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為中國唐代宮廷樂舞。最初用於宴饗,後用於祭祀,屬武舞類。據史載,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山西永濟)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後編入樂府。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

《秦王破陣樂》

內容

中國唐代宮廷樂舞。最初用於宴饗,後用於祭祀,屬武舞類。據史載,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山西永濟)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後編入樂府。音樂以漢族清樂為基礎,吸收龜茲樂因素。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唐高宗時的《神功破陣樂》、唐玄宗時的《小破陣樂》皆源於此。

秦王是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前的封號。李世民登基後,親自設計編舞,由128人披甲執戟而舞。現在表演的是參考了唐開元時期的小破陣樂,歌詞採用唐代原詞。

配圖

所屬分類

中國古曲
中國古代樂律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