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風雲》

《神鵰風雲》——武俠小說,主要人物楊譽等。

作品資料

世代隱居“神鵰谷”的楊譽,因不甘寂莫無名,自創‘七脈神功’衝出封鎖,進入了繁華的衡山城.

未經世俗的他,為賺二百兩白銀,義救袁汁銀,不料捲入父奸女,丐幫寶藏等等,難以置信的陰謀之中,幾經生死較量,他一戰成名,膨脹的楊譽,在眾人擁推下,創立了衡山派。

但他行俠賺錢的獨特行徑,卻為當時武林同道不恥,‘腳踢少林,拳打武當’的英雄坊聯,更讓各大門派首領痛恨,當即武林奇人張三豐,盛怒之下封鎖了他的‘七脈神功’。

內容簡介

“你是青龍

我是蟲

你笑江湖

我跟從

打打殺殺

轟轟烈烈

誰是英雄

問蒼穹

劍嘯武林

泯心雄

恩恩怨怨

痴痴纏纏”

一陣嘹亮豪邁的歌聲,迴旋在高峰幽林間。歌聲出自一位十六、七歲少年,他身材高大健壯,臉肌皙嫰幼稚,全身上下粗衣粗褲,污穢襤褸,色澤難辨。他邊奔邊歌,手舞足蹈間膝蓋手肘不時袒露,甚是滑稽可笑。他所唱曲子,非是名人詩、詞,只是順口喝出,敘抒歡躍心境。

在那少年身後六尺處,一個五尺九寸有餘的苗條少年不快不慢跨步相隨,他一張臉秀麗絕俗,如新月清暉,兩片薄薄的嘴唇,紅潤可人,若不是昂首間,露綻男人應有的喉結,當真是羞花閉月,沉魚落雁的美女。身上一件白袍,長及踝底,袍子是上等錦緞,甚是華貴,與前面少年極端反差,竟是天壤之別。

他聽前面少年一曲唱完,眉頭微跳,嗔道:“楊乾你瞎唱些什麼?將我好好的一首《英雄江湖》詞,改得亂七八糟,全無英雄氣魄。什麼‘你是青龍,我是蟲。你笑江湖,我跟從,’這一段應是‘我是青龍,你隨從。我笑江湖,你協奏,’你是二叔幼子,是我堂弟,我長你不過一歲,‘我是青龍’只是比方我楊譽有青龍一樣的呼風喚雨之能,‘你隨從’不是貶說你楊乾是蟲,實是泛指天下大眾擁護。‘我笑江湖,你協奏。’意是我們闖蕩江湖,共同協作,猶如奏曲合唱,雖有主次,但是平等相處,缺一不可。你將‘你’‘我’二字對調,‘隨從’變為‘是蟲’,‘協奏’改為‘跟從’,這樣我就是一個無所作為,吸主人肌血的僕人,跟著他人看看熱鬧,全無主人翁氣概······。”

楊乾扭頭轉過身,退步前行,搶話道:“譽兄!我倆在‘神鵰谷’事實如此,你是大伯楊守幼子,上有大姐楊依依,二姐楊依清,三姐楊依蓮,‘神鵰谷’中人人視你為掌上明珠,呵護有加,尊為下一輩谷主,我呢?哼哼,楊逸幼子,上有大哥楊天,二哥楊龍,三哥楊青,但‘神鵰谷’中人人視我為蟲蟻,百般歧視,還說什麼‘骨髓里透出乞丐相,丐幫祖師當之無愧。’嘿嘿,我倒希望做丐幫幫主呢!”

楊譽知他所言非虛,苦笑一顏,說道:“丐幫幫主傳言也是個英雄人物,絕不是你下段所改的那種聽天由命,情願兒女綿纏。將來你我兄弟二人名揚四海,豈不被天下好漢恥笑,大罵我楊譽這寫詞之人,胸無大志,只會風花雪月,遁隱山林······。”

他一言未完,忽聽,前路五丈彎道處,一個宏亮聲音道:“遁隱山林又怎樣?孔子曾說‘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楊譽、楊乾兩人聞言大驚。急忙止步,楊乾顫聲道:“這兒離‘神鵰谷’少說也有二十里,再說我們這次私奔,乘著秋收無人知嘵,······會不會像前三次一樣被追回去?那···那···那第四次被捻回去,太也無趣。”

楊譽臉色微變,沉吟道:“聽聲音,似乎是爹回來了,不過他出谷尋找大姐,不應這么快就折回谷,難道這次又算準我們要在秋收時刻離谷出逃?”

