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生態審美研究》

《禪宗生態審美研究》

本書共分七章,主要包括:禪宗的精神旅途、禪宗的詩性智慧、禪宗的美學與生態美學的整合、禪宗的生態審美觀、禪宗公案的生態審美解讀等內容。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書名:《禪宗生態審美研究》
《禪宗生態審美研究》禪宗生態審美研究

作者:鄧紹秋
頁碼:335頁
ISBN:7806478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01日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認為,禪是對自然自在的精神生態的審美觀照,禪宗思想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生態審美思想,禪宗美學是中國人的生態美學資源;禪宗思想既是傳統美學與當代生態美學溝通的重要紐帶,也是中國美學與西方美學對話的重要資源。從生態美學的角度研究禪宗美學的,它為禪宗美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圖書目錄

皮朝綱(1)
緣起(1)
第一章禪宗的精神旅途(1)
第一節禪的真諦(1)
第二節禪宗五變(8)
第二章禪宗的詩性智慧(37)
第一節禪宗思想與審美思想的融合(37)
第二節禪宗活動與文藝活動的溝通(83)
第三節禪宗文藝活動的審美價值(105)
第三章禪宗美學與生態美學的整合(115)
第一節生態美學的內涵與意義(115)
第二節禪宗美學與生態美學的共通性(129)
第三節禪宗美學與生態美學的差異性(136)
第四章禪宗的生態審美觀(146)
第一節禪宗生態審美觀的基礎(146)
第二節禪宗生態審美觀的內容(150)
第五章從東方智慧看禪宗生態審美觀(179)
第一節道家與禪宗生態審美觀(179) 
第二節玄學與禪宗生態審美觀(212)
第三節心學與禪宗生態審美觀(233)
第六章從西方智慧看禪宗生態審美觀(240)
第一節禪宗生態審美觀的原型研究(240)
第二節禪宗生態審美觀的現象透視(252)
第三節禪宗生態審美觀的存在分析(267)
第四節禪宗生態審美觀的批判精神(285)
第五節禪宗生態審美觀的解構思維(295)
第七章禪宗公案的生態審美解讀(307)
第一節公案的審美特徵(307)
第二節公案的生態審美解讀(317)
主要參考書目(327)
後記(335)[3]

社會影響

鄧紹秋教授的研究成果在省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反響。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專著《禪宗生態審美研究》被中央宣傳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評為2005年知識工程推薦書目之一,同時被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多家圖書館收藏,並獲得湖南省美學學會優秀著作一等獎。

作者簡介

鄧紹秋,男,1963年生,湖南醴陵人,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2年—1994年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1999年9月—2000年7月赴華中師範大學做訪問學者,師從王先霈教授。1999年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2005年在湖南工業大學晉升為教授。歷任系副主任、圖書館館長等職。現任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文史系教授、副主任。學術兼職主要有:中華美學學會會員、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會員、湖南省美學學會理事、湖南省文藝理論研究會理事、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會會員。

