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丹尼玫瑰》

《百老匯丹尼玫瑰》

《百老匯丹尼玫瑰》60年代豪華搞笑片,講述了老007——詹姆斯·邦德再次出山,協助調查雇員失蹤被襲事件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丹尼玫瑰是一個經理人的藝術家,雖然他不是很成功,不過,他熄滅後,他的方式幫助他的行為。因此,當婁卡諾瓦,一位歌手,他們有機會作出來回撥,詢問丹尼,以幫助他同一個問題,丹尼幫助他。這個問題是婁的情婦tina。婁希望tina至於他的演唱會,否則他無法履行的,但他的結婚,所以丹尼已帶她一起作為,如果她是他的女朋友。丹尼但是得到的比他還多了討價還價,因為當兩個暴徒來尋找傢伙誰傷害了他們的兄弟,以竊取的心臟tina,女孩他熱愛。

60年代豪華搞笑片

影片中眾多的噱頭普遍偏於老式,但片中可稱精彩的部分還不算少,伍迪第一次出場從一個形成逃到另一個刑場的段落、東德拍賣小黃色照片拍賣會、如果你喜歡看大場面,那最後一個大混戰的場面也許你會滿意——真正是一場“混戰”。

《百老匯丹尼玫瑰》《百老匯丹尼玫瑰》

老007——詹姆斯·邦德爵爺已經退休了,如今CIA、KGB,以及英國諜報組織等機構的四個老闆級人物聯袂而來,請他再次出山,協助調查雇員失蹤被襲事件。老邦德已經決意退休,不為所動,他的老上級M乾脆點燃雪茄,外面的部隊看到信號,發炮炸毀了邦德的宅第。
老邦德一出山,敵人就決定要毀掉這個偉大的、道德高尚的、不近女色007。老邦德得到M的死訊,他來到M家弔唁,M的夫人和十一個美麗的女兒讓他有點手忙腳亂,葬禮上的狂歡和寡婦借M家族葬禮傳統而進行的求歡都沒有讓偉大的007失去貞操。M寡婦叫來幾條大漢,要007比試力氣,也被老爺子輕而易舉地解決,搞得M寡婦芳心大動如醉如痴地愛上了他。女兒們邀老邦德出來打鳥,布置的飛彈局被老邦德和倒戈的M寡婦破掉。
老邦德一路飛車,殺回英格蘭自己的辦公室,得知基本上己方的情報員損失殆盡,只有加勒比海聯絡處自己的侄子吉米·邦德從一個刑場逃到另一個刑場生死未卜。老邦德決定招收新的血液對付敵人,他要女秘書選來不禁女色的古柏,派手下用大批美女吧他訓練得“生女勿近”;又通過一個江湖女強人貝絲小姐找到了發明新賭術的愛弗林,訓練他成為另一個007的代表。
此外,老邦德親自出馬,找到自己多年未見的女兒瑪特,要她利用身份和美色混進敵方大本營——東柏林的國際模特訓練學校。瑪特的母親原本出身於這間“間諜訓練學校”,瑪特混了進去,很快就探聽到一些秘密,並按指示攪黃了敵方代理人西維舉辦的一場拍賣會,搞得會場上雞飛狗跳。
愛弗林受命與西維賭牌,西維是個牌壇高手,而且會變魔術,愛弗林和貝絲先換掉了對方的透視眼鏡,然後用愛弗林的賭術大獲全勝。西維派人在賭場外綁架了兩人,但卻被國際老千組織派來的人以賭博失敗罪處死。
瑪特等人被敵方派人綁架,老邦德從M寡婦那裡得到訊息,追上一座孤島,反而被對方俘虜,抓進“國際老千大樓”。此時敵方的主持人諾瓦博士才正式露面,原來就是矮小滑稽的吉米·邦德。吉米告訴他們,自己要用一種藥物把所有女人都變美,把所有比自己高的男人都毒死,然後利用多年製造的複製人在五天之內控制整個世界。
吉米向自己仰慕已久的貝絲大獻殷勤,貝絲趁機讓他服下他自己研製的另一種在體內不斷爆炸的藥物,然後逃出實驗室。這個老千大樓成了一個混戰的大戰場,各路英雄紛紛殺出,從各國情報人員到西部豪俠,甚至印第安武士也紛紛亮相,最後吉米體內的炸彈爆炸,所有人都成了天使,只有吉米落下了地獄
影片拍攝時,正是肖恩·康納利的007大行其道之時,於是就在四部正式的007之後,有了這部“無厘頭”版的007。其實,影片也是根據007之父伊安·弗萊明的原著改編,而且是早在第一部007《NO博士》之前八年就有改編版本問世的,只不過那時候007還是個電視上的小字號。
畢竟是那個時代大製作的搞笑片,影片中很多小細節雖然“笑果”不算驚人,但都是如今搞笑片中不多見的大手筆,而片中對於007系列作品的戲仿卻啟發了後輩們很多同類作品。像老邦德見到自己的秘書瑪番妮,擁抱接吻後才得知,她是原來秘書的女兒,那周星馳《國產007》中的同樣段落恐怕就不是原創了,諸如此類的東西還很多。不過,不能不說,這部豪華搞笑片中的笑料,不是缺乏幽默感,就是有點過於老式,如今看來稍嫌溫吞。
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明星雲集,單導演就有五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導演約翰·休斯敦,他甚至還客串了片中的短命鬼M。明星中,老邦德是老牌英國紳士大衛·尼文,賭博高手愛弗林是英國“千面人”彼得·塞勒斯,像魔術師一樣極富魅力的老千高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奧遜·威爾斯,再年輕的有剛剛出道的伍迪·艾倫,他從這個刑場逃到那個刑場的段落之讓人想起周星馳刑場脫困的那一段,而他控制世界的大陰謀也有著典型的伍迪特色。所以,即使影片稍嫌落伍與時代,但這些大明星的風采還是頗值得一看的。