兩人疑論一陣,懾手懦腳走向彎道,轉過彎,只見東首大石上,一個青袍白須的老者,背手而聳,微風撩起長須,不怒而威。他見二人現身,展眉問道:“譽兒、乾兒你倆可知潛龍何意?”此人正是楊守。

楊乾睜大雙眼,情神恐慌地潛於楊譽身後。楊譽挺胸,全無懼意,朗聲答道:“潛龍有三種境界。第一境界,不易乎世。就是做到自己的意志堅定,威武不屈不為世俗所移易,邦無道,至死不變己志,不同流合污。第二境界,不成乎名。莊子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不圖虛名虛榮,才是真正的隱遁。第三境界,遁世無悶。隱居世外而心志怡然,縱然孤立於世不為世人所聞也不會心躁意懊,遵心而為,違心而不為,咬定青山不動搖。一條潛伏著的龍,不要有所行動。”

楊守擬須,贊道:“很好!譽兒終於明飛龍在潛伏時期,應當隱忍待機,不可妄動。況且我們隱居‘神鵰谷’世世代代伏魔衛道,造福天下蒼生,可說是真正的有所為。”

楊譽怒怒嘴,心中不服,說道:“孔子所謂隱,不是為時所棄不得為,而是知時而不濟不可為而不為。······難道爹所說‘伏魔衛道’,就是讓大姐七年前拿著‘神鵰令’一去不歸,至今音訊全無嗎?孩兒已屈十八,不再是潛龍勿用的潛伏期,而是飛龍在田建功立業傲視江湖之時,男兒志在四方,望爹爹成全孩兒鴻雁之志。”

楊守見楊譽言語之間頗有責問之意,嘆聲道:“不是為父不與你言明,你大姐攜帶‘神鵰令’去了何方?去做何事?你們尚年幼,許多事情待到時機成熟時才能告明,你們胸懷大志,為父做為‘神鵰谷’谷主甚是歡心,只是在你們羽翼未豐,武藝未精之前,豈能輕率出谷浪跡天涯。”

楊乾聽聞“武藝未精”暗自竊笑,壯著膽自揚譽身後探出頭,傲言道:“伯父!譽兄的‘鴻雁劍法’、‘神龍掌’已然大功告成,這次···這次一定可以闖過伯父這關。”一語言畢,甚是害怕,頸項一縮,又躲回楊譽身後。

楊譽郎聲道:“爹爹!孩兒出谷不是浪跡天涯,而是劍挑武林,揚名立萬,不出三年,揚譽定能威震武林,一統天下······。”

“放肆!”楊守吹須瞪目,吒道:“滿口胡言!兀自認為這一年當中,你勤練武功,修身養性。待年滿二十之日,可承撐‘神鵰谷’谷主之職,完成先祖遺命,一心一意相助大姐除去惡魔。未料竟口出‘一統天下’這種大逆不道之言,今日為父再不姑息遷就,定要打得你扒地求饒。”言畢,“咣”拔出背後長劍,身影飄動,右手長劍挺出,嗡嗡二劍疾刺楊譽門面。

楊乾聽聞嗡嗡劍鳴,膝腳發軟“哎呀!”大叫一聲滾入山坡樹桿後,躲藏其身。

楊譽見來劍奇快,躬身拔劍,意為禮敬父親,同時卻也避過楊守攻招。

楊守見他以禮相迎,心下甚喜,贊道:“好!一年時光靜修,未算白費,終學得了點,尊敬長輩之禮。”右腕轉動,劍身平挺,劍尖顫動,刷刷刷刷連刺四劍,四劍幾乎同時刺向楊譽頭頂下腹及左右二胸,宛如一張巨網,封鎖四面八方,讓其避無可避。

楊譽大驚,這招‘潛龍初九’是‘潛龍神劍’劍法的第一招,以往三次闖關均敗在‘潛龍初九’之下。‘潛龍神劍’、‘潛龍六掌’及‘碎屍掌’是‘神鵰谷’最為機密,且只能谷主才能習練的三套武功。‘潛龍神劍’分為六大境界,第一境界‘潛龍勿用’,第二境界‘見龍在田’,第三境界‘惕龍乾乾’,第四境界‘龍躍在淵’,第五境界‘飛龍在天’,第六境界‘亢龍有悔’,乃是最高境界。每一境界均細分,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六招。‘潛龍勿用’講求招式平平,但劍身內息竄動,劍尖抖動間,劍氣源源不斷,似排山倒海般傷敵於劍氣之下。他知之利害,右足後移,全力施展‘罡步’輕功,“噝”一聲,身如鬼魅轉到了楊守背後。

楊守驚“咦”一聲,頓感奇怪,忖道:“自己這招‘潛龍初九’一劍四式,一氣呵成,絕無半點斧鑿之痕。三年前,第一次與他相鬥,酣斗二百招時施出此招,他目呆而敗,第二次相隔半年,激戰一百五十招時突施此招,再次讓其落敗,第三次一年前,力拚五十招時驟施此招,他即罷斗,今日竟然閃身避過,難道這一年中會有什麼奇遇嗎?否則絕不能有此閃電般的身法,看來今日要全力以赴了!”他心念急轉間,轉身斜刺一招‘潛龍九二’,跟著又是‘潛龍九三’、‘潛龍九四’二招,三招劍式之間,劍氣變化絲絲如扣,極盡詭奇,武林中能避過三招連環者廖廖無幾,若是換作他人挺劍刺向自身,也是無法閃避。

那知只見楊譽鏇了三轉,身影后揚,輕輕鬆鬆避過,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怔一怔,問道:“這···這是什麼輕功身法?”