著作序言

《禪宗生態審美研究》序言
皮朝綱  
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紹秋同志的新著《禪宗生態審美研究》,是禪宗美學和生態美學領域的一項突破性成果。下面,我談談閱讀這本書的幾點體會。
一、具有創新精神。生態美學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一門研究人與自然、社會之生態審美關係以及人自身動態平衡的美學學科。紹秋同志將生態美學與禪宗美學思想整合起來研究,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這對禪宗美學和生態美學的發展都將產生影響。如第一章論述禪宗之禪時,紹秋同志指出禪宗之禪是對精神生態的審美觀照。鄧先生還對學界的一些看法進行了的剖析,指出禪宗並非消極地背對人生,更不是死氣沉沉的,而是充滿勃勃生機和生態美學智慧的。總之,作者在嚴密的論證與流暢的表述中,流露出對禪宗生態美學思想的新穎之見。
二、具有一定社會影響。鄧先生的專著是在多篇論文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在新著出版之前他還有兩本專著問世,已在學術界產生過一定影響。我們曾在《美學苑囿一洞天——2002年國內宗教美學研究巡禮》中對鄧先生的禪宗美學研究成果作過介紹:鄧先生對禪宗的生態美學智慧作了精當的歸納和詳細的闡述,“此一研究既回應了現代性的挑戰,又對美學建設有著啟發意義。”(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03年第11期)山東大學曾繁仁教授的專著《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首都師大王德勝教授主編的《中國美學年鑑2002年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也對鄧先生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紹。
三、具有現實意義。佛教自西漢傳入中國,並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從而打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佛教與美學有著深刻的淵源關係。人們常說“世上名山僧占多”,就可看出佛禪與山水自然美的關係。佛教主張一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都體現了一種心靈之美。鄧先生指出佛教的“無我”論,即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美。他引宏智正覺禪師的話作了生動的說明:“諸禪德,來來去去山中人,識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於何處著根塵?”融入青山綠水,你就能得道成佛,否則,無處安身。黃龍慧南禪師這樣暗示禪宗境界:“煙村三月雨,別是一家春。”這裡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已將自然物理現象幻化為自由生命現象,即直觀生成了生命涌動、大道流行的生態美。現代世界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的社會,但在工業高度發達的同時,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尤其在第三世界國家,環境保護跟不上工業的發展,因而出現了種種矛盾,甚至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種種不幸。如何既發展經濟,又不以環境的破壞作代價?這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嚴峻事實,人們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四、視野開闊,方法新穎。比較研究法是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比較研究,不管是縱向的抑或是橫向的,都需要對所比較的對象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細緻的分析。鄧著共有七章,有兩章運用了比較研究法(既運用了縱向比較,又運用了橫向比較),即第五章從東方智慧看禪宗生態美學;第六章從西方智慧看禪宗生態審美。作者既注意了比較對象之間的相似,也分析了它們之間的差異。例如,第五章第一節比較了道家生態美學與禪宗生態美學之間的共通性之後,分析了兩者的區別,明確指出其差異性表現如下:其一,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道家生態美學主張道法自然,回歸自然,以自然為精神自由的歸宿;而禪宗生態美學則看空自然,即自然也是空的,是因緣和合、變動不居的。其二,在對待現實的態度上,道家生態美學採取避世的態度,認為超越現實才能獲得自由;而禪宗生態美學則主張順世,即在現實生活中參悟人生的真諦,獲得解脫和自由。其三,在追求的境界上,道家生態美學追求“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從道德境界看,只存在於精神境界中,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實現,因此,其追求目標是有條件的自由境界;而禪宗生態美學則以自心無累的妙悟境界為追求目標,其追求目標是無條件的自由境界。他這種運用比較研究法將禪與道家、玄學、儒家心學、西方現象學、存在主義、精神分析、解構主義等思想進行了細緻、精闢的分析研究,給人耳目一新的印象。總之,《禪宗生態審美研究》是一部有探索精神的美學專著,值得一讀。