劇情介紹

丹尼·羅斯在70年代是個不成功的喜劇演員,後來轉行當了百老匯的演出經紀人。丹尼·羅斯為卡諾瓦提供了一個演出機會,這場演唱會對卡諾瓦今後的事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登台演出前,卡諾瓦要求丹尼·羅斯將自己的情人蒂娜找來,但為了不讓老婆起疑心,他要丹尼·羅斯裝扮成蒂娜的情人,以掩蓋自己和蒂娜的關係。蒂娜對卡諾瓦的朝三暮四十分不滿,因此她不想去看演出。丹尼·羅斯再三懇求,並鍥而不捨地跟著她到了她死去的丈夫家。黑手黨徒以為丹尼·羅斯是蒂娜的情人,對他展開了追殺。一路上同他在一起的蒂娜漸漸對他有了好感。二人巧施計謀,化險為夷,終於到了音樂會的演出地點。卡諾瓦的演出不負眾望,獲得了成功,在慶祝會上,丹尼·羅斯不想搭理蒂娜,但蒂娜卻告訴他,在那次逃跑的路上,他曾對她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原宥,接受,愛情。” 丹尼·羅斯隨後改變了心意,終於和蒂娜走到了一起。

《百老匯丹尼玫瑰》《百老匯丹尼玫瑰》
《百老匯丹尼玫瑰》《百老匯丹尼玫瑰》

幕後製作

伍迪·艾倫的片子總是在重述著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富有魅力的女人最初總是看不起一個相貌平常的瘦弱男人,但最後因為發現了對方身上的可愛之處而愛上了他。《百老匯的丹尼·羅斯》是伍迪·艾倫的第13部影片,象徵著伍迪·艾倫在藝術上的成熟。此片以一種異乎尋常的慷慨氣度和寬闊的胸懷表現出特別感人的力量,在1984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上備受好評,並被美國的雜誌評為1984年度十部最佳影片之一。

導演簡介

《百老匯丹尼玫瑰》《百老匯丹尼玫瑰》

中文名:伍迪·艾倫

英文名:Woody Allen

性 別:男

生 日:1935-12-01

角 色:編劇導演,演員

伍迪·艾倫,美國當代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猶太裔美國著名電影藝術家、作家和單簧管演奏家,被稱為“卓別林之後最傑出的喜劇天才”。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一個窮苦的猶太人家庭。原名艾倫·斯圖爾特·康尼格斯伯格(Allen Stewart Konigsberg),更多譯名:活地亞倫。高中時代就為廣播電台寫笑話,為電視台寫娛樂節目,後在紐約大學求學。他的電影多以曼哈頓為背景,以死亡、性和道德為主題,有濃郁的紐約知識分子風格,機智幽默又細膩感傷。神經質的內省而自我的人物(多由伍迪・艾倫自己扮演)、想像力豐富而奇特的構思、絮叨又幽默的對白、反諷與批判的視角,幾乎是他每部電影的共同元素。創作頗豐,代表作有《安妮・霍爾》(1977)、《曼哈頓》(1979)、《漢娜和她的姐妹們》(1986)、《子彈穿越百老匯》(1994)等。

《百老匯丹尼玫瑰》《百老匯丹尼玫瑰》

1961年,艾倫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咖啡廳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深受歡迎。他的第一個電影劇本是1965年的《新的貓咪是什麼?》,他本人參加了演出。這部劇嘲弄了上流社會的男女們,以偷情排遣他們生活的無聊。1969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命了錢就跑》,揶揄了三十年代強盜片中的英雄,頗受學生的歡迎。1971年他自己編導並主演的《香蕉》,是一部諷刺政客行徑的喜劇片。《想知道性又不敢問》(1972,即《性慾奇譚》),是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題材,全片由七個性問題組成。1973年的《沉睡的人》(即《傻瓜大鬧科學城》)也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表現現代人對未來的科學不知所措,諷刺機械破壞了文明。1975年的《愛情與死亡》,諷刺了知識界熟悉而關心的事物,獲得了西柏林電影節的特別獎。1977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安尼·霍爾》,這部影片是他的最佳作品,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四項金像獎,並獲該年度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四項大獎。1979年拍攝的《曼哈頓》,描寫紐約這個大都市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兩性之間的關係),表露了城市人精神生活的空虛孤獨人而產生缺乏安全感的現象,獲得紐約電影評論最佳導演獎和第三十三屆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獎。

伍迪·艾倫寫作的主題不外死亡、性和不道德行為,他善於吸取無聲片喜劇的優點,配合自己一套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機智對白,尤其是紐約知識分子式的機智。其諷刺對象上至政治、文化、宗教、性,下至電影、電視、猶太人習俗等等,如果不懂得、不理解影片中的人物和環境,他的那種“內行人笑話”的幽默感,將無法理解,所以他的作品很受美國本國觀眾(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歡迎,在非英語國家則有所隔閡。挑剔的法國人稱他為“美國電影界惟一的知識分子”。

伍迪·艾倫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部新片推出,產量穩定的同時也能堅持自己的特點,這也是他的影迷們一直支持他的原因所在。他的其他知名作品包括1992年的《賢伉儷》,1993年的《曼哈頓神秘謀殺》,1995年的《無敵愛美神》,1996年的《人人都說我愛你》,1999年的《甜蜜與卑微》,2000年的《暴發戶》,2002年的《好萊塢式結局》等。2005年,他轉變風格,導演了驚悚題材的《賽末點》,好評如潮,2006年他與斯嘉麗·詹森再次合作了《獨家新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