楊譽見自己的‘罡步’一連閃過父親‘潛龍劍法’四招,心喜若狂,昂首含笑,答道:“爹!這是孩兒自《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所載的《罡步》總訣演創的‘罡步’輕功。”甫畢,腦中印現了《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的《罡步》口訣。

那全文是‘藏形隱亦,步我罡魁。我知其人,人無我知。動植如意,聲鬼隨。疾如水火,鼓舞鳳雷。變澤成山,翻天覆行。我身堅固,安然默然。萬載長生,與道合仙。’(開頭六句說只要步罡踏步,便可行似神仙,我可以見到其他人,而其他人卻見不到我,一切行動,可隨心所欲,連‘鬼神’也隨聲應和。中間四句具體說明罡步的方法:‘疾如水火’乃‘坎’‘離’,定位第一步。水為坎卦。《坎·彖》載‘習坎,重險也。水流百不盈。’火為離卦。《說卦》載:‘離為火,為日,為電。’‘鼓舞風雷’乃震三巽四之說,雷為震卦。風為巽卦。《象傳》載:‘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變澤成山’乃兌七艮八之說。澤為兌卦,《象傳》也說:‘麗澤為兌。君子以朋友講習。’‘翻天覆地’乃坤二乾六,地為坤卦,天為乾卦。)

這套步法自己本在三年前已經悟出,只是那時內力淺薄無法發揮其強大威力,直至一年前,第三次敗於父親‘潛龍初九’之下,回家面壁思過時,突發奇想:第一次奮鬥二百招敗於‘潛龍初九’,所用武功全為父親所教,自己每招每式父親了如指掌,不敗才怪呢!第二次用自創劍法‘繞指柔劍’相鬥,一百五十招才落敗,第三次精修劍法創出‘神鵰劍法’,在第五十招時逼得父親施出‘潛龍初九’,但所用內力仍是家傳絕學。若在內功上自創心法,定能一舉闖過父親這一難關。

人體經脈由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構成,一般練武之人均意守丹田,自十二正經開始修氣,每練通一條經穴,便增強一成內力。各門各派修練十二正經的法門各異,有人自‘足少陽膽經’開始,也有的自‘足少陰腎經’或‘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等等經穴開始,無論他們怎樣修練,均需練至十二條正經每條經穴氣運流暢時,才可開始修練任、督二脈,當任督二脈氣流暢通後,其他十二正經相繼互通。所謂百川匯海,內力便會源源不斷,體內真氣即會獲得循環,且每循環一次,便會倍增一次內力。武林中人將此內力修練過程,明分為三大境界,絕頂高手之境,是說他已將任督兩脈打通,體內十二經脈的真氣通過任督兩督已獲得循環,俗稱‘小周天’。高手之境,已將人體十條至十二條經脈練通,但任督二脈尚未打通之前,俗稱‘十二層內力’。一般高手之境,是指已練通一條經脈或十條練脈以下的人。

要將人體經絡十四經脈全部練通,資質上等者需六十年,中等者需八十年,下等者無望。但是八脈中除去任督兩脈能統管十二正經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後心’穴(經外奇穴),它能推動全身‘真氣’的運行,是身體經絡的中心,真氣通過‘後心’分布到‘前心’‘腰點’‘血筋’‘抬肩’‘椎點’‘乳麵點’而後分布到十二正經。

若是我自經外奇穴開始練氣,只需將‘後心’‘前心’‘腰點’‘血筋’‘抬肩’‘椎點’‘乳麵點’七大奇穴練成一線,即可推動全身十二經脈真氣循環不息,比之他人當真是一步蹬天。

但是七大奇穴互不相連,‘後心’‘前心’更是處在身前和背後,如是高山大海相隔,遂使七穴相連相通,古無先例,此舉實比蹬天還難。

‘神鵰谷’東首有口二十畝地寬的淺水大井,大井內七口泉眼一年四季,從不乾竭的汩汩冒著清泉,他每有悟不通之事,便到大井旁瞑想,‘繞指劍法’‘神鵰劍法’均是在大井旁靜觀大雕戲水時偶然悟出的劍法。

那一天他在井岸來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語:“為何不是八口泉眼,若是八口泉眼,即可在體內擺出‘罡步’步法,將七大奇穴貫通······。”

突然,楊乾自他身後,大聲道:“譽兄入魔了,大井明明八口泉眼,為何你也與俗人一般認為是七口泉眼?”