創作背景

《禪宗生態審美研究》介紹
鄧紹秋
近20多年來,禪宗美學研究的範圍不斷擴大,方法不斷更新,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當代禪宗美學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空白點,因此,禪宗美學仍是一個很有潛力可挖的課題。
生態美學是近年來研究人與自然、社會之生態審美關係的美學學科。生態美是宇宙生成後大自然賜予人類一切美中最高價值之美。如果生態美遭到破壞,其它美也難以存在,因此,生態美超越於一切美之上,具有最高的價值。生態美學學科在我國只有近十年的歷史,將生態美學與禪宗美學結合起來做系統深入研究的成果,據本人所見,以前還沒有。鄧紹秋先生所做的禪宗生態審美研究填補了這個空白。從這個意義上說,該課題頗有開創性和前沿性。鄧紹秋同志的新著《禪宗生態審美研究》是這一課題的主要成果,被列入“燈下學術文叢”,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出版。
該專著認為,禪是對自然自在的精神生態的審美觀照;禪宗思想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生態審美思想,禪宗美學是中國人的生態美學資源;禪宗思想既是傳統美學與當代生態美學溝通的主要紐帶,也是中國美學與西方美學對話的重要資源。全書共分七章。第一章,從精神生態角度揭示禪的真諦,並描述禪宗生態系統的演變歷程;第二章,論證禪宗與審美活動、文藝活動的溝通問題;第三章,大膽提出並認真分析禪宗美學與生態美學的整合問題;第四章,從生態美學角度充分挖掘禪宗生態審美觀的哲學、倫理基礎,闡述禪宗生態審美觀的六種表現;第五章,討論禪宗生態審美觀與道家、玄學、儒家心學等中國智慧的淵源關係,並以此闡明禪宗生態審美觀的流派特徵及其在中國傳統智慧中的價值、地位;第六章,從西方智慧看禪宗生態審美觀,證明禪宗生態審美觀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人類共通性;第七章,運用生態美學原理對禪宗部分典籍、公案進行了解讀。
全書有三大特點:
一是角度新穎,創見迭出。將生態美學與禪宗美學整合在一起進行系統研究,表明鄧紹秋先生在禪宗美學研究方面切入的角度新穎,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創見。四川師範大學皮朝綱先生曾提出,中國美學是一種人生美學,其基本特徵為體驗性,其思想體系是在體驗、關注和思考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命意義的過程中生存和建構起來的,具有極為鮮明突出的重視人生並落實於人生的特點:提出禪宗美學並非通常意義上的美學,而是對於人生存在的本體論層面的審美之思,因而它在本質上是一種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學。而鄧紹秋先生將禪宗美學與生態美學整合起來,提出禪宗美學是追求自由自在精神生態的生態美學。其研究成果,無論是對建構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美學體系,還是對中國當代存在論美學體系都具有啟發價值,尤其對禪宗生態審美研究具有開創性,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如他在第一章闡述禪的真諦時,運用精神生態系統理論,把人的精神生態系統分為八個層次。他認為精神生態各層次之間相互聯繫,呈現整體、自組織等特徵。這些看法突破了以往禪學研究方法、結論陳陳相因的弊病。
二是長期積累,反響較好。從新著序言可見,鄧紹秋先生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後來在北京師大中文系進修文藝學碩士課程,1999年師從華中師大王先霈先生,主要從事禪宗生態美學研究。2000年以來,鄧紹秋先生先後應邀參加了全國生態美學研討會(貴陽)、全國首屆環境哲學會議(北京)、全國科學發展觀研討會(昆明)、“美與當代生活方式”國際美學學術會議(武漢)。該新著是在長期探索基礎上寫成的。他的研究在國內已產生一定的反響。如《後結構主義與禪宗美學》一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國學網、故鄉網、超星數字圖書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媒介都作了轉載。在新著出版之前,他已有《禪與詩化哲學比較研究》、《道禪生態美學智慧》等專著問世,已在學術界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皮朝綱先生對鄧紹秋先生的禪宗美學研究成果作過介紹:說他的“此一研究既回應了現代性的挑戰,又對美學建設有著啟發意義。”(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美學》2003年第11期)山東大學教授、博導曾繁仁先生的專著《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中國美學年鑑》(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也對鄧紹秋先生的禪宗美學研究成果作了評介。此外,《美與時代》、《甘肅社會科學》、《書屋》等知名刊物紛紛予以評介。
三是資料翔實,方法得當。新著從東西方智慧認識禪宗生態審美觀的特點、價值,如果沒有長期的知識積累與學術錘鍊,那是難以做到的。我們從新著的引文及附錄的參考文獻來看,作者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比較研究是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新著有五章運用了比較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同一文化圈各流派思想之間的比較,中西文化之間的跨文化比較,中國傳統文化與後現代思想之間的比較。第二章,禪宗活動與美學、文藝的比較;第三章,禪宗美學與生態美學比較;第四章,雖然不是全面、直接的比較,但也含有比較的成分,如在分析禪宗的生態美學智慧時,就涉及禪宗哲學觀與現代生態哲學觀的比較;第五章,禪宗生態審美觀與道家、玄學、儒家心學等東方智慧之間進行比較;第六章,禪宗生態審美觀與西方智慧比較。在比較研究中,作者既注意了比較對象之間的相似性,也分析了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第五章、第六章運用比較方法,對禪宗生態美與東西方智慧作了精闢的分析,給讀者較深刻的啟示。
新著角度新穎,創見迭出,資料翔實,方法得當,達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學術理念相結合,東方審美智慧與西方審美智慧相呼應的某種境界。當然,某些問題還應做更具體深入的分析。

