里完成自己最偉大的作品,但是你最好不要盡信劇情簡介,《紐約提喻法》的迂迴曲折難以用線性的敘述來表達。“城中城”的創意、穿梭在幻覺與現實之間的情節,再次證明查理·考夫曼是個天才編劇,但考夫曼對自己第一次傾力導演的作品,似乎還未成竹在胸。面對夢境、戲中戲和現實蜘蛛網般並行又交錯的結構,考夫曼沒有找到既能保住跳躍的風格又能有條不紊呈現的方式。
整體來看,《紐約提喻法》跟《成為馬爾科維奇》、《改編劇本》、《暖暖內含光》,形式、內容到氣質都有相似的地方,可見考夫曼一貫在創作時如何強烈堅持自己的風格,但相比兩部由其他人導演的舊作,尤其是和斯派克·瓊斯雙劍合璧的經典之作《成為馬爾科維奇》相比,《紐約提喻法》想像力還在,但瘋狂的戲謔感卻大打折扣。對考夫曼的黑色幽默抱有期待的影迷恐怕也會失望,《紐約提喻法》儘管也有笑料,但還是標準的正劇,考夫曼要說明問題的態度太認真、太悲情,它的荒謬讓人笑不出來。

《紐約提喻法》《紐約提喻法》

片中主角凱頓用40年建造起一座小“紐約城”,將自己的人生在這裡複製、改編、異化、幻化,前半段影片主要交代現實伏筆(凱頓在生活上是如何被身體和精神的問題折磨),後半段開始實施他的造夢計畫,這兩段都是打磨人物性格以及把情節推向最終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是高潮)的浩大工程,凱頓一度想把時間凝固,把衰老、死亡、對愛的期待與恐懼統統鎖到舞台上,所以時間和空間的節點在影片裡有意被模糊掉,但這不成為多線發展變成雜亂無重點的藉口,在“戲中戲”和現實交替出現的幾場戲裡,旁白、鏡頭的突然切換、角色本人與演員的互相替代,本來要發揮“人生如戲”的隱喻作用,結果玩得太多、讓人跟不上節奏。
但是,想想這只是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就可以原諒查理·考夫曼,在45天裡帶著幾百個演員完成204個鏡頭,需要足夠的信心和控制力,他做到了,也證明《紐約提喻法》就是他的作品;另外,考夫曼對人物個性的處理相當細膩,情感的爆發點都很準確,加之有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爾·霍夫曼和一眾實力派女星撐起整部電影,尤其是霍夫曼飾演的凱頓,一路緊抓觀眾的注意力,他去看女兒的裸體表演和向將死的女兒道歉等戲份都讓人動容。如果不是死守著“怪”字訣不放,把理性的整理和個人風格同時貫徹到底,考夫曼的下一次發揮應該會離《成為馬爾科維奇》更近。

評論

考夫曼創造了一個幾乎會使所有期望都變得搖搖欲墜的現實世界,但這卻有趣至極。 ——《紐約時報》

這是一部奇妙的電影。 ——《時代周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