楊譽正迷惑不解,聽他一說,奇道:“明明七口泉眼,人人得見。為何說它有八口泉眼,你有什麼想法?快些說來,若是無理取鬧,罰你三天不許說話。”

楊乾最愛言論,一刻半刻不啟齒說話,見到小狗也要問好三聲,在‘神鵰谷’中可與他相處聊心的唯有楊譽一人,聽聞“罰你三天不許說話”還不如一劍刺死來得痛快,他乾咳三聲,說道:“這要講一個長長的故事,才能一一言明,譽兄要聽長一點,還是要精簡一點?”

楊譽知他說起話來,便止不住嘴,急道:“精簡一點。”

楊乾搖頭晃腦,說道:“從前有座橋,橋上有石柱,石柱有十八。有一天來了個和尚,和尚坐在石柱上數石柱,一二三······有十七根石柱,可是下得橋,再數一二三四五······有十八根石柱,於是他不停的上橋,又下橋,數啊數,但是得到的結果,總是上橋數十七根石柱,下橋數十八根石柱。嘿嘿,譽兄你說為什麼?”

楊譽哈哈大笑道:“人人皆知的老故事,那和尚上橋後自身坐著根石柱不數,所以數來數去,橋上只有十七根石柱,但下得橋數時,已加上了他自身坐住的那根石柱······哎呀!”猛然,他腦中靈光一閃,大聲道:“對呀!為何我將大井這口大泉眼給忘了呢?這和尚數柱不就是暗寓奇門遁甲的遁嗎!《遁甲總序》說:古法遁者,隱也,幽隱之道。遁,意為逃,迴避,陷去。七大奇穴本陷人體肌膚之中,人體就像這口淺水大井,七大奇穴就像七隻泉眼,為何我像那和尚,將七口泉眼坐著的大井這隻大泉眼不數呢!······哈,哈,哈!”他想通此層道理,不禁失聲大笑。

按著忙將如何使‘罡步’步法轉換為體內穴道練氣法門,一一相告楊乾。

楊乾聽後,激情亢奮,說道:“終於可以出谷了,終於有機會出谷了!······。”

楊譽激動的也是熱淚長流,腦中慢慢浮現七年前刻骨銘心的一幕,七年前那個視自已為知心朋友的大姐;那個整天教自己武功的大姐;那個為自己拂琴解曲,吟詩誦詞的大姐;那個私下還會大講武林奇事,江湖豪傑的大姐,終於奉著‘神鵰令’獨自跨出了‘神鵰谷’,當時自己追著大姐蒼涼的背影悲天嚎哭,一定要隨大姐而去。雖被父母拖住,但那傷心悲情,久久不能釋懷,獨坐井旁,大哭三天三夜。

也在那時與谷中第一大賴蟲楊乾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兩人相互傾述:去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地,看看美如仙境的西湖;去黃河之濱,看看黃河是不是真像李白所說那樣‘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去感受崑崙山那種‘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的氣魄。哈,哈!再去腳踢少林,拳打武當,那是何等的快意人生啊!當時一方豪言堪侃,不知不覺蒙生闖蕩武林的渴望。但衝動過後,發現自身畢竟年幼,武功低微。為實現心中那紮根的渴望,每日十個時辰勤練武功。十五歲生辰那天,父母突然要傳授自己‘神鵰谷’三大絕學。驀地有股莫明的感覺湧上心頭,深埋內心的那種渴望,變得清皙起來,那闖蕩武林的渴望不再是為追隨大姐,不再僅僅是去到天涯海角放逐,而是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那一刻不但拒絕了習練三大絕學,也拉開了闖關出谷的序幕。三次闖關失敗,心靈所受創傷無法言語,此刻終於悟通內功速成之法,強按心中狂喜,經半年之苦研,自己創出了‘鴻雁劍法’‘神龍掌’,而楊乾也創出了‘飛龍劍法’及‘飛龍十八掌’,事後兩人將內功心法命名為‘七脈神功’······。”

楊守見他一語言畢,便既出神發獃,眉間神色,時喜時愁,像是勾起些許心事,卻將自身冷落,忖道:“若是武林中敵對廝殺,乘他分神之際,猝然猛攻,豈有不取他性命之理!譽兒畢竟年幼!”暗自感嘆一聲,冷冷喝道:“自創武功有何了不起?竟這等目中無人狂妄自大,全無謙謙君子風範,焉能出谷,成就君子之德。”

楊譽被他一喝,自往事情懷中驚醒,知兩人交手打鬥之際,驟然分神感懷舊事,實是對父親大為不敬,但聽父親嚴辭責訓,本要欲出歉愧之言,卻掐在喉結,囁嚅一陣,“哼”聲道:“爹爹,時時以君子道德訓斥孩兒,可爹爹卻以一句‘先祖遺命’將楊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深困‘神鵰谷’。令其海河不得見,鬧市不得聞,春夏秋冬似木頭般倦倦不息勤練武功。隱居——隱居,若隱居才是君子,孩兒不要做隱君子,孩兒要做大英雄。”他一口氣說出積抑心中多年的言語,顯得激動異常,說完“大英雄”三字,更是豪氣風發,神采奕奕。