作品書摘

禪,有修習之禪與禪宗之禪的區別。所謂“修習之禪”,是指“坐禪”或“靜慮”的意思。禪的漢文音譯為“禪那”,略稱為“禪”,梵文寫作“Dhyana”,日本人發音為“zen”,國際上通用“zen”來代表“禪”。“禪那”在梵文中的本義為“思維修”,“靜慮”、“三昧”,是和禪宗之禪不同的一種體系。本節重點談禪宗之禪。而禪宗之禪並不像修習之禪那么好解釋
其一,禪不是宗教信仰。
禪根本沒有偶像和權威,沒有固定不變的儀式,沒有天堂與地獄、此岸與彼岸之分,更沒有靈魂。德山宣鑒說:“這裡無祖無佛,達摩是老臊胡,釋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擔屎漢。等覺妙覺是破執凡夫,菩提涅柴是系驢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瘡疣紙。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①世界上沒有哪一門教義,如此作踐他們的教主教義。當然,也沒有哪一種智慧像禪宗那樣直接地把人引入如此自由自在的境界。
其二。禪不是哲學玄想。
禪是用“第三隻眼”,洞察當下生活的真實本質,是東方獨一無二的智慧,是暗示,是路標,是……說“禪”是第三隻眼,即是指它超功利、超知性地“瞬間”把握生命永恆和整體世界,真實的自我與事物的真實狀態直接面對,這是禪的終極目標。百丈懷海與馬祖道一同行,恰好一群野鴨子飛過。馬祖道一問百丈:“是什麼?”百丈答:“是野鴨。”“什麼地方去了?”“飛過去了!”於是,馬祖捏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痛得呱呱大叫。這時,馬祖又問:“還說飛過去了嗎?”百丈忽有所悟。回去之後,他還哭了起來,同夥問他緣由,他說了原委,但沒有說出自己悟出的禪理,要大夥去問馬祖。馬祖回答他們說:“他開竅了,你們去問他自己吧。”同夥回過頭問百丈,百丈什麼也不說,只是哈哈大笑起來。百丈的同夥問:“剛才還在哀哀大哭,怎么現在又笑起來呢?”百丈:“剛剛才哭,現在笑。”大夥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第二天,百丈對馬祖說:“我昨天被馬大師捏得鼻頭痛。”馬祖說:“你還記得昨天的事嗎?”百丈回答:“鼻子又不痛了。”馬祖:“你真正懂得昨天的事了。”①這則故事啟發我們:說鴨子飛過去了,是站在客觀立場去用時間範疇去評量鴨子,這是禪師所反對的,禪應該站在事物自身立場上理解其當下的狀態,所以痛時叫痛,哭時是哭,笑時是笑,昨天是昨天的事,今天是今天的事,不能用時間把它們串聯起來,進行分析、對比,只能一時當一時用,一時悟一時之事,“諸行無常”。不離當處,鹹是妙明真心。
其三,禪不是神秘主義。其實,禪是無道可修。禪的本質是單純樸素的:自由自在的禪是世界上最普通、最實際的事物。如一條小魚問魚王:“什麼是海?”魚王說:“你不但在海里居住,而且還把生命放在海里。”禪也是一樣,就在你的生活海洋之中,禪與生活永不分離。有一天,丹霞禪師在慧林寺落腳,因為天氣寒冷,他就從佛殿搬下一座木佛燒火取暖。寺內院主看見後大發雷霆,責問他:“你幹嘛要燒我的佛?”丹霞用拄杖在灰堆中扒拉扒拉,從容地說:“我燒它取捨利。”院主說:“木佛哪有舍利?”丹霞禪師說:“既然沒有舍利,那我就再搬幾尊來燒。”院主瞠目結舌,一時無話可說。丹霞對門人說:“‘佛’這個字我一輩子都不願聽,在這裡,無道可修,無法可證,該怎樣就怎樣,別去疑慮。釋迦不過是個凡夫老子,你要自己悟,別一個瞎子引著一大幫瞎子一塊兒下火炕。”①可見,禪就是平常心,禪在日常生活中向人們敞開自己的秘密。因此,我們不能把禪與神秘主義混為一談。
其四,禪不是邏輯推理。禪不能用語言表達,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文益禪師曾說:“如何是第一義?”師日:“我向汝道是第二義。”②禪不是邏輯思維的產物,也不能用分析語言表述,即“第一義”無法用語言文字企及。慧能對弟子說,若有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禪或者用矛盾、混亂、荒誕語言,或者用動作、圓相等非語言手段去暗示禪意。這個“禪”不是哲學體系,恰恰與二元邏輯完全相反。那么,禪宗之禪到底是什麼呢?從現象學純粹意識來看,禪是懸擱一切功利、邏輯之後的本來狀態,即自性精神生態的審美觀照。一般來說,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功利、邏輯的人類中心主義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強調理性、物質功利,忽視人的精神存在,是機械的、呆板的、缺乏生命活力的。還有一種,則是超功利、超邏輯的生態審美的生存方式。從精神生態系統看,禪是對自性精神生態的審美觀照,是海德格爾所指的詩意棲居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