楊守見他越說越出軌,言語之中竟是質責之意,忍怒道:“三國時著名豪傑諸葛亮,尚未入世之前,一直隱居隆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齡屈滿二十五時,被劉備三請才甘為軍師,出山輔佐漢室,終功成名就。隱居是為求一種靜心的環境,唯有靜下來,才能安下心,沒有這等心境,怎能潛心研修無上武學。隱居需要付出種種代價,如不能窮眺四海,不能縱意所為等亦是必要之舉······。”

楊譽聽父親長篇大論,早已不耐,待他說到此,急搶話道:“諸葛亮隱居南陽十年,訪名師,交智友,才有三分天下之能。三國楊修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獨不善隱忍自身才學,以至招來殺身大禍。凡上種種是說隱心正心,所謂:大隱,可隱於市。何像‘神鵰谷’般,另劈世外桃源,不但隱心,還要遁身滅跡。實不是英雄行徑,望爹爹拋開先祖之言,率神鵰谷鄉親早日入世。”

楊守見他雄言善辨,再繼續爭論,恐怕自己會窮於言辭,但就此在言論上認輸,心實不甘,冷冷道:“你三句不離英雄,可知何謂英雄?”

楊譽道:“縱談天下,人分三境,像證易學三才。頭頂是天,育良謀,悟宇宙之機,破舊立新,領引天下萬民冉冉日新,這就是英雄;頸脖以下軀體四肢成天勞作耕耘,奔走不息,時時於地接觸,可歸於平民百姓,是謂地。頸脖居中,折其兩端而不用,隱於頭顱,高於四肢,就像君子,是謂人。孩兒悟透武學玄機,自創武功已是破舊立新,只待出得神鵰谷,領引天下武林,即可成就萬世英雄之名。”

楊守“哈,哈!”大笑道:“小子不知天高地厚,領引天下武林是一蹴而就之事嗎?自喻英雄,為父就是上承下載,人云亦云,整日雄糾糾的偽······。”“君子”二字未出。

藏於樹後的楊乾見伯父動氣,忍不住為楊譽辨解,懾懾的嚷道:“非···非也——非也,譽兄不是貶低伯父,是說人分三等,他是上等,我是下等,伯父中···中等······。”

楊守聞他此言更是氣憤,喝道:“中等?你又如何勝我?看招——。”刷的一劍,一招‘潛龍九五’驀地里斜削,劍式仍是平淡,但劍至中途猛得劍氣破空而出,猶如晴天劈雷,勢如高崖墜石,“呼”的一聲,疾削楊譽勁項。楊譽眼見劍氣便要削及自己脖子,不及思索,身子突向後仰,凌空架成‘拱橋’姿勢,兩足牢牢釘在地面,卻已閃開了劍氣。劍氣仍如閃電般往前疾飛,“嗤”聲響,楊乾藏身的樹桿轟地折斷,楊乾嚇的跪地求饒,口中嚷道:“伯父饒命···伯父饒命······。”

楊守瞟他一眼,自語道:“草孬!”右臂回縮,‘潛龍上九’刷刷刷刷,劍茫點點,猶似萬千雨線驟刺楊譽而去,‘潛龍上九’已是‘潛龍勿用’的究極之境,前半招需耗體內十層功力使劍氣形成傾盆暴雨般的氣勢;後半招劍式精妙,劍氣劍式二者合一,盡出詭魅之能事,劍意已然轉接到‘見龍在田’境界。

楊譽頓感劍氣割膚,來不及挺身直立,‘七脈神功’勁力傾刻鼓布全身,左掌下拍擊地,身子倏地沖天而起,正是招‘鴻雁沖天’,劍意與‘潛龍勿用’相反相剋,意是說你潛龍隱伏不出待機而行,我就要衝天而起,居上臨下,窺你個裸身光光。只聽“當,當,當!”數響,楊譽已衝破他‘潛龍上九’所布劍網,驀地他身子騰空三丈有佘。

楊守見他此招猶如仙鶴拔空,贊道:“好劍法!”右足頓地真氣上提,跟著身子拔空三丈,右手‘見龍初九’凌空刺出,劍氣——神,劍式——形,形神已然二者合一,只見他手上長劍劍氣鼓脹,好像舉著一條尺圍大的白龍,疾吐楊譽下盤。

楊譽人在半空,退後固是不能,轉向亦已不得,右腕下沉,曲身使招‘神鵰覓珠’,劍身橫劈擋格。這招‘神鵰覓珠’屬‘神鵰劍法’中的一招利害殺招,乃觀大雕激戰巨蛇,雕嘴啄出蛇膽時所創,劍勢講求狠,準,巧,且需力道威猛,他此刻已貫足劍身十一層功力,比之大雕真嘴強過何止千倍。“當——”兩劍相激,“嗖,嗖!”兩聲,兩劍自中齊斷,劍頭飛向樹林,兩人手中各自緊握著劍柄。

楊守亦驚亦怒,驚的是這招‘神鵰覓珠’在第三次比劍時,僅出‘潛龍初九’即將擊敗,而這次竟與自己更高境界的‘見龍初九’持平,怒的是劍乃是自己生命,所謂劍在人在,劍斷人亡,逆子竟然斗膽將其折斷,大吼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此語引自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忍”字心上放把刀,刀刃刺痛心靈,表示壓抑忍受的心靈狀態,全句是說碰到不平之事難以容忍,便拍案而起,不再忍耐。表明此時他確已怒到極點。

其時楊守仍處上升余勢,盛怒之下,驟然提升體內十二層功力,手上斷劍下劈,竟是招‘亢龍上九’。‘亢龍上九’是‘潛龍神劍’中最為凌勵的一招,只見斷劍帶起劍氣,宛如百萬丈高崖滾下一尊萬斤巨石,疾砸楊譽頭頂,其勢之險無法言喻。

楊譽但見雙劍齊斷,甚是吃驚,想不到‘神鵰覓珠’因‘七脈神功’威力倍增如廝,不覺竊喜,瞥見父親斷劍當頭劈來,大著膽子,看也不看橫斷劍上舉擋架。“當——”兩劍十字相交,楊譽全身一顫,一股強大勁力洶湧而至,身子被楊守斷劍壓住極速下落,“轟!”雙足陷入地面一尺。劍氣相激,震的他體內血氣翻滾,想不到父親此招會這等利害,稍一凝神,急提全身‘七脈神功’,左臂上抬,“呼”的推出一招‘神龍飛天’,掌勁猶如排山倒海疾吐楊守下腹。

楊守斷劍按住楊譽劍身,有意讓他驟然落敗,橫身騰空不斷往劍身崔加新生勁力,那知楊譽不但未露敗象,反猝然掌擊自身下腹,大喝一聲;“著······。”左掌下拍,以招‘潛龍亢飛’迎架。‘潛龍亢飛’是‘潛龍六掌’中第五招,他想我這招掌力足可開碑碎石,譽兒定要落敗不可,豈料“著”字只吐半音,兩掌相接,“轟!”聲巨響,自己被震飛兩丈,幸慶他應變迅速,左手橫拍樹桿,身子繞大樹鏇轉一圈才定下身來,雖是這樣‘膻中’穴被強大掌力迴蕩,使得內力涌塞難安,雙眼微冒金星。

楊譽“噔,噔,噔,噔,噔,噔!”連退六步,他不知自己掌勁差點打的楊守重傷,暗喜自己躲過父親凌勵劍招,站穩身,雙目炯炯凝視楊守。

這時突聽一陣急喚“譽兒···譽兒,你在這兒嗎?······,”呼叫聲由遠及近,轉眼一個錦衣美婦已飄至眼前,她離楊譽一丈處止步,見到楊守驚道:“守哥,你···你回來啦!”接著她身後又有五、六十位男女圍了上來,見到楊守躬身,齊聲道:“見過谷主!”

楊守雙目迎視楊譽,暗自調息聚攏散蕩的內勁,視眾人言語而不聞。

錦衣美婦見父子二人默默對持,心中登時明了二人正酣斗未果,轉身對楊譽道:“譽兒,跟娘回谷,別惹爹爹動氣······我正在龍脊山組織眾弟子收割莊稼,聽執事說不見了譽兒,知譽兒又要出谷,立遣調所有弟子放下手中農活,分八路追阻。適才聽到巨響,我猜譽兒在此,飛步趕了過來······。”原來她是楊譽親娘,楊守小妾葉遙,年紀不過三十六、七,一張臉秀麗奕人,與楊譽宛是鏡中印照一般,只是她眉宇間多了七分嫵媚。她後面言語顯然是向楊守解釋事因,正待細述,突聽一聲大喝“逆子!”場中又有幾十條人影飄然奔至。

為首一個威武老者道:“九嫂勿需多言,定是我那不肖之子楊乾唆使譽兒私逃,今天我楊逸就要當眾清理門戶,斃了這逆子。”說完左手上揚,一股掌勁疾吐仍在跪地求饒的楊幹上身,楊乾耳聞勁風呼呼作響,急要起身閃躲,卻已不及,“嘭!”的聲,胸膛已中掌,身子往後馳飛,接著又“轟”聲響,陷入山坡沙土之中。

楊乾心知無法閃避,已運‘七脈神功’護體,這一掌雖重,卻未傷其身。他挪動身軀,自泥土中跳出,嚷道:“父親大人搞錯了,我是條蟲,怎唆使得了人上人,龍中龍的大英雄。再說我們是暫時出谷,七老八十後,仍會榮回故里,落葉歸根,再說······。”

楊逸見他被自己八層功力的掌勁擊中,竟毫髮無傷,心道:“我這一掌少說也有千斤力道,足可開碑裂石,這逆子卻安然無恙,眾弟子定認為我雷響雨滴小,裝模作樣姑息他了。”想到這,臉上紅一陣,青一陣,又聽他胡言亂語,心中更是怒火狂飆,氣得額經鼓顫,喝道:“逆子,你敢運功抵抗!”說著縱身一躍,五指伸張,疾抓楊乾。

楊乾叫道:“父親大人真會說笑,你看山中條條小蟲均會咬人,我不咬人,只是自保也不行啊!那不呆蛋···呀——!”突見楊逸似雄鷹般,欺身抓來,身子右斜,展開‘飛龍九步’避開。他這‘飛龍九步’原是楊譽所教‘罡步’,只是改了幾處關鍵所在,變得可在地上扒滾自如,這樣更符自己身份,‘九’字,數大而單,與自己處境也十分相配,這才命名改過的‘罡步’為‘飛龍九步’。

楊乾想不到能輕輕鬆鬆閉開父親一抓,高興得手足舞蹈,大笑道:“呵,呵,呵——父親大人抓我不到——抓我不到!來呀!抓我啊——。”

楊逸轉身似鬼似魅,十指張開狠抓楊乾。楊乾身影卻更快,颼地竄向人群。楊逸見他身法勝自己一籌,嚷道:“抓住逆子!”眾人聞言傾刻展開佇列,圍住楊乾。

楊乾大聲忖道:“壞了,蟲入虎口,豈不更遭!”不待眾人圍縮,身子一委,向一名女弟子跨下竄去。那女弟子十六、七歲,見他施此怪招尖聲大叫。楊乾頓感一陣香氣撲鼻,身子已在眾人一丈外,他咋咋嘴,奇聲道:“我說韓信當年為何甘願竄爬別人褲襠,原來女子跨下這等香噴噴,啊呀!神仙也沒我這等享受。”

眾人見他自別人跨下爬過,反誇誇其談,回味無窮。均搖頭嘆息,“楊家怎出這樣一位傻子!”那位少女更是窘的無地自容,囁嚅一陣,想罵卻不敢出口,雙目望著楊逸,希望他能主持公道。

楊逸氣得肺鼓欲炸,吼道:“小畜生!拿·····。”“命來”二字未出,楊乾驚叫道:“父親大人,父親大人此話說不得,龍生龍鳳生鳳,兔子窩裡下仔兔,我是小畜生,父親大人不就變成了大畜生,那爺爺不就是老畜生,爺爺的爺爺豈不是老老畜生,哎呀!不好!神鵰谷就變成了畜生谷。”他這樣順藤摸瓜般的往上推理,氣得楊逸咬牙切齒,右掌運勁,自地面吸入一塊二尺寬大紅石,呼地砸向楊乾。

楊乾見石頭來勢洶猛,笑道:“父親大人真打呀!”身子右鏇,閃開紅石,順著下倒之勢,後背貼地疾飛,颼地復向人群中女弟子跨下竄去,眾女弟子嚇得連聲尖叫,紛紛緊夾雙足,躍身閃避。

葉遙見他胡鬧,暗自嘆息,突見他頭頂向自己跨下撞來,嬌喝一聲,驀地倒身拔空,右手五指“嗤”抓住他衣襟。楊乾反應奇速,‘七脈神功’真力急貫雙足,使個金蟬脫殼棄去外衣,退後六尺聳立,他僅穿一件破單衣,此刻被扒去,上身亦裸,全身頸脖以下污垢重疊,像穿了件鱗片內衣般,讓人見了作嘔生厭。

楊逸見他竟敢向長輩無禮,巨吼道:“站過來!”楊乾全身一震,習慣地走到楊逸面前。楊逸鼓足全身勁力,揚掌拍向他頭頂。那知他掌至中途,只見楊乾已然僵身倒地,口中嚷道:“哎喲!父親大人別打——我先死了好不好?人說:無後為大,死者為尊。”說完閉聲滅息,如死屍無二。

楊逸不知他自何處學得如此上乘‘龜息大法’,右足上抬,足尖踢往他下腹。楊乾聞勁風響起,猛然往後急滾一丈,哭嚷道:“父親大人,不要我了,死了也不放過我···嗚,嗚,嗚!譽兄啊!我好慘······。”

楊譽聽他哀情號哭,實在不明為何谷中下下上上對他冷莫無情,聽到“我好慘”心中一凜,出谷欲望更盛,實不想在此多立一刻,說道:“爹爹,孩兒要出‘神龍飛淵’了,此招六道勁力齊發,爹爹小心!”說著體內十二正經真力在七大經外奇穴推動下,似黃河崩堤般湧入任督兩脈,接著任督兩脈真力飛速奔走,當真力循環奔至第六周時,他右掌猛然平胸前推,“轟!”聲響,掌勁宛如青龍疾吐楊守而去。

楊守內息早已調理正常,‘潛龍六掌’至高無上的‘潛龍上九’也是蓄勢待發,見楊譽默默不語,希望給他最後一次機會,望他能悔過,此刻卻見他推掌出擊,大為失望,心中一橫,身子半蹲,雙掌回縮平胸,猛地雙掌平齊,手臂挺伸,‘潛龍上九’掌勁如春風般迎向‘神龍飛淵’掌勁。兩人掌勁相激,“轟,轟,轟······。”勁氣激的林中樹木晃蕩,頓時飛沙爆石黑暗一片。

楊守突感五道掌勁相繼擊中手掌,接著雙足相續下陷地面五寸,喉中陣陣涌塞,接連噴出五口鮮血。

楊譽身子急鏇一圈,拉起楊乾乘灰塵迷茫,展開‘罡步’往東馳飛,數個大起大落,二人已竄過六個彎道,接著又越過八座山峰,再也聽不到身後叫響,才停下腳步喘息。

楊乾正要說話,只見眼前一黑,一條人影阻在了身前。兩人嚇的猛然翻倒在地,楊譽見那人形貌,忍不住“啊”的一聲驚噫,目瞪口呆,原來她身穿紫白綢衫,三十六歲年紀,竟與他娘親一般無二,只是眉宇間透出的是七分威嚴,顯得端莊大方。她右手提著個白綢布蓋住的巨大竹籃,見二人倒地,臉上現出一片迷惘。

楊乾起身笑道:“娘,你怎追到此地來啦!”

楊譽一躍而起,驚道:“她就是傻龍女?我是第一次得見,怎會與我娘親一模一樣?”

楊乾一怔,道:“這你也不知?我娘與你娘本是孿生姐妹,娘本是谷中最為尊貴的龍女,自生下我那一刻便成了傻子,不管颳風下雨提著那隻竹籃成天在龍脊山的田埂間蹉跎,因此我便成了谷中人人齪罵的賴蟲,不過今日能追來幾十里相送,也算是母子情深,娘!多謝你是來送我!”

傻龍女突然自惘愣中驚醒,深情的道:“兒啊!跑了許久,餓了吧!我有鴨蛋,快來吃!”說著拉開大籃上綢布,拿出裡面唯一的一隻鴨蛋送到揚譽手上,繼道:“兒啊!趁熱吃,能補腦!”

楊譽握著鴨蛋,雖知它是未曾煮過的生蛋,但見她容貌酷似母親,不覺一股臨別惜情湧向心頭,眼眶微紅,激動得無言述情。

楊乾見自己的親娘誤認楊譽為親兒,嘻笑的臉蛋猛然僵住,心中一凜,憶起一事,大聲道:“傻子,別被她纏住,譽兄快走······。”說著拉起楊譽如狂風般飛行。

兩人展開輕功,一口氣跑足近一個時辰,心想不會再有人追來,才停下腳步竭息。

楊譽心頭那股衝破楔籠,夙願得嘗的快意猛然貫竄全身,不覺仰望藍天,展開雙臂,歡聲高唱道:

“我是青龍

你隨從

我笑江湖

你協奏

打打殺殺

轟轟烈烈

誰是英雄

問心胸

劍扛武林

泯心雄

恩恩怨怨

淒悽慘慘······”

他一曲唱完,餘音未了,楊乾驚道:“傻···傻娘又來了!”

楊譽轉身只見傻龍女已在身前二尺處,她氣喘呼呼,遞給他一件白袍,柔聲道:“兒啊!外面風寒,娘為你趕縫了件衣,風涼時暖身。”說著禁不住淚珠滲滌而下。

楊譽接過白袍,見她左手五指血痕點點,像是細針扎出的傷跡,眼瞟大竹藍,已是空空無物,心中一震,細看白袍,條條縫合線,密密麻麻,竟是根根烏黑髮亮的髮絲,心道:“她這是臨時以發作線,將藍上的綢布,縫成的白袍,綢袍雖是怪樣,只像常衣三分,針縫卻是精湛,其情,其境真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心念及至,心鼻一酸,再也顧不及她是傻是瘋,泣聲道:“娘!孩兒會穿它禦寒的,娘也要保重——。”

“娘?”傻龍女驟然一怔,接著雙手高舉,兀自邊鏇邊嚷“譽兒叫我娘啦!···我有譽兒啦!···譽兒叫我娘啦!十八年啦——譽兒叫我娘啦!······。”

楊乾見楊譽呆呆望著傻龍女,推他一把道:“娘瘋啦!快走!別再讓她追上。”

楊譽道:“我們這樣走了,她會有危險。”

乾急道:“神鵰谷唯她能來去自如,且你爹的武功還不如我娘十分之一呢,沒事的,快走······我們該往何處呢?”

楊譽昂首道:“我們一直向東,先找到武林,再作下一步打算。”於是兩人辨明方向,施展輕功如鬼魅般向前飛奔,“譽兒叫我娘啦”的高叫聲越來越細,不一會,耳邊只能聽到呼呼風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